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猪细小病毒(PPV)是临床上造成母猪繁殖障碍的重要致病原,4/6/7型猪细小病毒是近几年发现的新型猪细小病毒,并且均已在流产胎儿中发现.为了解福建地区三种猪细小病毒的感染情况,本研究收集2020年福建地区68份发病猪血清和20份发病猪组织样品进行调查,发现PPV4、PPV6、PPV7在福建地区存在较高的感染率分别为9....  相似文献   

2.
猪细小病毒(PPV)是引起母猪繁殖障碍的主要病原体之一。PPV最早是从培养细胞中发现并分离得到的一种小DNA病毒。研究表明,PPV不仅是引起母猪繁殖障碍的主要病原体之一,而且能够引起多种猪病。随着对猪细小病毒研究的不断深入,目前已经在猪细小病毒病原学、诊断与防制以及分子生物学等方面取得了进展。  相似文献   

3.
猪细小病毒结构蛋白VP2及其疫苗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猪细小病毒(porcine parvovirus,PPV)是引起母猪繁殖障碍性疾病的主要病原之一,该病毒在世界范围内广泛存在并呈地方性流行, 给生猪的繁殖、发展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故防制猪细小病毒病非常重要。PPV VP2蛋白是病毒粒子的主要衣壳蛋白,在体外能自我装配成病毒样颗粒,并能刺激机体产生抗PPV中和抗体,且可作为抗原转运载体,所以研究VP2对PPV新型疫苗研制至关重要。文章综述了猪细小病毒结构蛋白VP2及其疫苗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4.
<正>猪细小病毒(PPV)属于细小病毒科细小病毒属的成员。猪细小病毒病是由PPV引起的以胚胎和胎儿感染及死亡而母体本身无明显症状的一种母猪繁殖障碍性传染病。1967年,Carteright等对猪的不孕、流产、死产等进行病原学研究时首次报道了本病,并从猪的流产胎儿中分离到PPV。目前,此病在世界范围内广泛流行,是造成母猪繁殖障碍的主要病因之一。探究猪细小病毒的基因组特性对临床上防治该病毒的感染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最近30多年来,猪群中一直使  相似文献   

5.
正猪细小病毒病是由猪细小病毒(PPV)引起的繁殖障碍病,该病主要表现为胚胎和胎儿的感染及死亡,特别是初产母猪发生死胎畸形胎和木乃伊胎,而其他年龄的猪感染后一般不见明显的临床症状。(一)病原猪细小病毒(PPV)为细小病毒科细小病毒属成员。病毒对热具有较强抵抗力,56℃48 h、70℃2 h病毒的感染性和血凝性均无明显改  相似文献   

6.
猪细小病毒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猪细小病毒(Porcine parvovirus,PPV)是一种自主型细小病毒,是引起母猪产畸形胎的主要因素之一.通常头胎怀孕母猪感染PPV之后可引起繁殖障碍,主要表现为流产、不孕、产死胎和木乃伊胎等,给养猪业带来重大的经济损失.PPV、猪圆环病毒(PCV)、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一直是猪病研究的热点,最近研究发现PPV在猪断奶后多系统衰竭综合征(PMWS)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相似文献   

7.
猪细小病毒(porcine parvovirus PPV)是引起母猪繁殖障碍的主要病原体之一。通过病毒分离和血清学调查表明,该病在世界各地的猪群中是普遍存在的,在我国污染也十分严重,几乎很难找到一个细小病毒阴性的猪场。下面就PPV感染的特点及防治对策等方面作简要介绍。 1 流行特点 各品系和各年龄的猪均对细小病毒易感,可水平或垂直传播。细小病毒通过感染的口腔、鼻腔分泌物和粪便排出体外,污染的猪舍是细小病  相似文献   

8.
猪细小病毒研究现状及综合防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猪细小病毒(PPV)由细小病毒科细小病毒属猪细小病毒引起的猪的一种繁殖障碍性疾病.特征是胎儿和胚胎感染和死亡,表现为死胎、木乃伊胎、流产、死产和初生仔猪死亡等,但母猪通常不表现明显症状.PPV与Ⅱ型圆环病毒协同感染是导致断奶仔猪多系统衰竭综合症(PMWS)的主要原因之一.相关统计资料显示,猪细小病毒病在我国广泛存在,并在大多数猪场呈地方性流行,给养猪业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特别是近几年,随着我国规模化养猪业的发展和品种的引进,PPV感染呈扩大上升的趋势.  相似文献   

9.
猪细小病毒病(PPI)又称猪繁殖障碍病,是由猪细小病毒(PPV)引起以胚胎和胎儿感染及死亡,而母猪本身不表现症状的母猪繁殖障碍性传染病。1病原PPV属细小病毒科、细小病毒属。病毒粒子呈圆形或六角形,无囊膜。病毒粒子分为实心和空心2种,都具有血凝活性,但后者无感染性。  相似文献   

10.
猪细小病毒(PPV)可以引起猪的繁殖障碍性疾病,控制该疾病最为行之有效的方法就是疫苗免疫。本文概述了猪细小病毒的基本概况,并对国内市场上生产的PPV疫苗、种类及免疫程序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1.
在与猪圆环病毒2型混合感染的患病猪肺泡灌洗液中鉴定出一株新型的猪细小病毒,命名为PPV4,该病毒与牛细小病毒2型同源性较小,与编码ORF3的Bocavir-us属(如牛细小病毒、犬细小病毒和人bocavirus等)同源性较高。PPV4的ORF3编码一个含204个氨基酸残基的蛋白质,与bocaviruses的ORF3编码蛋白质的大小类似;而bocaviruses的ORF3编码蛋白质相互间相似性较高,PPV4的ORF3编码蛋白质与GenBank非冗余蛋白质数据库中的蛋白质无同源性。  相似文献   

