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8 毫秒
1.
探讨不同施钙量、不同播种密度对花生产量的影响,为生产上提供施用钙肥与合理播种密度的理论依据。采用两因素裂区试验,A(施钙量)因素为主处理,设有4个水平,即:A1为0石灰/hm2、A2为300kg石灰/hm2、A3为600kg石灰/hm2、A4为900kg石灰/hm2;B(播种密度)因素为副处理,设有4个水平,即:B124万粒/hm2、B228.5万粒/hm2、B331.5万粒/hm2、B436万粒/hm2;3次重复。实验结果表明:施用300石灰/hm2、播种密度28.5万粒/hm2,可获得较高产量,达到3202.83 kg/hm2和最高的净收入,达到11531.16元/hm2。  相似文献   

2.
花生施用牡蛎壳粉增钙技术应用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花生产量、品质以及当地钙肥资源、成本、环保等方面综合考察认为,施用牡蛎壳粉以增钙是目前福建省莆田市花生生产的较佳选择。通过试验建立了花生牡蛎壳粉施用量效应函数和施用时期效应函数,寻优结果表明,播前基施216kg/hm2,果针入土前追施510 kg/hm2,果针入土后补施24 kg/hm2,共施用牡蛎壳粉750 kg/hm2,花生期望产量较高,达3913.1kg/hm2,施钙利润亦较佳,达31154.80元/hm2。  相似文献   

3.
以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咸丰县小村乡红衣米花生为试验品种,探讨施用微量元素对花生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微量元素肥料促进了花生的生长发育,单株饱果数、百果重、百仁重、出仁率、单株生产力提高,处理3(禾丰硼37.5 kg/hm2、禾丰钼37.5 L/hm2、惠得37.5 L/hm2)比对照增产17.6%。从试验结果和成本分析可知,红衣米花生大面积生产施用禾丰硼、禾丰钼、惠得3种微量元素肥料,以开花结果期分3次各施用25.0 kg/hm2、25.0 L/hm2、25.0 L/hm2为宜。  相似文献   

4.
为明确秸秆还田与氮肥的配合施用对小麦产量的影响,进行了不同施氮量和有机肥施用试验。结果表明:在秸秆全部还田+P2O5120 kg/hm2+K2O 90 kg/hm2的基础上,每公顷施用纯氮195 kg+精制鸡粪1 500 kg对小麦的增产作用最显著。从培养地力来讲,适当的氮肥用量,再配合施用有机肥是较好的施肥方式。  相似文献   

5.
为解决部分谷子杂交种"库"、"源"失调,生育后期易脱肥,产量潜力得不到充分发挥的问题,以张杂谷8号为试验材料,采用裂区试验设计,其中,主处理为施肥量,设6个水平(拔节期沟施KCl150 kg/hm2+尿素75 kg/hm2,抽穗前沟施尿素150 kg/hm2;拔节期沟施KCl 150 kg/hm2+尿素75 kg/hm2,抽穗前沟施尿素225 kg/hm2;拔节期沟施KCl 150 kg/hm2+尿素75 kg/hm2,抽穗前沟施尿素300 kg/hm2;拔节期沟施KCl 225 kg/hm2+尿素150 kg/hm2,抽穗前沟施尿素150 kg/hm2;拔节期沟施KCl 225 kg/hm2+尿素150 kg/hm2,抽穗前沟施尿素225 kg/hm2;拔节期沟施KCl 225 kg/hm2+尿素150 kg/hm2,抽穗前沟施尿素300 kg/hm2);副处理为留苗密度,设5个水平(22.50万株/hm2、26.25万株/hm2、30.00万株/hm2、33.75万株/hm2、37.50万株/hm2)。研究不同施肥量与留苗密度对张杂谷8号主要农艺性状和产量的影响,旨为建立谷子杂交种夏播高产栽培技术体系奠定基础。结果表明:施肥量对穗长和穗直径有显著影响,对产量有极显著影响,对株高和单位面积穗数影响不大;留苗密度对穗长、穗直径、单位面积穗数和产量有极显著影响,对株高影响不大。在相同密度条件下,随着施肥量的增加,谷子穗长、穗直径和产量增加;在相同施肥量条件下,随着留苗密度的增加,穗长和穗直径减小,单位面积穗数和产量增加,其中密度在30.00万~37.50万株/hm2范围内对产量影响不显著。综合施肥和密度互作试验产量结果,认为在冀中南夏播最利于发挥张杂谷8号产量潜力的栽培方式为:在30.00万~37.50万株/hm2留苗密度下,拔节期施KCl225 kg/hm2+尿素150 kg/hm2、抽穗前施尿素225 kg/hm2。  相似文献   

