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2017年9月,党中央、国务院批准建设祁连山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区,创建范围涉及甘肃和青海两省,总面积502万公顷。2020年9月,祁连山国家公园经国家评估验收,基本达到试点目标和国家公园设立的各项标准要求。2022年12月,甘肃、青海两省政府正式向国务院上报祁连山国家公园设立申请。  相似文献   

2.
针对祁连山国家公园青海片区内少数民族生活领域的生态文化实例进行描述,介绍了其住宅、饮食、丧葬、服饰等方面蕴含的生态伦理思想,探讨了少数民族生态文化对祁连山国家公园青海片区的生态保护作用。指出了深入挖掘和发扬少数民族生态文化的必要性和对建设青海"生态文化高地"的重要性。提出了国家公园生态保护和发展中需要在充分探究和继承民族传统生态文化的基础上,进行创新、转换,实现人与自然的新平衡,充分发挥其在保护生态环境、生态文明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该文研究了祁连山国家公园青海片区内藏族、回族、蒙古族等少数民族的文学作品,对其中蕴含的生态文化现象进行了初步挖掘,介绍了藏族、回族、蒙古族文学作品、叙事诗中所蕴含的生态文化思想,发现少数民族在文化、宗教和生活习惯方面,受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思想影响较深,有着较强的生态文化自信,具有敬畏天地、崇尚自然、爱护环境的生态情结.区...  相似文献   

4.
应用卫星遥感监测、样地调查等方法,监测调查了祁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态环境问题整治及林地草地变化情况,结果表明:保护区内违建项目已全部退出,设施设备和垃圾全面清理,退出场地通过平整覆土、植树种草进行了植被恢复,开发建设活动干扰破坏生态环境问题得到根本整治。开展了祁连山国家公园体制试点,以国家主导区域联动的生态保护管理新体制初步建立。分析了生态治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祁连山生态治理和国家公园建设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祁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甘肃省西南部祁连山北坡,属青藏高原、黄土高原和蒙古高原的过渡带,横跨武威、金昌、张掖3市的天祝、占浪、凉州、永昌、山丹、日州、民乐、肃南8县(区),总面积265.3万公顷。1988年,由国务院批准为森林和野生动物类型的自然保护区。区内丰富的生物多样性,独特而典型的自然生态系统和生物区系,成为我国生物多样性保护的优先区域,也是西北地区重要的生物种质资源库,在维护我国西部生态安全、国防巩固、民族团结、满足人民生产生活需求及科学研究等方面有着举足轻重和不可替代的地位,被河西人民亲切地称为“母亲山”。  相似文献   

6.
生态文明是人类在发展物质文明过程中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的成果,它表现为人与自然和谐程度的提高和人们生态文明观念的增强。积极建设生态文明,是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必然要求和重要内容。当今,自然保护区已经成为世界各国保护文化和自然遗产、开展生态文化建设的主要场所。构建繁荣的生态文化体系,是新时期自然保护区建设发展的一项重大课题与战略任务。  相似文献   

7.
8.
生态旅游作为一种回归自然、体验自然、保护自然的全新旅游方式,在国家公园的建设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祁连山国家公园作为我国西部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也是我国首批设立的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区之一。为推进其生态综合治理、生态环境修复任务和生态旅游发展的有效持续,实现生态严格保护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双赢,文章结合祁连山国家公园试点区建设的实际情况,采用SWOT方法分析其生态旅游发展状况。结果表明,祁连山国家公园发展生态旅游具有显著的自身优势与良好的外部发展机遇,也存在不少亟待补足的短板, 同时面临着诸多的挑战。提出在坚持保护优先、限制性及全民公益性原则的基础上,以国家公园试点区建设为契机,优化顶层设计,完善体制机制,注重社区参与,创新生态旅游发展模式等构想。  相似文献   

9.
<正>2013年底以来,国家公园已成为多个部门热议的话题。与之相呼应的是多个省(区、市)也在紧锣密鼓地进行国家公园的研究规划和申报。一些本与国家公园关联不大的部门也表现出极大的热情。究竟中国的国家公园该如何兴建?在这里谈一点粗浅的认识。  相似文献   

10.
野生植物监测与评估是国家公园生物多样性保护与规划管理的基础工作。祁连山国家公园是我国西部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和生物多样性保护关键地区,对其现有野生植物资源进行监测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文中分析现有研究存在的问题与不足,结合祁连山国家公园野生植物监测现状,采用传统监测方法与现代化智能科技手段相结合的技术,尝试构建“天空地”一体化综合监测网络体系,对其野生植物资源及相关影响因素进行连续监测与科学评估;在此基础上,构建相应的监测保障体系,即构建完备的野生植物监测管理制度、建立野生植物监测科技支撑体系、建立野生植物“天空地”一体化综合监测网络、建立野生植物监测资金保障体系、建立野生植物监测人才培养体系,以期为祁连山国家公园野生植物多样性的保护工作提供科学支撑。  相似文献   

