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 毫秒
1.
侵染西瓜的烟草花叶病毒的鉴定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从莘县一株表现蕨叶、花叶的西瓜上得到了分离物W-SX。W-SX经人工接种可侵染茄科、葫芦科、苋科、藜科的17种(或品种)植物。钝化温度为92℃,稀释限点10-7~10-8。病毒汁液在室温下保存50d仍有侵染活性。W-SX不能由蚜虫传播。病毒粒子杆状,长300um。提纯病毒的最大吸收在260um,最小吸收在246um。A260/A280=1.299。在琼脂中与烟草花叶病毒(TMV)的抗血清产生明显的沉淀线。这些结果表明W-SX应为TMV的一个分离物。TMV在所有西瓜病样分离物中占8.65%。这是TMV侵染西瓜的首次报道,其对西瓜的为害性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2.
本文针对近年来严重危害黑龙江省西瓜生产的西瓜枯萎病菌进行研究,采用浸种接种法,对采自黑龙江省不同地区西瓜田的15个西瓜枯萎病菌的11个分离物,进行了形态特征比较、西瓜枯萎病菌专化型鉴定和生理小种分化鉴定。结果表明,危害黑龙江省西瓜枯萎病菌的生理小种为1号小种。并用鉴定的黑龙江省西瓜枯萎病的原菌株对12份西瓜材料进行了抗病鉴定,结果表明,中抗材料1份,高抗材料2份,高感材料2份,轻抗材料7份。其中甜妞、早春红玉为高抗品种,发病率分别为19.67%,18.45%,显著低于其他10个品种;天使,黑美人为高感品种,发病率分别为88.22%,93.33%,显著高于其他10个品种。本研究明确了黑龙江省危害西瓜枯萎病菌的生理小种类型,为这一地区西瓜抗病新品种选育及西瓜生产栽培品种选择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3.
西瓜品种抗枯萎病遗传研究   总被引:5,自引:3,他引:5  
采用Griffing双列杂交方法Ⅱ,对西瓜枯萎病上有不同抗性的7个品种之后代的抗性表现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西瓜品种对枯萎病的抗性属数量性状,抗病性由隐性多基因控制,其遗传效应符合“加性-显性”模型,以加性效应为主,且感病对抗病表现部分显性(抗病对感病表现部分隐性)。  相似文献   

4.
西瓜枯萎病菌生理小种1抗性基因连锁标记开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开发与栽培西瓜枯萎病菌生理小种1抗性基因Fon-1紧密连锁的分子标记,为开展西瓜抗枯萎病分子辅助育种提供技术支撑。【方法】以栽培西瓜抗枯萎病品种Calhoun Gray为父本,感病品种Black Diamond为母本杂交获得的F2分离群体为供试材料,采用BSA法对Fon-1基因进行区间定位。依据11份栽培西瓜重测序信息,获取位于定位区间内的候选SNP位点。针对候选SNP位点设计CAPS/dCAPS标记,通过F2代分离群体和种质资源验证上述标记与Fon-1基因的连锁关系。【结果】通过BSA法,将Fon-1基因定位于1号染色体15 cM区间内。利用候选SNP位点信息,开发3个CAPS/dCAPS标记7716_fon、7419_fon和4451_fon,F2代分离群体以及164份西瓜育种材料验证显示,上述3个标记与Fon-1基因的连锁距离分别为0.8、1.0和2.8 cM。【结论】利用栽培品种Calhoun Gray的抗性遗传机制,开发的3个CAPS/dCAPS标记可以有效区分栽培西瓜对枯萎病菌生理小种1的抗病、感病性,为栽培西瓜品种枯萎病菌生理小种1抗性基因快速应用于栽培品种枯萎病抗性改良建立有效的技术手段。  相似文献   

5.
新疆西瓜枯萎病菌生理小种初探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采用苗期浸根法接种,对采自新疆不同地区西瓜田的32株尖孢镰孢菌中的10个分离物进行了专化型、生理小种鉴定和致病力测定。发现新疆西瓜枯萎病菌存在着生理小种分化,主要以1号小种为主。同一小种的不同菌株间致病力存在着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6.
对6个不同来源的西瓜枯萎病原菌株系进行了致病性测定,筛选出高致病菌株FON-56;以FON-56为接种菌,采用浸根接种法鉴定了20份西瓜种质资源的苗期枯萎病抗性,并利用病圃重茬栽培,鉴定其大田成株期枯萎病抗性。结果表明:Su-ck-1、W958-3-6和W98-1-4等3份西瓜种质苗期和成株期均表现高抗枯萎病;V16-3、V13-1、V13-9、V13-11和W23-18等5份西瓜种质表现中抗;1份西瓜种质表现轻抗,其余11份西瓜种质均表现高感。Su-ck-1、W958-3-6和W98-1-4等3份种质资源可作为抗源,用于高抗枯萎病西瓜品种选育及其抗性遗传相关的研究。  相似文献   