6.
采用“3414”最优回归设计,设置秋花生施用氮磷钾肥料试验,模拟出秋花生经济产量和施肥利润的氮磷钾肥料效应函数。结果表明:秋花生最高经济产量和最佳施肥利润的优化施肥组合分别为:当氮112.20kg/hm2、五氧化二磷71.28kg/hm2和氧化钾143.13kg/hm2,三要素比例1∶0.635∶1.276时,秋花生经济产量最高,达3 525.20kg/hm2;而当氮90.21kg/hm2、五氧化二磷55.90kg/hm2和氧化钾126.94kg/hm2,三要素比例1∶0.620∶1.407时,其秋花生施肥利润最佳,达12 836.47元/hm2,经济产量亦较高,为3 491.64kg/hm2。  相似文献   

7.
试验探讨了施用花生专用有机肥对花生的生长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高沙土地区垅作栽培条件下,花生专用有机肥6000kg/hm2和N∶P2O5∶K2O=15∶15∶15的高效复合肥525kg/hm2配合施用,增产作用最明显,各主要农艺性状表现最佳。  相似文献   

8.
花生新品种黔花生二号丰产栽培技术数学模型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探索黔花生二号的丰产栽培技术模式。[方法]采用二次通用旋转回归组合设计研究黔花生二号产量与主要栽培措施(密度、氮、磷、钾)间的数量关系,并建立各因素与产量指标间的数量模型。[结果]黔花生二号获得高于4 305.3 kg/hm2的丰产栽培技术措施是:播种密度为28.29×104~28.69×104株/hm2;尿素施用量为136.875~163.125 kg/hm2;过磷酸钙施用量为423.750~476.250kg/hm2;硫酸钾施用量为136.875~163.125 kg/hm2,其中N∶P2O5∶K2O=1∶2.08∶2.17。[结论]影响黔花生二号产量的主要因子是密度和钾肥,其次是磷肥和氮肥。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索水稻生产中有机肥与化肥配合施用及土壤调节剂对水稻产量的影响。[方法]设置施用不同类型的有机肥、无机肥处理,并设施用土壤调节剂和不施用处理,研究其对水稻产量的影响。[结果]有机肥能促进水稻分蘖,但肥效较慢,水稻前期生长不及单施化肥,而后期明显强于对照。随着施用有机肥比例的增加,水稻产量逐渐增加,其中处理复混肥75.0 kg/hm2+磷铵22.5 kg/hm2+干稻草4 000.0 kg/hm2的平均产量最高,达到8 724.30 kg/hm2,比对照增产6.7%。施用土壤调节剂后有利于增产,平均产量水平达8 440.05 kg/hm2。[结论]有机肥和土壤调节剂能促进水稻的生长发育,使其分蘖增多,增产效果明显。施用复混肥75.0 kg/hm2,磷铵22.5 kg/hm2,干稻草4 000.0 kg/hm2并施用土壤调节剂时产量最高,平均单产达8 791.95 kg/hm2。  相似文献   

10.
种养结合是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的重要措施之一。通过正交试验设计,分析了不同种植密度、复合肥用量、腐熟干粪用量对花生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1)三因素中高钾复合肥用量对花生的生长发育及产量影响最大。2)13-10-20高钾复合肥用量为300kg/hm2的处理组合普遍表现出植株较高、分枝数较多、单株结果数多等特点。3)产量分析结果显示:最优处理组合为种植密度120 000穴/hm2、高钾复合肥300kg/hm2、腐熟干粪30kg/hm2,同时影响产量大小的因素顺序为:高钾复合肥腐熟干粪种植密度。  相似文献   

11.
黄雪  余安强 《农技服务》2011,28(6):892+899-892,899
为找出适合幼龄茶园套种花生的最佳密度,达到茶园既能管理,农民又能增收的目的,进行了幼龄茶园套种不同密度花生对花生产量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茶苗宽行中套种3行2、行和1行的平均产量分别为2 373.5 kg/hm21、988 kg/hm2和1 020.5 kg/hm2;花生按市场价5元/kg计算,其平均产值分别为11 867.5元/hm29、940元/hm2和5 102.5元/hm2。在茶苗宽行中套种3行花生的平均产值与单独种植玉米的相差不大,可以在茶园中推广。  相似文献   

12.
缓释肥对花生产量的影响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多点试验,研究花生缓释肥对花生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使用花生缓释肥能够提高花生单株结果能力,提高荚果饱满度,增加饱果率,产量达到7 217.5 kg/hm2,纯收入为23 712.5元/hm2,较施用其他肥料效益高。  相似文献   