11.
祁连山国家公园甘肃片区是开展自然环境教育的主要场所,通过问卷调查方法,对获得的数据进行整理分析,结果表明:公众对自然环境教育认知度比较高,偏好以自然环境背景为主要内容的自然环境解说知识展示区,喜欢指标牌讲解和讲解员讲解2种环境解说方式,导赏图和宣传册是公众普遍接受和喜欢的解说读物.公众对公园所具有的自然环境科普价值的评...  相似文献   

12.
指出了自然体验教育近年来已成为我国开展环境教育的一种新兴方式。祁连山国家公园是我国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是一座天然的自然体验博物馆,是国家生态文明教育基地,具备开展自然体验教育的各项条件。以自然性、趣味性、互动性、创新性为原则,根据自然教育活动受众的年龄特点和知识结构,将受众分为儿童组、青少年组、成年组、老年组开发出了不同的观察、体验、游戏、分享的自然体验教育课程。这些课程的内容随体验教育自然场所的条件变化、受访者的需求变化而灵活调整、适情应用,以帮助人们在自然中找寻本真,释放自我。  相似文献   

13.
明确自然保护地类型和特征是国家公园总体功能区划和制定保护政策的前提和基础。针对祁连山国家公园生物多样性和森林、草原、冰川、湿地等生态系统的状态特征进行调查分析,认为野生生物和自然生态系统是祁连山国家公园的主要保护对象,具体包括:公园内的野生动植物、典型的森林生态系统、草原生态系统、湿地生态系统和冰川资源等,为研究切实可行的保护方法、保护措施和保护策略,并构建一套完整、有效的实施方案和体系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4.
<正>祁连山位于青藏高原、内蒙古高原和黄土高原的交汇地带,东西长约1200公里,南北宽约400公里,阻挡着腾格里、巴丹吉林、库姆塔格三大沙漠南侵,是我国西部重要生态安全屏障和重要水源产流地。多种因素的叠加,使得祁连山国家公园发育和保持了大面积梯度差异显著、生态结构完整、  相似文献   

15.
指出了生态文明以环境保护为目标实现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物"作为人与人、人与物、人与社会的桥梁,是实现环境保护的关键。提出了物权生态化通过法律的规制实现物权利用物的经济价值和生态价值的平衡,在法律上对物权进一步进行生态化的探讨,为物权保护环境提供思路借鉴。  相似文献   

16.
祁连山森林土壤的水文生态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祁连山水源涵养林受立地水热条件的影响和自然、历史干扰,多世代演替共存,分布占祁连山3个垂直气候带,主要由湿性灌丛林、青海云杉林、祁连圆柏林、干性灌丛林4种类型组成,6个林型即湿性灌丛林、藓类青海云杉林、灌木青海云杉林、草类青海云杉林、祁连圆柏林、干性灌丛林。调查研究表明,各类森林枯落物(层)的现存量,组成成分、持水率、持水量等均不相同。森林土壤矿质层的主要物理性质因森林类型而不同,并均随着土壤的深度呈某种规律性的变异。森林土壤的持水量主要受土壤孔隙度的影响。在祁连山林区,森林土壤的持水量较非林地(牧坡草地)土壤为高,在各森林类型中青海云杉林和灌丛林的持水量,较祁连圆柏林为高。  相似文献   

17.
《林业实用技术》2021,(1):85-87
根据祁连山国家公园甘肃片区自然教育资源分布特点,按东、中、西三段地形规划自然教育线路,东段自然教育线路:天祝三峡线路、马牙雪山线路、祁连冰沟线路,中段自然教育线路:山丹马场一场-平羌口线路和马蹄寺线路,西段自然教育线路:康乐草原-孔岗木线路和祁青南锅龙-洪水坝河线路。规划自然教育线路解说系统分为自然教育中心、步道导览解说、特色观赏台解说。  相似文献   

18.
阐述了建立国家公园体制的重大意义,建立国家公园体制是党中央的英明决策,是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重大举措,是生态文明建设的生动实践,是推进自然资源科学保护和合理利用的制度创新。在实地调研成果的基础上,总结了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取得成效和存在的主要问题。要确立国家公园的主体地位,将拥有独特自然景观和丰富科学内涵的最重要自然生态系统,作为国家公园优先划定区域。在总结体制试点经验的基础上,制定国家公园设立标准和程序,统筹划建国家公园。到2020年,建立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基本完成,整合设立一批国家公园,分级统一的管理体制基本建立,国家公园总体布局初步形成。为确保这些目标的实现,必须全力推进国家公园体制建立的五项制度建设。  相似文献   

19.
20.
甘肃省祁连山水源涵养林研究院成立于1978年,是目前我国唯一的水源涵养林专业研究机构。作为全国最早的森林生态系统定位研究网络成员单位,三十年来,共承担了《祁连山北坡森林涵养水源效益研究》、联合国开发计划署UNDP外援项目、《祁连山药用植物研究》、《祁连山土壤呼吸沿环境梯度变化规律研究》等部、省、地及联合国开发计划署(UNDP)外援科研课题(项目)62项,取得科研成果34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