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 宁南,地处金沙江畔,属四川的一个边远小县。全县24个乡镇,农业人口近15万人(汉族12万多人),其中宜桑乡镇16个,养蚕农户21900户,养蚕人口90440人。辐员面积1675平方公里,耕地16.7万亩。年日照时数2263小时,年均气温19.3℃,无霜期320天,年降雨量960毫米。具有种植粮食作物和发展甘蔗、蚕桑、亚热带水果等经济作物十分优  相似文献   

2.
谢忠良  林平 《四川蚕业》2006,34(4):51-52
宁南县地处凉山彝族自治州东南部,是一个多民族杂居的边远山区小县,有农业人口15万人。1992年以来该县按照“一村一品”的思路,依托丰富的光热资源优势,大力发展蚕桑产业,始终坚持“热不赶、冷不砍.一心一意谋发展”.年产蚕茧6000吨,农民人均蚕茧收入500余元,蚕业每年提供财政收入5000万元以上,成为我省蚕业第一大县。走出了一条蚕业强县富民之路。  相似文献   

3.
毕节地区位于贵州省西北部,属滇东高原向黔中山脉过渡的斜坡地带,是典型的喀斯特岩溶地区之一。本区大部分地方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10.5℃-15.1℃,年日照1 120-1 850 h。全区辖7县1市1管理区,有国土面积26 846 km^2(其中耕地124.5万hm。,水田9.13万hm^2),人口798.62万人。  相似文献   

4.
丁善明 《中国蚕业》2002,23(4):54-56
1单位概况 云南省农科院蚕桑研究所始建于1937年4月,座落于滇南重镇蒙自县草坝镇,位处昆河、昆蒙宝(秀)铁路交通的枢纽.草坝系四周环山的高原平坝,海拔1276m,年均气温18~19℃,年降雨量600~800mm,四季光照充足,属亚热带低纬度高原小盆地气候.无论气候、土质、水利、交通各方面均极适宜栽桑养蚕,是发展蚕桑科研和蚕种生产的理想之地.  相似文献   

5.
树立信心推进汉中蚕业稳步发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汉中是汉代开拓通行西域的“丝绸之路”创举者——张骞的故乡。我市地处我国南北气候分界线——秦岭山脉的南麓,属亚热带的北缘。由于地处南北气候的交界处,因而是气候过渡区,境内南北气候皆有,加之秦巴山脉的阻隔作用,形成汉中盆地气候区,境内气候温和,四季分明,降雨充沛,年降雨量在500mm以上,年平均气温14℃,积温达2600℃,无霜期长,南方北方的桑、蚕品种在此地都能正常生长发育,是发展蚕桑生产的最适宜地区之一。  相似文献   

6.
盘县特区地处云贵高原向东南倾斜的中部,总面积4056km2,属亚热带着干县湿温和性气候,有草山草坡面积149624.55hm2(公顷),年均气温15.2℃,年降雨量1300~1700mm。本区充足的降雨和热量条件有利于农作物和牧草生长,牧草一年可多次收割且农作物的一年两熟为畜牧业生产提供了丰富的饲草饲料资源,到1995年底,全区大牲畜存栏18.04万头,其中牛存栏13.72万头,牛存栏数中黄牛存栏10.6万头。生猪存栏32.23万头,羊存栏8.43万只。牲畜出栏:大牲畜牛出栏16186头,生猪出栏157537头,羊出栏17870只;肉类总产量达到1.629万t(吨)。…  相似文献   

7.
千阳县位于关中西部.地形地貌呈“七山二塬一分川”,全县辖6镇5乡,98个行政村,总人口12.8万人.其中农业人口11.2万人.总面积996.46km^2,耕地面积1.86万hm^2,“山区、农业、贫困”是基本县情。境内土地平展,土壤肥沃,土层深厚,蓄水保墒能力强。年平均气温10.8℃,年降水量651.8mm,年平均无霜期197d.属暖温带大陆性季风区半湿润气候.光、热、水、气、自然资源丰富,为适宜蚕桑生产的地区之一。  相似文献   

8.
普格县位于四川省凉山州东南部,是长江上游的一个彝族聚居县。全县幅员面积1918km^2,辖34个乡镇、152个村,总人口14.1万人,其中农业人口124万人。境内山峦起伏,沟壑交错,年降雨量1260mm,年均气温16.4℃,年日照时数2200h,无霜期280d。气候、植被呈垂直分布,是宜农宜牧的广谱农业带,具备发展生态畜牧业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  相似文献   

9.
北海市位于广西区南边.北部湾东北岸。南北西三面环海。全市人口143万,土地面积3337km^2,土地平坦。平均海拔10~15m。土质主要由砂质粘土、沙砾等构成。气候属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冬天无严寒,夏无酷暑.气候宜人。温、光、雨源充沛。年均气温22.4℃.1月份极端低温2℃,6~8月份极端高温37.1℃。年降水量2227.9mm。年均日照1800.6小时,年均无霜期358天。  相似文献   

