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战略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分析了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可行途径和制约因素,指出我国农业持续发展必须全面依靠科技进步,改善农业运行的市场环境,建立一套有利于农业健康发展的宏观调控体系。不断提高农业比较经济效益,走高投入,高效率和高效率统一协调的农业可持续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2.
长江三角洲地区农业可持续发展评价及研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长江三角洲是我国重要的农产品商品基地,但是近年来其农业发展面临一系列问题,其中最突出的就是如何协调农业、经济与环境之间的关系。本采用区域PRESD系统分析的方法研究长江三解洲农业可持续发展问题。由于长江三角发洲面积。较大,其农业发展状况存在一定程度的差异,首先选取了人口、资源、经济和社会等方面的评价因子。对长江三角洲地区14个城市的农业发展类型加以划分,再从中先取典型城市逐一研究。通过对典型城市 相似文献
3.
可持续发展战略,是80年代末人类全面认真总结自己的发展历程,重新审视自己的经济社会行为而提出的一种新的发展思想和发展战略。由于人口的迅速增长、可耕地的减少、淡水资源的短缺、自然环境的恶化等因素,致使可预见未来的农业前景不容乐观,21世纪的粮食安全供给充满了阴影。“粮食作为武器”,使围绕农产品国际贸易和援助的斗争方兴未艾,不仅是国际经济生活中的大事,而且是国际政治生活中的大事, 相似文献
4.
关于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的若干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我国各地的农业环境状况决定了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性,其战略研究一般分为行政区域性的和自然区域性的两类,本文从六个方面论述了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的内容。 相似文献
5.
本文简要分析了改革开放以来扬州市农业发展所取得的辉煌成就及面临的突出问题,提出了世纪之交扬州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和措施。 相似文献
6.
本文以拜泉县生态农业建设为案例,探讨生态农业建设与农业资源利用之间的协调关系和具体作法,并以此证明生态农业建设是我国实现资源合理利用及农业可持续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7.
8.
9.
10.
11.
简述了黑龙江省拜泉县建设生态农业取得的成效,指出农村经济产业化、县域经济工业化是强县富民,促进生态农业建设战略升级,实现农业和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2.
羊文超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1997,5(1):68-72
论述了可持续农业、农业发展(SARD)的内涵、意义和当地农业环境的现状与问题以及试点研究工作取得的初步成效,为探索人口、经济、社会和资源、环境相互协调的可持续发展道路提供了经验与依据。 相似文献
13.
在分析休闲农业发展现状的基础上,介绍了台湾休闲农业的新理论,并结合实际提出发展闽北休闲农业的5项原则,同时对闽北(邵武)休闲农业园的设计内容及框架提出具体策略建议,即引入台湾优良果树品种、果树产期调节、生态果园套种、果园矮化栽培、有机果园质量控制等农业技术,并与园林学、景观学、旅游学等学科的原理与技木相结合,将闽北(邵武)休闲农业园建设成为教育、推广、休闲、旅游等多功能的休闲农业示范园区。 相似文献
14.
15.
16.
从分析我国农业和农村可持续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入手,论述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目标与内容、技术政策及其技术、经济、社会和管理等措施。同时,揭示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若干模式的内涵与特征 相似文献
17.
18.
胡春胜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2018,26(10):1423-1428
本文回顾总结了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农业资源研究中心(原石家庄农业现代化研究所)成立40年来的主要科研历程与业绩。40年来,不忘初心,不断探索我国农业现代化发展道路与模式,20世纪70年代末探索了农业机械化示范模式,80年代开展了恢复型生态农业模式示范,90年代开展了资源节约型农业模式示范,21世纪初探索了智慧农业和生态循环农业模式;砥砺奋进,不断创新农业系统调控理论与技术体系,创建了农田SAPC水分传输与界面调控理论,量化了农田氮素通量过程,建立了农业面源污染防控理论与技术,发展了咸水安全灌溉理论,建立了林业生态工程理论,创建了食物链模型,创新小麦育种体系;扎根农业,组织了渤海粮仓科技示范工程等大规模区域农业示范,不断引领开展区域示范服务;放眼世界,不断拓展国际合作与创新平台,为我国农业绿色发展做出重大贡献。 相似文献
19.
高尚宾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1998,6(2):10-14
简介了可持续发展和我国生态农业的概念,论述了发展生态农业的必要性和可能性,指出我国生态农业是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农业可持续发展模式。并提出了存在的问题及其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