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巨峰葡萄是用美洲种品种石原早生与欧亚种品种森田尼杂交育成的四倍体鲜食品种,具有穗大、粒大、适应性强、抗病性强的特点,成花易,产量高,综合性状优良。巨峰及巨峰系品种的栽培面积约占葡萄栽培面积的一半,巨峰葡萄在当前及今后一段时期仍是葡萄栽培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但在生产经营中,  相似文献   

2.
巨峰葡萄是用美洲种品种石原早生与欧亚种品种森田尼杂交育成的四倍体鲜食品种,具有穗大、粒大、适应性、抗病性强的特点,成花易、产量高、综合性状优良.巨峰及巨峰系品种的栽培面积约占葡萄栽培面积的一半,巨峰葡萄在当前及今后一段时期仍是葡萄栽培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但在生产经营中,不少巨峰种植户重产量、轻质量、滥用激素、超前早采,导致巨峰葡萄品质下降,落果、烂果严重,价格低,效益差.近几年来,我们在全市巨峰葡萄产区大力推广提质增效栽培技术,取得了明显成效,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3.
塑料大棚巨峰葡萄丰产试验朱贵峰(安徽省砀山园艺场·砀山县)巨峰葡萄,粒大美观,风味较好,树势健壮,抗病较强,目前已成为我县鲜食葡萄主栽品种。但该品种产量不稳定,上市量集中,经济效益不高。为进一步探索巨峰葡萄丰产技术.早上市、高效益,在我县推广塑料大棚...  相似文献   

4.
巨峰葡萄是北宁市葡萄生产的主栽品种(达90%以上),经专家研讨认为,本地区适宜发展巨峰葡萄,向其它葡萄品种转移难度较大,所以本地区的农户一直在大量生产巨峰葡萄.但是近年来,葡萄品质下降,增产不增收,农民收入下降,地方的经济损失巨大.  相似文献   

5.
巨峰系葡萄品种演化及分类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李怀福 《园艺学报》2003,30(2):131-134
 通过对巨峰系葡萄品种引种和性状观察记载以及选育途径和亲子代资料的分析,研究了它们的演化过程和分类方法,绘制了巨峰系葡萄品种演化图。巨峰系葡萄品种选育的最主要途径为杂交育种、其次为芽变选种和实生选种。巨峰系葡萄品种可按其来源、成熟期、成熟时果皮的色泽和种子有无进行分类。  相似文献   

6.
1 巨峰系品种在我国葡萄生产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巨峰系葡萄品种是指以巨峰(Kyoho)为主以及以其为亲本选育出的一大类欧美杂交种四倍体鲜食葡萄品种,目前国内外已报导的巨峰系品种约180多个,我国栽培面积较大的约十余个品种.近年来,一些地区也将一些欧美杂交种品种如紫珍香、康太、悦香、大宝等品种归入巨峰系品种.严格来讲,巨峰系品种仅是指巨峰和与巨峰有亲缘关系的有关品种,但从栽培角度来讲,欧美杂交种品种都有着一些相似的生长结果习性和栽培特点,因而将这些品种归为一个品种类群有利于生产者进行栽培和利用.  相似文献   

7.
一、绪言葡萄的落果情况因品种不同而有差异,象底拉洼那样的葡萄品种基本上不存在落果问题。室内栽培的象麝香葡萄、亚力山大和巨峰葡萄等大粒葡萄品种则发生落果较重。尤其是巨峰葡萄落果十分严重,对此,农林  相似文献   

8.
巨峰葡萄是日本葡萄育种家大井上康氏用石原早生 (大粒康拜尔 )和森田尼杂交育成的四倍体欧美杂交种 ,几十年来 ,一直是日本鲜食葡萄的主栽品种。引进我国后 ,也成为东部、包括我省的主栽品种。但巨峰品种幼树阶段树势不稳定 ,落花落果较普遍 ,成熟期遇高温转色差 ,果粒偏软不耐贮运。为解决此问题 ,日本近年培育推广了一批巨峰系品种 ,其综合或单项性状优于巨峰 ,我市已引进下列品种 ,现介绍如下。1 高妻 欧美杂交种 ,是日本长野县山越幸男氏从先锋×森田尼的杂交后代中选育的新品种 ,比先锋更易栽培 ,品质更好。改变了巨峰品种容易落花…  相似文献   

9.
为探讨巨峰系葡萄种质的遗传关系,利用iPBS标记对24个巨峰系葡萄品种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并应用人工绘制品种鉴别示意图(MCID)法建立品种鉴定图(CID)。筛选出13个引物对24个巨峰系葡萄品种进行PCR扩增,共扩增出136条带,其中多态性条带99条,多态性比率为72.79%。各引物观测等位基因数(Na)、有效等位基因数(Ne)、Nei’s基因多样性指数(H)和Shannon’s信息指数(I)的平均值分别为1.720 6、1.297 1、0.187 4和0.297 2。24个巨峰系葡萄品种的遗传相似系数(GS)在0.661 8~0.948 5之间,变幅为0.286 7。结果表明,24个巨峰系葡萄品种间的遗传差异较小。利用UPGMA构建24个巨峰系葡萄种质资源的聚类树状图,在遗传相似系数为0.74处可将24个巨峰系葡萄品种分为2组,其中第Ⅰ组有22个品种;第Ⅱ组有2个品种,分别为黑丰和奥林匹亚。利用5条引物扩增的多态性谱带构建了24个巨峰系葡萄品种的CID图谱,利用此图谱可以找出区分任意2个品种的引物,为巨峰系葡萄品种鉴定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0.
最近葡萄的生产也迎来了高品质,高商品化的时代,销路高的品种和不高的品种,逐渐明确起来。如果观察一下葡萄的消费动向,以赤霉素处理的玫瑰露为代表的无籽葡萄和以巨峰为代表的大粒葡萄的社会评价为高。我认为,这种趋势今后也  相似文献   

