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鱼类越冬死亡的原因鱼类越冬死亡的原因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但真中往往有一个主导因素.只有全面、具体地找出主导因素,才能及时采取有效防治措施,减少鱼类死亡,提高鱼类越冬的成活率。鱼类越冬死亡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三方面:一、越冬水体严重缺氧越冬水体缺氧的...  相似文献   

2.
史为良 《淡水渔业》1978,(6):41-42,47
我国北方越冬死鱼,每年给生产带来很大损失,严重地影响着养鱼生产的发展,死鱼的原因主要是冰下缺氧。但黑龙江,吉林的一些渔场往往发现越冬后期溶氧量很高,可是仍有死鱼的现象发生。我校几个同志今年对越冬的水质进行了系统调查并采取了一些改造水质的措施。他们发现缺氧死鱼是越冬死鱼的主要原因之一,但并不是唯一的原因。  相似文献   

3.
韩素芹 《内陆水产》2002,27(12):25-25
鱼种的越冬工作常易被养鱼户所忽视,造成鱼类大批死亡,现就鱼种越冬期间死亡原因及防治措施介绍如下。1鱼种越冬死亡的原因1.1水中缺氧这是越冬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造成缺氧的原因有:(1)水质清瘦,水中的浮游植物太少,以至光合作用产生的氧不够消耗;(2)放养鱼种密度过大、池水过浅或水中有机物过多,消耗大量氧气,引起缺氧;(3)污水或有毒物质流入,耗氧和产生有害气体。1.2鱼种规格体质瘦弱鱼种越冬期间,体质消耗大,长时间越冬体重减轻10%~15%,体质瘦弱的鱼种,体内养分不够越冬消耗。1.3管理不善并塘…  相似文献   

4.
提高加州鲈鱼越冬成活率的措施加州鲈鱼原名大口黑鲈,广温性鱼类,生存水温1—36.4℃,在我国各地区均能越冬。但是,越冬期间水体中严重缺氧,鱼类营养不良,体质差,感染鱼病,管理不善等原因,造成越冬加州妒鱼经常死亡。故全面、具体地分析死亡原因,采取有效措...  相似文献   

5.
一、越冬大量发病、死鱼原因分析鱼种或商品鱼待价存塘越冬,由于管理措施不当等诸多不利因素,有一些地区出现越冬鱼类大量发病、甚至死鱼现象。其原因不一,大致可归纳如下:1鱼体体质差。鱼类在越冬过程中,体质消耗很大。瘦弱的鱼体内积蓄的营养不足,难以维持整个越冬期间需要,到越冬后期,鱼类就会因体质消耗殆尽而死亡。另外,体质差的鱼抵抗疾病和不良环境的能力差,染病机会增加。2缺氧。越冬水体缺氧是造成越冬鱼类死亡的主要原因。1水体清瘦、缺肥,池中浮游植物数量少,光合作用所产生的氧不够消耗;2水底淤泥太厚,水…  相似文献   

6.
北方地区冬天鱼池冰封时间长,鱼类越冬期长,在越冬期间有许多需要注意的事项及应该采取的措施:一、鱼类在越冬期间出现死亡现象的原因1、缺氧。因缺氧造成越冬死鱼的现象屡见不鲜,究其原因:扫雪不及时或面积太小、透光性差,水体清瘦、缺  相似文献   

7.
我国北方地区河蟹越冬以土池为主,土池越冬的河蟹成活率和质量都直接影响养殖的生产效益。本文从河蟹越冬池塘的准备、河蟹越冬放养密度要求、河蟹越冬期的管理、河蟹越冬池缺氧解救措施等方面进行探讨总结,以期为北方地区河蟹安全越冬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8.
汪为均 《内陆水产》2003,28(2):33-33
鱼种能够安全越冬,不仅使当年的生产不受损失,更重要的是给来年的生产带来更大的好处。所以有必要了解鱼种越冬期死亡的原因,才能采取有效措施,使鱼种能够安全越冬,提高越冬成活率。1死亡的原因水体严重缺氧这是引起鱼种越冬死亡的主要原因。造成缺氧的原因主要有:池水清瘦,浮游植物少,光合作用产氧量不够;越冬池水底淤泥过多,有机物大量分解消耗氧气;野杂鱼过多,或放养密度过大,引起缺氧;土壤保水力差,结冰后,水位下降过大,造成缺氧。鱼种规格小、体质差鱼种规格小(不足10厘米),体质差,体内积存脂肪等营养物质少,不够越冬期间消耗,因而出现…  相似文献   

9.
梁贺 《科学养鱼》2002,(12):46-46
一、越冬期间鱼类死亡的原因1.越冬池水中缺氧水中缺氧是造成鱼类冬季死亡的原因之一。缺氧的因素一是由于池水清瘦,水中浮游植物数量太少,光合作用产生的氧气不够消耗。二是越冬池选择不当,鱼池面积过小,池内有机物、水草、杂鱼过多,这些常会消耗水中大量溶解氧。三是池水太浅,放养鱼的密度大,加之天气冷,冰层厚导致水中缺氧。四是污水或有毒物质流入,耗氧或产生有害气体,造成鱼塘溶氧不足。2.鱼体消瘦鱼在冬季身体消耗量大,长时间越冬,鱼的体重会减轻10%~15%,加之越冬前培育不好,在冬季体内积累的养分和脂肪不够…  相似文献   