7.
矮生西瓜的研究与利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对二份矮生西瓜材料矮生基因的遗传分析研究表明,一份矮生西瓜的矮生性状由二对独立的隐性矮生基因控制(属双隐性矮生类型,表现为短蔓),另一份矮生西瓜的矮生性状由一对独立的隐性矮生基因控制(属单隐性矮生类型,表现为中蔓),矮生基因的遗传符合独立分配规律。通过采用杂交分离的方法对矮生西瓜材料的不良农艺性状进行改良,获得了符合生产栽培要求的矮生西瓜新品系。  相似文献   

8.
江苏省葫芦科作物西瓜花叶病毒的分子鉴定和序列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江苏各地具典型褪绿花叶症状的多种葫芦科作物是否为西瓜花叶病毒(Watermelon mosaic virus,WMV)侵染进行分子鉴定,明确该病毒在江苏的遗传分化.[方法]提取样品总RNA,利用西瓜花叶病毒的cp基因特异性引物进行RT-PCR扩增,克隆测序,应用DNASTAR和Clustal X软件进行序列分析.[结果]来自南瓜、瓠瓜、西瓜和西葫芦的11个分离物的RNA模板中均检测到1200 bp左右的片段;序列测定表明该片段含1154个核苷酸,包含完整的编码281个氨基酸的WMV-cp基因.序列比对结果表明,11个分离物和来自不同地区的17个分离物WMV-cp基因核苷酸和推导的编码CP蛋白氨基酸序列同源性分别为90.5%~100.0%和92.9%~100.0%.[结论]WMV的遗传变异与地缘相关性较强而与寄主相关性较弱.江苏分离物WMV-CP氨基酸均具有蚜传株系的特征结构域DAG,暗示其田间流行与蚜虫有关.  相似文献   

9.
西瓜枯萎病菌分离及致病力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采自我国不同地区的西瓜枯萎病病株,进行了病原菌分离鉴定和致病性测定。结果表明:西瓜枯萎病病原菌是尖孢镰刀菌,对西瓜幼苗的平均病株率为72.8%;分离到的茄镰刀菌和半裸镰刀菌对西瓜幼苗也有一定的致病力,造成西瓜幼苗下胚轴基部水浸状腐烂,平均病株率分别为18.1%和20.0%。尖孢镰刀菌不同菌株的致病力也存在差异,除来自海南的菌株外,来自其他各地区的菌株平均病株率均〉70%;只有采自海南的菌株中出现了对西瓜幼苗没有致病力的菌株,海南所有菌株的平均病株率仅为33%。2010年研究结果显示,来自海南的菌株与来自其他地区的菌株之间存在致病力差异。  相似文献   

10.
合肥地区西瓜枯萎病菌分化鉴定及部分西瓜材料抗病鉴定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来自合肥地区的 3个西瓜枯萎病菌菌株用浸根接种法进行了生理小种分化鉴定。结果表明 ,危害合肥地区西瓜生产的主要生理小种为 0号小种。用毒力更强的陕西三原菌株对 41份西瓜材料和 6个西瓜杂交一代品种进行了抗病鉴定 ,结果中抗材料 5份 ,高抗材料 10份 ;杂交品种中丰乐 3号为中抗 ,丰乐 5号、西农 8号为高抗。  相似文献   

11.
吴凤芝  安美君 《中国农业科学》2011,44(22):4636-4644
 【目的】揭示不同枯萎病抗性西瓜品种根际土壤微生物的差异及嫁接提高抗病性的土壤微生物学基础。【方法】以抗枯萎病西瓜品种‘甜妞’和感枯萎病西瓜品种‘天使’为试材,以南瓜(博强1号)为嫁接砧木,采用平板计数及PCR-DGGE技术,研究抗感枯萎病西瓜品种自根苗、嫁接苗和砧木不同生育期根际土壤微生物数量及群落结构的变化。【结果】抗性品种根际土壤细菌数量在生育期的中后期显著高于感病品种,根际土壤真菌数量显著低于感病品种;感病品种嫁接后根际土壤细菌和放线菌数量均高于非嫁接处理,而镰孢菌除苗期外均低于非嫁接处理;PCR-DGGE结果表明,不同处理根际土壤细菌、真菌群落结构存在差异,且随生育期的变化而变化。对差异条带测序分析说明不同西瓜品种及嫁接砧木南瓜根际分布不同的细菌和真菌群。【结论】西瓜抗病品种的根际土壤细菌和放线菌的数量显著高于感病品种,而真菌和镰孢菌数量显著低于感病品种,品种的抗性与根际土壤微生物的种群和数量密切相关;嫁接提高了感病品种根际土壤细菌、放线菌微生物数量,抑制了枯萎病菌的积聚,改变了根际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植物基因型对根际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有显著影响,而根际微生物群落结构的不同将导致植物对病原菌的抗性差异及品种差异。  相似文献   

