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新疆褐牛初乳中蛋白质、氨基酸和IgG测定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测定10头全舍饲新疆褐牛母牛分娩后2h、24h、48h、72h、96h、120h初乳中蛋白质、免疫球蛋白G(IgC)含量以及2h、24h、48h 17种氨基酸含量,结果:蛋白质含量分别为12.59、6.08、4.75、4.41、4.10、4.09g/100g,是常乳(3.2g/100g)的3.93、1.90、1.48、1.38、1.28、1.28倍;IgG含量分别为60.56、16.67、4.00、1.77、1.09、0.74mg/ml,是常乳的108.14、29.77、7.14、3.16、1.95、1.32倍。母牛分娩后2h、24h、48h初乳中17种氨基酸总含量分别是常乳的5.03、2.25、1.34倍。牛初乳蛋白中的氨基酸构成和FAO/WHO推荐值十分相近,尤其对幼儿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  相似文献   

2.
为探究荷斯坦牛围产后期乳成分变化规律及其影响因素,本研究采集了79头新产母牛产后0~7 d每次挤奶的牛奶样品,测定1 573份样品的乳脂率、乳蛋白率、乳糖率、牛奶尿素氮含量和乳干物质率,比较初乳和常乳在各项乳成分上的差异,并分析乳成分在母牛产后随时间的变化趋势,利用SAS 9.2软件分析胎次和挤奶时间对乳成分的影响。结果表明:与新产牛产后第1次分泌的牛奶相比,产后第2次分泌的牛奶中的乳成分已发生改变;乳脂率、乳蛋白率和乳干物质率在产后逐渐下降(P<0.05),而乳糖率和牛奶尿素氮含量在产后逐渐上升(P<0.05);除乳脂率外,其他乳成分在产后第7天尚未达到常乳水平(P<0.05);胎次对初乳的乳脂率和乳蛋白率均有显著影响,挤奶间隔时长造成早中晚所产牛奶在乳脂率、乳蛋白率和牛奶尿素氮含量上存在显著差异。因此,选择初乳及过渡乳饲喂犊牛时,应充分考虑产后时间、胎次和挤奶间隔等因素对营养成分造成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四川奶业》2005,(4):12-13
奶牛分群饲养,是根据母牛分娩后不同的产奶阶段和产奶水平,按奶牛的营养需要和精粗饲料的营养含量配制平衡的日粮饲养母牛,这既便于饲养管理,又能充分发挥母牛的产奶性能。母牛分娩后一般分为三期,第一期为产犊后15-120天,产奶量占全期产量的48%左右;第二期为产犊后121-210天,产奶量占全期的28%左右;第三期为产犊后211-305天,产奶量占全期的24%左右。以一个泌乳期产量6000kg母牛为例,第一期产量为2880kg(平均日产27.4kg);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蜀宣花牛6 767个胎次的产奶量测定和1 055头母牛乳样的乳成分分析,揭示了蜀宣花牛的泌乳性能。牛群实际胎产奶量一世代平均3109.4kg,平均泌乳期281.4d,平均乳脂含量4.6%;二世代的平均产奶量、泌乳期和乳脂含量分别为3 311.3 kg、281.2 d和4.5%;三世代分别为3889.4 kg、283.5 d和4.5%;四世代分别为4 495.4 kg、297.0 d和4.2%。从不同胎次看,蜀宣花牛母牛的产奶量和泌乳天数均随胎次的递增而增加,第3~4胎达到高峰,从第5胎开始,随着母牛产犊胎次的递增,产奶量有所下降。蜀宣花牛乳脂含量明显高于黑白花奶牛、纯种西门塔尔牛和我国育成的草原红牛及新疆褐牛。表明蜀宣花牛具有较好的泌乳性能。  相似文献   

5.
扎鲁特旗中国西门塔尔牛-科尔沁(草原)型培育工作,经过多年的努力,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良种母牛成年平均体高达129.9cm,平均体重达568.5kg;305天平均产奶量达3187.5kg,乳脂率4.21%;24月龄阉牛120天育肥平均日增重1369g,屠宰率55.76%,净肉率45.57%;总体经济效益投入产出比为1:4.24。  相似文献   

6.
牛初乳含有丰富的营养成分和生物活性因子,是制作功能性食品的重要原料。新疆拥有172.43万头良种牛和改良牛(2003)[1],具有开发牛初乳制品的资源优势。新疆褐牛是新疆自行培育的乳、肉、役兼用品种牛,也是新疆广大农牧区饲养数量最多的奶牛。据估计其总数为80万头,占新疆良种奶牛和改良牛总头数的46.4%。关于新疆褐牛初乳产量及乳成分,过去鲜有报道,本文对此进行了调查和分析。1材料和方法1.1试验动物的选择试验动物来自乌鲁木齐种牛场三分场。该场饲养新疆褐牛成母牛220头,采用全舍饲方式饲养,2003年成母牛305d平均产奶量5169.5kg。从该场…  相似文献   

7.
对得益乳业牛场的中国荷斯坦奶牛1-7d内初乳中的常规成分及免疫球蛋白含量进行测定。结果表明:牛初乳中蛋白质、脂肪、乳糖、灰分、密度以及免疫球蛋白含量均在分娩后48h内发生显著变化(P〈0.05),72h后趋于平稳,到第5天时乳中各种营养成分接近常乳水平(P〉0.05)。  相似文献   

