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广东地方鸡种杏花鸡的家系选育肖智远林敏何道华李绍伟(广东省家禽科学研究所广州510430)前言杏花鸡是我国广东省优良的地方鸡种,为进一步提高杏花鸡的繁殖力等性能,对其进行了三个世代的家系选育。材料与方法1.试验时间、地点本试验于1991年1月至199...  相似文献   

2.
鸡痘病毒诱发细胞融合现象的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鸡痘病毒在鸡胚绒毛作囊膜及鸡胚成纤维细胞上交替传代后,用本试验提供的条件,可以明显诱发鸡胚成纤维细胞的融合,形成多量多核细胞。经鸡胚及实验鸡回归试验证实,这种细胞融合现象确系鸡痘病毒所为。  相似文献   

3.
自1987年以来,笔者开始进行家鸡不同品种之间的杂交试验,试图得到新的优良种鸡,在试验过程中,发现了鸡的一种遗传新现象,即一品种之♂鸡若与其他品种之+鸡交配后,再与本品种之+鸡交配,所得后代会出现遗传变异。  相似文献   

4.
混合感染中鸡毒支原体和副鸡嗜血杆菌的分离鉴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冀南地区某养鸡场患呼吸道疾病的病鸡群采集5份样品(气管和眶下窦分泌物)中,同时分离到鸡毒支原体和副鸡嗜血杆菌两种病原体。通过病原的分离培养、细菌L型检验、生化试验、血清学试验等鉴定,证明分离的鸡毒支原体与国际标准株S6的血清型一致,副鸡嗜血杆菌的血清型为A型,动物试验表明,分离的鸡毒支原体和副鸡嗜血杆菌均具有明显的致病性,说明该病鸡群同时混合感染了鸡毒支原体和副鸡嗜血杆菌。  相似文献   

5.
1%混合酸预防鸡白痢病效果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混合酸预防鸡白痢病效果观察赵淑丽,裴丽珠(吉林省农业学校,吉林市昌邑区总站)为寻求新的防制鸡白痢药物,我们用1%混合酸,在本校牧场存雏室进行预防雏鸡白痢并同本校常用的卡那霉素、用特灵作对比试验,结果如下。1材料与方法试验用鸡吉林省农校牧场迪卡鸡雏...  相似文献   

6.
从某鸡场发病鸡中分离出一株细菌,经过病原的分离培养、生化鉴定试验、动物回归试验等实验室方法,初步鉴定为副鸡嗜血杆菌。通过药敏试验筛选敏感药物,对该病的防治起到了积极的效果。  相似文献   

7.
鸡传染性鼻炎的血凝和血凝抑制试验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鸡嗜血杆菌HPG9323株研制了血球凝集抗原,进行鸡传染性鼻炎的血球凝集和血球凝集抑制试验,表明HI试验是初步鉴定A型鸡副嗜血杆菌的快速、简例的方法,HI试验可以快速、特异地进行鸡传染性鼻炎的抗体检查。检测结果说明,人工感染鸡的传染性鼻炎抗体阳转率可达100%,感染后12周,25%的鸡仍的HI试验阳性。  相似文献   

8.
鸡脾转移因子对体液免疫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鸡脾转移因子注射试验鸡,采用血凝抑制试验检测体液免疫效果,结果证明,注射鸡脾转移因子的试验组与应变射生理盐水的对照组的体液免疫功能有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9.
种鸡鸡白痢对种蛋受精率和孵化率的影响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种鸡鸡白痢对种蛋受精率和孵化率的影响试验潘贵毅,谢洪斌,张信(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养禽场161000)1994年至1995年,笔者对我场3批伊莎父母代种鸡共8083只进行了鸡白痢病对种蛋受精率和孵化率的影响试验.以便了解鸡白痢病在种鸡群中的危害程度和对...  相似文献   

10.
我们用人工接种制成的含有大量根霉、青霉、曲霉毒素的霉变(全价)配合肉鸡料饲喂艾维茵肉中、大鸡,验证霉变料对艾维茵肉鸡的影响,现将这次试验结果报告如下:1试验材料1.1试验鸡:40只从瑞昌市肉鸡场购买,文维茵品种,健康活泼,生长发育正常,其中31日龄中鸡20羽,44日龄大鸡20羽。1.2试验料:九江正大饲料有限公司生产的511#肉中鸡全价料和512#肉大鸡全价料,人工接种大量的根霉、青霉、曲霉(菌种为我公司微生物化验室提供)放在温暖、潮湿的环境中培养3~5d。2试验时间1996年9月1日开始,9月28日结束。3饲养管理试验鸡饲养在…  相似文献   

11.
提高固始鸡产蛋力试验侯太刚,崔浩(河南省泌阳县成人中专463700)陈淑华,陈宏(河南省泌阳县种鸡场463700)固始鸡为体型中等、耐粗饲,觅食及抗病力强的卵肉兼用型地方鸡种,产于河南省固始县。主要分布在信阳、驻马店地区。由于各种原因,其保存和发展受...  相似文献   

