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2.
南岭黄檀的栽培技术与效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通过分析南岭黄檀的生长特性,详细介绍其栽培技术,并从经济、生态、社会三个方面作效益分析,从而总结南岭黄檀是一种优质的紫胶虫寄主树,适合在梅州地区种植,能快速带动山区人民致富。  相似文献   

3.
在富宁县八角林内选择生长树势基本一致,叶片感病率较高的林分进行药肥一体化防治八角炭疽病试验,统计观察株和枝条的叶片感病率和病情指数。结果显示:防治后试验点的叶片感病率和病情指数为6.30%和2.22,分别下降了5.68%和2.80,地面落叶明显减少,枝梢和枯梢抽出的叶片展开正常,说明药肥一体化吊袋对八角炭疽病防治效果显著,可以在生产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本语言是五年试验总结。深翻轻持土的增产期不超过三年。最佳施肥技术是:每年倾每年施N134公斤,P2O567公斤;林分小年时,于6月下旬一次施,大年时,肥料均分为二,一份在出笋期前15天,一份在6月下旬,每年轮换开沟条施,此项技术的年均增值率为154.5%,投入/产出比值为1/13.6,每公倾年均净收益为5.093元。  相似文献   

5.
在毛竹林地施用无机肥的基础上,采取不同配施有机肥处理,各处理之间的pH值未达到显著差异,有机质、有效磷含量存在显著差异,速效氮、速效钾含量达到极显著差异,即施用一定量的有机肥能极明显增加速效氮、速效钾含量,明显增加有机质、有效磷含量。在使用常规无机肥1200 kg/hm^(2)的基础上,配施有机肥(豆粕有机肥)2250~3000 kg/hm^(2)较为合理、经济,对提高毛竹林生长及产笋量起到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6.
黄金梨优质丰产栽培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金梨是韩国用新高20世纪杂交育成的中晚熟新品种,1984年命名。我们于2000年开始在山西省晋西部黄河沿岸试栽,该品种表现优质、丰产、较耐贮藏、经济效益高,深受果农和消费者欢迎,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7.
在毛竹林中开展不同方法施放药肥防治毛竹叶螨试验 ,结果表明 3种方法施放均有良好的效果。防治效果依次是穴施 >兜施 >沟施 ;毛竹增产依次是穴施 >沟施 >兜施。穴施药肥方法简单、防治效果好、成本低 ,对环境污染较小 ,可在毛竹叶螨防治中大力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浙江林业科技》2005,25(1):34-34
2004年12月25日,国家林业局“948”项目“高效肥药两用植物大荨麻的引进”在杭州通过现场查定。专家组一致认为:该项目已完成合同规定的各项考核指标,并在生物肥料的药效学研究、植物药研制等方面超额完成合同指标。  相似文献   

9.
活性肥促进桉树幼龄林肥效利用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含微量元素、镧系元素(稀土)、植物酶活性剂等植物营养的活性肥与桉树专用肥同时施用,可促进按树幼林对营养元素的吸收利用,提高施肥的肥效,促进树高和材积的显著增长.与单施500g复混肥相比较,施放30 g活性肥/株 375 g复混肥/株的单株材积比单施复混肥的提高35.5%,经济效益非常显著.  相似文献   

10.
通过枸杞叶面喷施不同浓度的99植物肥试验研究,结果表明:99植物肥对提高枸杞产量有显著效果,喷施1∶500倍的99植物肥,枸杞增产20.8%;喷施99植物肥无论浓度多大,对提高果实等级无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1.
我国常用紫胶虫寄主树产胶质量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紫胶虫Kerria chinensis Mahd.寄主树是紫胶生产的物质基础,紫胶质量的优劣,除与胶虫的种类或品系有直接关系外,因害主树种类的不同也有明显的差异。为了选择产胶质量好的寄主树种,对我国紫胶生产上常用的:钝叶黄檀Dalbergia obtusifolia Prain、思茅黄檀Dalbergia szemaoensis Prain、南岭黄檀Dalbergia balansae Prain、大叶千斤拔Flemingia macrophylla(Willd)Merr、马鹿花Pueraria wallichii DC.、久树Schleichera  相似文献   

12.
对老龄柿树进行了改土施肥、改接良种、喷施生长调节剂、树形改造及加强病虫害防治;对幼树进行精心栽植、略施生长调节剂、环剥、注意冬夏修剪相结合。结果表明:采用垒堰培土、深翻施肥和穴贮肥水,能有效地改各土壤理化性状、明显提高树体全长结果状况;在展叶期采取切腹接,成活率可达96.5%;幼树采用环剥座果率可达57.8%、大树喷赤霉素加稀土座果率可达63.8%:大树通过整形修剪产量提高15.3%;在防治虫害时采用绑毒绳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3.
采收成熟度对次郎甜柿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次郎甜柿不同成熟度采收试验结果:在果面橙黄和橙红期采收的产量分别比在緑黄、淡橙黄期采收的增加68.8%、24.8%和92.5%、42.3%;果肉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分别提高4.1%、2.0%和5.7%、3.6%,果肉硬度分别降低1.7 kg/cm2、0.8 kg/cm2和2.4 kg/cm2、1.5 kg/cm2。橙黄、橙红期采收的果实品质好,无涩味,果肉脆嫩,品质评价中上和上等;緑黄、淡橙黄、橙黄期采收的果实货架期品质无显著变化,橙红期采收的果实货架期硬果率仅55%,其余的软熟,品质降低。因此认为,外销次郎甜柿应于橙黄期采收,本地上市的可迟至橙红期采收。  相似文献   

