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落叶夜蛾发生规律与防治技术近年来,我市半山区、山区、丘陵地上的许多柑桔果场,遭受了落叶夜蛾的猖獗危害,并有逐年加重趋势。现就我们连续三年的系统观察试验结果简述如下,以供各地防治落叶夜蛾时参考。1形态特征落叶夜蛾(OpnideresFulonicaLi...  相似文献   

2.
上海地区夜蛾的危害主要有甜菜夜蛾和斜纹夜蛾。甜菜夜蛾、斜纹夜蛾同属鳞翅目、夜蛾科,是杂食性害虫,可危害数百种植物,也是危害十字花科蔬菜的主要害虫之一。甜菜夜蛾初孵幼虫群集叶背,吐丝结网,在其内取食叶肉,留下表皮,呈透明的小孔;3龄后将叶片吃成孔洞或缺刻,严重时仅留叶脉和叶柄,致使菜苗死亡。  相似文献   

3.
甜菜夜蛾及其防治对策224200江苏省东台市蔬菜研究所陈宝宽,韩荣江,姜凤玲,顾桂华,潘秀萍甜菜夜蛾又称贪夜蛾、白菜褐夜蛾,近两年在我市成为早秋蔬菜的重要害虫。1994年和1995年夏秋持续高温干旱,甜菜夜蛾特大发生,田间调查结果表明,十字花科蔬菜田...  相似文献   

4.
甜菜夜蛾对寄主动植物选择性的田间调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甜菜夜蛾,又名贪夜蛾,属鳞翅目夜蛾科,是一种间歇性局部大发生的害虫,在国内主要分布于华北及长江流域。浙江南部温州地区由于特殊的温暖气候,使甜菜夜蛾目前已上升为当地春末、夏、秋季节蔬菜上的主要害虫。甜菜夜蛾幼虫取食的寄主范围很广,据报道有甜菜、棉花、芝麻、玉米、麻类、烟草、青椒、茄子、马铃薯、黄瓜、西葫芦、豇豆、架豆、茴香、胡萝卜、  相似文献   

5.
斜纹夜蛾是一种灾害性害虫。近几年7~9月份第三、四代斜纹夜蛾又为害猖獗,叶菜类、花椰菜、豆类等多种蔬菜受害,损失严重。因90年代初推广使用的抑太保等农药已产生抗性,防效差,迫切需要寻找新的有效药剂防治此虫。为此,我们在1997年试验用浙江省农科院植保所新研制的40%高斯本乳油防治斜纹夜蛾初见成效的基础上,1999年9月又进行了40%高斯本乳油与80%敌敌畏乳油混用,防治斜纹夜蛾田间药效试验,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将试验结果报告于下。1材料与方法1.1供试药剂及处理项目试验共设5个处理,40%毒死蜱…  相似文献   

6.
吸果夜蛾属鳞翅目(Lepidoptera)、夜蛾科(Noctuidae),是一类以成虫刺吸水果造成危害的重要果树害虫。吸果夜蛾分布广泛,种类繁多,可危害多种水果,其中丘陵山区果园受害更为严重,防控难度较大,对果树产业的经济与安全构成严重威胁。随着中国“还地于粮”“果树上山”等政策的倡导和落实,未来山地果园的数量会逐渐增加,需要提高对吸果夜蛾的重视程度并制定好防控措施。从吸果夜蛾的危害习性、主要种类和发生规律等方面综述吸果夜蛾生物学和生态学特性,从农业防控、物理防控、生物防控和化学防控等方面综述其防控技术,并对未来吸果夜蛾防控技术发展趋势进行展望,旨在为吸果夜蛾绿色防控与科学治理提供参考与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十字花科蔬菜夜蛾类害虫危害猖獗,并且逐渐由甜菜夜蛾转化为斜纹夜蛾,也就是斜纹夜蛾危害越来越严重,严重影响了十字花科蔬菜的产量和质量,为此我们奉贤区蔬菜技术推广站参与了上海市蔬菜技术推广站斜纹夜蛾的防治试验。参与试验的农药均为低毒生物农药和植物性农药。下面就几种农药防治斜纹夜蛾试验效果作一总结。  相似文献   

8.
斜纹夜蛾属鳞翅目夜蛾科,别名莲纹夜蛾、莲纹夜盗蛾,是一种比较典型的杂食性害虫,同时也是一种暴食性害虫,一旦暴发,可对蔬菜等农作物造成毁灭性损失。  相似文献   

9.
斜纹夜蛾在柑桔苗圃上的发生规律及防治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斜纹夜蛾也称莲纹夜蛾、莲纹夜盗蛾,属鳞翅目,夜蛾科,食性杂,主要为害豆类、蔬菜、甘薯、棉花等农作物,在柑桔上很少为害。近年来随着农业种植结构的调整,同一区域内种植的农作物种类增多,斜纹夜蛾在柑桔上的危害呈上升趋势。为此,我们于2003~2004年通过发蛾量诱测、卵虫量消长观察、虫态发育进度饲养及田间药剂防治试验,初步掌握了斜纹夜蛾在柑桔上的发生规律及防治方法。  相似文献   

10.
夜蛾科害虫有小菜蛾、银纹夜蛾、甜菜夜蛾等,在我国各地均有分布,是危害豆类、十字花科蔬菜等的主要害虫。我们于2004年10月15~31日在扬州帮达蔬菜研究所科研基地进行了几种药剂防治夜蛾科害虫的试验,现将其结果小结如下:  相似文献   

