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王玉祥  张博 《草业科学》2012,29(9):1396-1400
以新疆13个地区的黄花苜蓿(Medicago falcata)为材料,通过测量其荚果长度、荚果宽度、每荚种子数、粒长、粒宽以及千粒重等,研究新疆不同地区黄花苜蓿果实形态差异。结果表明,13个地区的黄花苜蓿群体间性状均有显著差异(P<0.05),荚果长、荚果宽、每荚种子数、粒长、粒宽都与千粒重呈显著正相关。通过聚类分析将13个群体分为三类:阿勒泰群体单独聚为一类,主要为圆籽粒型;北屯、塔城和富蕴群体聚为一类,主要为多边籽粒型;其余9个群体聚为一类,主要为肾形籽粒型。本研究结果可为进一步开展黄花苜蓿的生物学和遗传育种研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2.
利用10个微卫星标记对新疆13个绵羊群体的遗传多样性和遗传分化进行了分析。通过计算多态信息含量(PIC)、平均杂合度(H)、群体内近交系数(Fis)、遗传分化系数(Fst)、总群体近交系数(Fit)和基因流(Nm)等参数,评估各品种遗传多样性和品种间遗传分化。结果表明:13个绵羊群体10个微卫星标记的平均多态信息含量为0.6803;平均杂合度为0.7192,其中中国美利奴羊平均杂合度最高为0.7530,山区和田羊最低为0.6754;13个绵羊群体总近交系数为0.1066,群体内近交系数为0.0565,群体间基因分化系数为0.0531,说明5.65%的遗传变异来自群体间,94.35%的遗传变异来自群体内个体间的差异;基因流Nm平均值为4.4621(3.0808~7.4589),说明各种群间存在或者在过去某个时期发生基因交流;各种群间平均遗传距离较低,为0.1702,平均遗传一致度数值较高,为0.8448,也再次证明了新疆13个绵羊群体间分化程度不高。基于Nei′s标准遗传距离运用UPGMA聚类法获得的新疆13个绵羊群体的聚类图与其品种育成史和地理分布基本相一致。  相似文献   

3.
新疆狗牙根种质遗传多样性的SSR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利用SSR分子标记技术,对采自中国新疆的51份野生狗牙根(Cynodon dactylon)及19份新疆农业大学选育的材料进行遗传多样性研究。结果表明,11对引物共得到多态性条带数55条,平均每对引物扩增出5条带,每对引物检测到36个等位基因,平均每对引物检测到5个等位基因。每个SSR位点的多态性信息量(PIC)在0.650.83,平均0.78;SSR标记揭示的新疆70份材料间的遗传相似系数变化范围为0.500.84,表明新疆狗牙根具有较丰富的遗传多样性。UPGMA聚类分析表明,SSR标记能够将新疆70份材料区分开;供试材料可聚为4类,其中Cd071单独聚成1类,野生材料聚为2类。表明这些材料遗传差异较大,各生态地理类群间的遗传分化与其所处的生态地理环境具有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4.
广西省芒野生居群表型多样性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方差、聚类和相关分析等方法对分布在我国广西省芒的13个野生居群的18个叶片、茎秆、花序和小穗的表型性状进行居群内和居群间的遗传多样性研究。结果表明,18个表型性状在居群内和居群间均存在极显著差异,说明芒种群内表型性状变异较丰富且遗传多样性较高。表型分化系数的变幅为17.99%~47.21%,其中,叶片、茎秆、花序和小穗性状分别为38.01%,29.80%,32.84%和27.14%,所有性状均值为32.05%,说明芒表型性状的变异主要来源于居群内。UPGMA聚类结果表明,在阈值5.388处可以将13个居群分为4个类群,聚类结果表明,聚成一类的居群在地理位置上并不靠近。表型性状与地理因子的相关性分析表明,部分表型性状的变化与地理因子呈显著或极显著相关性。本研究结果为我国芒属能源植物在遗传改良以及野生资源的保护与利用等方面提供了可参考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
披碱草和老芒麦野生居群生物多样性研究   总被引:15,自引:8,他引:15  
以收集的13份披碱草和21份老芒麦野生居群为材料,以13个田间农业生物学性状为基本数据,运用聚类分析中的欧氏距离,分析披碱草和老芒麦各野生居群间的生物多样性,研究结果表明,披碱草和老芒麦野生居群间表型差异明显,生物多样性丰富。根据聚类结果,披碱草和老芒麦分别被分为5个和6个组(类型)。披碱草野生居群中采自新疆吉阜康的1个居群(XEDl)和新疆伊犁不同地点和生境的3个居群(XED3、XED4、XED5)有较高的牧草生产性能。在老芒麦野生居群中各农艺性状较为突出的是采自新疆阿勒泰地区的老芒麦(XED6),其牧草和种子生产性能远高于其它居群。  相似文献   

