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抗坏血酸对采后荔枝的保鲜效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探讨抗氧化剂对采后荔枝保鲜效果的影响,用50 mmol/L抗坏血酸(Ascorbic acid,AsA)+15 mmol/L柠檬酸分别浸泡桂味和怀枝荔枝果实5 min(AsA处理),以15 mmol/L柠檬酸浸泡为对照.浸泡后的荔枝分别于常温和6 ℃低温贮藏,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AsA处理降低桂味和怀枝荔枝果皮的PPO活性和相对电导率,提高果肉的SOD活性,并降低果肉的POD活性、H2O2和MDA含量,维持果肉较高的维生素C和谷胱甘肽含量,降低果实的腐烂率,无论是常温还是低温贮藏,AsA处理均能提高采后荔枝的保鲜效果,并且对桂味的保鲜效果比对怀枝好.  相似文献   

2.
外源钙对小麦幼苗耐盐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别用浓度为0、100、200mmol·L-1的NaCl溶液以及100mmol·L-1NaCl+5 mmol·L-1CaCl2溶液、200mmol·L-1NaCl+5mmol·L-1CaCl2溶液处理小麦幼苗,然后于第1、第4、第7天测定幼苗脯氨酸(Pro)、丙二醛(MDA)含量和过氧化物酶(POD)活性,通过相关生理指标变化,探讨外源钙对小麦幼苗耐盐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经CaCl2处理的小麦幼苗,其脯氨酸含量增加,过氧化物酶活性增强,丙二醛含量降低.可知外源CaCl2提高了小麦幼苗的耐盐性.  相似文献   

3.
为探讨外源一氧化氮(NO)提高苦瓜抗冷性的内在机制,以碧绿苦瓜幼苗为试材,对其施加不同浓度(0,01,05,10,15和20 mmol·L-1)的外源NO供体(SNP)并进行低温(8 ℃)处理,研究外源NO对低温胁迫下苦瓜幼苗的生长、相对电导率、丙二醛(MDA)、脯氨酸含量以及过氧化物酶(POD)、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活性的影响。结果显示:SNP处理提高了茎粗/株高和叶面积/根体积的比值,降低了苦瓜幼苗叶片相对电导率和 MDA含量,提高了叶片脯氨酸含量和SOD,CAT,POD三种酶的活性,从而降低低温胁迫对苦瓜幼苗的伤害。低浓度的SNP处理的苦瓜幼苗抗冷效果好于高浓度的,尤其以05 mmol·L-1 SNP处理效果最佳。结果表明:低温胁迫下,适宜浓度的外源NO通过提高抗氧化酶活性,促进渗透调节物质的合成,降低膜透性和膜脂过氧化水平,保护了细胞膜结构的稳定性,从而提高苦瓜幼苗抗低温胁迫的能力,促进了苦瓜幼苗的生长。  相似文献   

4.
以蝴蝶兰品种‘内山姑娘’的组培苗叶片为试验材料,将不同浓度的水杨酸(SA)添加于培养基中并观察叶片的褐变情况,筛选出SA的安全使用浓度为0~0.2mmol·L-1。测定0.05、0.1和0.2mmol·L-1的SA处理对叶片褐变指数、总酚(TP)含量、苯丙氨酸解氨酶(PAL)、多酚氧化酶(PPO)、过氧化物酶(POD)、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和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SA处理可降低蝴蝶兰叶片褐变过程中的褐变指数、总酚含量和PAL活性,提高SOD、POD和CAT活性。0.1 mmol·L-1的SA处理抑制外植体褐变的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5.
为探究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GCG)对采后龙眼的保鲜效果,用浓度为1 mmol/L的EGCG溶液浸泡采后龙眼果实5 min,于25 ℃条件下贮藏,分别在贮藏的第2、4、6、8天取样测定果肉自溶指数、抗氧化物质含量、抗氧化酶活性等。结果表明:外源EGCG处理采后龙眼果实的第6和第8天时,果肉自溶指数分别较对照下降22.56%、11.70%;第8天时果肉可溶性固形物和可滴定酸的含量分别是对照的1.16、1.17倍; EGCG处理显著提高脱氢抗坏血酸还原酶和谷胱甘肽还原酶活性,且上调DlDHAR和DlGR等酶基因的相对表达。  相似文献   

