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 桑剑纹夜蛾(Acronycta major Bremer)又名桑夜蛾,在恩施是香椿上的主要害虫。此虫的幼虫在大发生时能将树叶全部吃光,使树势衰弱,生长量大大下降,严重时成片枯死,使林业生产遭受损失。为掌握它的发生规律并开展防治,笔者自一九八二年以来,在本县的太阳,白扬两公社设点对其生活习性进行了系统地观察并开展防治试验,现将经果整理于后:  相似文献   

2.
<正> 松艺夜蛾(Hyssia violascens Hampson)属鳞翅目夜蛾科,以幼虫取食马尾松针叶。1984年该虫在我省宁德、建阳、福州等地猖獗成灾,被害马尾松林远看似火烧状,损失严重。这种害虫的生物学特性及防治方法,国内尚未见报道。为此,我们于1984—1985年在闽侯、霞浦等县观察了该虫的生物学特性并进行了防治试验. 一、形态特征成虫:雌蛾体长16—17毫米,翅展37—38毫米,触角丝状。雄成虫体长14—16毫米,翅  相似文献   

3.
松墨天牛发生规律的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调查松墨天牛在松林发生的规律,阐述了松墨天牛的发生与林分树种组成、树龄、树木长势、抚育管理、坡向等的关系;分析了该虫虫口数量对马尾松为害的影响;该虫在被害立木上的垂直分布及被害小枝的直径情况,为防治该害虫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4.
褛裳夜蛾是危害胡杨的一种食叶害虫,以幼虫取食嫩芽、嫩叶为害。该虫在额济纳旗天然胡杨林区一年发生一代,幼虫越冬,翌年4月中旬开始孵化,孵化不整齐,幼虫3龄,危害期45 d左右,成虫趋光性强、飞翔能力强、寿命长,虫态重叠明显。该虫发生受温度、林相、立地条件等环境影响。防治试验表明:在幼虫期机动喷雾进行无公害防治,效果较好;频振式杀虫灯诱杀成虫,捕虫量可观。  相似文献   

5.
孙宝山 《中国林业》2009,(15):55-55
介壳虫属同翅目,蚧科,体外包着蜡壳、蜡粉、蜡丝等。一般药剂较难透过蜡层,是在林木上发生较普遍且为害严重的害虫。其种类繁多,叶片、枝干、果实均可受害。被害叶片失去叶绿素;枝干受害后,表皮粗糙,甚至枯死;果实被害后果面斑斑,品质降低。因此,防治介壳虫比较困难,现把三种防治介壳虫的方法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6.
印楝素防治春尺蠖和杨梦尼夜蛾试验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春尺蠖Apocheima cinerarius和杨梦尼夜蛾Orthosia incerta是乌鲁木齐市杨树的主要食叶害虫,1 a发生1代,两虫同时发生.为防止药剂防治对环境的污染,减少药剂对天敌及其他生物的杀伤作用,利用植物源杀虫剂印楝素对春尺蠖和杨梦尼夜蛾进行了室内外的防治试验,现小结如下.  相似文献   

7.
木麻黄多纹豹蠹蛾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正> 前言多纹豹蠹蛾是沿海防护林木麻黄的主要蛀干害虫,木麻黄被害后导致风折或枯死,国内尚未见到关于该虫的研究报道。为了摸清其发生发展规律,提出防治措施,我们从1982~1987年对该虫进行了观察和防治试验。现将结果整理如下:  相似文献   

8.
杨梦尼夜蛾的初步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杨梦尼夜蛾Orthosia incerta Hüfnagl属鳞翅目夜蛾科。1976年在石河子市部份钻天杨上首次发现。1978年开始大面积为害白蜡,到1981年时,市郊的苹果树也受到严重危害,发病面积逐年增加。目前,该虫已成为本地区春季主要暴发性食叶害虫。由于未见国内对此虫的详细报道,我们自1978年以来,对杨梦尼夜蛾的生物、生态学特性进行了初步观察及防治试验。一、分布与寄主据初步调查,杨梦尼夜蛾在新疆北疆沿天山一带的平原地区有分布。据文献记载,国内分布于新疆、黑龙江和台湾省;国外分布于日  相似文献   

9.
该文首次报道了为害香椿的新害虫———六星铜吉丁。介绍了该虫在香椿上的生活史、为害习性及发生与环境的关系。  相似文献   

10.
2%噻虫啉微胶囊粉剂防治叶部害虫、种实害虫和枝梢害虫3个类群中的栗瘿蜂、桃蛀螟、栗实象、栗皮夜蛾和剪枝象甲等5种板栗主要害虫,采取山间雾化喷粉的施药方法,药效持续期长,减少施药次数,一药兼防多虫,成本低效果好。试验采用每公顷1.5 kg、3.0 kg和4.5 kg不同剂量配方施药,平均防治效果在60.69%~94.71%之间。  相似文献   

