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我国林下育参研究现状及其复合经营效益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总结并讨论了我国林下育参的研究现状和进展,分析了林下育参复合经营的效益和功能,指出这种方式能使高经济效益的人参种植业与高生态效益的林业有机结合起来,充分地发挥了其整体功能,易为人们所接受,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
采用改进式床栽参方法,较好地保持了土壤中的水分,同时调节了土壤温度和养分循环,使其满足人参正常的生长发育需要。改进式床栽参比常规栽平均增产66.7%,优质参率达79%,保苗率91%,发病率仅为4%。  相似文献   

3.
为了筛选出最适合短梗大参盆栽生长的常规栽培基质类型,通过对比盆栽试验,采用隶属函数分析方法,对短梗大参在不同栽培基质中的生长状况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短梗大参在不同栽培基质中的生长状况存在显著差异.方差分析结果表明,不同基质处理对短梗大参的苗高、茎粗、叶片数、叶片大小、主根根长、侧根的长度及数量有显著性影响;通过隶...  相似文献   

4.
我国林下育参研究及其复合生态经济系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我国林下育参研究现状和林下育参复合生态经济系统的效益及功能进行总结和分析,指出采用这一系统,可以使高经济效益的人参种植业与高生态效益的林业有机地结合起来,充分发挥其整体功能,具有广阔的开发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5.
冀榆1号(Ulmus pumila‘Jiyu1’)是白榆的变异新品种,叶片较白榆大,树干特征明显,具有较高的景观价值。该文以白榆作对比品种,通过调查冀榆1号新品种特征、物候期,确定其新品种的优良特性以及生物学方面与普通白榆的区别;通过调查胸径、树高、材积,掌握其生长发育规律。结果表明:冀榆1号主干通直,叶片大,具有竹节式主干且光滑少纵裂,观赏价值高;冀榆1号2a的材积生长量与白榆相近,第2年至第6年的材积生长略有差异,白榆生长较冀榆1号快,第6年后,冀榆1号材积生长超过白榆。  相似文献   

6.
金银花种质资源特征及栽培模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山东省金银花种质资源情况,包括其种类、品种与类型;以及3种苗木培育方式,即播种、扦插与嫁接。其栽培模式有3种,包括灌木密植型、地堰栽植型与乔化栽培型。  相似文献   

7.
初植密度对中国沙棘林木生长特征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初植密度对中国沙棘林的林木生长过程及主要生长特征的影响,在毛乌素沙地布设了初植密度为2 500株/hm2、4 444株/hm2、10 000株/hm2、40 000株/hm2的中国沙棘林田间观测试验。根据测定结果,分析了中国沙棘林的林木生长过程及主要生长特征(生长量上限、生长量增长率、速生期迟早、速生期长短)与其初植密度的关系。结果表明:(1)初植密度的变化没有改变林木树高、地径、冠幅的"慢-快-慢"生长节律,采用Logistic方程回归结果可分别解释其变异的99%、98%、93%。(2)初植密度的变化改变了林木生长过程的主要特征。其中,树高生长量上限及树高生长量增长率随其初植密度的增大呈现先上升后稳定的态势,地径生长量上限、地径生长量增长率、冠幅生长量上限随其初植密度的增大呈下降的态势,冠幅生长量增长率随其初植密度的增大呈现先升后降的态势。(3)初植密度变化对林木冠幅生长特征的影响最大,对地径生长特征影响次之,对树高生长特征影响最小。且在不同初植密度下均是林木的冠幅首先进入速生期,其次是树高,最后是地径。  相似文献   

8.
湘东罗霄中部山区森林植被垂直分布上限南坡高于东坡,海拔400-1600m为树木生长旺盛,种类丰富的区域,在海拔450m以下,马尾松重要值占其它树种之首,在海拔700m以下,以及海拔1300-1500m区间内,单位面积蓄积量与生长量明显高于其它区域,顺向演替的马尾松混交林,松毛虫危害极少。  相似文献   