13.
在鲁东南瘠薄低产花生田进行花生"3414"施肥试验,结果表明:施N 168.75 kg/hm2、P2O5 112.50 kg/hm2、K2O 112.50 kg/hm2,花生产产量最高,达4 500 kg/hm2,指出该地区重施氮肥、稳施磷肥、增施钾肥是大幅度提高花生产量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4.
严建辉 《农学学报》2019,9(11):17-20
为研究牡蛎壳土壤调理剂对黄泥田花生产量和土壤酸化改良的影响,通过在黄泥田种植的花生上分别施用牡蛎壳土壤调理剂2250 kg/hm2和1500 kg/hm2加常规施肥处理与不施用牡蛎壳土壤调理剂加常规施肥处理对比,以研究牡蛎壳土壤调理剂不同施用量对花生产量以及土壤酸化改良的效果。试验结果表明,施用不同量牡蛎壳土壤调理剂后花生产量分别增加16.8%和10.1%,纯收入分别增加1750.0元/hm2和900.0元/hm2,花生的各项农艺性状也得到提高。施用不同量牡蛎壳土壤调理剂后土壤的有机质、碱解氮、速效磷、速效钾含量均有明显提高,土壤pH分别提高了0.8和0.5。本研究结果为黄泥田花生增产和土壤酸化改良提供了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15.
冀花20号是河北省农林科学院粮油作物研究所培育的高产高油小果花生新品种。2013~2014年河北省花生品种区域试验,平均荚果产量为5 063.7 kg/hm2、籽仁产量为3 681.3 kg/hm2,较对照种冀花4号分别增产6.62%和2.61%。2014~2015年全国北方区花生品种区域试验,平均荚果产量为5 037.5 kg/hm2、籽仁产量为3 600.2 kg/hm2,分别比对照种花育20号增产7.64%和3.41%。2015年河北省花生品种生产试验,平均荚果产量为5 753.4 kg/hm2、籽仁产量为4 239.2 kg/hm2,较对照种冀花4号分别增产11.52%和9.59%。平均粗脂肪含量56.37%。2016年5月冀花20号通过河北省审定。  相似文献   

16.
优质花生"鲁花11"高产配套栽培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鲁花11”为试验材料,试验研究了异地调种对花生产量的影响、不同种植密度与花生产量的关系、种衣剂对花生主要病虫害的防治效果及产量影响、生物有机肥对花生产量与品质的影响等。试验结果表明:异地调种种植可增产9.3%;合理种植密度为15万穴/hm2;种衣剂包衣可降低蚜虫与根茎腐病的发生率,增加花生产量,亩增产率达11.6%;追施生物有机肥不仅可提高花生油脂与粗蛋白含量,还能提高花生产量,以追施2100kg/hm2产量最高、追施900kg/hm2油脂和粗蛋白含量最高;全县综合运用“鲁花11”高产栽培技术,平均增产率达20%。  相似文献   

17.
采用"3414"最优回归设计方案,开展花生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田间试验,结果表明:施用纯N 98.9 kg/hm2、P2O544.5 kg/hm2、K2O108.8 kg/hm2时,花生产量最高可达3 899.0 kg/hm2;施用纯N 87.8 kg/hm2、P2O543.9 kg/hm2、K2O 95.0 kg/hm2时,施肥利润最佳,最高利润可达28 399.1元/hm2。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种植密度、施N量、施P2O5量及施K2O量对普那菊苣鲜草产量的影响,为菊苣生产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2次回归正交旋转组合设计方法,研究普那菊苣秋种次年鲜草产量与种植密度及氮、磷、钾肥施用量4因子间的关系,建立普那菊苣鲜草产量与试验4因子间的数学模型,通过对模型解析、模拟寻优,提出普那菊苣高产综合农艺措施。[结果]普那菊苣鲜草产量≥206250kg/hm2的农艺措施:种植密度19.08万~20.54万株/hm2,每次刈割次日施纯N量82.60~97.25kg/hm2,底肥施P2O5量170.09~196.95kg/hm2,K2O量123.17~142.43kg/hm2。[结论]在普那菊苣高产栽培中,种植密度是影响鲜草产量的重要因素,其次是氮、钾肥施用量,再次是磷肥施用量,故应在合理密植、保证单位面积有足够株数的基础上,合理施用氮肥,并配合磷、钾肥的施用。  相似文献   

19.
不同量B、Zn肥对花生生长和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大田试验研究了增施不同量硼、锌微肥对花生生长发育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合理施用氮、磷、钾肥的基础上,适量配合施用硼、锌微肥可以明显促进花生一生的生长发育,增加花生第一对侧枝长、单株根瘤、叶片和荚果数等,显著提高花生产量,其中增施硼肥7.5和11.25 kg/hm2的处理比较对照分别增产6.87和8.19%,增施锌肥7.5和11.25 kg/hm2的处理比较对照分别增产7.17和5.20%.研究证明,在本试验大田条件下,以适量氮、磷、钾肥配施硼酸11.25 kg/hm2、硫酸锌7.5 kg/hm2较为适宜.  相似文献   

20.
以花生品种桂花17为材料,在普通栽培条件下,研究了花生三合一配方肥不同施用量对花生荚果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花生三合一配方肥作基肥施用效果极好,增产幅度最高达292.6%;花生三合一配方肥施用量与花生荚果产量之间符合二次曲线关系;花生三合一配方肥最高施用量为670.8 kg/hm2,最高产量为3960kg/hm2,不低于习惯施肥产量(3005 kg/hm2)的最低施肥量为290.5 kg/hm2(理论值),三要素有效养分施用量比习惯施肥少得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