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3.
4.
江淮某典型水稻产区,通过以不施肥、推荐施肥为对照,设置不施氮肥、不施磷肥、不施钾肥处理研究该区水稻产量限制因素。结果表明,在该地力条件下,土壤上氮、磷、钾的增产效果为氮>磷>钾。缺氮导致水稻穗长、有效穗数、穗粒数及千粒重较推荐施肥显著下降,氮素是该区水稻生产的关键限制因素。 相似文献
5.
为了解莴笋新品种红满田、圆绿宝、大青皮、竹青王和樱桃番茄新品种千禧、圣桃、天正红珠等的丰产性、稳定性以及在兴化地区的适应性,特分别进行了品种比较试验,结果表明:莴笋品种青皮、竹青王属圆皱叶(淡)绿皮棒槌形,圆绿宝、大青皮属于圆皱叶(深)绿皮棒槌形,红满田属于披针叶红皮棒槌形,平均单个重量0.52~0.66 kg;产品生长期196 d;肉质茎单位面积产量以圆绿宝品种居上,大青皮、竹青王、红满田3个品种次之;青皮略低。樱桃番茄品种千禧果肉比较厚,不容易裂果,很耐贮存,果皮为艳丽的桃红色,果面光亮、有光泽,果实着色均匀,挂果率特别高,果实大小、形状整齐一致,酸甜可口;圣桃果肉硬度特别高,非常耐贮运,不容易裂果,果肉脆甜、风味优美,果实色泽粉红;天正红珠的果实为鲜红色,果肉汁多,果皮非常薄,口感也特别甜,是一个优异的鲜食性品种,为该地区蔬菜生产品种利用提供科学依据,可以在兴化地区示范与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为了解广西近年来新育成的甘蔗新品种在河池地区的适应性、丰产性、抗逆性及含糖量等,筛选出适合河池市区域环境的甘蔗新品种,以解决河池蔗区甘蔗品种单一、优良品性退化的问题。以新台糖16号为对照,2010—2011年在河池宜州进行2年新植1年宿根甘蔗品种比较试验,对10个参试甘蔗新品种的适应性、丰产性等进行鉴定。结果表明:在两新一宿试验中,平均产量与平均产糖量这2个指标均超过新台糖16号的参试品种只有桂辐98-296、桂糖04-112、桂糖04-120和玉林一号;桂糖02-796的平均产量较新台糖16号的高,平均产糖量与新台糖16号的相近;其余参试品种的平均产量、平均产糖量这2个指标或有1个指标高于新台糖16号,或均低于新台糖16号。此外,桂辐98-296、桂糖04-120、桂糖04-112和玉林一号4个品种的有效茎数、萌芽率、分蘖率、茎长等农艺性状指标表现较好,而其他参试品种的个别性状表现良好,但综合表现一般。因此,桂辐98-296、桂糖04-120、桂糖04-112和玉林一号这4个品种在河池市蔗区有较大的推广潜力,建议可扩大试种。 相似文献
8.
9.
沼液在果园的应用效果研究结果表明,果园浇施沼液产果量可达40 965 kg/hm2,比常规施肥的果园增产6 690 kg/hm2,增幅达19.52%。沼液中所含的氮、磷、钾及一些微量元素和生理活性物质能为果树生长发育提供营养,可以改善土壤理化性状,增加土壤养分,提高坐果率,增强果园光合效能,增加叶绿素含量,减少病虫害,提高产量和品质,从而实现果园增产、苹果增值。 相似文献
10.
将青薯9号、康尼贝克、俄罗斯,夏波蒂、费乌瑞它、同薯23、晋薯16、冀张薯8号(2191)、克新1号(东北白)、冀张薯12与当地大面积马铃薯品种进行对比种植试验,结果表明:青薯9号、同薯23品种生长势强,各种性状表现较好,而且抗病性强,产量高,通过继续的多点多季示范,可以在河曲县进行推广。 相似文献
11.
玉米应用金圣方牌复合微生物肥效果研究结果表明,该肥料具有促进玉米生长发育、加快玉米生育进程、促进早熟的作用,增产幅度为6.34%。 相似文献
12.
通过田间试验,探讨了脱毒马铃薯施用不同覆盖物及施肥种类对其生长情况、产量和经济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产量以垄作覆盖黑色农膜+施缓释肥最高,产量为39 833.3 kg/hm2,产量最低是免耕及覆盖黑色农膜+施等量单质混配肥,产量为27 154.2 kg/hm2;脱毒早熟马铃薯覆盖黑色农膜栽培以施单质混配肥料为最佳,脱毒早熟马铃薯不覆盖(露地)栽培以施缓释肥料为最佳。脱毒早熟马铃薯施缓释肥料以垄作及覆盖黑色农膜和垄作不覆盖栽培为最佳,脱毒早熟马铃薯施单质混配肥料以免耕及覆盖黑色农膜栽培为最佳。 相似文献
13.
14.
通过对马铃薯不同配方施肥进行重复对比试验,旨在探索不同配方施肥对马铃薯产量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各配方施肥处理产量从高到低依次为三元硫酸钾复合肥1 200 kg/hm2+硫酸钾450 kg/hm2、三元硫酸钾复合肥1 200 kg/hm2+硫酸钾300 kg/hm2、三元硫酸钾复合肥1 500 kg/hm2+硫酸钾300 kg/hm2、三元硫酸钾复合肥1 200 kg/hm2、三元硫酸钾复合肥900 kg/hm2、三元硫酸钾复合肥900 kg/hm2+尿素150 kg/hm2。由此可知,配方施肥量达到一定水平时,增施硫酸钾肥料用量,可增加产量,但增加氮肥的施用量,产量不一定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15.
稗草危害对单季稻产量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拔除稗草及其他杂草80%处理的平均产量为4 485 kg/hm2,减产32.5%;拔除稗草及其他杂草60%处理的平均产量为3 720 kg/hm2,减产44.0%;拔除稗草及其他杂草40%处理的平均产量2 925 kg/hm2,减产56.0%;拔除稗草及其他杂草20%处理的平均产量在2 805 kg/hm2,减产57.8%;不除草处理的平均产量在2 055 kg/hm2,减产69.1%。 相似文献
16.
17.
18.
进行昭通市昭阳区不同地膜同田对比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可降解膜增温保墒效果与普通膜差异不大,产量以12μm利马格兰处理最高。但为减少铺膜成本,可减少降解膜的厚度,以利于膜的降解。 相似文献
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