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28 毫秒
1.
影响蚕茧质量的因素有很多,其中最主要的因素有两点:(1)蚕农优良蔟具的使用以及与之相关的蔟中管理;(2)茧站收烘过程中的茧质保全.而这些因素都与茧站管理密不可分,因此加强茧站管理,规范茧站运作,正确地执行国家的收购政策,是提高蚕茧质量的关键.  相似文献   

2.
影响蚕茧质量的因素有很多,其中最主要的因素有两点:(1)营茧的蔟具及蔟中管理水平;(2)茧站收烘过程中的技术操作。而这些因素都与茧站管理密不可分,因此,加强茧站管理,规范茧站运作,正确地执行国家的收购政策,是提高蚕茧质量的关键。  相似文献   

3.
方格簇是目前最为理想的上簇工具,能显提高蚕茧质量。姜堰市目前拥有方格簇160多万片,普及率稳定在90%以上,对全年蚕茧质量的提高起着关键作用。但到茧站出售的方格簇茧2005年全市平均上车茧率仅为85.3%。调查发现,在生产实践中,方格簇的使用技术不当是影响蚕茧质量的一个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4.
陈万荣 《北方蚕业》2001,22(1):41-42
收烘管理是茧站管理的主要内容。茧站的主要任务是收购烘炕蚕茧,收烘管理则是茧站管理内容的重中之重。收烘管理最终结果体现在蚕茧质量上,收烘管理好,蚕茧质量必然好。蚕茧质量好,就有市场、有竞争力,蚕茧站效益就好,同时也是提高生丝质量,保证丝绸加工企业效益的基础。因此,蚕茧收烘就是丝绸工业的第一车间。为了有效地提高蚕茧质量,茧站必须加强收烘管理。   1 增强质量意识   增强质量意识是提高蚕茧质量的前提。蚕茧质量是茧站的永恒主题,是茧站的信誉和效益。任何劣质商品在市场上都是没有竞争力的,更谈不上经济效益。没有市场、没有效益的企业当然要“停摆”、“下课”。茧站必须增强质量意识,把蚕茧质量与自己的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近年来,丝绸行业经过改革、整顿、调整,国家给了一些优惠政策,行业发展出现了新局面,市场有所转好。因此,茧站务必把强化质量意识放在首位,彻底摒弃“皇帝的女儿不愁嫁”的旧意识,反对只顾眼前利益,不顾长远利益;反对只顾自己利益,不顾行业利益。  相似文献   

5.
蚕茧站是丝绸行业的基层单位,是蚕茧生产与丝绸工业的桥梁和纽带,蚕茧质量的好坏与茧站的管理有直接关系。近年来,省丝绸总公司在全省范围内深入开展争创A级茧站活动,对强化茧站管理,提高蚕茧生产收烘管理水平起到了促进作用。怎样才能创建A级站,在此谈一谈自己的看法。 1 强化茧站管理,明确创A级站的奋斗目标明确工作目标是做好工作的前提。年度工作开始首先应结合本站实际理出一个创建A级站的总体工  相似文献   

6.
孟春燕 《江苏蚕业》2000,22(2):38-39
在收烘政策的引导下,提高茧质的关键在茧站,基层茧站严格按照国家的收购政策及标准去执行,真正做到优茧优价,蚕农就会自觉地重视提高蚕茧品质。如何抓好茧站管理,笔者认为应采取以下三方面的措施。1与蚕农组成共同体稳定蚕桑生产蚕桑生产是行业的基础,影响蚕茧质量的因素生产占70%,茧处理与烘茧占30%,所以提高蚕茧质量的第一车间在农村。为强化农民的质量意识,必须使蚕茧质量与蚕农的经济效益挂钩,较好的办法是由茧站与蚕桑重点专业村组建蚕业生产合作社,围绕“保桑园、上质量、争效益、脱困境”的指导思想,制定合作社章…  相似文献   

7.
<正> 提高蚕茧质量是丝绸行业走出困境的关键,普及推广纸板方格簇是生产优质蚕茧的重要技术措施。前几年受蚕茧大战的影响,蚕茧质量严重下降,造成了当前整个丝绸行业的严重不景气。要改变这种状况,恢复丝绸行业强劲的发展势头,必须从提高蚕茧质量上入手,全面推广纸板方格簇。 簇中环境的好坏,是决定蚕茧质量的关键。簇具与茧质的关系:一是由于簇具的结构直接影响吐丝和结茧,如柴印茧、畸形茧、黄  相似文献   

