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4 毫秒
1.
重复超数排卵效果的研究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1  
为探讨重复超数排卵的效果 ,对 2 6头供体牛在 4 4个月内进行了头均 8 96次的重复超排试验 ,结果每头次平均获可用胚胎 5 35枚 ,接近非重复超排成绩 (5 73枚 头·次 )。重复超排试验结束后对供体母牛进行人工授精 ,情期受胎率为 6 2 5 % (15 2 4 )。为探讨合理的超排间隔时间 ,对间隔为 2 0~ 4 0、4 1~ 6 0、6 1~ 80、81~ 10 0、10 1~ 12 0以及 12 1~14 0d的供体超排效果进行了深入的研究 ,结果表明 ,各时间间隔组每头次获得的可用胚胎数量以及各组每头次所获得的A级、B级胚胎数量差异均不显著 (P >0 0 5 )。但以间隔为 10 1~ 12 0d超排组每头次所获得的可用胚胎最多 (6 4 6枚 头·次 ) ,可用率最高 (88 86 % ) ,A级胚胎数量多 (3 2 7枚 头·次 ) ,反应比较稳定 ,超排效果最好。这说明 ,对供体牛进行每年 3次的连续超排 ,可以获得良好的超排效果。  相似文献   

2.
选择10头3~5胎妊娠母猪于产前一个月将其随机分成A、B两组,每组5头,A组为试验组,B组为对照组。A组饲喂基础日粮 1%乳酸菌制剂,B组只饲喂基础日粮。产仔后,A组母猪基础饲粮中继续添加益生菌制剂(50毫升/天·头),B组仍只喂基础日粮,所产仔猪A组5窝作为试验组仔猪,B组5窝作为对照组仔猪。A组仔猪于出生后1~7天,每天灌服益生菌制剂5毫升,8日龄至断奶转保育,仔猪料中按5~10毫升/头·天拌入乳酸益生菌制剂,B组仔猪不灌服益生菌制剂。A、B两组母猪、仔猪其他日常管理、防疫完全相同。试验结果:①A组母猪所产仔猪初生均重比B组高0.23千克,泌乳良好,母猪便秘现象少,母猪药费约降低4.5元/头;②A组仔猪断奶重比B组高1.08千克,35日龄转保育比B组高2.15千克,成活率高2%,仔猪药费降低0.9元/头,腹泻率降低0.99%;③结果表明,饲料中添加益生菌制剂确实能提高仔猪初生重、断奶重、成活率,A组仔猪比B组仔猪每头多赢利41.95元。  相似文献   

3.
从屠宰的初产母猪的生殖道收集4~8个细胞胚胎,对初情期前的供体猪用孕马血清促性腺激素(PMSG)和绒膜促性腺激素(HCG)进行同期发情和超排处理,而后输精,在预计排卵约78小时后屠宰。屠宰后立即冲卵(A组),屠宰后贮藏在37℃(B组)或20℃(C组)条件下两小  相似文献   

4.
为了探讨后备母猪不同初情日龄对母猪繁殖性能和哺乳仔猪生长性能的影响,试验采用单因子设计方法,将738头后备母猪按照初情日龄的早晚分为4个处理组(初情日龄200 d为Ⅰ组;200 d≤初情日龄220 d为Ⅱ组;220 d≤初情日龄≤240 d为Ⅲ组;初情日龄240 d为Ⅳ组),检测母猪第1胎、第2胎、第3胎及综合6胎的母猪产仔数、母猪产活仔数、仔猪初生均重、哺乳仔猪断奶均重、哺乳仔猪日均增重等指标。结果表明:(1)母猪头胎,Ⅱ组与Ⅰ组相比,母猪产活仔数、哺乳仔猪断奶均重、哺乳仔猪日均增重均显著提高(P0.05);(2)母猪第2胎,Ⅱ组、Ⅲ组与Ⅰ组、Ⅳ组相比,母猪产仔数、母猪产活仔数均显著提高(P0.05);(3)母猪第3胎,Ⅱ组与Ⅰ组、Ⅲ组、Ⅳ组相比,母猪产仔数、母猪产活仔数均显著提高(P0.05);(4)母猪综合6胎,Ⅱ组与Ⅰ组、Ⅲ组、Ⅳ组相比,母猪产仔数、母猪产活仔数、哺乳仔猪日均增重均显著提高(P0.05)。说明后备母猪初情日龄对母猪繁殖性能和哺乳仔猪生长性能存在显著影响,最佳初情日龄为200 d~220 d。  相似文献   

