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 毫秒
1.
应用扫描电子显微镜研究葡萄花粉的简报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近年来,果树分类学家开始应用扫描电子显微镜,深入研究果树植物的花粉形态和解决果树分类及品种鉴定工作中的某些问题。Maas观察了草莓、葡萄和其他几种小浆果的花粉,看到这些果树花粉在大小、表面雕纹和微孔结构上都有很大差异。Westwood观察了梨属植物中不同种的花粉,并根据花粉粒的大小、形状及花粉壁上明显的脊、洼和微孔结构的存在来表述梨属中不同种的特征和区别。最近,Martens对8种用于观赏植物的野苹果成功地进行了花粉鉴定,同时他还广泛地研究了桃、油桃、李、甜樱桃等果树的花粉。为使花粉研究这一方法在葡萄分类和品种鉴定中成功地应用,今年我们对几个葡萄品种的花粉进行了扫描电子显微镜的观察,结果如下。 相似文献
2.
我国葡萄属野生种抗寒性的研究 总被引:14,自引:2,他引:14
本文应用恢复生长法、组织变褐法及电导法等对收集到的17个种、变种或类型、38个株系的野生葡萄抗寒性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除山葡萄外,原产我国的许多其他野生葡萄种的抗寒性都强于欧洲葡萄;另外发现,野生葡萄种内不同株系的抗寒性与其地理起源的气候类型关系十分密切。一般说来,产自地理纬度较北的株系的抗寒性强于地理纬度较南的株系。 相似文献
3.
4.
我国葡萄属野生种对炭疽病抗性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田间自然鉴定.田间接种鉴定和室内果实离体鉴定三种方法.研究了起源于我国的葡萄属12种或变种、49个株系对葡萄炭疽病的抗性.结果表明.一些种和株系的果实不感炭疽病或感病率极低.表现为抗(?)性极强或强.严重感病的仅是个别株系.我国葡萄属植物是极为宝贵的抗炭疽病的种质资源. 相似文献
5.
我国葡萄属野生种对炭疽病抗性的研究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利用田间自然鉴定,田间接种鉴定和室内果实离体鉴定三种方法,研究了起源于我国的葡萄属12种或变种、49个株系对葡萄炭疽病的抗性。结果表明,一些种和株系的果实不感炭疽病或感病率极低,表现为抗性极强或强,严重感病的仅是个别株系。我国葡萄属植物是极为宝贵的抗炭疽病的种质资源。 相似文献
6.
1985~1988年对葡萄果实表皮组织结构及果实中生化物质与抗白腐病的关系的研究。结果表明:果实表皮组织结构决定了葡萄野生种在田间自然条件下对白腐病的抗性。果实中丹宁,游离有机酸和多酚氧化酶活性与抗白腐病存在着显著的或极显著的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7.
我国葡萄野生种的抗病性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正> 葡萄病害是世界葡萄生产中一个严重问题,虽然各国学者曾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但根本问题一直未能彻底解决;至今生产上仍以化学防治为主.随着人类对环境保护的认识日益深入,各个葡萄生产国都对抗病育种给予了很大的重视. 相似文献
8.
<正> 在陕西省教委主持下,1991年9月13日组织有关专家教授在西北农业大学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会资助的西北若干果树种质资源调查研究新承担的“中国葡萄属野生种抗寒性研究”项目成果,通过了正式鉴定。 该研究项目,在西北农业大学葡萄专家贺普超 相似文献
9.
中国葡萄属野生种抗白腐病的鉴定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通过田间自然鉴定和田间接种鉴定的方法,研究了起源我国的葡萄属12个种或变种、46个株系对白腐病的抗性。结果表明:在田间自然条件下,所有野生种的果实不感白腐病;但在接种条件下,不同的种对白腐病的抗性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即使在同一种内的不同株系间也存在着显著的、甚至很大的差异。 相似文献
10.
11.
我国葡萄野生种霜霉病抗性的调查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文研究了原产我国的葡萄属19个种和变种、82个株系对霜霉病的抗性。结果表明,不同种对霜霉病的抗性存在很大差异。抗病的种或变种有:华东葡萄、瘤枝葡萄、复叶葡萄、秋葡萄、葛(?)、华北葡萄、燕山葡萄和菱状葡萄;感病的种或变种有:网脉葡萄、毛葡萄、山葡萄、刺葡萄、蘡(?)、三出葡萄、桦叶葡萄、小叶葛(?)、麦黄葡萄、秦巴野葡萄和米葡萄。 华东葡萄、刺葡萄、秦巴野葡萄和米葡萄种内不同株系对霜霉病的抗性变异不大。而瘤枝葡萄、复叶葡萄、秋葡萄、山葡萄、燕山葡萄和华北葡萄等种内不同株系间抗性差异很大,有抗病和感病两种类型。并且抗病类型的分布似与地理起源无关。 相似文献
12.
中国葡萄属野生种抗黑痘病的鉴定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本文通过田间自然鉴定、田间接种鉴定和室内离体接种鉴定的方法,研究了起源于我国的葡萄属18个种或变种、88个株系对黑痘病的抗性。结果表明:所有野生种的果实几乎不感黑痘病,叶片表现为高度的或较强的抗性。 相似文献
13.
14.
中国葡萄属野生种抗旱基因的分子标记及遗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葡萄属种间杂交组合燕山葡萄×河岸葡萄的F_1代群体为试材,采用BSA法构建抗旱植株DNA混合样,从300个随机引物中初步筛选出7个可以扩增出多态性DNA的随机引物,用于对供试材料扩增分析,获得了与中国葡萄属野生种抗旱基因连锁的RAPD标记S226-1100、S271-550、S1165-1500、S264- 1300、S195-1000、S1345-1400和S513-1700。并将7个RAPD标记在中国葡萄属野生种、欧洲葡萄、美洲种的冬葡萄和沙地葡萄等18个株系或品种中做了进一步分析。对与目标性状连锁较紧密的RAPD标记S226- 1100进行了克隆测序,转化成专一性的SCAR标记DR-760。经JoinMap 3.0软件分析表明,RAPD标记S226-1100、S271-550、S1165-1500与目标基因位点处于同一个连锁群上,其中以S226-1100与目标基因位点距离较近,为21.8cM。 相似文献
15.
我国野生葡萄属植物系统分类研究 总被引:16,自引:1,他引:16
以原产我国野生葡萄22种(或变种)、90多个生态型为试材,测定了110个分类性状,采用数量分类方法,对我国葡萄属植物进行了系统学分类研究,将我国52个野生葡萄种或变种拟分为13个组。 相似文献
16.
17.
18.
芭蕉属野生种的地理分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芭蕉属起源于热带亚热带区域,对芭蕉属野生种质资源的研究始于20世纪40年代。通过检索INIBAP的多个数据库和相关文献,归纳整理出芭蕉属野生种的分布规律,为野生蕉的种质资源保存、利用以及品种鉴定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经分析,目前已经报道的芭蕉属共有52个野生种,其中真芭蕉组(Eumusa)11个,观赏蕉组(Rhodochlamys)9个,澳蕉组(Australimusa)13个,红花蕉组(Callimusa)18个,不确定组(Incertae sedis)1个。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巴布亚新几内亚、印度和中国均分布有不同的3组芭蕉属野生种,但马来西亚和印度分布的种数最多,各分布有15种,约占总数的29%,可能是芭蕉属野生种的多样性中心。 相似文献
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