12.
杏花鸡快羽品系的选育肖智远詹乐群林敏何道华李绍伟(广东省家禽科学研究所510430)从1991年开始,为提高杏花鸡的生产水平和质量,我们进行了杏花鸡快羽品系的选育研究。结果:杏花鸡快羽率达100%,生产水平有明显提高。1材料与方法1.1试验时间、地点...  相似文献   

13.
对罗斯鸡和SPF来航鸡用鸡毒支原体强毒攻击时,以鸡致病性大肠杆菌O78血清型菌株16小时培养物0.2mg/羽皮下注射作人工诱导发病,试验鸡出现明显气囊病变,初步建立了以鸡致病性大肠杆菌为诱导因子的MG野外环境人工发病的动物模型。  相似文献   

14.
采用鸡冠划痕、翅膀内侧皮下刺种、羽毛囊涂抹,胫部皮下刺种、静脉注射和口腔投服等6种方法,成功地将鸡痘病毒ML株人工感染试验鸡,感染鸡潜伏期4-13d,主要表现皮肤及体表无羽毛部位出现痘疹,个别鸡在口腔喉头和气管粘膜及肺脏出现结节;这些痘疹和结节的典型组织学变化是上皮细胞增生,胞浆内可见嗜酸性包涵体。  相似文献   

15.
地衣芽孢杆菌对鸡致病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主要研究了地衣芽孢杆菌引起鸡病的流行病学、临诊症状变化、病原鉴定与免疫防治试验。从患病鸡脏器和渗出液,选分得鸡源(S1-S20)20个菌株,根据形态及染色特征、培养特性和生化鉴定S1-S20均定为地衣芽孢杆菌。经试验动物小白鼠和本动物鸡的回归试验,大部分能发病,所表现的临诊症状、病理变化与自然病例基本一致,死后从脏器中分离到原注射菌。并进行了免疫攻毒试验。1988-1993年用研制的“鸡八联灭  相似文献   

16.
对从外地引进的黑凤鸡、欧洲贵妇鸡在贵阳地区进行饲养试验,对其生活习性及各阶段所需营养成份进行观察试验,配给适合各阶段营养需要的饲料。结果表明,此种两种特禽均能在本地区生存、生长并繁衍后代。  相似文献   

17.
在养鸡实践中,笔者了解到给青年蛋用鸡同时接种鸡新城疫Ⅰ系苗和鸡痘苗后,鸡的反应较重,而且有部分鸡只仍会出痘.为了确切弄清这一现象,以便采取相应对策,指导以后的防疫工作,笔者于1992年8月有意识的对一批青年鸡作了一次用新城疫Ⅰ系苗和鸡痘苗同时及分段接种免疫对比试验.结果发现试验鸡只对新城疫的免疫应答良好,对鸡痘的免疫出现了异常现象.现把试验经过和笔者的初步分析等报道如下. 一、材料与方法: 1.选鸡分组:试验分别在三家养鸡户进行,三群罗斯鸡因进鸡时间不同有三月龄和四月龄的不等.试验前,给所有鸡只都按要求接种过马立克氏病苗,新城疫Ⅱ系苗,法氏囊苗.并严格淘汰病弱鸡只,最后参试只数为650只,按自然群编为试验组400只,试验二组200只,对照组50只. 2.疫苗稀释:①新城疫Ⅰ系苗:选用陕西生物  相似文献   

18.
鸡白痢病是由鸡白痢沙门氏杆菌引起的一种急性、败血型传染病,发病率和死亡率很高,是影响育雏成活率的主要因素之一,因此,对鸡白痢病的防治应予以高度重视。笔者在外出诊疗时,发现某鸡场的白痢病感染率较高,雏鸡出壳后!周内如不使用抗菌素,一般均会发生白痢病,且有一定比例死亡率,但经常使用土霉素碱和氟哌酸等药物治疗又会产生抗药性,效果不是最理想。为了寻找疗效好的药物,故进行了几种药物治疗鸡白痢病的比较试验c1材料与方法1.1试验动物由某鸡场提供的肉用雏鸡。1.2试验药物5%呼拉杀星水溶液,由广东中山市兽药厂提供。…  相似文献   

19.
应用间接ELISA检测鸡痘病毒抗体方法的建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建立了检测鸡痘病毒抗体的间接ELISA方法。应用该方法检测鸡痘阳性血清,其灵敏度为琼脂扩散试验的400~800倍,而且还具有特异性强、操作简便、快速等特点。  相似文献   

20.
用32只11日龄SPF鸡胚,分别接种禽腺病毒(AAV)2、3、4、5、8型种毒和野毒a、b株悬液0.2ml/只。对接种后24小时以后死亡的胚和18日龄时扑杀的全部鸡胚进行大体病理变化、病理组织学变化和超微结构病理变化观察。试验结果表明,试验各组的鸡胚均发育不良,表现为胚体瘦小,羽毛减少;AAV-2、3、4、5、8型和野毒a、b株均能对鸡胚致病,主要病变均为坏死肝炎,在肝细胞核内和胞浆中形成嗜碱性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