6.
外源水杨酸缓解西葫芦幼苗低温胁迫的效应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四叶一心期西葫芦幼苗为试材,研究了外源水杨酸(SA)对低温(15℃和5℃)胁迫下西葫芦幼苗叶片相对电导率、可溶性糖含量、过氧化氢酶(CAT)活性、自由水/束缚水比值的影响.结果表明,西葫芦幼苗喷施150,250和350 mg·L-1 SA后,叶片相对电导率和自由水/束缚水比值降低,可溶性糖含量和CAT活性升高,外源SA能缓解低温对西葫芦幼苗的胁迫.5℃低温下,以250 mg· L-1 SA效果最好,而15℃低温下,以350 mg·L-1 SA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7.
以‘龙井长叶’为材料进行盆栽,对其进行NaCl盐胁迫处理,以未进行盐处理的茶苗为对照,采用叶片喷施水杨酸(SA)的方法,研究不同浓度外源SA(0、0.5、1.0、1.5mmol·L-1)对茶树生长及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探索外源水杨酸影响茶树耐盐性的生理机制。结果表明,盐胁迫下,外源SA能显著提高茶树植株和叶片的鲜质量和干质量;增强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等保护酶的活性,抑制过氧化氢酶(CAT)的活性,提高抗坏血酸(AsA)和还原型谷胱甘肽(GSH)的含量,并降低丙二醛(MDA)含量和电解质渗透率,降低O2-和H2O2的含量,且SA最佳处理浓度为1.0mmol·L-1。SA作为一种外源激素,可提高渗透调节能力和抗氧化能力,维持植株水分平衡,清除活性氧,保护膜结构和功能,缓解盐胁迫对茶树的伤害,促进茶树生长,增强茶树的抗盐性。  相似文献   

8.
采用正交试验设计法,对龙眼(Dimocarpus longan)果实经过浸钙、紫外线B区(UV-B)辐射和温烫处理,探讨3因素处理对龙眼果实低温冷藏效果和果实活性氧代谢的影响。结果表明:各因素处理均降低了果实质量损失率,提高了果实好果率;对果肉可溶性固形物含量(TSS)和固酸比(TSS/TA)无显著影响,而在第0 d降低了果肉可滴定酸含量(TA),第5 d后提高了果肉TA;各因素处理均降低了果肉丙二醛(MDA)含量;浸钙处理提高了果肉PPO活性,温烫处理降低了果肉多酚氧化酶(PPO)活性,UV-B辐射处理则基本上不影响果肉PPO活性;各因素处理降低了果肉过氧化物酶(POD)活性,但不影响果肉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可见,各因素处理能改善龙眼果实贮藏效果和减轻果肉活性氧损伤,浸钙、UV-B辐射和温烫处理组合是最优的处理组合;活性氧清除可能由其他非酶体系完成。  相似文献   