9.
中国黄连木生长规律的研究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4  
本文对中国黄连木的物候、苗期、幼树和大树生长规律进行了系统调查。苗期生长可分4个时期:出苗期、蹲苗期、速生期、缓慢生长期。幼树树高年生长有3个高峰期,其中第1个高峰期持续时间长,应加强前期水肥管理。树高速生生长阶段在1至5a,胸径速生生长阶段出现在15a前,连年生长量和平均生长量相交于10a,材积生长一般35a后开始加快,至80a单株材积平均为02326m3,以后连年生长量仍处于上升阶段。  相似文献   

10.
以内蒙古大青山前坡38 a生、17 a生油松人工林为研究对象,对林分生长特征、部分立地因子特征进行调查分析,研究造林立地因子对人工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1)38 a生油松人工林平均树高、胸径和冠幅分别为7.36 m、9.8 cm和261.1 cm;17 a生油松人工林平均树高、胸径和冠幅分别为2.86 m、8.1 ...  相似文献   

11.
耐冬山茶光合特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LCPro 便携式光合测定系统,对耐冬山茶春季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暗呼吸速率、水分利用效率、气孔导度的日变化规律进行了测定,结果显示3月、4月、5月的净光合速率值分别为3.62umolm-2s-1、3.55 umolm-2s-1、3.69 umolm-2s-1,5月>3月>4月,蒸腾速率、暗呼吸速率、气孔导度呈现相同的变化趋势。而水分利用效率分别为4月份>3月份>5月份。  相似文献   

12.
埔上林场杉木大径材生长规律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以顺昌埔上国有林场33 a生杉木人工林为对象设置标准地。分径阶选取解析木,以解析木的资料为基础,结合数学方法,对其胸径、树高及材积生长进行分析,研究林分各测树因子的生长规律,并提出各因子的生长模型,确定了林分的主伐年龄。  相似文献   

13.
杉木林分密度效应研究   总被引:20,自引:3,他引:20       下载免费PDF全文
该项试验共分2个部分.(1)造林密度试验,小区面积为600 m2,5个处理,即1 667株.hm-2(A)、3 333株.hm-2(B)、4~983株.hm-2(C)、6 633株.hm-2(D)、9967株.hm-2(E);(2)造林密度调控试验,造林设计方法与造林密度试验相同,但在林分生长过程中,按密度管理图的密管线0.5为标准进行间伐,间伐后保留密度要与临近的下一个初植密度较稀植的林分密度基本相同,两者进行比较.试验结果(1)造林密度试验,优势高、平均高、平均胸径均随年龄的增加而递增,随密度的增加而递减,优势高9a、平均高6 a、平均胸径5 a,密度间差异已达显著性水平;林分蓄积量则随年龄增加而递增,5~7 a,密度间差异显著,8~18a,只有A密度与E、D密度差异显著;枝下高随密度、年龄的增加而递增,12~a后,C、D、E密度间的差异很小;冠幅随密度的增加而递减,随年龄的增加而递增,9~10a后,各密度则随年龄增加而缓慢递减.(2)造林密度调控试验,同一指数级,间伐后的林分与其密度基本相同未间伐的林分比较,其优势高、平均高差异不明显;立木蓄积前者小于后者;总蓄积(立木蓄积+间伐蓄积)前者大于后者;同一指数级,初植密度不同的林分,间伐后与密度基本相同未间伐林分的蓄积百分比,初植密度大的大于初植密度小的;指数级不同,而初植密度相同的林分,间伐后与密度基本相同未间伐的林分总蓄积百分比,高指数级的比值大于低指数级的比值.  相似文献   

14.
杉木林分密度效应研究   总被引:14,自引:7,他引:14       下载免费PDF全文
《林业科学研究》2002,15(1):66-75
  相似文献   

15.
Isolates of Cylindrocladium quinqueseptatum (CQ), which cause leaf blight of Eucalyptus in Kerala, differed significantly in growth and cultural characters on nine different agar media. Malt extract agar and yeast malt agar and yeast malt agar were the best media for discerning differences among the CQ isolates. Of the 11 carbon (C) and 13 nitrogen (N) sources evaluated in liquid media for their differential utilization by the five selected CQ isolates, five each of C and N sources differentiated them from each other. In general, organic N sources supported better growth and micro-sclerotia production over inorganic, and hexose and disaccharide over trisaccharide and polysaccharide.  相似文献   

