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目的】探究杉木小孢子母细胞减数分裂过程与雄球花外部形态变化的关系,为进一步开展杉木生殖生物学研究提供参考。【方法】以杉木雄球花为材料,采用数码相机实地拍照、体视镜以及醋酸洋红染色压片法研究杉木小孢子母细胞减数分裂和雄球花生长发育的过程。【结果】杉木雄球花着生于新枝顶端,外部有芽鳞包裹。随着小孢子母细胞减数分裂进行,雄球花的芽鳞逐渐打开,小孢子叶的体积增大,逐渐伸长到芽鳞之外,最终将雄球花的芽鳞挤压脱落;而小孢子叶颜色和大小也有着明显的变化,颜色经过翠绿色、黄绿相间、黄褐色、并最终变成红褐色,其长度变化范围为3.278~5.229 mm,直径变化范围为2.626~3.868 mm。观察杉木减数分裂过程发现:小孢子母细胞染色体行为存在异常,如减数分裂中期Ⅰ的落后染色体,后期Ⅰ和后期Ⅱ染色体分裂不同步,以及在四分体时期观察到不均等分裂,如二分体、三分体。不同着生位置的雄球花发育具有不同步性;同一个雄球花的不同小孢子叶以及相同小孢子叶的小孢子母细胞减数分裂进程也不相同,整个减数分裂过程大约持续3 d。【结论】杉木小孢子母细胞减数分裂进程与雄球花外部形态及小孢子叶颜色和大小的变化密切相关,其减...  相似文献   

3.
杉木毛竹混交林土壤团聚体对有机质含量的影响分析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运用通径分析原理,对杉木纯林(19年生)、毛竹纯林、6种杉木毛竹混交林(杉木19年生)的6种不同土壤结构的有机质含量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在6种土壤不同粒径团聚体中,>5mm(x6)及3~5mm(x5)是影响土壤有机质含量的主导因子,<0.25mm(x1)团聚体对土壤有机质含量的直接作用虽然不大,但其通过x6对土壤有机质含量产生的间接作用却较大,从而为根本改善土壤物理性状,提高土壤肥力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4.
本文研究了柞蚕核多角体病毒的分离、纯化、纯化后的病毒DNA经限制性内切酶Pat Ⅰ、Hind Ⅲ、BamH Ⅰ、XhoⅠ、SalⅠ、EcoRⅠ及EcoRⅠ+BamHⅠ等酶解后电泳分别形成31、26、6、15、24、5及7条区带。据内切酶图谱测算柞蚕核多角体病毒的分子量为75.16±2.3×10~6道尔顿。并比较了柞蚕、蓖麻蚕及家蚕等核多角体病毒的亲缘关系。  相似文献   

5.
针对目前分子生物学研究比较热的核内小RNA进行了综述,分别介绍了核内小RNA的发现、主要特征、作用机制、真核生物原核生物和病毒体内的核内小RNA和对核内小RNA的研究技术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6.
7.
21个小白菜品种小孢子培养结果表明:适宜的花蕾长为2.5~3.5mm,花瓣与花药长度比为1/2~3/4;0.05~0.10 mg.L-1的细胞分裂素能促进小孢子胚的发生,高于此浓度的细胞分裂素对小孢子胚的产生有抑制作用,并使小孢子胚向畸形化发展;0.05mg.L-16-BA 0.10 mg.L-1NAA的配比可以明显提高成熟胚的比例。  相似文献   

8.
预处理对萝卜离体小孢子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白小娟  张丽  许明 《西北农业学报》2008,17(3):254-257,279
研究了低温、甘露醇、秋水仙素预处理对5个萝卜品种离体小孢子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单纯的花枝低温预处理对小孢子发育没有影响,而低温结合甘露醇和秋水仙素预处理可提高萝卜离体小孢子的膨大率、成胚率及胚状体的再生率,且不同品种适宜的处理方式不同。B5-13培养基中添加15 g/L甘露醇预处理花药1 d或3 d,或B5-13培养基中添加10 mg/L秋水仙素预处理花药1 d或3 d均可不同程度地促进萝卜离体小孢子培养的成胚率。诱导出的胚状体除极少数没有形成再生植株外,大部分均获得了再生植株,有的再生率高达100%。  相似文献   