6.
新疆3个地方品种驴微卫星遗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利用8个微卫星标记检测新疆3个地方驴品种的遗传多样性。计算了各群体的平均遗传杂合度(h)、多态信息含量(PIC)和群体间遗传距离。结果表明:8个微卫星基因座在3个地方驴群体中均表现高度多态,3个地方驴群体的平均多态信息含量PIC(0.7568),遗传杂合度h(0.7841)都高于国内其他品种驴,说明新疆地方驴遗传多样性丰富,群体遗传变异程度较高,育种潜力大。聚类分析表明和田驴先与喀什驴聚为一类然后与吐鲁番驴聚类,与史料及地理分布一致。  相似文献   

7.
微卫星分子标记分析四川绵羊群体遗传多样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探究四川省6个绵羊群体的遗传多样性,实验应用12个微卫星标记计算基因频率、有效等位基因数、杂合度及多态信息含量来评估群体内遗传多样度,通过遗传距离聚类图、群体结构推测图、主成分分析及群体间分子方差分析来评估群体间遗传关系。结果表明:6个绵羊群体在12个微卫星位点的平均有效等位基因数为3.006~3.176,平均多态信息含量变化为0.559~0.612,平均期望遗传杂合度为0.610~0.670;6个绵羊群体间的遗传关系与地理分布情况及育成史实不完全一致,但遗传距离聚类图、群体结构推测图和主成分分析结果均显示,6个绵羊群体中布拖黑绵羊类群与贾洛绵羊类群遗传关系更近;6个绵羊群体间方差组分F统计量结果为0.112 39,处于中度分化水平。  相似文献   

8.
利用ISSR标记和ITS序列分析在我国大面积推广应用的15个白三叶(Trifolium repens)品种的遗传多样性与地理来源关系,试图为我国白三叶新品种的选育提供遗传理论支持。结果表明,15个白三叶品种明显分为两大类,第Ⅰ类有10个白三叶品种,主要来源于丹麦、澳大利亚、新西兰和荷兰;第Ⅱ类有5个白三叶品种,主要来源于美国、中国和阿根廷。白三叶品种聚类具有一定的地域性分布规律,ISSR和ITS均能有效地对白三叶品种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且ISSR可以更加细致地对其进行分类。  相似文献   

9.
利用SSR分析中国北方野生黄花苜蓿种群的遗传多样性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采用SSR分子标记技术对来自内蒙古、新疆两地15个野生黄花苜蓿种群的150个单株的遗传多样性参数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筛选出的12对SSR引物共扩增出135个位点,多态位点131个,多态位点比率为97.04%;15个野生黄花苜蓿种群遗传距离在0.0329~0.2840之间,遗传距离差异较大,说明野生黄花苜蓿种群遗传分化程度较高;UPGMA聚类结果表明,全部内蒙古居群个体与新疆居群个体明显分开,但两大居群中的不同种群个体并未完全聚在一起,呈相互渗透趋势。  相似文献   

10.
以5个新疆野生黄花苜蓿(Medicago falcata)居群为材料,通过对其叶、花、茎节等20个表型性状及分布地区进行相关性、主成分及变异性等分析,探究原始居群表型性状的遗传多样性规律,以期为进一步开展新疆黄花苜蓿遗传变异及种质创新研究提供基础数据。结果表明,1) 5个居群20个性状差异明显,除叶长差异和叶柄长差异达到显著水平(P 0.05)外,其余18个性状差异均达到极显著水平(P 0.01);2)黄花苜蓿具有丰富的多态性,表型性状在居群内平均变异系数为20.19%,居群间为27.66%,且居群间差异大于居群内,表明黄花苜蓿不同居群表型差异主要来源于居群间;3) 20个表型性状间均存在不同程度的相关性,经纬度与分枝数、海拔与株高均呈现负相关关系;4) 20个表型性状可归为6个主成分因子,累计贡献率达71.75%,居群间表型性状变异主要来自叶片、节间及花部特性。  相似文献   