5.
旨在探究母猪初情日龄对其主要繁殖性能的影响。本研究共选用美系大白母猪923头,观察并记录了母猪初情日龄及其各胎次的总产仔数、产活仔数、健仔数和出生窝重,然后将母猪根据初情日龄的早晚分为4组,Ⅰ组:≤200日龄、Ⅱ组:201~215日龄、Ⅲ组:216~230日龄及Ⅳ组:230日龄,对各试验组母猪的第1胎、第2胎、第3胎及综合3胎后数据和综合6胎主要繁殖性能的数据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1)Ⅳ组母猪头胎总产仔数为12.05,显著高于Ⅰ组母猪头胎总产仔数的11.45(P0.05),其他繁殖性状没有显著差异;2)Ⅱ组母猪第2胎的总产仔数和产活仔数分别为11.84和11.40,显著高于Ⅰ组母猪的总产仔数11.09和产活仔数10.66(P0.05);3)3胎和综合3胎后母猪Ⅱ组总产仔数、产活仔数和健仔数分别为12.47、11.82和11.48,显著高于Ⅳ组的总产仔数11.89、产活仔数11.22和健仔数10.85(P0.05);4)Ⅱ组母猪前6胎平均产仔总数、平均产活仔数和平均产健仔数分别为74.23、71.41和68.86,显著高于Ⅳ组母猪的前6胎平均产仔总数70.48、平均产活仔数67.32和平均产健仔数64.86(P0.05)。综合比较,初情期日龄较早的母猪具有更好的繁殖性能(最佳日龄为201~215)。本研究通过挖掘出该群体后备母猪的最佳初情日龄和初配日龄,为后备母猪的挑选和猪场生产的应用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6.
为探讨有无初情期和不同定时输精程序处理对后备母猪发情及妊娠的影响,随机选择182头有初情期和193头无初情期的后备母猪,其中将182头有初情期后备母猪分为3组,对照组(C1组,62头)、烯丙孕素组(A1组,60头)、烯丙孕素+孕马血清促性腺激素(PMSG)+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nRH)组(APG1组,60头);193头无初情期后备母猪分为对照组(C2组,63头)、烯丙孕素组(A2组,65头)、烯丙孕素+PMSG+GnRH组(APG2组,65头),并且比较不同组间后备母猪的发情集中度、发情率、妊娠率等。结果显示:无初情期A2、APG2组经程序处理后分别于停药后第5~9天、第6天集中发情,有初情期A1组、APG1组母猪于停药后第6~9天、5~6天集中发情;烯丙孕素可显著提高有初情期后备母猪A1组发情率与妊娠率(P0.05),APG1与APG2组的发情率与妊娠率极显著高于C1组、C2组(P0.01),且APG1、APG2组间差异极显著(P0.01);隐性发情后备母猪妊娠率APG1、APG2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结果表明:有无初情期显著影响后备母猪定时输精处理的效果,利用定时输精程序处理后可使母猪发情集中度、发情率、妊娠率均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7.
初情期与适配年龄(1)初情期:一般二杂母猪6~8月龄,本地母猪3~4月龄为初情期,小母猪第一次发情因未达到体成熟,配种后往往不能受孕,一般在第二个或第三个发情期正常受胎,也就是  相似文献   

8.
本试验旨在比较2种不同剂型酸化剂对哺乳母猪生产性能、初乳成分和肠道菌群结构的影响。试验选择30头体况相近、预产期接近的2~4胎长大二元杂交母猪,随机分成3个组,每组10个重复,每个重复1头母猪。在试验期间各组母猪分别饲喂基础饲粮(对照组)、基础饲粮+0.3%吸附型酸化剂(A组)、基础饲粮+0.1%微囊型酸化剂(B组)。预试期7 d(母猪分娩前7天)、正试期26 d(从母猪分娩开始至泌乳结束)。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A组和B组母猪的泌乳期平均日采食量分别提高4.9%(P0.05)和5.3%(P0.05),仔猪断奶均重分别提高2.6%(P0.05)和7.4%(P0.05)。A组和B组的母猪初乳中乳脂、乳蛋白、尿氮素、免疫球蛋白G和免疫球蛋白A含量均高于对照组(P0.05),而乳糖含量则低于对照组(P0.05)。与对照组相比,B组母猪饲粮蛋白质消化率显著提高(P0.05),且粪便中大肠杆菌数量显著降低(P0.05);A组母猪粪便中大肠杆菌数量显著降低(P0.05)。由此可见,微囊型酸化剂在提高仔猪断奶重以及哺乳母猪饲粮蛋白质消化率和改善肠道菌群结构方面有一定功效,而吸附型酸化剂在改善哺乳母猪肠道菌群结构方面有一定功效。  相似文献   

9.
1母猪的发情鉴定 1.1初情期 母猪一般在5~8月龄出现初情期,平均为7月龄,发情周期为20~22 d,平均21 d。母猪达到初情期时已经初步具备了繁殖力,但由于下丘脑-垂体-性腺轴的反馈系统不够稳定,表现为初情期后的几个发情周期往往时间变化较大,  相似文献   