9.
外源钙对镉胁迫下芥菜型油菜幼苗生长和生理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通过水培试验研究5、10mmol·L-1Ca2+搠寸不同水平镉处理下的油菜幼苗生物量、根长、丙二醛(MDA)和H2O2含量以及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利用HPLC分析外源钙对油菜幼苗镉胁迫下还原型谷胱甘肽(GSH)含量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镉处理浓度为150、300、450μmol·L-1时,5和10mmol·L-1Ca2+均能有效增加植株的生物量和根长,5 mmol·L-1Ca2+能显著减少油菜幼苗中MDA和过氧化氢(H2O2)含量,增强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谷胱甘肽还原酶(GR)、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PX)和谷胱甘肽转移酶(GST)的活性及GSH的含量.镉胁迫浓度为600 μmol·L-1时,施钙后油菜幼苗出现生物量低、MDA含量高、抗氧化酶活性和GSH含量均下降,与CK相比差异不显著(P>0.05).镉处理浓度≤450 μmol·L-1时,5 mmol·L-1Ca2+能明显缓解芥菜型油菜生长和生理所受胁迫,外源钙可作为减轻镉胁迫对油菜毒害的保护剂.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不同浓度的外源甜菜碱(GB)处理对低温胁迫下黄瓜抗氧化作用的影响,探讨甜菜碱对黄瓜抗冷性作用的机理。[方法]以“中农8号”黄瓜为试材,分别用浓度0、5、10、15 mmol/L的甜菜碱浸泡黄瓜15 min,置于4℃条件贮藏。[结果]外源甜菜碱处理提高了黄瓜甜菜碱含量,降低果实中脂氧合酶(LOX)活性、增强过氧化物酶(P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并有效清除过氧化氢(H2O2)、减少丙二醛(MDA)积累。[结论]以10 mmol/L甜菜碱处理黄瓜效果最为明显。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不同浓度的外源甜菜碱(GB)处理对低温胁迫下黄瓜抗氧化作用的影响,探讨甜菜碱对黄瓜抗冷性作用的机理。[方法]以"中农8号"黄瓜为试材,分别用浓度0、5、10、15 mmol/L的甜菜碱浸泡黄瓜15 min,置于4℃条件贮藏。[结果]外源甜菜碱处理提高了黄瓜甜菜碱含量,降低果实中脂氧合酶(LOX)活性、增强过氧化物酶(P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并有效清除过氧化氢(H2O2)、减少丙二醛(MDA)积累。[结论]以10 mmol/L甜菜碱处理黄瓜效果最为明显。  相似文献   

12.
为探讨外源一氧化氮(NO)提高红树植物抗低温的生理机制,以秋茄(Kandelia obovata)为试验材料,对其施加不同浓度(0、0.1、0.5、1.0和1.5 mmol/L)的外源NO供体(SNP),并进行4℃低温处理,研究外源NO对低温胁迫下秋茄幼苗叶片的相对电导率、丙二醛(MDA)含量、抗氧化酶活性和渗透调节物质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SNP处理降低了秋茄幼苗叶片相对电导率和MDA含量,提高了叶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和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的活性以及可溶性蛋白质、可溶性糖和游离脯氨酸的含量,从而降低了低温胁迫对秋茄幼苗的伤害,以0.5 mmol/L SNP处理效果最佳。低温胁迫下,适宜浓度的外源NO通过提高抗氧化酶活性,促进渗透调节物质的合成,降低膜透性和膜脂过氧化水平,保护了细胞膜结构的稳定性,从而提高秋茄幼苗抗低温胁迫的能力。  相似文献   

13.
为探索外源水杨酸(SA)对盐胁迫下酸枣幼苗生长抑制的缓解效应及其生理机制,以酸枣幼苗为材料,采用盆栽控制试验,对100 mmol·L-1 NaCl处理下酸枣幼苗叶面喷施不同浓度SA(0、0.4、0.8、1.2、1.6、2.0、3.0 mmol·L-1),分析净光合速率及抗氧化酶活性,筛选出缓解效果最佳的SA浓度,并测定植株组织离子含量。结果表明,不同浓度SA喷施能提高盐胁迫下幼苗的净生长高度和净光合速率(Pn),喷施0.8 mmol·L-1SA 较T100分别提高了111.4%和100.5%,缓解盐胁迫的效果最佳。外源喷施SA降低了叶片中丙二醛(MDA)的含量,在0.8 mmol·L-1SA处理下MDA比T100处理组降低了34.7%;同时也增强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的活性,提高抗坏血酸(AsA)和可溶性蛋白的含量,较高浓度SA会抑制过氧化氢酶(CAT)的活性。叶面喷施0.8 mmol·L-1 SA显著减少盐胁迫下酸枣幼苗体内Na+含量,提高Ca2+的含量,S0.8比T100处理组幼苗地上与地下部分Na+含量分别降低了8.1%和10.0%。外源SA能够提高酸枣幼苗抗氧化能力,清除活性氧,保护膜的正常结构和功能,减少植物对Na+的吸收和促进Ca2+的积累,缓解盐胁迫对酸枣的伤害,提高植株净光合速率和生长量。  相似文献   