10.
冬季水温低,鱼类主要集中底层栖息,由于耗氧量增加,易造成底层水体缺氧,使鱼类窒息死亡,影响越冬成活率。下面介绍几种越冬鱼池的补氧措施: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随着养殖集约化程度的提高,鱼类越冬密度不断加大,导致越冬池缺氧的情况屡有发生。越冬池缺氧如果发现不及时或抢救措施不当,将会造成严重后果。 一、冰下水体溶氧的主要来源 1.浮游植物 光合作用:水中的浮游植物通过透过冰层的阳光进行光合作用,此种方式为冰封期不加注新水,无循环水的池塘水体增氧的主要方式。  相似文献   

12.
在一般情况下,越冬期严重缺氧是造成鱼类死亡的主要原因。造成缺氧的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1.由于越冬前清塘、消毒时,使用过量的生石灰和漂白粉,杀死池水中的浮游植物,使池水清瘦,浮游植物数量少,又由于结冰后透明度差,因此光合作用产氧量低于消耗量,造成缺氧。...  相似文献   

13.
胡宝林 《科学养鱼》2002,(11):25-25
去年冬天,我区有部分养殖户池塘不断发生鱼类死亡现象,曾有人带过几尾死鱼前来检查,但均未发现有任何疾病。后经对多个养殖户的塘口进行实地调查,最终发现鱼类在越冬期间死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现总结如下:一、原因1.越冬池水严重缺氧导致死亡,在一般情况下,越冬池水严重缺氧是鱼类死亡的主要原因。造成池水缺氧的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①土壤保水性差,水位下降过大,造成缺氧。②池中淤泥厚,有机物过多,大量分解消耗氧气太多,造成缺氧。③池中野杂鱼类太多,或者放鱼密度太大,引起缺氧。④池水太瘦,浮游植物数量少,光合作用…  相似文献   

14.
冰下增氧是北方地区池塘鱼类安全越冬的一项重要措施,如果管理不好或措施不当,会造成全池鱼类缺氧死亡,给养殖户带来巨大损失.目前,北方采用的鱼类越冬技术主要是冰下生物增氧越冬技术,这项技术主要是通过采取各项技术措施,促进冰下水体中的浮游植物的光合作用,释放更多氧气,以满足鱼类的生存需要,提高鱼类越冬的密度和成活率.  相似文献   

15.
倪立珠 《水产养殖》2012,33(3):51-52
为了提高越冬鱼种的成活率,笔者在多年实践的基础上,综合洪泽县当地鱼种越冬的经验,对提高鱼种越冬作一简述,以供参考。1鱼种在越冬期死亡的原因1.1越冬水体严重缺氧一般情况下,越冬水体严重缺氧是鱼类死亡的主要原因。造成池塘缺氧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①池水清瘦,浮游植物数量少,光合作用较弱,  相似文献   

16.
冯辉 《海鲜世界》1999,(5):44-44
近年来池塘越冬死鱼的事时有发生,如何保证池塘鱼顺利越冬,提高越冬成活率是广人养殖户十分关心的问题,因此将越冬死亡的主要原因和对策介绍如下,以供广大养殖户参考。 一、缺氧 在一般情况下,越冬水体,严重缺氧是造成鱼类死亡的主要原因,造成缺氧的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17.
北方地区的鱼类越冬,是水产养殖过程中一个重要环节。鱼类越冬的成败,不但关系到当年的经济效益,也关系到来年生产计划的落实。但多年来许多养殖单位把越冬中死鱼的原因都统归为缺氧,所以在管理上多以增氧措施为主,很少重视鱼病的流行,而多年来造成越冬鱼大批死亡的  相似文献   

18.
越冬鱼池的缺氧,是造成越冬鱼类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所以各地方对越冬期的水层管理,水质调节,扫雪保冰等工作作为避免鱼池缺氧的主要措施来抓,但尽管这样,许多地方仍有大批鱼类因缺氧死亡。特别是化冰前的一段时间尤为突出。通过测定分析,这时期缺氧的原因有以下几点:一、鱼池中耗氧因子迅速增加化冰前期这段时间,一般在3月下旬到4月中旬。这时由于北方的气温逐渐回升,鱼池水中大量的有机质和微生物开始复活衍繁。水中鱼类也开始由“眠”到醒活动。所以水中的耗氧者急剧增  相似文献   

19.
我国北方地区冬季气候寒冷,封冰期长达100天以上,最大冰厚可达80-100cm,保证鱼类安全越冬是北方地区渔业生产的重要环节。鱼类越冬池常因缺氧而造成鱼类大批死亡,所以,越冬池溶解氧的测定和增氧的方法是冬季安全生产的关键。鱼类越冬池溶氧的测定和增氧的方法是:  相似文献   

20.
鱼池越冬期间,鱼种往往因缺氧而造成鱼种大量死亡。因此,加强鱼池越冬期间缺氧测定与增氧管理,是提高鱼类养殖效益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