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中国茶叶》2011,(9):29-29
近日,香港皇权集团旗下老记茶业有限公司联合武夷山市政府、国家植物功能成分利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中国茶叶流通协会、华侨茶业基金会等机构在京举办“武夷山大红袍资源与资本整合暨老记大红袍功能与成分研究成果发布会”。在发布会上,老记茶叶宣布收购武夷山春城茶厂几千亩大红袍茶园及覆盖大红袍传统焙制工艺的茶厂,完成了对武夷地区大红袍资源与资本的整合,并推出高端“洞藏年份茶”。  相似文献   

2.
大红袍乃武夷岩茶之王。武夷山市茶叶研究所科研人员,从80年代初起对大红袍无性繁殖、加工技术进行研究。1994年12月20日,由福建省科委在武夷山市召开鉴定会。出席鉴定会的福建省科委、省农大和省茶叶科研所、农业厅、南平地区农业局等单位领导、教授、专家们一致认为:武夷山市茶叶研究所、生物研究所承担的大红袍名丛无性繁殖、加工技术研究课题,已完成合同所订的任务。大红袍无性繁殖后代,成活率达  相似文献   

3.
1"金骏眉"红茶诞生、争议与和解正山茶叶公司和制茶师梁俊德先生利用武夷山自然保护区内茶树芽尖精制而成的乌黑之中透着金黄的"金骏眉",成为中国红茶高端产品。据行内专家介绍,1公斤"金骏眉"红茶是由50万多颗芽尖精制而成的,这需要200个熟练女茶工采摘1天。"金骏眉"横空问世就成为国内茶叶市场尊贵新品,每500克售价万元乃至数万元不等,随后正山茶叶公司申请"金骏眉"商标在国家工商总局商标局受理公告期间,遭到武夷山市桐木村十多家茶企的异议。后经武夷山市人民政府协调沟通,由正山茶叶公司完成"金骏眉"商标注册核准为自然商标,将"金骏眉"商标依照所制定的使用标准,许可武夷山辖区内符合要求的企业共同使用。才使争议和解具体操作由武夷山茶叶公会来运作管理。  相似文献   

4.
中国福建武夷山、天山是茶树物种起源"隔离分布"演化区域,武夷山市桐木关乃世界红茶的摇篮地。正山小种红茶被公认为红茶的鼻祖。武夷红茶,早于16~17世纪传播到西方。19世纪,中国武夷山市等地茶种和制茶工艺被英国人秘传到印度、斯里兰卡等国。福建红茶有正山小种和工夫红茶,后在印、斯等国又衍生有红碎茶,从此形成世界红茶三大品类。到21世纪初,中国茶种、种茶技术及制茶工艺已传到世界60余个国家和地区,至2015年全球茶叶出口总量196.2万吨,其中红茶出口量为153.4万吨,占出口总量的78.19%。世界茶叶消费以红茶为主。红茶成为世界第一大茶类。  相似文献   

5.
《中国麻业》2003,25(2):102
从江西省麻类科学研究所获悉:由该所副研究员汪剑鸣提供的苎麻种子搭载神舟四号无人飞船绕地球108圈返回后,于2003年2月4日,由国家航天育种中心寄回宜春。这是我国无人飞船首次搭载苎麻种子,标志着江西省苎麻育种又开辟了新的领域。航天育种主要依靠太空辐射和太空失重使物种变异,是一种较为简单而见效快的育种方法。去年5月,汪剑鸣与北京航空育种中心取得联系后,挑选了赣苎三号在产量变异方面表现优良的种子2.5克寄给该中心。去年12月30日,2.5克苎麻种子搭载神舟四号飞船在太空周游了6天零18小时后,返回地球。该种子遨游太空前后的过程,北…  相似文献   