12.
猪细小病毒(porcine parvovirus,PPV)是引起母猪繁殖障碍的主要病原体之一,是从培养细胞中发现并分离得到的一种DNA病毒。随着对猪细小病毒研究的不断深入,目前已经基本阐明了PPV的抗原性、组织嗜性、基因组、转录图谱和翻译图谱等,在病毒诊断技术、疫苗研制等方面取得了很大的成就。本文综述了猪细小病毒的最新分子诊断技术及基因工程疫苗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3.
<正>猪细小病毒感染呈世界分布,在许多地方甚至已经成为地方性疾病,给养猪业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本文对猪细小病毒病的流行、防治、疫苗研究进展进行了简述。1 PPV简介猪细小病毒(Porcine parvovirus,PPV)是引起母猪繁殖障碍的主要病原体之一,以产死胎、木乃伊胎、死产、流产、延期发情和产弱仔为主要特征[1]。易感母猪在配种和妊娠期间感染PPV,病毒可以通过胎盘屏障感染胚胎或者胎儿[2],在子宫内病毒也可  相似文献   

14.
向国华 《动物保健》2014,(10):64-65
猪细小病毒病是由猪细小病毒(PPV)引起的繁殖障碍病,该病主要表现为胚胎和胎儿的感染及死亡,特别是初产母猪发生死胎畸形胎和木乃伊胎,而其他年龄的猪感染后一般不见明显的临床症状(一)病原 猪细小病毒(PPV)为细小病毒科细小病毒属成员。病毒对热具有较强抵抗力,56℃48h、70℃2h病毒的感染性和血凝性均无明显改变,但80℃5min可使感染性和血凝活性均丧失。  相似文献   

15.
<正>猪细小病毒病是由猪细小病毒(PPV)引起的,以怀孕母猪发生流产、死产、产木乃伊胎等为特征的繁殖障碍类疾病。该病毒基因组为单股线状DNA,无囊膜,抵抗力很强,90℃下5 min内不能使其灭活。根据基因型差异,PPV至少可分为6个亚型,包括PPV1、PPV2、PPV3、PPV4、PPV5以及猪博卡病毒(PBo Vs)。1流行特点  相似文献   

16.
猪细小病毒(PPV)是造成胚胎和胎儿死亡的主要原因。猪细小病毒对外界抵抗力很强,在环境中十分稳定,急性感染猪的排泄物、分泌物中病毒的感染力可保持几个月;病猪圈空栏4个月仍具传染性。近几年血清学调查证实在全球范围内PPV感染十分普遍,该病的地方性流行是造成猪场繁殖障碍的罪魁祸首之一。  相似文献   

17.
猪细小病毒(Porcineparvovirus,PPV)为引起母猪繁殖障碍(reproductivefailure)的主要病原体之一。主要特征是引起胚胎和胎儿的感染和死亡,导致母猪发生流产、死胎、胎儿木乃伊化及新生仔猪的死亡。PPV呈世界性分布。我国80年代初在不同地区分离到了病毒,并查明其为危害养猪业的主要病原体之一。1PPV病原学特性1.1PPV理化特性猪细小病毒分类为细小病毒科(Parvoviridae)。PPV为DNA病毒,PPV对热具有强大的抵抗力。Mary和Bachmann等的研究表明:0.5%漂白粉或氢氧化钠5min可杀死PPV,而2%戊二醛则需要20min…  相似文献   

18.
猪细小病毒病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猪细小病毒 ( PPV)是引起猪繁殖障碍的主要病原之一 ,是由 Mayr和 Mahhel( 1 966)进行猪瘟病毒组织培养时发现的 ,并认为是细胞内潜伏感染的病毒。 1 967年 Cartwright等从不妊娠、流产和产死胎猪中分离出 PPV,首次证明了该病毒的病原作用。近年来 ,PPV感染呈扩大趋势 ,给全球养猪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国内 1 983年首次在上海分离到该病毒 ,此后全国各地均有本病发生的报道。1  PPV病原特性1 .1 病毒结构PPV属于细小病毒科细小病毒属 ,外观呈六角形或圆形 ,二十面体等轴立体对称 ,无囊膜 ,平均直径 2 0~ 2 6nm,分子量为 5 .3×…  相似文献   

19.
新型猪细小病毒感染的分子流行病学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几年来,世界范围内的猪群出现了多种新型猪细小病毒(porcine parvovirus,PPV)的感染,其中我国南方地区的猪群也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感染。本研究利用PCR方法对实验室保存的2008—2013年期间的送检病料,进行猪细小病毒2型(PPV2)、PPV3、PPV4、猪类博卡病毒(PBo-likeV)和猪博卡病毒(PBoV)感染的分子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阳性率依次为46.4%、21.1%、6.8%、12.3%和5.5%。结合PRRSV和PCV2检测结果,并对新型细小病毒与这2种病毒共感染情况进行初步分析,结果显示PPV3和PRRSV、PBo-likeV和PCV2混合感染的几率较高,提示它们在感染过程中可能存在着协同作用。本研究为细小病毒流行病学和致病机理的研究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相似文献   

20.
猪细小病毒(PPV)是引起猪繁殖障碍疾病的非外膜20面体病毒,和其他细小病毒的亲缘病毒类似,PPV非结构蛋白NS1与基因组复制、转录调控和细胞毒性相关,而NS2参与衣壳的组装和转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