10.
如何通过影响母猪的初情期来提高繁殖性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般来说,母猪的初情期若较晚,其繁殖性能要比初情期早的差。对于大白和长白两个品种来说,如果从160日龄开始诱情,怎样控制初情期,防止繁殖性能下降?针对此方面,有一个宏观的统计数据。当母猪7个半月时,大概70%的母猪都会正常发情。实际上,如果猪场要做诱情,母猪体重在90kg以内为宜,最佳体重为80~90kg之间。初情期越早,母猪的繁殖性能就越好。一般而言,  相似文献   

11.
一般来说,3~6胎母猪繁殖性能处于最佳时期,为保证母猪的群体繁殖力,这一胎龄阶段的母猪宜保持在60%左右,头胎、2胎母猪为30%~35%,7胎以上为5%~10%。  相似文献   

12.
维生素对妊娠母猪繁殖性能影响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选用 2~ 3胎体况相似纯种长白、大白和迪卡母猪 10 5头 ,分成 7组 ,每组 15头。Ⅰ~Ⅵ组饲喂由三个浓度梯度多维 ( 10 0× 10 6、2 0 0× 10 6、4 0 0× 10 6)及相应添加维生素A、维生素E、维生素B2 、叶酸、生物素、胆碱共配制成的 6种饲粮 ,Ⅶ组饲喂北京“康地”料。结果表明 :随多维浓度成倍递增 ,母猪胎均产仔数、产活仔数、仔猪初生重呈极显著增加 ;添加几种单项多维后 ,在低浓度多维组( 10 0× 10 6、2 0 0× 10 6)产生显著效应 ,在高浓度多维组 ( 4 0 0× 10 6)未产生效应 ;高浓度多维组母猪产仔数、产活仔数显著高于Ⅶ组  相似文献   

13.
为探索母猪哺乳日粮中添加倍肽德酵母培养物替代部分常规饲料原料对母猪泌乳性能的影响,选用品种相同、体重和胎次相近,健康的产前7d妊娠母猪24头,分成3组,A组为未添加倍肽德酵母培养物的对照组;B组为用倍肽德酵母培养物替代A组配方中5%麸皮的试验组;C组为用倍肽德酵母培养物替代A组配方中2%豆粕和3%的玉米的试验组。结果显示,B组仔猪10日龄、18日龄的均重显著高于其他2组。0~18日龄仔猪平均日增重,B组达230.55g,A组185.56g,而C组为178.89g,B组仔猪平均日增重显著高于A组、C组,比A组、C组仔猪平均日增重分别高24.25%、28.87%;A组、B组、C组仔猪存活率无显著差异,但B组相对其他2组仔猪存活率最高;各组母猪泌乳量的统计结果显示,B组母猪泌乳量显著高于其他2组。母猪哺乳期日粮中合理使用倍肽德酵母培养物,对仔猪生长性能及母猪的泌乳量有一定程度的提升,可提高母猪的泌乳性能。  相似文献   

14.
1调整胎龄结构一般来说,3~6胎母猪繁殖性能处于最佳时期,为保证母猪的群体繁殖力,这一胎龄阶段的母猪宜保持在60%左右,头胎、2胎母猪为30%~35%,7胎以上为5%~10%。2精选后备母猪后备母猪在配种前1个月选留,方法是结合家系繁殖性能,选留发育好、乳头多且无异常、乳头和阴门大,同时要求后腿开阔,最好是两排乳头间隔较大,脐前有三对乳头的母猪留种。选留后适当限制饲养,不使母猪过肥或过瘦(达到美国5级评分标准的2.5~3级,看不到椎骨、肋骨,但可摸到椎骨,摸不到肋骨),配种前2周开始加料,达到2.0~2.5千克。饲料营养水平达到粗蛋白质16%左右,…  相似文献   

15.
枫泾小猪生殖机能的发展和孕酮含量的测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枫泾小公猎生殖机能发展的试验中,用小公猪4头,从3月龄开始至7月龄,每个月龄都与6~8月龄母猪配种,共配22头,受胎率分别为40%(2/5)、100%(5/5)、50%(1/2)、66.7%(2/3)和85.7%(6/7),妊娠28天胚胎数量、重量和分娩仔猪数、初生重都达成年公猪所配的效果。表现枫泾小公猪3月龄已属发身期,配种后可使母猪受胎,4.5月龄已属性成熟期,具有充分的受精能力。在枫泾小母猪生殖机能发展试验中,用小母猪25头,分成5组,分别在初情期到第五情期,各用成年公猪精液配种,受胎率分别为20%(1/5)、100%(5/5)、100%(5/5)、100%(5/5)和60%(3/5);排卵数分别为13.0、12.2、14.8、14.8、和16.6。小母猪妊娠28日龄胚胎的大小与大母猪28日龄胚胎的相似。小母猪各情期孕酮含量高水平之间,各情期妊娠早期孕酮含量高水平之间,差异均不显著(P>0.05)。情期第9天和第12天孕酮水平为27.4ng/ml 和29.6ng/ml,妊娠第9天和第12天为21ng/ml 和26.8ng/ml,与8~10月龄大母猪的孕酮水平相似。上述受胎率和孕酮水平均表明枫泾小母猪113.2日龄(体重18.9公斤)已属初情期,可以配种受胎;135.8日龄(体重23.2公斤)已属性成熟期,具有充分的受胎能力。  相似文献   

