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阻沙措施防护效能的风洞模拟实验结果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阻沙措施防护效能的风洞模拟实验结果分析刘玉平,于云江,于志勇(兰州铁路局科研所)阻沙措施作为综合防沙体系的组成部分,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在兰州铁路局管辖内沙害地区,广泛应用的阻沙措施有防沙栅栏、挡沙墙、防护林等。为了摸清这些措施的防风作用机理及防护效能...  相似文献   

2.
防风固沙林优化模式的树种选择及其配置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灌溉条件下建立的人工防护林不但具有较高的生态效益而且具有可观的经济效益。研究表明:花棒(HedySarumscoparum)、梭梭(Haxylonammodendron)、沙拐枣(Calligonummonglicum)为沙丘最佳造林树种。配置方式以沙拐枣与梭梭隔行混交和花棒、沙拐枣与梭梭隔行混交两种混交方式为宜,株行距为2×3m,沙棘、沙枣、柽柳在丘间低地有较高的生物量和很强的适应性,是丘间低地造林的最佳树种;杨树(Populusgansuensis和P.pyrambalis)、沙枣(Elaeagnusangustifolia)、沙棘、蒙古柳(Tamarixaustromongolica)等为疏透型防护林带的最佳树种;沙枣和柽柳(Tamarixramosissima)为紧密型防护林带的最佳树种,配置方式以隔行混交为宜。  相似文献   

3.
樟子松(Pinus sylvestris L.var.mongolica)原产我国大兴安岭北部山地和呼仑贝尔沙地,具有耐干旱、耐瘠薄等特性,是三北地区营造防护林、用材林的主要树种。章古台通过引种樟子松营造防风固沙林获得成功,使这一地区自然条件发生了巨大变化,“昔日黄沙滚滚,如今林茂果香。”为了更好地发挥樟子松防风固沙  相似文献   

4.
吴祥云  陈淑霞 《林业科技》1993,13(2):16-17,6
本次试验是在辽宁省西北部彰武县境内的章古台.该地区属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干旱多雨,夏季炎热,冬季寒冷,年平均温度为5.7℃,年降水量500mm左右,植物生长期150天,平均海拔226.5m,土壤为生草风沙土.  相似文献   

5.
吉林省的沙地位于西部沙质草原地带,海拔150~300m,属于内蒙古东部和东北草原科尔沁沙地的一部分。主要分布在德惠、农安、怀德、梨树、双辽各市县和松原、白城地区,以及松花江、辽河流经本区的沿河两岸一带。面积20.5万hm’,占东北沙地面积的48.9%。本区的植被属草原旱生植物区,建群植物主要有禾本科、菊科和豆科植物。常见的木本植物有黄榆、蒙古桑、蒙古杏、黄柳、锦鸡儿等乔灌木。自50年代起,随着在沙地大规模营造防风固沙林,栽植、引进了杨、榆、樟子松和落叶松等新品系和新树种,从而改变了沙地原有的特征面貌,形成了现有…  相似文献   

6.
营造防风固沙林是控制和固定流沙,防止风沙危害改良沙地性质变沙漠为农、林牧业生产基地的经济而有效的措施,是长远地从根本上改造和利用沙地的重要途径。而且,乔、灌、草相结合防风固沙林还能为“四料”俱缺的沙区生产木材、饲料、燃料和肥料,达到除害与兴利相结合的目的。  相似文献   

7.
文章在对义县防风固沙林的调查、分析基础上,提出了引进树种,调整现有不合理结构,调整布局,治理沙化等对策。  相似文献   

8.
几种防风固沙林对地下水位影响的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不同树种,不同结构,不同配置的防风固沙林的蒸腾作用和涵养水源的能力也是不同的,两者综合作用的结果,导致林内地下水位的升降,本文旨在对几种常见的防风固沙林进行水文效应方面的对比分析,以探索比较合理的林分结构。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榆靖沙漠高速公路的防风固沙林小气候效益进行观测、分析和研究,指出其防护林体系已形成规模,小气候效益显著,防护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0.
防风固沙林在控制风沙和保障区域生态安全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通过对河西走廊防风固沙林进行调查分析,结果表明:河西走廊防风固沙林的乔木应用比例只有8.18%,灌木树种比例达91.82%,其中梭梭占比60.93%。纯林所占比例达56.82%,其中梭梭纯林的比例达到50.00%;造林密度超过1 650株·hm-2林地占调查样地的84.38%,都是株距小行距大的结构均匀林分。灾害性大风和长期干旱影响和限制了防风固沙林分布与人工林建设,早期造林所建防风固沙林密度过大、配置不合理等问题已经显现。  相似文献   

11.
杨树栽培区划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运用277个县23个杨树品种的2 980块标准地的调查资料,采用聚类分析方法,把全国杨树栽培范围划分成13个栽培区,并作了生产力评价。  相似文献   

12.
芽梢斑螟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芽梢斑螟幼虫蛀害马尾松雄花枝、球果和嫩梢,造成果萎、断梢和形成小而密的树冠,是我国马尾松等松类上新发现的重要钻蛀性害虫。该螟在浙江省淳安县为一年一代,以幼虫在被害雄花枝、球果和枯梢上越冬。本文通过系统的观察研究,叙述了该螟发生与林地气候、寄主和天敌等生态因子的关系。通过防治试验,提出灯光诱杀、早春用40% SN-851等杀虫剂喷梢和保护天敌等治理措施。  相似文献   