11.
正根据巨峰系葡萄品种的遗传特性、生产栽培经验,以及我单位研发的葡萄花果调控技术,笔者就我国种植规模较大的巨峰、巨玫瑰、户太8号、鄞红、辽峰、醉金香等四倍体巨峰系葡萄有核栽培的花果管理技术要点进行介绍,以期为生产提供指导。1巨峰系葡萄概况巨峰葡萄是日本育种家大井上康于1937年用美洲种葡萄石原早生(大粒康拜尔,二倍体康拜尔早生的四倍体突变品种)为母本,与欧洲种葡萄森田尼(二倍体  相似文献   

12.
利用计算机软件包鉴别鲜食葡萄品种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法国葡萄分类学家嘎勒的葡萄表现型分类法中的叶片测量法对南方主栽的12个巨峰系萄萄品种和其他4个常见栽培品种进行了形态学鉴定。通过各品种叶形结构的9个性状参数测定和它们的计算机判别统计分析表明,巨峰系葡萄各品种间的平均判别拟合率为60.95%(26.67%—100%),而巨峰品种与其他非巨峰系品种间的平均判别拟合率可达91.96%(86.60%—100%)。亲缘关系远近也会影响葡萄品种鉴别效率。经过未知品种新样方的鉴别测定,证明所得到的葡萄品种检索表和计算机品种鉴别数据库有助于田间和室内的快速品种鉴别。  相似文献   

13.
近几年来我省保护地葡萄发展了很多,如大棚葡萄、“日光照”葡萄、温室葡萄,现保护地葡萄多以巨峰作为主栽品种。巨峰以较其它品种粒大、丰产、品质好、抗病性强、耐寒等优点受到好评。  相似文献   

14.
桂北是广西最大的葡萄产区,为了更好地促进葡萄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通过对主栽品种---巨峰葡萄传统、延后栽培技术、物候期、生物性状、巨峰葡萄栽培方式、效益的多项因素的调查分析,为巨峰葡萄栽培技术体系的完善提供重要的依据。  相似文献   

15.
巨峰葡萄浆果发育及糖酸变化规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十年来,我国南方十三省、市的葡萄栽培发展很快。据不完全统计,1988年的葡萄总面积为20万亩,主栽品种为巨峰。就浙江省而言,巨峰葡萄的面积占全省葡萄总面积的80%以上。本试验旨在研究浙江省巨峰葡萄浆果发育及其糖、酸变化的规律,为进一步研讨南方巨峰葡萄的优质、丰产栽培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6.
提高巨峰葡萄座果率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巨峰,以其健壮的树势、抗逆性强、粒大美观而引起了果农的极大兴趣。迄今为止,巨峰葡萄已成为我省鲜食葡萄的主栽品种。但是该品种在我省各地普遍存在落花落果严重、座果率低的现象。针对这一生产中存在的问题,我们于1987—1988年作了关于提高巨峰葡萄座果率的试验。结果表明,巨峰葡萄花前喷布 B—9、硼酸以及花前结果枝摘心,都能显著地提高巨峰葡萄的座果率。  相似文献   

17.
《果农之友》2012,(10):29-29
随着"立秋"节气的到来,葡萄、石榴、猕猴桃等大量秋季水果陆续上市。记者走访市场发现,刚刚上市的葡萄价格比去年同期高约一倍。而业内人士表示,半个月后本市地产葡萄上市,价格才有望回落。2012年8月6日上午8点,河北区连云路市场的冯师傅拉来了2大筐葡萄,一筐巨峰,一筐玫瑰,"新上的巨峰10元/千克,玫瑰16元/千克……"冯师傅告诉记者,今年葡萄的价格比去年同期高了很多,去年巨峰每千克6元左右,玫瑰的不到8元。在本市各大批发市场中,葡萄也因价高而受到关注。目前,本市销售的葡萄主要有巨峰和玫瑰两个品种,其中,巨  相似文献   

18.
葡萄新品种引种试栽沈阳及辽宁中北部地区,鲜食葡萄品种单一、老化,早熟品种仍以康拜尔、康太为主;中晚熟品种以巨峰为主。随着人们消费水平的提高,对鲜食葡萄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生产上迫切需要引进新的葡萄品种,以适应沈阳及其以北地区栽培。为此从1987—198...  相似文献   

19.
周军 《烟台果树》2001,(2):33-33
巨峰葡萄是我国北方葡萄产区的主栽鲜食品种之一,栽培面积和产量迅速增长。现将我们近几年来进行的巨峰葡萄优质高效的栽培实践加以总结。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紫珍香等葡萄新品种引种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紫珍香等葡萄新品种引种试验高凤娟(本溪市平山区林牧局117000)我市栽培的葡萄,80%以上是巨峰,缺乏早熟、晚熟品种。巨峰在本地区有落花落果、大小粒现象明显等缺点。生产上急需一些优良的早、中、晚熟品种,以延长上市期。为此,我们于1989年开始引进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