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分析了中国肉类生产1978年以来产量持续增长,品种结构显著改善,肉类生产规模快速发展,优势区域格局初步形成,肉类加工业初具规模,龙头企业的带动能力显著增强,以及猪肉比重仍然偏高,肉类进出口在世界贸易中份额少等现状。指出了肉类生产发展在生产方式,良种覆盖、科学饲养、精深加工、质量安全、动物疫病等方面存在的制约因素。展望了未来5-10年中国内类生产发展的趋势。在生产方式上,规模化程度将稳定提高,龙头企业地位日趋突出,区域优势进一步增强;在增长方式上,肉类产量增速日趋平稳,优质特色肉类产品增长迅速,精深加工成为肉类产业扩张的主体;在质量安全体系上法规和标准进一步健全完善;在支撑技术上,良种培育、健康养殖、精深加工等将得到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2.
本文论述我国及世界几大国肉类生产及贸易现状,分析了我国肉类生产面对《复关》所存在的优势和问题,以及扩大出口创汇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3.
我国是畜牧业生产和畜禽加工业大国,我国的畜牧业资源和肉类生产在全球占有重要位置.自1990年以来,我国肉类总产量始终在世界各国中处于首位.同时,我国还是肉类消费人口和消费总量最大的国家,在我国"民以食为天"的文化传统中,肉类消费占有极为重要的位置,是必需的营养源和生活质量的象征.  相似文献   

4.
中国肉类生产快速发展,产量大幅度增加,肉类结构进一步优化,专业化和规模化程度提高,优势区域布局基本形成。2005年前三季度中国肉类产量增长,生产形势良好。肉类产品出口大于进口,贸易顺差。与上年同期相比,肉类出口增加、进口减少。肉类价格指数呈现上涨趋势,肉类价格波动幅度较大,具有明显的季节性,部分产品价格波动具有周期性。1-9月活猪价格下降,猪肉价格持平,禽肉和牛羊肉价格上涨。国际市场肉类产量和贸易量增加,价格下降。总体来看,中国将继续保持肉类产品供给略大于需求的格局,预计2006年肉类产品仍然在较高价位运行。  相似文献   

5.
岳蕾 《世界农业》2004,(6):18-19
近年来,随着市场经济的形成和发展,消费观念的转变及消费水平的提高,中国肉类工业快速增长,成为世界肉类生产增长最快的国家,肉类产量占世界肉类总产量的1/4,从1990年开始,已成为世界第一产肉大国。同时,亦是世界最大的肉类消费大国,从1994年开始肉类人均占有量已超过世界人均水平。随着中国肉类生产的发展和肉类消费水平的提高,中国肉类生产、加工、贮藏、保鲜、包装运输等方面都有了较大的发展,肉类加工科技水平和质量显著提高。中国的肉类工业虽然发展很快,但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一定差距。中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肉类工业也是一个发展中的…  相似文献   

6.
我国是一个农牧业生产大国,也是一个肉类产品消费大国。肉类产业是我国农牧产业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肉类食品的生产和供应、是关系人民生活质量的重要方面。解决好中国的农牧业问题,解决好肉类供需安全问题,不仅对中国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至关重要,而且对世界经济发展也很有意义。2010年是我国“十一五”发展规划的最后一年,也是开启和布局“十二五”工作的关键一年,科学制定产业发展规划和宏观调控政策,实现“十二五”期间肉类工业的又好又快发展。中国肉类协会常务副会长邓富江接受了本刊记者的采访。  相似文献   

7.
我国是畜牧业生产和加工大国,畜牧业资源和肉类生产在全球占有重要位置。自1990年以来,我国肉类总产量连续十多年居世界第一位。2006年超过8000万t,相当于欧美产量总和,2008年全国肉类产量达到7278.7万t,比2007年同期增加了413万t,2009年肉类总产量达到7649万t。现代肉类加工业为核心,涵盖畜禽养殖、当前,中国的肉类加工业已基本建立起以屠宰及精深加工、冷藏储运、批发配送、商品零售及相关服务的完整产业链,在行业规模、技术水平和产业素质等方面取得了突破性的进步。  相似文献   

8.
王益文  胡浩 《安徽农业科学》2014,(13):4125-4128,4132
基于过程生命周期理论,将肉类消费分解为生产、运输和消费3个阶段,量化了2000~2010年城乡居民肉类消费生命周期的碳排放,并分析其潜在影响因素.结果表明:①城乡居民肉类生命周期碳排总量呈现增长趋势,且城镇居民大于农村居民.肉类生产阶段碳排放量占全生命周期比重最大,运输阶段碳排量增长迅速,消费阶段排放较少;②肉类消费总量和消费结构变化、农村生活能源利用结构不合理以及高耗能低效率的肉类物流现状均是造成我国居民肉类生命周期温室气体排放增长的主要原因;③加强饲养环节的技术革新、建立节能环保畜产品运输流通模式、提倡地产地销以及优化农村地区生活能源利用结构是现阶段肉类消费生命周期各阶段减排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9.
肉类食品安全问题分析及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肉类食品安全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本文通过对我国肉类食品安全现状的调查,发现了当前在肉类食品生产、加工、流通及消费环节存在的安全隐患,提出了合理化的对策和建议,为实施综合监督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0.
《饲料博览》2008,(6):I0019-I0021
从2007年下半年和2008年上半年的经济运行情况看,在中国,生猪生产以及整个畜牧业及其肉类工业,已被提升到国家经济大问题的新高度。过去,畜牧业生产、肉类工业以及肉类消费,就是一个肉食品多一点少一点的问题,但最近这一年,肉类不再单单是食物问题,已经成为左右国家经济、影响CPI的重要因素。这里我们只对肉类工业与消费水平的互动作用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1.
WTO与世界肉类贸易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于平 《世界农业》2001,(11):7-9
中国入世在即,经济和贸易全球化发展迅速,我国肉类产业必将受到巨大冲击。因此,研究WTO和世界肉类贸易对我国肉类产业及农业产业化均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1世界肉类贸易的影响因子世界肉类产品的国际贸易多年来一直保持稳定增长,过去10年内几乎翻了一番。据估计,目前肉类总产量的5%进入国际贸易,且该比例仍在增大,贸易发展正对国内和国际肉类公司产生深刻影响。对于肉类产业,弄清贸易过程中出现的风险与机遇是十分重要的,如全球消费增长、区域消费偏好、畜牧生产的成本差异、肉类蛋白供应的限制因子、贸易壁垒、汇率变…  相似文献   

