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聂丽  刘思当 《动物保健》2010,(11):37-38
猪传染性萎缩性鼻炎(AR)是由支气管败血波氏杆菌或/和产毒素多杀性巴氏杆菌引起猪的一种慢性呼吸道传染病。其特征为鼻炎,颜面部变形,鼻甲骨尤其是鼻甲骨下卷曲发生萎缩和生长迟缓。临诊症状表现为打喷嚏、流鼻血、颜面变形、鼻部歪斜和生长迟滞,猪的饲料转化率降低,严重的可降低15%,日增重下降3%(轻度感染)~17%(重度感染),上市延迟30d,给集约化养猪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2.
猪传染性萎缩性鼻炎(AR)是猪的一种接触性传染病,以鼻炎、鼻梁变形和鼻甲骨卷曲萎缩和生长迟缓为特征。最常见于2-5月龄的幼猪发生。病原体主要是支气管败血波氏杆菌。本病是世界工业化养猪五大疫病之一,可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3.
猪传染性萎缩性鼻炎是由支气管败血波氏杆菌(主要是D型)和产毒素多杀巴氏杆菌(C型)引起的猪呼吸道慢性传染病。以鼻炎、鼻粱变形、鼻甲骨萎缩和生长缓慢为主要特征。患病猪生长迟滞,饲料转化率低,可导致饲养周期变长,经济效益差。  相似文献   

4.
猪传染性萎缩性鼻炎(AR)是对猪的生长发育具有较大影响的一种慢性接触性传染病,以鼻炎、鼻梁变形和鼻甲骨尤其是鼻甲骨的下卷曲发生萎缩和生长缓慢为特征,病原学较复杂且为多因子。现在把这种病归为两种:一种是非进行性萎缩性鼻炎(NPAR),主要由支气管败血波氏杆菌所致;另一种是渐进性萎缩性鼻炎(PAR),主要由产毒性多杀性巴氏杆菌或与其他因子混合感染引起。该病不仅可造成猪的鼻面部变形,还可使猪的生长发育严重受阻。主要表现为患猪的生长发育缓慢,饲料转化率、  相似文献   

5.
副猪嗜血杆菌(Haemophlius parasusi,HPS)病,又称格拉泽氏病(Glasser’disease)。该病主要发生于断奶前后和保育舍阶段的猪只,通常见于5~8周龄,发病率可达40%,严重时死亡率可达50%。通常可从健康猪的鼻腔分泌液中分离出病菌,还可以从患肺炎猪的肺脏中分离出来。  相似文献   

6.
猪萎缩性鼻炎是由支气管败血性波氏杆菌和多杀性巴士杆菌产毒素菌株所引起猪的一种慢性、渐进性呼吸道传染病,主要表现为打喷嚏、呼吸有鼾声,鼻腔流出化脓性、混有血丝的分泌物.鼻痒.鼻变短或扭曲,两侧鼻孔大小不一。该病虽然死亡率不高。但易造成生长发育迟缓,饲料消耗大,推迟出栏,经济效益严重受损(据报道.患猪可多消耗饲料7%~9%,日增重下降3%~17%.延长上市30多天).  相似文献   

7.
通过接种疫苗实现猪对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的持续保护仍较困难。最近研究发现干扰素诱导的PRRSV疫苗候选株A2MC2可减毒并可诱导机体产生中和抗体。本研究旨在确定A2MC2第90代毒株(A2P90)保护猪抵抗中毒性PRRSV毒株VR-2385(与A2MC2核苷酸同源性为92.3%)和高毒性非典型PRRSV毒株MN184(与A2MC2核苷酸同源性为84.5%)的功效。将40只3周龄的猪随机分为5组,包括阴性对照组(未接种疫苗,未攻毒)、VAC-VR2385组(接种疫苗,用VR-2385攻毒)、VR2385组(用VR-2385攻毒)、VAC-MN184组(接种疫苗,用MN184攻毒)和MN184组(用MN184攻毒)。3周龄接种疫苗,8周龄攻毒。接种猪中均未检测到病毒血症,然而,在攻毒时,用ELISA方法检测到15/16接种疫苗的猪出现血清转化,并具有针对同源毒株的中和抗体,其滴度范围为8~128。感染毒株VR-2385导致轻度至中度的临床疾病和病变。攻毒后9 d,与VR2385组(用VR-2385攻毒)相比,VAC-VR2385组(接种疫苗,用VR-2385攻毒)PRRSV病毒血症和鼻甲骨纤毛脱落显著降低,肉眼可见的肺脏损伤显著减少,且平均日增重显著增加。无论接种状况如何,用MN184攻毒可导致猪出现中度至严重的临床疾病和病变,然而,与未接种疫苗的猪相比,接种疫苗组猪在攻毒后5 d鼻甲骨纤毛脱落显著降低。本试验结果显示,A2P90疫苗株是减毒的,未检测到鼻甲骨纤毛脱落,可提高平均日增重,且通过减少病毒载量和肉眼可见的肺脏损伤对经VR-2385攻毒的猪提供保护。下一步工作将研究不同的疫苗接种和攻毒方案,包括途径、剂量、时间和毒株。  相似文献   