9.
叶用芥菜小孢子离体培养条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5个叶用芥菜Brassica juncea var. foliosa品种为试材, 研究了游离小孢子培养过程中基因型、低温预处理、高温热激、更新及加液和秋水仙碱等对小孢子胚状体发生的影响。结果表明:有4个品种获得胚状体, 各品种间胚状体产量存在显著差异, ‘特选九心芥’胚产量最高;4℃低温预处理24~48 h及33~34℃高温热激处理24~48 h对诱导胚状体发生和发育有促进作用;更新和添加培养基处理也可促进胚状体发生, 以质量浓度为170.0 g·L-1的蔗糖起始培养48 h后添加等质量浓度90.0 g·L-1蔗糖培养基处理效果最佳;1~10 mg·L-1秋水仙碱24~48 h处理可提高小孢子培养反应, 增加供试材料胚产量。  相似文献   

10.
王娜  贾凯  妥秀兰  高杰 《西北农业学报》2016,25(9):1392-1398
为提高芜菁小孢子培养的产胚率,以新疆柯坪县当地农家品种‘阿恰芜菁’为供试材料,通过DAPI染色进行荧光显微观察芜菁花蕾长度与小孢子发育时期的对应关系,了解其对胚诱导的影响,并利用倒置显微镜技术观察了解小孢子培养过程中胚状体离体发育过程。结果表明:花蕾长度为1.5~2.0mm时,仅有6.45%的小孢子处于单核靠边期,培养未得到胚状体;当花蕾长度为2.0~2.5mm时,56.55%的小孢子属于单核靠边期,此时产胚率最高,每蕾达8.32个;当花蕾长度为2.5~3.0 mm时,单核靠边期的小孢子降至36.15%,此时可以得到胚状体,但每蕾仅有0.72个。可见,大部分处于单核靠边期至双核早期的小孢子最适合芜菁的小孢子培养。芜菁小孢子培养过程中胚状体的发育过程为:热激处理→膨大→均等分裂或不均等分裂→小细胞团→球形幼胚→心形胚→鱼雷形胚→子叶期胚→胚再生植株,且在此过程中胚胎发育存在不同步性。  相似文献   

11.
随着禽业的不断发展,家禽健康和福利越来越受到人们关注,在市场需求的压力之下,当代家禽品种的选育越来越追求高效、快长及高产、快繁等性状,因此家禽抗应激能力和免疫性能都在不断下降。鸡体核温度是判断鸡生理健康的重要标志,阐述了鸡体核温度与环境温度、休闲睡眠、采食饮水、光照通风以及疾病监测之间的关系,旨在探讨影响鸡体核温度与健康状态关键因素,进一步阐明最能反映鸡正常与病理状态下体核温度变化的规律,有利于在实际生产中精确掌握鸡的生理健康状况,提高鸡的生活力,降低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12.
【目的】构建表达甜菜夜蛾核多角体病毒(Spodoptera exigua multiple nucleopolyhedrovirus,SeMNPV) VP39蛋白的vp39假型苜蓿丫纹夜蛾核多角体病毒(Autographa californica MNPV,AcMNPV),明确SeMNPV VP39是否能取代AcMNPV VP39在AcMNPV中行使功能,为深入探究杆状病毒的核衣壳装配机理打下理论基础。【方法】利用Bac-to-Bac杆状病毒表达载体系统在AcMNPV vp39缺失型重组bacmid (bAcvp39KO)的基础上构建携带SeMNPV vp39基因、绿色荧光蛋白基因(Enhanced green fluorescence protein,egfp)和多角体蛋白基因(Polyhedrin,polh)的重组病毒(vAcSevp39:FLAG)。利用Western blotting检测分析SeMNPV vp39在vAcSevp39:FLAG转染的草地贪夜蛾(Spodoptera frugiperda) IPLB-Sf21-AE clonal isolate 9(Sf9)细胞中的表达情况,通过荧光显微镜观察vAcSevp39:FLAG在Sf9中的感染和扩散情况,采用病毒滴度测定并绘制病毒生长曲线检测vAcSevp39:FLAG的感染性芽生型病毒粒子产量,并以电子显微镜观察vAcSevp39:FLAG转染的Sf9细胞中的形态发生情况。【结果】Western blotting检测结果表明,SeMNPV VP39能在v AcSevp39:FLAG转染的Sf9细胞中获得表达;荧光显微镜观察和病毒生长曲线测定结果表明,在vAcSevp39:FLAG转染的Sf9细胞中无感染性的芽生型病毒粒子产生,与AcMNPV vp39缺失型重组病毒(v Acvp39KO)的现象一致;电子显微镜观察发现,与vAcvp39KO不同的是,在vAcSevp39:FLAG转染的细胞中虽然未产生核衣壳,但在感染细胞的核中存在大量空的透明长管状衣壳结构,表明SeMNPV VP39能挽救vAcvp39KO的衣壳结构装配,但在AcMNPV中不具备装配核衣壳的能力。【结论】SeMNPV VP39在AcMNPV中虽能形成衣壳结构,但不能有效装配核衣壳,导致无芽生型病毒粒子和包埋型病毒粒子产生。  相似文献   