10.
宋定英 《四川蚕业》2009,37(1):14-15
1现状 珙县属于纯农业县,地处南部盆周山区,全县幅员面积1149.5平方公里,辖17个乡镇,262个村,总人口41.3万人,其中农业人口31.9万人。珙县自然气候宜桑宜蚕,是全省蚕桑优势效益农业基地县之一,2006年列入国家“东桑西移”工程项目建设,是省、市两级茧丝绸“十一·五”规划的重点发展区域,蚕业是全县农民致富增收的支柱性产业。  相似文献   

11.
陈国荣 《四川蚕业》2009,37(2):14-15
<正>宁南县是我国太阳能二级利用区,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光热资源极为丰富。宁南以其得天独厚的气候优势,被蚕桑专家誉为"发展蚕桑不可多得的一块宝地!"。改革开放以来,宁南县依托丰富的光热资源优势,建成了独具优势、布局合理、规模较大的蚕  相似文献   

12.
袁胜国  张劲 《四川蚕业》2004,32(4):19-19,21
蚕桑产业是安岳县农业“四大”支柱产业之一,县委、政府为了实现蚕桑产业“追乐至、赶宁南,争创四川省优质桑蚕茧基地县”的目标,从2000年开始实施退耕还林栽桑和发展密植小桑园,目前全县拥有桑树资源11万亩(1亩≈667m^2,下同),7766万株。  相似文献   

13.
1武陵山区自然地理条件武陵山区位于湖南西北部,为土家族、苗族、侗族等少数民族聚居区,包括2个州、市的12个县(区),总面积250万hm2,其中耕地面积25.4万hm2,占总面积的10%;可利用草山草坡为91.5万hm2,占总面积的36.6%.全区人口356万,其中农业人口343万.武陵山区海拔在98~1890m,多为200~800m,居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年均气温16.4℃,一月平均为4.8℃,六月平均为272℃.年降水量1300~1500mm,无霜期268~288天,年日照时数为1300~1450陵山脉清湘鄂高原的一部分,从西南向北逐渐由山地丘陵转为高山台地,境内林、…  相似文献   

14.
<正>武胜县地处四川省东部长江中上游,幅员面积966 km2,辖31个乡镇,总人口82万人,其中农业人口72.6万人,有耕地3万hm2。典型的方山浅丘地貌,地多田少,土壤肥沃,属于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四季分明,气候非常适宜蚕桑生产。蚕桑是武胜农业的传统骨干项目,栽桑养蚕历史久远,截止到2014年底,全县拥有四边桑3400万株,桑园2000 hm2,建有小蚕共育室24  相似文献   

15.
李开莉  皮曹林  陈友敏  敖树刚  邹邦兴  汪燕  林桂琼 《四川蚕业》2019,(收录汇总):24-26
宁南县位于凉山州东南部,地处金沙江干热河谷区,属典型的亚热带季风气候,具有得天独厚的气候条件和光热资源,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宁南县大力发展蚕桑产业。截至目前,宁南县桑园面积达到25万亩(1.67万hm^(2)),带动宁南县13个乡镇2.5万户10.2万农业人口从事蚕桑生产。  相似文献   

16.
苍溪县位于四川盆地北部山区,地处东经105°43’~106°28’,北纬31°37’~32°10‘,海拔357.1~1377.5m,年平均气温16.7℃,平均无霜期289d,年均降雨量1046.7mm,日照时数1506.5h。幅员面积2330km^2,辖39个乡镇,778个村,总人口78万,其中农业人口66万,属典型的山区农业县。境内气候温和,水草丰茂,四季分明,适宜畜禽的生长发育。  相似文献   

17.
垣曲县位于中条山腹地,是山西典型的山区农业县。全县耕地面积1.8万hm^2,年平均气温13.3℃,平均降雨量600mm,昼夜温差较大,无霜期较长,年平均无霜期228d。自然条件对蚕桑产业发展非常有利。截至目前,全县桑园面积共计1.7万hm^2,2008年全县共发放蚕种1.65万张,产鲜茧66t。  相似文献   

18.
杭州市蚕桑产业"十五"回顾和"十一五"发展思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1 蚕桑业在杭州市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 1.1 蚕桑业是山区经济发展的优势产业 杭州市蚕桑生产历史悠久,气候条件良好,素有“丝绸之府”的美称。蚕桑产业历经多年发展,现已成为杭州农业的五大特色产业之一。据统计,2006年淳安、临安、桐庐、建德和富阳西部5县(市)30个重点乡镇的种植面积达1.18万hm^2,  相似文献   

19.
棠张镇位于徐州市东南15公里处,全镇现有桑园2.3万亩,全年养蚕7万张,是徐州市重要的蚕茧基地之一,其地理气候属于亚热带向北温带转移的过渡地段。近几年常受到不同程度的晚霜为害,给棠张镇蚕桑生产造成较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1 广东蚕桑优越地理环境及其特点广东蚕区位于北回归线,大部分地区属于华南热带亚热带气候,高温多湿,光、热、水资源充足,常年高于10℃、积温6,500℃以上,无霜期超过320天,年降水量高于1,200mm,年日照时数超过1,500h。广东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为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