8.
<正>猪圆环病毒病主要是猪圆环病毒2型(Porcine Circovirus 2,PCV-2)感染而引起的多种传染性疾病的总称,对于猪只有严重的免疫抑制作用,引起猪圆环病毒2型系统性疾病(PCV2-SD)、猪圆环病毒2型繁殖性疾病(PCV2-RD)、猪免疫缺陷综合征、猪皮炎与肾病综合征(PDNS)、断奶仔猪多系统衰竭综合征(PMWS)、猪腹泻综合征等,还常引发猪伪狂犬病、猪支原体肺炎、猪蓝耳病等多种并发病,给养猪业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9.
李洪发 《动物保健》2013,(11):67-67
(一)流行病学 本病在自然条件下只见猪发生,任何年龄的猪都可感染,最常见于2~5月龄的猪。在出生后几天至数周的仔猪感染时,发生鼻炎后多能引起鼻甲骨萎缩;年龄较大的猪感染时,可能不发生或只产生轻微的鼻甲骨萎缩,一般只产生轻微病理变化,有的只有组织学变化。  相似文献   

10.
猪圆环病毒2型(Porcine circovirus,PCV2)可引起猪断奶后多系统衰竭综合征(PMWS),并与猪皮炎’肾病综合征(PDNS)、猪呼吸道疾病综合征(PRDC)、增生陛坏死性肺炎(PNP)、先天性震颤(CT-AⅡ)等疾病的发生有关。该病毒广泛分布于世界大多数养猪国家,PCV2可导致感染猪获得性免疫抑制,临床中PCV2极易与其他病原发生混合感染,从而使损失更加严重。  相似文献   

11.
猪细颈囊尾蚴病是由带科泡状带绦虫(Taeniahydatigena)的幼虫阶段细颈囊尾蚴(Cystieercustenuicollis)所引起的,主要寄生在猪的肝脏浆膜、网膜及肠系膜等处,严重时可进入胸腔,寄生于肺脏,还可以感染黄牛、绵羊、山羊等多种家畜及野生动物,也有鸡感染细颈囊尾坳的报道。  相似文献   

12.
危害生猪的主要寄生虫大体可分为3类:①危害不严重又普遍存在的寄生虫有猪细颈囊尾蚴、仔猪类圆线虫、猪毛首线虫(猪鞭虫)、猪刚棘颚口虫、猪食道口线虫(猪结节虫)、猪蛔状线虫(猪螺咽胃虫)、猪巨吻棘头虫、猪虱、猪艾美耳球虫等;②危害严重又普遍存在的寄生虫有姜片虫、猪蛔虫、猪后圆线虫(猪肺丝虫)、冠尾线虫(猪肾虫)、猪疥癣(猪癫)等;③时有发现的寄生虫有戴形微口吸虫、日本血吸虫、中华后睾吸虫、肝片形吸虫、猪囊虫、裂头蚴、旋毛虫、猪孢子虫、猪结肠小袋纤毛虫、猪蠕形螨等。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猪圆环病毒不仅是仔猪断奶后的多系统衰竭综合征(PMWS)的主要病原体,它还能引起猪的皮炎和肾病综合征(PDNS)、猪间质性肺炎(IP)、繁殖障碍等疾病。这些疾病已经给养猪业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14.
传染性萎缩性鼻炎(Swine infectious atrophic rhinitis,AR)又称慢性萎缩性鼻炎或猪萎缩性鼻炎,主要是由支气管败血波氏杆菌(Bordetella bronchiseptica,Bb)和产毒素多杀巴氏杆菌(Toxigenic Pasteurella multocida,T+Pm)引起猪的一种多发的慢性呼吸道传染病。该病的主要特征为慢性鼻炎、颜面部变形和鼻甲骨萎缩。哺乳仔猪感染本病后,除引起鼻甲骨甚至鼻腔变形、萎缩或消失外,还可以引起全身钙代谢障碍,致使仔猪发育迟缓、饲料利用率降低,有时伴发急、慢性支气管炎,导致仔猪死亡。T+Pm和Bb感染猪后损害呼吸道的正常结构和功能,使机体抵抗力降低,导致其他病原继发性感染,诸如支原体、嗜血杆菌、猪流感病毒、蓝耳病病毒等,引起猪呼吸道综合征,增加猪的死淘率。  相似文献   