6.
武夷岩茶生产新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武夷岩茶主要产于福建省武夷山市,目前有茶园面积13万亩左右,茶叶产量约7000吨,茶叶总产值10多亿元,茶叶企业(包括小作坊)有2000多家,茶叶是武夷山人民致富的第一产业。武夷岩茶产区除水仙、肉桂主栽品种外,现有名枞、单枞众多,如茶王大红袍就有拼配大红袍和纯种大红袍之分,拼配大红袍由水仙、肉桂及其他品种、甚至陈茶拼配而成,而纯种大红袍也有奇丹、北斗1号等不同观点。名枞如水金龟、铁罗汉、半天妖、白鸡冠,还有向天梅、胭脂柳、留兰香、玉麒麟、  相似文献   

7.
特优航1号是福建省农科院稻麦研究所用龙特甫A与航天育种育成的恢复系航1号配组而成的三系籼型杂交水稻新组合,2003年通过福建省审定。武夷山市种子管理站于2002年引进,经两年的试验、示范,表明该组合是一个集高产、多抗、优质为一体的三系杂交籼稻新组合。  相似文献   

8.
科技简讯     
大红袍名丛无性繁殖与加工技术研究课题通过科学鉴定 大红袍乃武夷岩茶之王,但因独此一株,长期以来,人们只能观其树形,难以品尝到其茶味。为了让大红袍这一稀世名丛茶叶得到更多消费者的品尝,福建省武夷山市茶叶研究所的科研人员,从80年代初开始就对该名丛的无性繁殖和茶叶加工技术进行了不懈的探索,其研究工作已得到省科委的重视和支持,并设立了“大红袍名丛无性繁殖、加工技术研究”的专门课题,由市茶叶  相似文献   

9.
浙江茶情(3)     
陆德彪 《茶叶》2003,29(3):176-177
1 茶树种子要上“神舟五号”飞船杭州市有关方面与中国航天科技集团签署合同 ,将西湖龙井茶、萧山萝卜干等一批带着杭州浓郁地方特色的土特产种子搭乘“神舟五号”飞船 ,希望通过航天育种进一步改良品种。据悉 ,“神舟五号”飞船将于今年 9月至 1 0月升空 ,在太空的运行时间要比“神舟四号”长 ,达七天以上。2  1 1只茶叶通过首批全国统一标志的无公害农产品认证日前 ,农业部和国家认监委联合公布了首批获得无公害农产品认证证书的产品目录 ,全国 1 5 5家单位的 2 1 4只产品通过了农业部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首批无公害农产品认证。其中 ,我…  相似文献   

10.
正小种红茶是福建的特产,有正山小种和外山小种之分,正山小种产于崇安县星村镇(桐木关)一带,也称"桐木关小种"或"星村小种",是茶史界公认的红茶始祖。外山小种是指政和、坦洋、屏南、古田、沙县及江西铅山等地所产的仿制正山小种的红茶,品质较差,统称为"外山小种"、"人工小种"、"假小种"或"烟小种"。一、古田小种红茶起源《清代通史》卷二是记载有关正山小种较早的文献,它清楚地记载了武夷山正山小种在明崇祯十三年(1640)由荷  相似文献   

11.
刘栩 《中国茶叶》2004,26(2):29-29
依据国家标准GB18745-2002《武夷岩茶》中有关指标要求,农业部茶叶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对福建武夷山市名岩茶业有限公司提出申请的“大红袍”企业实物标准样进行了检定。最终确认该批样品(5kg)符合GB18745-2002中“大红袍”茶品质要求,可作为标准样品使用。武夷山市名岩茶业有  相似文献   

12.
<正>10月28-30日,由国家植物航天育种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航天神舟生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联合主办的全国植物航天诱变育种学术研讨会广州市召开。此次会议的主题是"植物航天育种—机遇与挑战"。来自广东、福建、北京、湖南、广西、四川等15个省份的120多位农业专家、学者、农业科技人员和种业企业代表参加了本次研讨会。会议由华南农业大学国家植物航天育种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副主任王慧主持。我院水稻所  相似文献   