12.
完善的农产品流通市场对促进生产,稳定市场起着重要作用.日本肉类批发市场具备成熟的市场交易模式和交易规则,是日本国内重要的鲜活农产品流通渠道之一.本文研究了东京都中央批发市场肉类市场运营管理模式和日本相关政策体系,尝试提出了促进中国农产品流通市场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13.
畜牧生产不同环节的专业化以及生产地区专业化,会使肉类产品营销变得复杂,从而延长营销渠道并出现全新的市场。一、家畜市场及其营销模式(一)家畜市场1.集中交易市场(Concentrationyards)常指“当地市场”,由独立或合作所有者运营,或由肉类生产公司运营来购买家畜。当乡村经销商有交易设施和大规模运营时,通常很难把这种市场与乡村经销商区分开。2.集散公共市场(Terminalpublicmarkets)大的中心市场收到家畜后并加以管护,对所有愿意利用该市场的人均提供买卖方面的权益。市场设施通常由畜栏公司拥有,这种组织方式常被比作“家畜旅馆”,它不…  相似文献   

14.
切实保障广大市民食肉安全,已成为肉类产品生产、加工、流通部门关注的一大热点.当前,肉类产品管理碰到两大难题,一是肉类产品质量安全缺乏强有力保障.主要表现为农村私屠滥宰家畜时有发生;"垃圾猪"饲养屡禁不止;肉食品中有害物质残留大量超标,严重影响市民食肉安全;外来不洁红白条猪肉大量流入市场,市场缺乏强有力的监督管理措施;检疫检测手段落后,肉品质量缺乏技术保障.二是放心肉工程建设的内涵外延不断扩大,主要表现为管理的内容从防疫、屠宰加工、销售延伸到养殖、饲料、兽药、水质等诸多环节.根据现阶段放心肉工程建设的新形势,笔者认为要以提高产品质量安全水平为核心,严把市场准入关,防止动物重大疫病发生,加强对药物和激素残留检测,杜绝流通环节中的二次污染,实现肉类产品从"基地到餐桌"的全程质量监控.  相似文献   

15.
政府要闻     
《肉类工业“十二五”发展规划》发布将提高肉类质量安全水平;非GSP兽药经营企业3月1日后将被清理;饲料生产企业即将开始实施GMP  相似文献   

16.
我国肉类价格的动态关联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探究我国肉类价格之间的动态关联性,本研究选取肉类月度价格指标,在明确识别序列时序特征的基础上,建立时序动态模型对不同肉类价格之间的相关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我国肉类价格关联性强,不同产品市场之间存在着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整个肉类市场中,猪肉与其他肉类价格的关联最为紧密。在制定相关政策时,需充分考虑肉类价格之间的关联效应,发挥市场的自我调节功能。  相似文献   

17.
亚洲国家肉类生产和消费北京农学院胡锡骥0年代以来,随着亚洲经济的迅速发展和人民收入的增加,在饮食结构上发生了两个重大变化。一个是恩格尔系数持续下降,尤其是东亚国家更为明显。1975~1994年,日本从32降到24,韩国从49降到29,中国台湾省从44...  相似文献   

18.
从2007年下半年和2008年上半年的经济运行情况看,在中国,生猪生产以及整个畜牧业及其肉类工业,已被提升到国家经济大问题的新高度.过去,畜牧业生产、肉类工业以及肉类消费,就足一个肉食品多一点少一点的问题,但最近这一年,肉类不再单单是食物问题,已经成为左右国家经济、影响CPI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9.
<正>我国是全球肉类产销总量最多的国家,按国际肉类组织公布的数据,我国畜禽肉类生产量约占世界生产总量的27%,其中猪肉占47%,羊肉、禽肉和牛肉分别占26%、17%和9%。冻藏肉作为生肉最重要的贮藏方式,是肉类产品进出口贸易和地区间流通的主要产品  相似文献   

20.
江苏省粮食生产时空格局演变及影响因素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江苏省是我国主要的"粮仓"之一,其粮食生产对我国粮食安全乃至社会稳定都具有重大意义.本文以县域为研究单元,运用数理统计和GIS空间分析结合的方法,揭示建国以来江苏省粮食生产时空格局分异特征.结果表明:江苏县市间粮食产量的差异呈拉大态势,粮食总产低于全省平均水平的县域占多数,且呈集中趋势愈加明显;从区域尺度看,苏南地区在江苏省粮食生产中的地位在不断下降,粮食生产重心由苏南逐步向苏北转移,尤其是里下河平原成为江苏粮食生产的集中地区.定量分析表明,粮食播种面积、农业机械总动力、化肥施用量、有效灌溉面积等因素是影响江苏省粮食生产区域格局变化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