11.
红河橙(Citrus hongheensis Ye et al.)是云南特有的珍稀柑橘种质资源,仅在元江、红河南岸有零星分布,其单身复叶具有极为发达的翼叶。本研究对红河橙在绿春县、红河县和元江县的11个居群进行调查和取样,采用巢式方差分析、多重比较、主成分分析等方法对12个叶表型的变异和遗传多样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红河橙12个叶表型在居群间和居群内均表现为极显著差异(P<0.01),其叶表型遗传变异水平较高;同一叶表型性状在不同居群间的变异程度不同,其中翼叶宽/本叶宽这个叶表型的变异程度最大(91.36 %),而叶总长的变异程度最小(8.24 %),其表现相对最为稳定;叶片的绝对大小的变异程度(如叶总长、翼叶长度、翼叶宽度、本叶长度、本叶宽度、叶柄长等)普遍低于叶片形状(如翼叶长/宽、本叶长/宽)和叶片相对大小(如翼叶长/叶总长、翼叶长/本叶长、翼叶宽/本叶宽、本叶长/叶总长、本叶长/翼叶长、本叶宽/翼叶宽等)的变异程度,且表现出叶片形状变异>叶片相对大小变异>叶片绝对大小变异的变异规律;红河橙12个叶表型性状在居群间和居群内的方差分量百分比分别为12.762%和34.718%,平均表型分化系数为21.581%,居群内变异是红河橙叶表型变异的主要来源;主成分分析表明前3个主成分(叶片绝对大小因子、叶片相对大小因子、叶形指数因子)的累计贡献率达85.258%。研究结果可为红河橙的群体遗传进化及种质资源保护和利用等提供形态学方面的参考。  相似文献   

12.
不同生境小花山桃草自然种群表型变异与协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小花山桃草自然种群的表型特征是其对自然生境适应的结果,不同生境种群间表型特征的比较可为揭示其表型变异产生的原因及变异规律提供重要线索。本研究以分布于不同生境的5个小花山桃草自然种群为研究对象,研究了16个表型性状的变化特点。研究结果表明,小花山桃草表型多样性较为丰富,表型性状的平均变异系数为36.30%。表型分化系数在26.85%~96.98%之间,平均为73.03%,表明种群间变异是小花山桃草表型变异的主要来源。不同性状对环境变化的反应不同,其中株高、茎粗、单株果数和比叶面积在种群内的差异不显著,而在种群间的差异达到极显著水平,表型分化系数达82%以上;节间距、叶宽、主根长、分枝数、果长和果宽在种群间和种群内的差异均达极显著水平;单果种子数和单果重在种群内和种群间的差异均不显著。株高、茎粗、叶长、叶宽、茎重、叶重、主根重和单株果数表现出一致的协变格局,生理功能性状之间的这种整合特性有助于小花山桃草适应多样的生境。聚类分析显示,5个种群可按生境条件的好坏分为两大类,进一步表明小花山桃草的表型特征受种群间环境条件(水、肥)强烈影响。绝大多数表型性状与生境因子存在显著或极显著的相关关系,但果实性状(包括果宽、单果重和单果种子数)与生境因子相关性低,进一步表明繁殖性状不易受环境条件影响。  相似文献   

13.
披碱草属植物形态多样性及其主成分分析   总被引:29,自引:4,他引:25  
严学兵  周禾  王堃  郭玉霞 《草地学报》2005,13(2):111-116
以我国9种披碱草的40个居群为材料,对28个形态特征进行聚类和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以遗传距离系数0.78为尺度把40个披碱草居群分为两大类,第1类主要包括垂穗组披碱草种类,第2类大多数包括穗直立的披碱草种类。披碱草属每个种的各居群基本能够聚在一起,并和地理条件有一定的关系;披碱草(Elymus dahuricus)、圆柱披碱草(E.cylindricus)和紫芒披碱草(E.purpuraristatus)变异性很大,而垂穗披碱草(E.nutans)、老芒麦(E.sibiricus)归类比较清晰明显;在形态分化的指标中,与生产应用及分类功能联系密切的17个特征向量可反映总变异85%以上的信息,根据贡献的大小分为10个不同的层次;单株重、单穗重、分蘖数、生殖枝长、旗叶与穗基部长度、穗色、小穗长、外稃、芒长、小穗宽、穗宽、生长速度(出苗-幼苗)、颖宽、植株绒毛分级、生长速度(幼苗-分蘖)、叶片颜色和株高是披碱草形态分化的主要指标。  相似文献   

14.
根据鹅观草(2n=6x=42)资源的地理分布特点,采用T检验、变异系数、主成分分析、相关分析和聚类分析法对来自四川、新疆、宁夏、内蒙古、甘肃和山西的40个居群进行表型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表型性状无论在居群内还是居群间均表现出显著差异(p<0.01)。主成分分析显示,株高、穗长、旗叶长、旗叶宽、小穗数、小花数穗下第一节间长和穗轴第一节长等8个性状是引起鹅观草表型性状变异的最主要因素;这8个表型性状与海拔高度、年平均温度和纬度的相关程度较高。聚类分析结果表明,以遗传距离18.72为分界线可将40个居群分为三类,第一类只包括1个居群,其株高、穗长和穗下第一节间长为40个居群中最高、最长的植株;第二类包含20个居群,具有植株矮小、穗短、叶片窄小、小穗数少等特点;第三类包含19个居群,该类植株与第二类植物相比较,具有植株高大、叶片较长、较宽、小穗数和小花数较多、穗下节间长等特点。  相似文献   