8.
目前我省蚕农生产的蚕茧,丝厂可以直接用来缫丝的上车茧率,根据调查大约在85%左右,其余15%的蚕茧要作为下茧不能缫丝。一般下茧为蚕病引起的印烂茧、薄皮茧,下栏茧,大部分在售茧已选去,此外,如黄斑茧、柴印茧、畸形茧和双宫茧等占下茧总重量80一90%,主要是由簇具和上簇技术处理不良所造成的。因此,上簇的簇具和簇中技术管理,不仅和丝厂上车茧率有密切的关系,而且对提高蚕茧的内在质量亦有很大影响,所以簇具的改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我们湖州地区蚕桑产量虽有增加,但蚕茧质量有下降的势头,究其原因有二:一是目前评茧方法,不尽合理,不能充分体现优质优价,二是没有抓好簇中通风管理的环节.蚕茧质量存在着上茧率低,解舒率低,茧层率低,一茧丝长短,影响了出丝率与生丝品位的提高.因此,如何提高蚕茧质量是当前蚕丝界亟待介决的首要问题.优良的蚕品种和合理饲养条件,是提高蚕茧质  相似文献   

10.
影响解舒的主要因素有蚕品种、饲养管理、上簇环境、蚕茧收烘、贮藏和煮茧等.就同一蚕品种而言,鲜茧的解舒好坏取决于簇中管理;而同一茧质的鲜茧加工成干茧后的解舒好坏则决定于茧站、茧库和丝厂.净度是生丝主要检验项目之一,因净度不良的生丝,制成的织物表面茸毛多,坚牢度差,染色不能匀一.而影响净度的主要因素是蚕品种,其次是上簇环境、烘茧、煮茧和缫丝操作等,就同一蚕品种而言,鲜茧净  相似文献   

11.
加强收烘管理提高蚕茧质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收烘管理是茧站管理的主要内容。收烘管理最终结果体现在蚕茧质量上 ,收烘管理好 ,蚕茧质量就好 ,经济效益就提高。因此 ,要牢固树立“质量第一”的生产经营思想。严格执行收烘技术管理规范 ,落实质量管理措施 ,最大限度的保全茧质 ,提高经济效益。1增强质量意识增强质量意识是提高蚕茧质量的前提。蚕茧质量是茧站的永恒主题 ,是茧站的信誉和效益 ,务必把质量意识放在首位。不断分析研究蚕茧各项质量特性的形成路线和发展的客观规律 ,根据规律重视每项质量的每个环节 ,运用科学管理手段和方法 ,进行标准化、规范化管理 ,实现保全茧质 ,提高…  相似文献   

12.
<正> 在茧、丝生产以质取胜的情况下,蚕茧生产也必须以质量求生存、以质量求发展,这是发展蚕茧生产面临的重要任务和必须解决的问题。怎样才能提高蚕茧质量呢?就现实的农村养蚕条件和上簇管理较差的状况下,改良簇具和加强簇中管理对提高蚕茧质量就显得特别重要了。改良簇具,即大力推广篾折簇和方格簇,无疑地对提高蚕茧质量起着重要的作  相似文献   

13.
<正> 茧、丝、绸生产是一个完整的系统,蚕茧质量的优劣,直接影响到丝绸的质量。提高蚕茧质量的途径很多,本文主要谈一下如何利用经济杠杆促使蚕农提高蚕茧质量的问题。簇具的优劣和上簇环境的适宜与否,对蚕茧的上茧率和内在质量影响很大。日本的春用品种和江苏省的春用品种质量基本相似,单位产量也基本相等,但是,上茧率和出丝率相差甚远。究其原因除气候条件外,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日本普遍使用了方格簇。日本五十年代初,推广方格簇30%,上茧率为89.25%,到六十年代方格簇占70%,  相似文献   