13.
80年代以来,人们越来越重视以营林为基础的综合防治措施。山东昆嵛山林场多年来全面实行封山育林,把全部林地改造为混交林,松干蚧和松毛虫的危害程度逐年下降,连续16年有虫不成灾。为了探索其原因,寻求长期控制虫害的途径,在以前研究基础上,进一步研究了日本松干蚧发生和松树死亡的环境因子,以及影响这些因子的相互关系,试图通过营林保护措施,在松林里造成一种有利于有益生物生存繁衍,提高松树速生丰产的生境;抑制主要虫害的发生,从而促进松林自然控制松于蚧[Matsucoccus matsumurae(Kuwana)]、松毛虫(Dendrolimus spectabilis Butler)的生态效应。现将1987~1989年的研究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4.
利用引诱剂和肿腿蜂防治松墨天牛的研究*   总被引:23,自引:3,他引:23       下载免费PDF全文
松墨天牛是松树的主要蛀干害虫,亦是松材线虫病的主要传播媒介。利用引诱剂能够大量诱集松墨天牛,使用浓度以1:3较为经济实用。1号引诱剂诱虫能力最强,1、2号混合液及4号诱虫效果次之。诱虫量一般比对照提高17.8~54.9倍,比伐倒木提高1.2~3.2倍,比病虫枯死木提高5.8~7.2倍。诱集后可降低林木枯死率2%~32%,防治效果达70%~95%。施引诱剂的同时再施1:1的氧化乐果稀释液可毒杀62.4%~100%的天牛幼虫。每公顷释放管氏肿腿蜂28 142头,当代防治效果可达40%~50%,经3~4个月持续防治效果可达69.6%~85.3%。  相似文献   

15.
16.
17.
刚竹毒蛾是为害毛竹林的重要害虫之一,为突发性害虫。为探寻其科学的防治技术措施,于2015年在毛竹林中采用喷粉技术施用1.1%苦参碱粉剂,药剂用量为22.5kg/hm2,采用喷烟技术施放5%桉油精可溶液烟雾剂、烟碱·苦参碱烟雾剂、苦参碱烟雾剂,药剂用量均为750mL/hm2,对4龄前的刚竹毒蛾幼虫进行林间防治试验。结果表明:施药后2d,4种药剂的防治效果均达90%以上,表明4种药剂均具有高效杀虫作用,可应用于防治刚竹毒蛾幼虫。试验结果可为生产上制定环保、经济、高效并与林区林业生产水平相适应的害虫防治措施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8.
从1974~1990年,在苗圃、幼林、造林地及防火线上筛选适用的除草剂,结果表明:松、杉苗圃以除草醚、果尔作土壤处理,防效达90%以上,高于1m的松、杉、阔叶树、果树以草甘膦作叶面喷洒,防效达85%以上;造林地以草甘膦、2,4-D丁酯、草甘膦+调节膦及威尔柏+草甘膦作叶面喷洒,防杂草、灌木效果达95%,防火线上以草甘膦与调节膦或威尔柏混用为好。在室内生测表明:草甘膦+调节膦有增效作用,草甘膦具有解偶联剂作用,抑制膜上ATP酶活性。  相似文献   

19.
[目的]通过构景因素控制试验,揭示林木胸径与密度对森林景观的影响规律,为林分密度调控提供参考。[方法]以枫香林为例,综合应用PhotoShop、AutoCAD、SpeedTree等软件,开展森林景观模拟;借助林业试验设计方法开展胸径、密度与景观美景度关系的两因素、单因素控制性试验。[结果](1)在设定的10个密度水平下,胸径变化对美景度(SBE)的影响总体不显著,景观优劣次序为20 cm30 cm10 cm;但若取各胸径级前3个高分SBE比较,则优先次序为30 cm20 cm10 cm;(2)密度对美景度的影响总体上为极显著,不同胸径级的美景度随密度变化均为先升后降趋势,以适中密度为最优,但随着树体的增大,峰值密度向左偏移,10 cm、20 cm、30 cm的最佳密度分别为1 389、833、389株·hm-2。密度-美景度曲线拟合结果为二次曲线,函数形式分别为SBE10=3.435+0.005X1-1.639E(-6)X12(R2=0.719)、SBE_(20)=4.013+0.004X2-1.677E(-6)X_2~2(R~2=0.713)、SBE_(30)=6.355+0.001X3-8.128E(-7)X32(R2=0.728);(3)胸径与密度的交互效应对美景度有极显著影响,但同一密度、同属随机分布的不同模拟场景对美景度的影响不显著。[结论]组合应用多种软件进行森林景观模拟与评价取得了良好结果,方法可行;林分美学质量受胸径、密度两个因素的综合影响,随着胸径增大而提高,但不同胸径有不同的最佳配密匹配度。  相似文献   

20.
棕榈藤物种的收集和引种驯化研究*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研究共收集/引种棕榈藤3属48种6变种,保存36种5变种,其中省藤属30种5变种,黄藤属5种,钩叶藤属1种,保存率为75.9%。研究结果表明:绝大部分国内藤种表现出较强的适应性,而引自国外的藤种,只有异株藤,长咀黄藤,马尼拉藤和西加省藤表现出较强的适应性,其它藤种均难地忍受低温或干旱条件;根据苗期的生长速率,可将苗木归成3种类型:即速生型,次速生型和慢生型,依藤种的开花结实过程和特点,可将藤种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