11.
葡萄属植物白藜芦醇研究进展   总被引:35,自引:1,他引:35  
根据有关文献分别从白藜芦醇穴Res雪的发现、化学结构、物理特性、对葡萄属植物及人体健康的作用、作用机理方面作了简要概述,总结了其诱导、取样、测定方法,在葡萄植物体内的分布、动态变化、器官之间含量的相关性,葡萄属植物种间、品种间及葡萄加工品之间的含量差异,并介绍了白藜芦醇的生物合成、几种合成酶,影响代谢的内部、外部因素,对白藜芦醇的研究意义及应用前景也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2.
果树种质资源离体保存研究进展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10  
综述了国内外果树种质离体保存方面的研究进展,简单介绍了种子保存,常规的细胞、组织和器官保存方法。超低温保存是一项长期稳定保存种质的方法,能减慢细胞代谢和完全抑制生长,概述了超低温保存的原理、技术要点和主要优点,以及影响超低温保存的因素:包括植物材料的性质、预处理、冰冻保护剂种类、降温方法、解冻方法以及解冻后处理等,并对今后果树种质保存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3.
辣椒素类物质代谢生理研究进展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本文对辣椒素类物质的生理作用、结构与性质,辣椒素在辣椒果实中的合成途径、分布及积累特点,以及通过细胞组织培养研究和生产辣椒素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4.
苹果农药残留研究进展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李海飞  赵政阳  梁俊 《果树学报》2005,22(4):381-386
概述了我国苹果中有机氯、有机磷、拟除虫菊酯、氨基甲酸酯类等农药的残留现状及农药残留分析的研究进展和存在问题,介绍了国内外当前在农药残留分析中应用的固相萃取(SPE)、超临界流体萃取(SFE)、加速溶剂萃取(ASE)、基质固相分散萃取(MSPDE)等样品预处理技术和超临界流体色谱(SFC)、色-质联用(GC/LC-MS)、高效毛细管电泳(HPCE)、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技术(ELISA)等检测方法的应用进展。对有关苹果农药残留的国内外标准进行了比较分析,指出了我国农药残留标准和农药残留检测方法与国外的差距。提出了我国苹果农药残留今后研究的重点和方向。  相似文献   

15.
我国辣椒抗病育种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概述了我国辣椒抗病种质资源、抗病毒病、抗真菌病、抗细菌病、抗根结线虫病的研究进展,并对今后的辣椒抗病育种工作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6.
我国主要草坪草种质资源研究进展   总被引:20,自引:1,他引:20  
彭燕  张新全  周寿荣 《园艺学报》2005,32(2):359-364
 我国野生草坪草资源十分丰富, 现已利用的草坪植物中, 暖季型草坪草中的狗牙根属(Cynodon Rich. ) 资源普遍分布于黄河以南各地, 在新疆亦有广泛分布; 结缕草属( Zoysia Willd) 资源集中分布于华东及东部沿海地区; 假俭草属( Eremochloa Buse) 资源主要分布于中部以南地区。冷季型草坪草中的早熟禾属( Poa L. ) 植物以西南、东北地区较多; 翦股颖属植物(Agrostis L. ) 在贵州、云南等地蕴藏的种类较多; 羊茅属( Festuca L. ) 植物产于西南、西北、东北地区, 尤以西南分布最多。我国复杂多样的气候、地形、土壤等使我国野生草坪草资源拥有丰富的生态类型和遗传变异特性。本文以评述我国主要草坪草种质资源研究进展为基础, 针对性地提出了草坪草种质资源的研究和利用对策。  相似文献   

17.
果树远缘杂交育种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远缘杂交是指种或属间及亲缘关系更远的分类单位间进行的杂交,它是创造果树新种质的重要途径。简要列举了果树远缘杂交育种取得的主要成就,阐述了远缘杂交不亲和和育性障碍的若干表现与机制。目前克服杂交障碍的途径有:蕾期授粉、混合花粉、重复授粉、亲本选择、特殊处理、胚抢救和染色体加倍等。杂交后代遗传变异分为3种类型:综合性状类型、亲本性状类型和新物种类型。杂交后代的早期鉴定方法有形态鉴定、染色体鉴定、同工酶鉴定和分子鉴定。果树远缘杂交育种虽然困难很多,但前景非常广阔,今后的重点是深入研究远缘杂交不亲和和育性障碍的机理和有效的克服途径,并借助分子标记技术对杂种进行早期鉴定以及对复杂遗传规律进行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8.
辣椒离体培养研究进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文综述了辣椒幼苗外植体器官再生、单倍体培养、胚培养及原生质体培养等离体培养技术的研究进展,并评述了该技术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9.
梨果实石细胞发育机理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2  
石细胞是影响梨果实品质的重要因素,石细胞大小、分布与梨果实品质密切相关,石细胞发育是木质素的合成、转运和沉积的结果。在前人对不同系列梨果实石细胞的大小和分布、生长发育特点、木质素合成途径以及影响石细胞发育的环境因素等方面的研究总结的基础上,阐明了梨果实石细胞的形成特点和发育规律,为梨果实石细胞的进一步研究提供了理论借鉴和实践依据。  相似文献   

20.
辣椒RAPD分析与转基因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概括了RAPD技术在辣椒分子标记、遗传多样性研究和杂交种子纯度鉴定应用等方面的研究成果;介绍了辣椒转基因技术、抗病毒、真菌虫害和草害转基因辣椒研究的新进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