13.
同核异质玉米幼胚的离体培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研究选用7对同核异质玉米,进行了幼胚离体培养。研究结果表明:C细胞质玉米的愈伤组织诱导率明显低于其正常(N)细胞质的保持系,而在同核条件下不同细胞质对愈伤组织的生长速率没有明显影响,但对愈伤组织分化频率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14.
大白菜小孢子胚状体发生早期的超微结构研究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大白菜小孢子培养诱导胚状体发生的小孢子所处最佳时期是单核后期,该时期小孢子最大特征是有一个大的中央液泡,占整个细胞的50%以上,着重报道高温处理对大白菜小孢子培养在形态,早期分裂方式,细胞器的变化超微结构上所造成的影响。有丝分裂前高温处理的小孢子大部分为圆形,质体内充满淀粉粒,24小时进入第一次有丝分裂,该时期25℃培养条件下,不对称分裂占绝大多数,而高温处理条件下,则观察到较多的对称分裂,这两种  相似文献   

15.
以6个甘蓝杂交种为试材,采用游离小孢子培养方法,研究影响胚状体发生的因素。结果表明:花蕾长度为3.00~4.00 mm时,有利于获得胚状体;1 500 r/min离心、32.5℃热激24 h,最有利于胚状体的诱导;花蕾经低温4℃预处理24 h,可提高胚诱导率;低速振荡培养能够促进胚状体发生;基因型在小孢子胚状体诱导中起着主导作用。  相似文献   

16.
周英 《现代农业》2012,(5):18-19
文章综述了基因型、供体植株生长环境、株龄及菜花期、取材大小、小孢子发育时期等因素对小孢子胚胎发生率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周英 《现代农业》2011,(11):100-101
文章综述了基因型、供体植株生长环境、株龄及菜花期、取材大小、小孢子发育时期等因素对小孢子胚胎发生率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在人工气候室条件下,对5460核不育系从花粉母细胞形成阶段至花粉粒完成期的各发育时期,分别用两种温度处理不同时间,观察小孢子的形态变化及其花粉的育性反应.结果表明:(1)5460核不育系的育性转换敏感期在四分体至双核早期之间.单核期最为敏感.(2)在育性转换敏感期用25或33℃处理24h,育性向可育或不育转变;连续处理96h.则转换成正常可育或完全不育.(3)四分体以前或双核早期以后,温度对育性均未见有影响.  相似文献   

19.
秋水仙碱处理油菜离体小孢子的染色体加倍效应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用秋水仙碱对52份甘蓝型油菜品系(种)和它们的杂种离体小孢子的单倍体二倍化技术进行了研究。从花药中分离出的单核晚期小孢子接种在含10-800mg/L秋水仙碱的NLN液体培养基中处理16-90h后转入无秋水仙碱的相同培养基诱导胚状体。结果表明,用10mg/L秋水仙碱处理小孢子48h,10份材料的双单倍体植株变幅为37.10%-90.12%,平均为65.44%。50mg/L处理48h的8份材料是48.72%-97.81%,平均88.86%。100-800mg/L处理16-48h的试验,多数加倍率在90%-100%之间。但该处理药用量大,费用高,而且对小孢子毒性大,胚状体再生率低。试验还表明,秋水仙碱处理小孢子诱导的二倍体植株所产生的花一般均能结籽,带有不孕花的嵌合植株极少。用秋水碱处理水孢子再生的植株的根或芽所产生的二倍体植株多是可孕和不孕花共生的嵌合植株,自交后产生的单株种子很少,难以达到遗传和育种所需的群体量。  相似文献   

20.
在人工气候室条件下,对5460核不育系从花粉母细胞形成阶段至花粉粒完成期的各发育时间,分别用两种温度处理不同时间,观察小孢子的形态及其花粉的育性反应,结果表明:(1)5460核不育系的育性转换敏感期在四分体至双核早期之间,单核期最为敏感。(2)在育性转换敏感期用25或33℃处理24h,育性向可育或不育转变;连续处理96h,则转换成正常可育或完全不育。(3)四分体以前或双核早期以后,温度对育性均示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