14.
低浓度NaCl对非盐生植物小麦的生理效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含有0、2.5、5、10、30 mmol·L-1 NaCl的Hoagland溶液处理小麦幼苗,处理4周后测定干重、K+含量、净光合速率、胞间CO2浓度、气孔导度、质膜透性、叶绿素含量、丙二醛(MDA)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等指标.结果表明,低浓度NaCl(2.5、5 mmol·L-1)处理使小麦的光合作用增强,SOD和CAT活性增加,膜透性和MDA含量降低;同时,K+在植株体内的含量提高,干物质积累增加,促进了小麦生长.  相似文献   

15.
一氧化氮(NO)是植物体内重要的信号分子。为了探讨NO对采后芒果低温胁迫后果实过氧化氢(H2O2)及抗氧化酶的影响,分别采用0.08 mmol/L NO供体SNP溶液和30 μL/L NO气体处理采后青芒果果实,并于3℃低温贮藏12 d后,检测芒果果皮和果肉中H2O2含量和相关抗氧化酶的活性。结果表明,外源NO浸泡处理能显著降低低温胁迫后芒果果皮中H2O2水平,提高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和过氧化氢酶(CAT)的活性,其中NO对CAT活性的影响最大,可能是外源NO处理调控H2O2水平的关键作用点。NO供体SNP处理效果优于NO气体处理,主要作用部位为芒果果皮。  相似文献   

16.
不同浓度外源过氧化氢对小菊扦插生根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小菊"东莞红"为试验材料,用0、50、100、200、500和1000μmol·L-1不同浓度外源H2O2对小菊插穗处理,观测插穗生根的发生和生长,测定叶片过氧化物酶(POD)和多酚氧化物酶(PPO)活性的变化。结果表明:外源过氧化氢处理对小菊插穗生根有明显的浓度效应,适宜浓度的外源过氧化氢能促进小菊插穗生根以及根的生长,过氧化氢浓度在50-500μmol·L-1的处理能促进插穗生根和根的生长,降低叶片POD活性,提高PPO活性,其中200μmol·L-1为最适宜浓度。  相似文献   

17.
为探讨外源抗坏血酸(AsA)对土壤重金属镉(Cd)胁迫下石竹(Dianthus chinensis)幼苗生长的影响,采用温室盆栽试验,研究了不同浓度(0、20、40、60、80、100 mg·L-1)的外源AsA处理对50 mg·kg-1 Cd胁迫下石竹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50 mg·kg-1Cd显著抑制了石竹幼苗的生长,≤40 mg·L-1的外源AsA可显著缓解Cd胁迫,石竹幼苗的生物量、株高、分蘖数、过氧化氢酶(CAT)、过氧化物酶(POD)、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单脱氢抗坏血酸还原酶(MDAR)、脱氢抗坏血酸还原酶(DHAR)、谷胱甘肽还原酶(GR)的活性,AsA和谷胱甘肽(GSH)的含量都显著高于Cd胁迫下石竹幼苗,而细胞膜透性、地上部Cd含量的产生速率以及H2O2的积累量则显著低于Cd胁迫下石竹幼苗;但随着外源AsA喷施浓度的增加,缓解效应下降,甚至产生促氧化效应.综合试验各因素表明,35~45 mg·L-1的外源AsA对石竹幼苗受到的Cd毒害缓解效果较佳.  相似文献   