16.
嘉兴黑猪种质资源保护现状及发展对策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嘉兴黑猪是太湖猪的一个主要类群 ,属江海型 ,素以产仔多、性成熟早、耐粗饲、肉质优而著称。主产于浙江省嘉兴市 ,毗邻的上海、福建、安徽等省 (市 )也有分布 ,是我国著名的地方优良品种。1 嘉兴黑猪的种质特性1.1 产仔数多 嘉兴黑猪初产母猪平均产仔 10 .93头 (n=2 38) ,经产母猪平均 15 .0 2头 (n=2 93)。据嘉兴市双桥农场有系统记录的 18头母猪统计 ,平均一生 (繁殖周期 )产仔10 .4 4胎 ,可获仔猪 14 6 .2 1头。1.2 性成熟早 根据 3批次 35头母猪测定 ,初情期日龄为 12 0 .5 7d,体重 2 5 .4 9kg,比外来猪种早熟 3~ 4个月。1.3 杂…  相似文献   

17.
张虎社 《北方牧业》2006,(17):17-17
<正> 2005年4月,山西省阳城县驾岭村一养猪场的闫某从某地购回10头大约克母猪,体重分别在50~100千克,到现在为止,已经有9头母猪发情输配后产仔,有2头已产了第二胎,可就是同样的一头大母猪,体重在200千克,从购买至今就是不发情,多次催情也无效,这可急坏了闫某,究竟为何呢?1 主诉该母猪购买时已经8个月,体重约100千克,正值发情输配年龄,同样的4头母猪,有3头发情后输配受胎,就是这一头不发情,曾用促排3号,氯前列烯醇,三合  相似文献   

18.
选择本场体况、体重相近的3~5胎断奶后正常发情的长大母猪96头,随机分成试验1组、试验2组和试验3组,每组32头。试验猪均采用人工授精配种,但试验1组母猪输精完毕后输精管打折插入输精瓶中在母猪体内停留到自动脱落,试验2组母猪输精完毕后输精管打折插入输精瓶中在母猪体内停留3min后抽出,试验3组母猪输精完毕后立即抽出输精管。结果,试验1组、试验2组和试验3组母猪的情期受胎率、窝均产仔数差异均不显著(P〈0.05),同时均未观察到明显的精液倒流现象。初步证实输精后输精管在母猪体内停留时间对人工授精效果无明显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试验选取胎次相近(2~3胎)和分娩日龄相差7d左右的长×大二元母猪24头.随机分为4个处理组.各处理组哺乳仔猪从5日龄开始补料,分别饲喂A、B、C和D4种教槽料。结果表明:母猪从分娩到断奶期间总采食量个体间没有显著差异(P〉0.05)。1~4d和4~21d.仔猪日增重和采食量无显著差异(P〉0.05);4~28d和全程(1+28d)仔猪日增重差异不显著(P〉0.05)。21~28d生长阶段,B组仔猪采食量和日增重均显著高于A、C和D组(P〈0.05):B组公猪日增重显著高于A组(P〈0.05);B组母猪日增重显著高于A、C和D组(P〈0.05);负增重比例,B组较其他3组最低。仔猪在各阶段腹泻率差异均不显著(P〉0.05):断奶后7d.B和C组腹泻仔猪与D和A组差异显著(P〈0.05)。B和C组的仔猪皮毛光滑程度高于A和D组。以上结果表明B组教槽料对仔猪生产性能和减少腹泻情况的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20.
<正>1配种母猪青年母猪达到性成熟时,即出现第1次发情。母猪初情期的时间与品种本身的生长发育和健康状况有关。本地母猪在3~4月龄、培育品种母猪在4~5月龄、引入品种母猪在5~6月龄时,即达到初情期。后备母猪在生长发育阶段,若摄入了足够的营养,生长发育正常,初情期也较早。若生长发育受阻,或患有慢性消耗性疾病,则会推迟初情期。初情期越早,开配使用的年龄也越早,但这并不意味着在母猪初情期时,即可立即配种,因为母猪第1次发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