13.
杂交稻新组合特优航2号早季高产特性与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特优航2号”是福建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通过航天育种高技术与传统育种技术结合利用所育成的。其恢复系航2号是1996年用强恢复系明恢86干种子通过卫星搭载进行高空辐射,从F2代分离世代中重点选出抗倒性、穗型大、结实率高、株叶形态好、米质较明恢86有所改善、形态有不同点的优良单株97个。F3代开始,按系谱法在福州、  相似文献   

14.
“特优航2号”是福建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通过航天育种高技术与传统育种技术结合利用所育成的。其恢复系航2号是1996年用强恢复系明恢86干种子通过卫星搭载进行高空辐射,从F2代分离世代中重点选出抗倒性、穗型大、结实率高、株叶形态好、米质较明恢86有所改善、形态有不同点的优良单株97个。F3代开始,按系谱法在福州、  相似文献   

15.
《茶世界》2017,(8)
<正>红茶是近代世界各类茶中产销量最大的一类茶,约占世界茶叶消费及贸易总量的80%以上。中国是茶的故乡,也是世界红茶的发源地。世界各国的红茶都起源于中国。中国红茶种类较多,产地较广。有中国特有的工夫红茶和小种红茶,也有与印度、斯里兰卡相类似的红碎茶。本文简介中国福建省特有的小种红茶与三个工夫红茶的发展历程及其品质特征。一、小种红茶小种红茶是福建省的特产,有正山小种和外山小种之分。正山小种之"正山",乃表明是真  相似文献   

16.
走近大红袍     
正大红袍——武夷十大珍贵名丛之一(现已是省良种之一)。无性系,灌木型,中叶类,晚生种,二倍体。产地分布:大红袍母树位于武夷山正岩茶区九龙窠龙头岩的悬崖上。清代已有关于大红袍茶树的记载;20世纪80年代中期,本人从福建省茶科所将经过二十年选育的纯种大红袍"引种"回武夷山,进行中后期的繁育、推广。武夷山现有较大面积栽培,周边县市及国内一些科研、教学及茶场有引种。  相似文献   

17.
1、紫砂壶始于哪个朝代?2、喝茶对牙齿有好处,对还是错?3、“中国茶都”在云南省,对还是错?4、橙黄白毫是一种橙香茶叶,对还是错?5、世界上最大的茶叶生产国是哪个国家?6、正山小种(红茶)是中国最流行的茶叶,对还是 错?  相似文献   

18.
当代福建著名茶人詹梓金教授长期从事茶树遗传育种的教学与科研,师德高尚,成果颇丰。他十分关心武夷岩茶的发展,为大红袍品种的保护、开发和利用作出突出贡献,使大红袍这一自然与历史馈赠的珍品获得了新生。抚今追昔,不甚感慨,谨以此文向詹梓金等老一辈茶叶工作者致敬。  相似文献   

19.
《中国茶叶》2020,(1):67-67
2019年12月3—6日,由国家现代农业(茶叶)产业技术体系、福建省现代农业(茶叶)产业技术体系、武夷山市茶业局联合举办的“2019年福建乌龙茶(武夷岩茶)加工技术与设备现场观摩培训会”在福建武夷山市召开。此次培训会由培训讲座与现场观摩两部分组成。专题培训会由国家现代农业(茶叶)产业技术体系岗位专家、福建农林大学教授孙云主持,福建农林大学园艺学院教授金心怡就“茶叶加工设备研究进展”、中南大学教授汤哲就“茶叶产业智能制造的实现”、福建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教授级高级农艺师张方舟就“乌龙茶做青工艺与设备研究”分别作了专题培训讲座。  相似文献   

20.
为了探索保护珍稀茶树名丛大红袍的路子,深入研究其生物特性、繁育技术、栽培特点以及成茶品质,让名丛产生更大的应用价值和经济效益"珍稀品种大红袍选育与推广研究"课题自1963年3月开始实施至今,历经40多年持续不断的选育与推广,在生产实践中产生了较大的社会及经济效益,为武夷山市的"岩茶之王"焕发了青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