14.
随着中国加入WTO的临近及丝绸工业的发展和外贸出口的需要 ,对蚕茧质量提出了更高、更严的要求。如何增加养蚕效益 ,提高蚕茧质量 ,笔者于1999年和 2 0 0 0年连续对三县岭瑶上村的蚕茧进行了跟踪调查。1 蚕茧质量低下的主要原因1 1 统茧统收 ,质量参差不齐。 由于蚕茧大战的影响 ,致使蚕农在售茧指导思想上产生偏差。特别是春茧 ,潮茧的单张产量大大高于燥茧的产茧量 ,而三县岭处于弋阳、德兴两县交界处 ,长期处于蚕茧大战的中心 ,收茧全部采用统茧统收的办法 ,导致春茧大小不匀 ,茧色差 ,表面泛黄 ,无光泽 ,污染物多。双宫茧、次茧、烂茧都充斥其中 ,有的甚至在毛脚茧时就采摘出售 ,严重影响了蚕茧质量。1 2 使用不良簇具 ,导致次茧增多。 三县岭瑶上养蚕户基本都采用从山上砍下来的毛竹枝杈作为上簇簇具 ,致使柴印茧、双宫茧大量增加 ,少数采用蜈蚣簇的也是多次使用 ,造成簇枝松软 ,易倒伏 ,营茧位置少 ,营茧困难 ,双宫茧增多 ,影响蚕茧质量。1 3 簇中环境恶劣 ,质量难以确保。 由于统茧统收 ,使部分蚕农从上簇一开始就把簇室门窗关闭得严严实实 ,门窗透光处也进行了遮盖 ,以防曝晒。不到采茧结束都不打开...  相似文献   

15.
朱常敬 《广东蚕业》2005,39(1):9-10
韶关市恒富茧丝有限责任公司是2003年由原曲江县丝绸公司转制成立的股份制有限公司,两年来,通过强化蚕茧收烘管理,降低收烘费用,蚕茧收购量稳步增加,利润连续大幅增长,2004年实现利润位居省丝绸(集团)公司所属货源公司前列,恒富茧丝有限责任公司下属7个茧站,为了搞好蚕茧收烘质量,加强对茧站收烘工作的管理,增强茧站职工的责任心,做到合理、保质、保量地收好、烘好鲜茧,公司制定了蚕茧收烘工作管理办法.……  相似文献   

16.
吴英  沈灿兴 《广西蚕业》2003,40(2):42-44
本阐述了加强茧站管理对蚕农质量意识的树立、优良蔟具的推广和使用以及保全蚕茧质量的作用,从而指出加强茧站管理对提高蚕茧质量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7.
许梅  汪玲  张晓耕 《中国蚕业》2006,27(1):45-46
长期以来,我国的蚕茧生产存在只追求产量。不重视质最的现象.生丝等级在2A-3A级低水平间徘徊。而蚕茧质量的提高,其主要因素有二:其一是养蚕生产过程中的蔟具选择和蔟中管理;其二是茧站内部管理的收烘过程和干茧贮藏,而后者是保全蚕茧质最的重要环节。因此,笔者认为,为改变我国蚕茧和生丝等级低水平状况.促进蚕茧生产南数量型向质蜃型转变,探索和规范茧站内部管理模式,  相似文献   

18.
谈蚕茧收烘管理与保全茧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长期以来,我国的蚕茧生产存在只追求产量, 不重视质量的现象,生丝等级在2A-3A级低水平间徘徊。而蚕茧质量的提高,其主要因素有二:其一是养蚕生产过程中的蔟具选择和蔟中管理;其二是茧站内部管理的收烘过程和干茧贮藏,而后者是保全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茧丝绸行业陷入了生产滑坡、效益下降、出口受阻的低速徘徊的困难境地,蚕茧质量下降无疑是造成这种局面的一个关键因素.在影响蚕茧品质的诸多因素中,烘茧又是其中的薄弱环节.下面笔者谈谈烘茧中应加强管理的几个环节,仅供同行参考.一、烘茧前的准备应根据茧站的预计收购量和耗煤定额确定合理的购煤量,于每季烘茧前5~7天内运到站.要求以发热质高的(一般应大于5000大卡)的有烟块煤为主,或配用少量有烟原煤  相似文献   

20.
新芳镇位于宜兴市的西北部 ,工业经济比较薄弱 ,栽桑养蚕一直是我镇传统的副业项目 ,历史悠久。但由于遭受两次蚕茧大战的侵袭 ,蚕农质量意识急骤下降 ,养蚕只求数量 ,不讲科学和质量。针对这种情况 ,我们从改良簇具入手 ,引进方格簇进行自动上簇示范 ,从而提高我镇的蚕茧质量 ,增强市场的竞争能力。 2 0 0 2年春蚕我们选择了有积极性的养蚕户三户 ,进行了 5张蚕种方格簇的自动上簇 ,取得了较为理想的成绩。方格簇茧与拖草龙茧相比 ,茧质有了明显的提高 ,茧色洁白一致 ,上车率提高9 6 % ,解舒率提高 10 2 %。方格簇自动上簇的做法和体会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