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我国进入老龄化国家,农村养老问题成为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本文在对目前农村养老状况的描述和对众多研究者关于农村养老问题意见看法总结的基础上,针对农村养老的实际情况,提出家庭养老才是农村养老保障的最佳选择.  相似文献   

2.
随着我国进入老龄化国家,农村养老问题成为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本文在对目前农村养老状况的描述和对众多研究者关于农村养老问题意见看法总结的基础上,针对农村养老的实际情况,提出家庭养老才是农村养老保障的最佳选择.  相似文献   

3.
养老保障是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内容。战后日本在经济高速发展的过程中,逐步制定了一系列社会保障制度,为农村养老提供了必不可少的制度保障。在我国,随着新农保政策的出台,社会养老保险制度也日趋完善。本文通过对比研究中日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产生背景、发展模式和特点.旨在为我国建立农村社会保障制度提供思路和借鉴。  相似文献   

4.
陈赛飞 《绿色科技》2015,(3):286-288
指出了在社会、经济、家庭结构转型的现状下,家庭养老的弱化和机构养老的不足让我国的养老问题日渐突出。分析了我国养老的现状,提出了我国社区养老的运作模式,以期为国内养老问题的解决尽一份绵薄之力。  相似文献   

5.
社会养老保障是指在全国范围内建立的面向全社会所有公民的养老保障制度。我国现行的社会养老保障制度,虽有社会养老保障之名,却缺乏社会养老保障之实,最突出的表现就是覆盖面窄、统筹层次低:一是人群覆盖面窄。按不同人群划分,我国的社会养老保障,在公务员、职工、自由职业者、农民等各社会人群之间还远未能实现广泛覆盖。二是统筹的层次低,我国现行的社会养老保障还远未实现全国范围内的统筹,原则上是实行省级统筹,事实上在大部分省市,真正意义上的省级  相似文献   

6.
养老服务保障关乎社会公平正义、关乎国家发展活力,关乎每个家庭的安康和幸福,是人民群众普遍关心的重大民生热点问题。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构建养老、孝老、敬老政策体系和社会环境,推进医养结合,加快老龄事业和产业发展"的要求。可以说,人口老龄化是21世纪人类共生共享的重大成就,也是人类共同面临的重大挑战。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且当前很多地区已进入深度老龄化。然而,在老龄事业发展和养老体系建设的过程中,我们正面临着诸多瓶颈问题。  相似文献   

7.
我省林区社会保障体系存在的弊端主要有参保率不足、保险金筹集不畅和交费率高等.解决的对策主要是扩大社会保险覆盖范围、提高基金征缴率、实施社会养老和家庭养老相结合的养老方式、建立多元化的养老保障制度、实现社会保障金征收的多元化管理和加快社会保险法制建设.  相似文献   

8.
指出了老年人的养老问题一直是近年来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老年人这一特殊群体在整个社会的发展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所以老年人的养老问题是社会保障事业完善的重要内容。近年来,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形势严峻,老年人养老方式呈现多元化、社会化的发展趋势。基于这一背景,针对老年人养老方式的选择问题进行了研究,通过资料分析等方式,对我国老年人的养老方式现状进行了调查,分析了传统家庭养老存在的问题、新型养老方式出现的原因以及养老方式多样化的原因,为老年人养老方式的选择提出了合理化建议。  相似文献   

9.
吴清 《技术与市场》2013,(8):188-189,191
消费养老是将消费增值的价值以养老保障的形式回馈给消费者,它作为一种新型的养老方式,具有传统养老方式没有的优势。然而,在实际推行中会涉及到企业、银行、保险机构等多方面的配合与协作。针对这种新型养老方式的社会认知程度设计基于李克特式的量表,并对调查问卷进行初步统计分析,提出安全性、遗产观念等影响选择该方式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0.
彭柳高 《中国林业》2011,(14):51-51
近日,江西省遂川县黄坑乡大沙村二女结扎户罗玉明夫妇说:“计生部门帮助我们二女户家庭“绿色养老”真是好,我现在已种植高产油茶6亩,三五年后就可以增加近万元的收入,我还要扩大规模多栽树。如今我想通了,育儿养老不如育林养老来得实在。”这是遂川县大力实施计生“绿色养老工程”后的一个喜人场景。  相似文献   

11.
基于调查问卷,通过卡方检验和二元Logistics回归分析了老年人智能设施购买意愿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性别、身体状况、手机使用情况、家庭月均收入、生活中的困难情况、对居家养老政策和服务了解状况、自身养老需求、对现有养老方式的满意程度成为影响老年人购买智能设施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2.
本文根据我市农村家庭林业经济发展的必然性,阐明了家庭林业经济在农村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将农村家庭林业经济分为4个类型,并提出发展农村家庭林业经济应采取的措施。  相似文献   