12.
从浙江各地、江苏南部和上海等地采集的西瓜枯萎病株和其他瓜类植株上,分离纯化尖孢镰孢霉(Fusarium oxysporum)菌种23个(每个菌种来自一个植株样本).接种试验表明:酉瓜植株上分离的19个菌种,有16个对长蜜、新红宝和圳宝等3个酉瓜品种表现为致病性,而其他菌种表现为非致病性.所有23个菌种均获得抗氯酸盐的硝酸盐营养突变株(nit mutant).根据来自同一菌种nit突变株的营养体亲和性与突变类型鉴定,选择3个西瓜致病菌的Nit M类型突变株(W 024~5,W 072~4和W 014~9)为营养体亲和性测试株.各菌种上获得的nit突变株分别与测试株作营养体亲和性配对反应,23个菌种可划分成8个营养体亲和群(VCG)和1个营养体自身非亲和类型.16个西瓜致病菌中,除一个为营养体自身非亲和类型外,其余均属同一亲和群(M1001),而与西瓜非致病菌不存在营养体亲和反应.由此显示:营养体亲和群与西瓜枯萎病菌存在相关性,而与地理分布无关.  相似文献   

13.
以不同抗性西瓜品种以及化感水稻品种为试验对象,对其根系分泌物中可溶性糖和游离氨基酸的含量和组成进行分析,并研究了氨基酸对西瓜专化型尖孢镰刀菌(Fusarium oxysporum f.sp.niveum)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西瓜根系分泌物中的可溶性糖含量及游离氨基酸的含量和种类显著多于水稻根系分泌物中的,而感病西瓜品种根系分泌物中的又显著多于抗病品种根系分泌物中的。与感病西瓜品种相比,抗病西瓜品种根系分泌物中不含酪氨酸,水稻根系分泌物中不含天冬氨酸、丝氨酸、谷氨酸、缬氨酸、甲硫氨酸、异亮氨酸、酪氨酸、苯丙氨酸和精氨酸这9种氨基酸。综合西瓜专化型尖孢镰刀菌孢子萌发和产孢能力两项测定结果,供试的8种外源氨基酸中丙氨酸、谷氨酸、天冬氨酸、精氨酸为主要促菌氨基酸;甲硫氨酸、甘氨酸、苯丙氨酸均促进西瓜专化型尖孢镰刀菌孢子萌发却抑制其孢子产生,而丝氨酸为抑菌氨基酸。因此,水稻、西瓜根系分泌物在糖和氨基酸含量及组成方面存在的显著差异,可以使连作条件下西瓜单作和西瓜/旱作水稻间作对根际微生物的养分供应不同,对其生长的影响也随之改变,这为阐释连作条件下西瓜单作发病严重而间作发病减轻的机制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4.
海南省黑美人类型西瓜新品种比较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了鉴定西瓜新品种的丰产性、稳产性、适应性、抗逆性及其他重要品种特性,筛选适合不同生态区域、不同栽培方式和综合性状优良的西瓜新品种,特别是适合设施栽培、品质突出的黑美人类型西瓜新品种,于2009年在海南引进和征集35个黑美人类型西瓜新品种进行品种比较试验。试验中未发现参试品种的主要性状存在严重缺陷。根据其综合表现,从中筛选出表现较好的黑美人类型西瓜新品种5个,即兴农大果黑美人、小黑子、黑翡翠、甜美人、腾农大果黑美人,推荐其参加西瓜品种生产试验,并可以适当面积推广。推荐屯丰大果美人、绿宝06、世骄大果黑美人、KSU-431、W09-11、早熟西瓜10号继续参加黑美人类型西瓜新品种比较试验。  相似文献   

15.
从我国7个西瓜产区(山东、湖北、安徽、江苏、湖南、河南及河北)的西瓜枯萎病病株和病土样中分离获得31株西瓜枯萎病菌株,采用幼苗共培养法测定各菌株的致病力。利用12个寡聚核苷酸随机引物对受试菌株的全基因组DNA进行PCR-RAPD分析。结果表明:31个受试西瓜枯萎病菌株可被划分为非致病型、弱致病型和强致病型3种致病型;其中非致病型菌株5株,致病型菌株26株。利用UPGMA软件对受试菌株间的遗传距离进行聚类分析,也发现来自不同地区的西瓜枯萎病菌存在明显的致病型分化;不同致病型的西瓜枯萎病菌具有丰富的遗传多样性,并划分为两个大的基因型,但与菌株的致病型没有显著的关系。  相似文献   