18.
外源海藻糖提高黄瓜抗旱性研究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初步研究外源海藻糖与黄瓜抗旱性的关系.于黄瓜幼苗长至1叶1心时,用1/2Hoagland营养液加5mmol·L-1和10mmol·L-1海藻糖浇灌黄瓜幼苗2次,再在上述营养液中分别加入20%的聚乙二醇PEG6000浇灌黄瓜幼苗一次,5d测定与抗旱相关生理指标,以研究外源海藻糖对干旱胁迫下的黄瓜幼苗生长和生理的影响.结果表明:海藻糖处理可提高干旱胁迫下黄瓜幼苗叶片的相对含水量和叶绿素的含量,降低电导率和MDA的含量,提高POD、CAT和SOD酶的活力,10mmol·L-1的处理效果要比5mmol·L-1好.海藻糖可提高黄瓜抗旱性,而且10mmol·L-1的处理效果比5mmol·L-1处理好.  相似文献   

19.
为了研究不同浓度外源脯氨酸(Pro)对酸性土壤上小白菜铝(Al)毒胁迫的效应及其潜在机制,以小白菜为试验材料,通过酸性土壤盆栽试验,利用不同浓度外源Pro,设置T_1(0 mmol·L~(-1)Al+0 mmol·L~(-1)外源Pro)、T_2(27 mg·kg~(-1)Al+0 mmol·L~(-1)外源Pro)、T_3(27 mg·kg~(-1)Al+10 mmol·L~(-1)外源Pro)、T_4(27 mg·kg~(-1)Al+20 mmol·L~(-1)外源Pro)、T_5(27 mg·kg~(-1)Al+50 mmol·L~(-1)外源Pro)共5个处理,对小白菜生理特性和土壤性质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与T_1相比,Al胁迫下小白菜的产量、抗氧化酶活性以及土壤pH值明显降低,其中,产量降低了约10.6%,土壤pH值降低了0.75个单位;此外,叶片丙二醛和Al含量以及土壤活性Al总量明显升高,其中,小白菜叶片Al含量和土壤活性Al含量分别增加了24.3%和15.3%,对小白菜产生明显胁迫作用,抑制其生长;相对于Al处理,施用不同浓度外源Pro可以明显增加小白菜产量,T_3、T_4和T_5分别增加了29.3%、38.4%和65.2%,抗氧化酶活性也显著提高,而叶片丙二醛和Al含量以及土壤活性Al含量显著降低,T_3、T_4和T_5叶片Al含量分别降低了20.4%、45.6%和49.8%,说明不同浓度外源Pro均能缓解Al对小白菜的胁迫作用。研究表明,外源Pro可缓解Al对小白菜胁迫作用,且缓解效果为T_5T_4T_3,50 mmol·L~(-1)外源Pro缓解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20.
以低温敏感型甜瓜品种‘XL-1’为试材,在低温胁迫(10℃∕6℃)下研究外源一氧化氮(NO)和Ca2+在缓解甜瓜幼苗叶片低温胁迫中的作用及关系。结果表明:外源喷施200μmol∕L NO供体亚硝基铁氰化钠(SNP)能够显著提高低温胁迫下甜瓜幼苗叶片中的Ca2+含量;而施用NO清除剂血红蛋白(Hb)后,Ca2+含量有所减少。外源SNP处理能够显著提高低温胁迫下甜瓜幼苗叶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和过氧化氢酶(CAT)的活性,减少超氧阴离子自由基(O2-)、过氧化氢(H2O2)和丙二醛(MDA)的积累。外源SNP处理能够提高低温胁迫下甜瓜幼苗叶片中抗坏血酸(ASA)和谷胱甘肽(GSH)的含量,以及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谷胱甘肽还原酶(GR)、脱氢抗坏血酸还原酶(DHAR)和单脱氢抗坏血酸还原酶(MDHAR)的活性;而加入乙二醇四乙酸(EGTA,Ca2+清除剂)、氯化镧(LaCl3,Ca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