13.
林改之路,在天山脚下延伸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实行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是将农村家庭联产承包经营制度从耕地向林地的拓展和延伸,是对农村土地经营制度的丰富和完善。全面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是农村土地经营制度的又一重大变革,是一项惠及亿万农民的民心工程,是发展现代林业的强大动力,是促进农村和谐稳定的有力保障。——题记  相似文献   

14.
叶春帆 《中国林业》2011,(23):29-29
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是继家庭联产承包制之后我国农村经营制度的又一重大变革,与农村土地家庭承包经营有着同等重大的历史意义。从2009年开始,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平乐县开展了以“明晰产权、放活经营、落实权责、保障收益”为主要内容的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一作,笔者有幸作为技术人员参与了这一改革工作。  相似文献   

15.
林业家庭承包与双层经营体制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林业家庭承包与其他方式承包在立法概念、物权性质、条件设置、流转方式等诸方面的比较分析,阐明农村土地家庭承包赋予农民人均一份长期而有保障的完整永久的林地使用权,促进林业、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而其他方式承包是家庭承包的补充,虽承包经营,但承包期内村集体仍始终享有全部收益权和处置权。落实统分结合双层经营体制,家庭承包应占主导地位。并通过调研实例说明,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克服了小农经济的弊端,是适应现代林业发展的一种统分结合双层经营体制。  相似文献   

16.
指出了随着社会的进步与发展,在经济,教育,政治等多领域高速进步的同时,社会矛盾也逐渐凸显,而人口老龄化已经成为很多发达国家的社会矛盾,这一情况在我国也逐渐凸显。让老人如何老有所依,如何快乐地度过晚年,老人所在的养老环境就需要关注和重视。我国农村老人比城镇老人多一倍,城镇老人以养老机构为主,而现有养老机构的现状又是公立的不完善,私立的价格偏高。大部分的养老院不能做到生态养老。基于此,探讨了生态养老住宅区的规划与设计,以期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刊中报     
《2007年农村经济绿皮书》发布农民生活水平落后城市7年中国社科院农村发展研究所和国家统计局农村社会经济调查司联合发布《2007年农村经济绿皮书》。绿皮书指出,2006年城镇居民家庭的恩格尔系数(食品支出占消费支出的比重)为35.8%,农民家庭为43%。从恩格尔系数看,农民家庭的生活水平仅相当于城镇居民家庭7年前的水平。  相似文献   

18.
唐晋文 《中国林业》2010,(12):35-35
集体林地是国家重要的土地资源,是林业重要的生产要素,是农民重要的生活保障。实行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把集体林地经营权和林木所有权落实到农户,确立农民的经营主体地位,是将农村家庭承包经营制度从耕地向林地的拓展和延伸,是农村改革的又一次重大突破。受国际金融危机冲击影响,大量农民工返乡,而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给农民增收和返乡就业提供了大有作为的空间,将给广大农民带来实惠。  相似文献   

19.
指出了社区是老年人重要的起居场所,依据养老规范及原则进行设计的社区能满足老年人养老需求。新建养老社区已根据相关要求建设,但新建小区量少无法惠及大部分老年人。国家提出整合资源改造如老旧小区等的居住环境,以达到普惠性养老的目地。我国许多老旧小区由于设计时标准相对较低,现今缺乏适老化的公共设施及满足老年人需求的休闲空间,无法为老年人提供舒心、适宜的养老环境。着眼于此,选取昆明市永胜路社区金龙小区作为研究地,先调查分析了该老旧小区存在的问题,再从空间、公共服务、交通环境等方面提出了适老化策略:减少缝隙空间保留原有植被增强老年人的可识性,增设出入口保障老年人快速到达健身场所,改建公共服务场地增加设施,对道路进行重新分级并铺设防滑铺装。  相似文献   

20.
以云南省陆良县为研究区域,采用问卷调查、回归分析等方法,探究我国西部农村家庭生活碳足迹现状,剖析其影响因素,旨在将低碳生态理念贯彻应用到农村环境治理体系中,为改善农村生活耗能方式、降低农村碳排放量,恢复农村自然生态提供决策参考。结果表明:(1)研究点农村居民人均每年因家庭生活的直接消费及间接消费产生684kg的碳足迹,其中以直接能源的消耗所产生的碳排放为主;(2)城镇化水平相对较高的城镇居民间接消费碳足迹的比重高于城镇化水平相对较低的城镇;(3)农村家庭生活碳足迹与居民的消费水平、消费结构、饮食结构、交通出行方式、家庭能耗方式、家电类型以及用水习惯等因素显著相关;(4)针对研究点农村居民家庭生活碳足迹的特征,提出当前应改善居民生活能源消耗结构、鼓励使用清洁能源、引导农村居民践行低碳节能生活方式等措施,可以对农村居民碳足迹增长起到缓解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