16.
不同熏蒸处理与生物有机肥联用对西瓜枯萎病的防控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使用生石灰+碳铵、棉隆、辣根素3种土壤熏蒸剂和"馕播王"生物有机肥联用对5 a连作西瓜土壤进行消毒处理,比较不同处理方式对连作西瓜枯萎病的防控效果,同时分析土壤pH值与尖孢镰刀菌西瓜专化型数量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不同熏蒸处理对西瓜枯萎病的防控效果差异显著,其中棉隆处理定植45 d时,枯萎病发病率最低,为25.38%,相对防效为73.14%;随着处理时间的延长,各处理土壤中尖孢镰刀菌西瓜专化型的数量逐渐降低,也以棉隆处理的土壤病菌数量最少,定植45 d时与其他处理的病原菌数量差异达到10倍数量级;土壤熏蒸处理后,pH值均有所上升,但随着枯萎病的发生,pH值又有所下降。由此得出,3种熏蒸剂对西瓜枯萎病均有一定防效,但是棉隆与生物有机肥联用的效果最优,既能减少枯萎病致病菌的数量,还能提升土壤pH值。因此,该措施可作为我国南方地区设施西瓜早春栽培枯萎病的综合防控措施之一。  相似文献   

17.
河北省西瓜枯萎病菌生理小种鉴定与AFLP分析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目的】明确河北省西瓜枯萎病菌生理小种类型和遗传多样性,为西瓜抗病育种和西瓜枯萎病的综合防治提供依据。【方法】本文对采自河北省12个西瓜种植地区的46个西瓜枯萎病菌菌株和4个已知生理小种的菌株进行了致病性测定和AFLP分析。【结果】根据菌株对3个鉴别寄主表现出的致病性强弱,将河北省46个西瓜枯萎病菌菌株划分为3个不同的生理小种,即0号、1号和2号,分别占供试菌株的17.4%、65.2%和17.4%,其中1号生理小种为优势小种,分布在河北省所有西瓜种植区。21对AFLP引物对供试菌株扩增出1 157条带,其中多态性带389条,占总带数的33.6%。河北省西瓜枯萎病菌的遗传距离变化在0.33~0.95之间,平均为0.66,群体遗传多样性比较丰富。基于AFLP标记聚类分析表明,50个菌株被划分为3个类群(AFLP Groups,AGs)。AGI包含4个菌株,均为2号生理小种;AGII包括4个菌株,均为0号生理小种;AGIII包括42个菌株,以1号生理小种为主(32个),占该类群的76.2%。【结论】河北省西瓜枯萎病菌存在明显的致病性分化,其AFLP类群划分与致病性鉴定划分的生理小种之间存在一定相关性,但与菌株的地理来源无关。  相似文献   

18.
四倍体西瓜嫁接栽培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为解决广西四倍体西瓜生产连茬存在枯萎病危害的难题提供依据。【方法】以广西本地葫芦作砧木,与广西四倍体西瓜自交系402、403和四倍体西瓜杂交组合403×B15、403×JL、402×JL进行嫁接育苗和嫁接栽培试验,观察嫁接成活率及嫁接栽培对四倍体西瓜早熟性、枯萎病抗性、产量、果实品质的影响。【结果】5个嫁接组合的嫁接亲和性好,成活率高达97.14%~100.00%;第2雌花开花期比实生苗晚2~3d,节位升高1~2节;高抗枯萎病;平均单果重和产量均优于实生苗栽培,以402×JL增产效果最明显;果实中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瓤色、质地、口感风味与实生苗栽培无明显差异。【结论】采用广西本地葫芦作砧木,与广西四倍体西瓜自交系402、403和四倍体西瓜杂交组合403×B15、403×JL、402×JL进行嫁接栽培是可行的,适宜在大田生产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为探讨植物源抗病促生剂诱导后西瓜苗的生长和抗枯萎病情况,采用盆栽试验研究了0、2、5、10、15、20 g/L植物源抗病促生剂对枯萎病病情指数、西瓜苗生物量、抗病生理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植物源抗病促生剂诱导浓度在2~20 g/L时,西瓜枯萎病的相对防效为5.54%~22.21%;与喷清水处理相比,西瓜苗鲜重提高31.76%~56.76%,株高增幅0.76%~19.74%;西瓜苗中丙二醛(MDA)含量和氧自由基(O2.-)产生速率降低,苯丙氨酸解氨酶(PAL)、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升高,差异均达显著水平。综合分析,当施用浓度为10~15 g/L时,植物源抗病促生剂对西瓜苗的抗病促生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