15.
基于7个表型性状对河南省自然分布的15个狗牙根居群的表型遗传变异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狗牙根供试性状总的变异系数从大到小依次为草层高度(40.18%)>匍匐茎叶长(36.46%)>节间长(33.20%)>直立茎叶长(32.77%)>匍匐茎叶宽(31.81%)>直立茎叶宽(28.57%)>节间直径(27....  相似文献   

16.
为探求日喀则地区穗花韭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本研究对收集到的20份穗花韭(Milula spicata Prain)种质的17个表型数量性状进行了变异分析、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20份种质居群内和居群间均有较大的遗传变异和丰富的遗传多样性。除叶片数、地上茎粗、花穗粗的变异系数在30%以内外,地下茎长、花葶粗、根系长、地下茎粗、根系数量、叶宽、叶长、花穗长的变异系数在30%~50%,花葶高、株高、地上地下生物量的变异系数高于50%。主成分分析共提取到4个主成分,累计贡献率86.31%,第1主成分与地上生物量有关,第2,3,4主成分与地下生物量有关。聚类分析将材料分为2个类群,第2类群表型优于第1类群,与主成分分析综合得分排序结论一致。本研究可为穗花韭种质资源的收集和筛选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7.
中国西南区野生芒居群表型变异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生物能源被认为是21世纪最有希望在解决能源危机方面有所作为的能源。芒植株普遍高大、生物质产量高、燃烧品质好,加之其分布广泛、抗逆性强、适宜在广袤的边际土地上种植,成为一种极为理想的生物能源植物。为探明中国西南区野生芒居群的表型多态性及表型变异规律,对37个野生居群材料的9个植物学形态特征及产量性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1个表型性状在居群间的差异均达到极显著(P<0.01)水平,各性状特征在居群间存在广泛的变异,变异系数由大到小依次为单株产量干重、单株产量鲜重、分蘖数、旗叶长、旗叶宽、叶宽、茎节数、茎节长度、茎粗、株高和叶长。11个性状特征间存在显著的相关性,叶片长而且宽的芒,旗叶长而宽,植株高大,茎秆粗壮,分蘖较少,反之亦然。此外发现分蘖数、株高、叶长3项指标对芒单株产量存在显著正相关(P<0.01),是评价芒单株产量的3项主要指标。9个植物学形态特征可归成为4个主成分因子,累计贡献率达到82.551%,最大程度上反映了所有材料测定的表型特征。采用欧氏距离系统聚类法将37个芒野生居群依据9个植物学形态特征分为3类:植株高大叶片窄长型、植株高大叶片宽长型和植株低矮叶片窄短型。  相似文献   

18.
于万里  张博 《草业学报》2012,21(2):249-255
为探明不同群体黄花苜蓿的遗传变异规律及亲缘关系,以伊犁昭苏地区8个天然群体为研究对象,对荚果和种子的性状进行了研究,分析群体间和群体内单株的差异,探明荚果和种子性状以及与地理因子的相关性。结果表明,1)黄花苜蓿群体间除荚果长宽比外,其他各性状均有显著差异;群体内单株间荚果宽度、种子颜色和种子宽度等性状有显著差异;2)除种子颜色外,其他各性状群体间的差异大于群体内差异。群体间,百粒重和荚果形状变异系数较大,分别为0.540和0.535,群体内种子颜色变异系数最大(0.554);3)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群体间的差异主要来源于种子大小、荚果种子数和荚果形状;4)荚果的长度和海拔之间呈正相关关系;5)依据果实形态利用欧氏距离UPGMA聚类分析,将8个群体分为4类:大荚果型、大粒型、小粒型和中间型。  相似文献   

19.
为揭示野生老芒麦形态变异特征和遗传背景,对我国野生老芒麦主要分布区域不同生态类型的104个居群520份野生老芒麦种质进行了23个形态指标测定和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不同生境老芒麦材料的形态特征存在显著差异,数量性状变异系数为9.49%~49.56%;聚类分析将104个居群分为具有各自明显特征和开发利用潜力的4类;形态特征与地理环境因子的相关性分析发现,野生老芒麦抽穗早晚及茎秆叶鞘基部小刺等特殊性状与其海拔呈显著相关;主成分分析发现,株高、抽穗、茎节数、单株干鲜重、旗叶长宽等指标代表了老芒麦67.79%形态多样性,是造成老芒麦形态特征变异的主要因素,可作为老芒麦形态分化的重要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