11.
<正>落叶松尺蛾Erαnnis αnkerαriα Steudinger是落叶松的重要食叶害虫,近几年在丰宁县北部落叶松人工林中大发生,虫口密度很大。5月下旬开始为害,到6月下旬往往把针叶食光,被害林分一片枯黄,如同火烧一般。7月下旬以后,被害林木又能发芽长叶,叶片黄嫩瘦弱。 为了搞清落叶松尺蛾为害对落叶松立木生长的影响,我们于1986年,对尺蛾的发生、为害情况进行了观察和树木解析。在观察样地内随机抽取15株活立木,测取害虫发生前四年和为害期间的胸径、树高、材积连年生长量,推算该虫害对林木胸径、树高、材积连年生长量  相似文献   

12.
马尾松种子园松实小卷蛾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松实小卷蛾是我国松树上严重的蛀梢、蛀果害虫。该虫在浙江省一年4代,以蛹在枯梢和被害果内越冬。本文叙述了该虫成虫的羽化规律,各代幼虫钻蛀嫩梢和球果的不同习性及害虫发生与树龄、其它蛀梢,蛀果害虫和天敌的关系。通过试验,提出了灯光诱蛾、打孔注射杀虫剂、早春喷洒40%SN-851等杀虫剂和人工采摘害果和害梢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3.
樟翠尺蛾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樟翠尺蛾Thalassodes quadraria Guenée是樟树的重要食叶害虫。该虫在福建南平一年发生4代,以幼虫越冬。本文叙述了该虫的形态特征及其生物学特性,提出了防治方法。  相似文献   

14.
<正> 杉叶螟(学名待定)是危害杉木人工林新见的螟蛾科(Pyralidae)食叶害虫,1979年10月一1980年1月在福建开展的全国杉木专业调查时,首次发现于建瓯县东升林场,以后相继见于尤溪、沙县、武平等地。现就该虫生活习性和危害规律性初步调查结果概述如下。一、形态与被害状该虫目前尚未有文献资料报导,因调查季  相似文献   

15.
猕猴桃准透翅蛾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蒋捷  林毓银 《林业科学》1990,26(2):117-125
猕猴桃准透翅蛾Paranthrene actinidiae Yang et Wang是严重为害猕猴桃的一种新的蛀干害虫,主要为害中华猕猴桃。我们于1984—1987年对该虫进行了研究。该虫1年1代,幼虫7龄,以3—4龄虫在枝条隧道中越冬。越冬幼虫出蛰后转枝蛀害,盛期在寄主植株萌芽期。树龄5年生以上受害严重;离地30cm高处的主干围径超过15cm的植株,其被害株率均为100%。结合冬季清园修剪,清除虫枝可显著压低发生基数;春季在寄主植株展叶前应用敌敌畏、杀螟松、敌杀死等药液于被害处注射或涂抹防治幼虫。  相似文献   

16.
槐天蛾是槐树主要食叶害虫,目前在东北三省尚无有关该虫发生,为害及防治的详细报道,1995-1997年,该虫在辽阳地区发生为害,给城市绿化造成很大损失。结合生产防治地该虫的形态特征、生物学特怀,天敌及防治进行了较细致的调查,观察和试验研究。  相似文献   

17.
自由人槭是一种珍贵的观赏树种,具有生长速度快、抗逆性强等优点。该树种在辽宁地区具有较好的适应性,但虫害发生也出现了上升的趋势,主要有光肩星天牛、吹绵蚧壳虫、山楂叶螨等,该文对自由人槭主要害虫不同虫态的形态特征、生物学特性和防治方法进行了介绍,为及时有效地防治害虫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栗实象鼻虫的发生及综合防治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栗实象鼻虫是危害板栗果实最严重的害虫之一。2a完成1代,以成虫和幼虫危害叶果,被害栗实失去食用价值或发芽能力,并引起发霉腐烂。防治上遵循“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方针,优先选用农业和生态调控措施,采用消灭幼虫,热水浸种,选用抗虫品种、熏蒸和低毒化学农药防治。  相似文献   

19.
防治竹卵圆蝽的策略及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竹卵圆蝽是近年来在毛竹上新发现的重要害虫,浙江省1984年被害毛竹林面积仅1万余亩;1987年湖州市、杭州市的5个县及1个区已有18.6万亩毛竹林被害。严重被害毛竹林竹株枯死率高达75%,急需防治的占被害竹林面积的50%以上。在什么时间,用什么方法防治此虫,最为安全、经济、有效,是迫待解决的问题。笔者根据近几年来的研究及防治试验结果,谈谈此虫的防治策略及防治方法,供生产单位参考。一、竹卵圆蝽生活史简介竹卵圆蝽为一年发生1代,以3、4龄若虫于地面枯枝落叶下越冬(4龄占98%),翌年4月中旬爬行上竹,在竹枝、干的节上取  相似文献   

20.
据资料记载,危害楠竹的害虫有20种之多。经调查,在我县楠竹产区有13种,主要分布在桃花、调关、东升三个公社。其中大面积成灾的以笋期的笋夜蛾为主。1978年被害竹林面积达8000余亩,当年新笋受害致死10万多根。为摸清笋夜蛾在我县发生危害规律和有效防治方法,我们于1974—1978年,用室内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