16.
在杉木林分生长过程中,8年生、14年生、20年生时,对目标树进行三次5种不同强度的修枝,研究修枝对立木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至30年生时,修枝后树高、胸径、材积均不存在显著差异,FH=0.761,SigH=0.576>0.05,FD=0.772,SigD=0.570>0.05,FV=0.741,SigV=0.587>0.05。以各处理目标株材积增量相对值比较,最佳的修枝处理为8年生、14年生、20年生时分别修至5.5、6.5、7.5m,相对不修枝材积增益6.7%~7.7%;重度修枝对材积生长有负面影响,增益-2.9%^-1.1%。  相似文献   

17.
筇竹种子特性及实生苗生长发育规律的研究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4  
本文对筇竹种子特性和实生苗的生长发育规律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表明 :1筇竹的种子长 1.0 4~ 1.4 5 cm ,直径为 0 .6 9~ 1.14cm:种子净度为 92 .2 6 %、千粒重 5 0 2 .95 g、发芽率 92 %、含水量达 70 .18% ;种子休眠期短、不耐贮藏 ;2二年生实生苗高 39.38cm、地径 0 .2 8cm、竹鞭长 39.38cm ,根系发达 ,分蘖能力强 ,笋芽多达 15个 /丛 ,可在秋季出圃造林 ;3天然更新差、竹苗生长不良是筇竹濒危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8.
设置3个年度修枝高度至6、5、4 m和不修枝A、B、C、D(CK)四个处理,研究修枝对立木生长、林下光照及植被的影响。结果表明:修枝对杉木生长无显著影响,处理A、 B、C与对照比,树高增益分别为-1.05、-0.62、-0.43个百分点,胸径增益分别为-1.05、-0.16、0.22个百分点,材积增益分别为-2.50、-1.60、1.40个百分点,波动范围极小。不同强度修枝林冠下光照率存在极显著差异,处理A、 B、C分别比不修枝提高25.30、13.39、7.30个百分点。不同强度修枝林下植被种类及鲜重也存在极显著差异,与对照比,处理A、B、C植被种类分别增多275%、250%、200%,植被鲜重分别增加483%、428%、386%。  相似文献   

19.
研究了南洋楹无性系种子园53个无性系的生长、结实和种子特征。发现不同无性系生长、结实性状的变异程度比较大,除冠幅浓密度性状以外,均存在极显著差异(P <0.001);不同性状的重复力在0.30~0.97之间;无性系生长和种实性状间无显著相关性。采用层次分析法(AHP)研究发现,生长、结实和种子特征等3类性状的子准则层间分别存在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关系;每层次判断矩阵具有满意一致性(CR <0.1),冠高比和结实量的总权重值最高。采用综合数量评价值(N)和系统聚类法将53个无性系分为3组,筛选出第Ⅰ、Ⅱ组共计15个无性系,结实量比平均值提高2.3倍,冠高比达到1.33,生长种实性状均得到综合提升,可为种子园的改良或重建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0.
利用20年生落叶松全同胞子代树高、胸径的观测数据,以小区平均数为据,采用Griffing配合力分析方法4的程序对生长性状的配合力分析,结果表明:树高、胸径的一般配合力均占优势,分别为79.82%、53.42%,说明日本落叶松生长性状的遗传主要受基因的加性效应所控制。采用配合力效应筛选的优良亲本为:宽10,草41,草13,永10,用其组建1.5世代种子园的改良效果为:树高、胸径、材积分别提高2.95%、9.70%、14.08%,筛选的优良杂交组合为:草13×草6、草82×永11、草82×503、永10×永8、草82×草13、草13×永11,用其建立人工控制授粉的杂交种子园的改良效果为:树高、胸径、材积分别提高8.28%、13.21%、27.6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