15.
猪传染性胃肠炎(Transmissible gastroenteritis ,TGE)是由传染性胃肠炎病毒(TGEV )引起的猪的一种急性胃肠道传染病,临诊上以发热、呕吐、严重腹泻、脱水和2周龄以内仔猪高死亡率为特征,属于世界动物卫生组织(OIE)法典B类疫病中必须检疫的猪传染病。该病可发生于各种年龄的猪,但对仔猪的影响最为严重,10日龄以内的仔猪死亡率高达100%,5周龄以上的猪感染后死亡率较低;成年猪感染后几乎没有死亡,但严重影响猪的增重和降低饲料报酬,另外该病可引起母猪流产。目前,该病广泛存在于许多国家和地区,给猪场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故本文就当前我国规模化猪场在防控猪传染性胃肠炎疫情上提出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6.
断奶猪多系统衰竭综合征(PMWS)是由猪圆环病毒2型(PVC2)感染所致新的病毒性疾病。PVC2感染除了引起PMWS而外,还可导致母猪繁殖障碍、断奶猪和育肥猪的呼吸道疾病、猪皮炎和肾病综合症(PDNS)及猪先天性震颤。  相似文献   

17.
猪链球菌是猪的重要病原菌之一,可引起猪的多种疾病,侵害各年龄阶段的猪,通常以败血症、脑膜炎、关节炎、淋巴结炎为主要特征,还可引起人类脑膜炎、败血症等,导致严重疾患,甚至死亡。链球菌的抗原构造比较复杂,有核蛋白抗原(P抗原),无群特异性;群特异性抗原(C抗原),具有群特异性;型特异性抗原,又称表面抗原,具有型特异性。根据细菌的荚膜多糖抗原(CPS)可将之分为35个血清型,即1型~34型和1/2型(同时含有1型和2型抗原的菌株)。多数参考株来源于人,17、18、19型和21型来源于健康猪,20型和30型来源于病牛,33型来源于羔羊,  相似文献   

18.
猪呼吸道病综合征(PRDC)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病原(细菌、病毒、支原体、环境应激等)引起的呼吸道疾病的总称。临床特点是发病速度快,体温升高、食欲不振、咳嗽、呼吸加快、眼鼻分泌物增多,病情时好时坏,死亡率可达20%。猪呼吸道疾病综合征是生长肥育猪的一种新型呼吸道疾病,该病具有多病原性的特征,病毒主要有:蓝耳病病毒(PRRSV)、圆环病病毒(PCV2)、流感病毒(SIV)、伪狂犬病毒(PRV)、猪呼吸道冠状病毒(PRCV)等;细菌主要有:副嗜血杆菌、传染性胸膜肺炎放线杆菌、多杀性巴氏杆菌、支气管败血波氏杆菌、链球菌等:还有支原体、弓形体、猪蛔虫等;环境因素包括NH3、H2S、CO2、温度、湿度、卫生等。猪呼吸道疾病综合征传播较广,病情严重,也较难控制,如不及时控制,可造成猪只的大批死亡.损失严重。现将一起典型的病例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9.
猪萎缩性鼻炎(Atrophic rhinitis,简称AR)是猪的一种常见细菌性传染性疾病,以鼻甲骨萎缩为特征。此病的发生除了直接影响猪的生长,还常引起其它病原的继发感染,使猪群的生产性能降低,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表1)。根据引发猪萎缩性鼻炎  相似文献   

20.
猪传染性萎缩性鼻炎(AR)是世界性分布的一种广泛流行的严重接触性上呼吸道传染病,临床以打喷嚏、鼻骨变形、鼻甲骨萎缩或消失以及鼻中隔弯曲等为特征。AR作为隐性疾病,临床上不表现明显的全身症状或死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