14.
通过整形修剪、疏果套袋、土肥水管理及病虫害防治措施,保证了“凤桥牌”水蜜桃优质、丰产、高效生产。  相似文献   

15.
2015-2018年,在榆林市沿黄生态经济带的吴堡县黄河滩地进行冬枣(Ziziphus jujube cv.dongzao)引种和栽植技术试验,结果为冬枣在当地可安全越冬越夏,生长正常,对土肥水条件要求较高,生长发育期约190~210d,3月下旬前后开始萌动,6月中旬开始结果,7月中下旬果实快速膨大,10月上中旬果实成熟。定植或降树塑形嫁接当年见果,第3年进入丰产期,平均株产10.6kg,平均单果质量可达13 g;栽植应选择地势开阔、光照、土壤等条件较好的地段,采用直接定植或降树塑形嫁接冬枣的方法建园,同时加强土、肥、水管理特别是水肥的有效调控,及时防治病虫害并采收成熟果实。  相似文献   

16.
低丘红壤是我国南方地区可供开发的重要土地资源。 1987年 ,中国林科院亚热带林业研究所从日本引进多个甜柿品种 ,首次在我国南方低丘红壤区的浙江省衢县引种成功 ,但一个初次引进的经济林树种 ,农们在大面积生产中缺乏栽培技术 ,衢县甜柿生产早期存在品种混杂 ,落花落果严重 ,缺乏规范化的优质高产栽培技术和大面积示范等一系列问题 ,这些都极不利于甜柿的发展。为了使甜柿生产更上一层台阶 ,1995~ 2 0 0 1年浙江省衢县林业局和中国林科院亚林所共同承担了国家林业局“甜柿早实优质高产栽培技术中间试验”项目 ,目的是建立中试示范园 ,完…  相似文献   

17.
沙漠边缘地区酿酒葡萄氮、磷、钾配方施肥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酿酒葡萄栽培进行N、P、K不同配方、不同施肥量试验,研究其与酿酒葡萄生长量、产量、品质的关系,结果表明:沙漠边缘地区酿酒葡萄N、P、K最佳配方为4:2:5,较适宜的施肥量为3年生株施0.3k,4年生株施0.6kg。科学施肥是实现酿酒葡萄早期优质丰产和提高经济效益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8.
雷竹引种栽培试验与丰产培育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雷竹引种栽培试验结果表明:雷竹引种栽培成活率达94 5%,当年出笋率31%,次年出笋率87%,第3a出笋率98%。并介绍了雷竹丰产培育的主要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9.
介绍陇川县柠檬引种、推广种植现状,根据多年柠檬种植的生产经验,总结出柠檬优质高产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20.
2011年5月对12年生、树高1.5~2.1m、造林密度为1500株·hm-2的普通油茶进行不同面积剪叶处理,以此模拟病虫等的危害,研究油茶叶片损失对其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剪叶处理对油茶落果率、果实质量、果实鲜出籽率、出仁率、干仁含油率均有一定影响。当叶损失量(剪叶量)为25%,50%和75%时,落果率分别为61.2%,83.8%和84.1%,是对照的1.54,2.11和2.12倍,显著高于对照;而叶损失量为12.5%时,油茶落果率与对照差异不显著。当叶损失量高于25%时,鲜出籽率(低于41%)、出仁率(低于14%)和干仁含油率(低于37%)均出现明显的下降趋势,与对照(44.6%,14.7%和42.2%)差异显著;瘪籽率则随着剪叶量的增加而上升。剪叶对茶油中饱和脂肪酸——棕榈酸和不饱和脂肪酸——油酸的含量也有影响,尤其是剪叶75%后,茶油中棕榈酸的含量为24.8%,比对照的(9.2%)显著增高;油酸的含量为68.9%,比对照的(82.5%)显著降低。剪叶后对油茶植株翌年(2012年)的生长及结果情况调查表明:剪叶50%和75%的树势衰弱,抽梢不正常且新叶少,平均果实数仅为2.2和0个·株-1,基本没有结果,显著低于其他处理组;而剪叶12.5%的油茶树翌年生长正常,结果数与对照差异不显著。研究结果表明叶面积损失超过25%将严重影响油茶的产量和翌年树势的生长,叶面积损失12.5%以上对茶油的品质有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