8.
邓川牛是洱源县的奶用黄牛品种,1954年开始引进荷斯坦牛进行级进杂交改良,1989年全部改良为邓川黑白花牛。2010年,全县存栏79047头,能繁母牛存栏47428头,牛奶总产量19.2万t,群体平均305天产奶4050kg,优秀个体产奶量突破8000kg,奶农收入达到5.97亿元,占全县农业总产值的40%以上。  相似文献   

9.
母牛分娩后7d所分泌的乳汁称为初乳,以后分泌的为常乳。初乳含干物质、蛋白质、脂肪、矿物质、维生素都比常乳丰富,仅乳糖含量比常乳少。初乳不但营养丰富,且易被犊牛消化吸收。初乳中含有免疫球蛋白M、免疫球蛋白G和免疫球蛋白A3种免疫球蛋白。初生犊牛免疫系统不完善,且血液中无抵抗病原微生物抗体,须从母牛初乳中获得抗体,初乳中的免疫球蛋白对犊牛防御病原微生物的侵袭起到决定性的作用,可快速增强犊牛的免疫能力。  相似文献   

10.
试验旨在研究水牛初乳和常乳主要组分的动态变化规律。采用乳品分析仪对摩本杂水牛(摩拉水牛×德宏水牛)初乳和常乳中乳脂、乳糖、乳蛋白、总固形物(TS)和非脂固形物(SNF)等含量进行测定,用SDS-PAGE对乳蛋白各组分进行分离,并利用凝胶成像系统进行扫描定量。结果表明,初乳中乳糖含量随泌乳天数的增加逐渐升高;乳蛋白、总固形物(TS)和非脂固形物(SNF)含量呈下降趋势;初乳中乳脂含量变化不规则,出现小幅波动;蛋白质各组分中乳铁蛋白(LF)、血清白蛋白(SA)、免疫球蛋白(Igs)含量第1天最高,以后开始下降;酪蛋白(CN)在乳蛋白百分比含量中占优势,随着泌乳天数的增加逐渐升高;β-乳球蛋白(β-LG)第1天含量低,第5 和7天达到最高值;α-乳白蛋白(α-LA)第1天最低,第2天急剧上升,以后变化平稳。常乳中大部分组分含量比较稳定,有时有波动,但各天数之间差异不显著。研究结果显示,水牛乳中大部分组分的含量在初乳中变化较大,初乳的营养价值高于常乳。  相似文献   

11.
文章对多浪羊初乳及常乳营养成分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多浪羊羊奶营养丰富,常乳中蛋白质、脂肪、乳糖、铁、锌、钙、磷、维生素B1、维生素B2、维生素E的含量分别为5.79%、6.40%、4.56%、0.36mg/100g、6.7mg/100g、195.86mg/100g、146.0mg/100g、0.043mg/100g、0.214mg/100g。初乳中蛋白质、脂肪、乳糖、铁、锌、钙、磷、维生素B1、维生素B2、维生素E的含量分别为常乳的3.6、2.0、0.4、2.6、7.0、1.1、3.0、17.9、13.5倍。氨基酸含量丰富,富含人体所需的必需氨基酸。  相似文献   

12.
1初乳 母牛在生产出犊以后的5-7天分泌的乳汁为初乳,初乳中含有18%的蛋白质,是常乳中蛋白质含量的4-5倍。另外,钙、磷等矿物质含量也是常乳的2倍。初乳中含有的各种维生素的量也是常乳的几倍甚至是十几倍。初乳中还有能够杀死并杀灭多种病原微生物的溶菌酸和抗体。初乳被犊牛吮吸至胃内以后,会刺激其消化腺从而分泌出大量的消化酶,促进胃肠机能的早期活动。  相似文献   

13.
为提高围产期奶牛的产奶性能,通过向围产期奶牛饲料中添加催乳保健散,测定添加中药组(试验组)与未添加中药组(对照组)奶牛的产奶量及乳成分含量。结果表明:催乳保健散可以有效提高产奶初期奶牛的产奶量及4%乳脂校正乳;极显著提高奶牛初乳中乳糖率,显著提高乳脂率;对初乳中乳蛋白率有一定影响,但是差异不显著;极显著提高产后14天、28天牛奶中乳糖率;极显著提高产后14天、28天、42天、56天、70天乳脂率;极显著提高70天、84天时试验组奶牛常乳中乳蛋白率。说明催乳保健散可以显著提高围产期奶牛的产奶量及乳成分含量。  相似文献   

14.
试验旨在探究妊娠后期饲粮中添加β-胡萝卜素对母猪初乳、常乳成分及肠道菌群的影响,并揭示肠道菌群与乳成分之间的相关性。选取胎次相近的妊娠后期二元杂交母猪48头,随机分为3组,每组16个重复,分别饲喂添加0、30和90 mg/kg β-胡萝卜素的饲粮,试验从妊娠第90天开始到分娩后第14天结束。分娩当天采集母猪初乳和粪便样品,哺乳第14天采集母猪常乳样品。对初乳中免疫球蛋白(Ig)水平以及常乳中乳成分进行测定,粪便样品通过16S rRNA测序技术进行分析。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饲粮添加β-胡萝卜素有提高母猪初乳中IgM的趋势(P=0.173),降低IgG的趋势(P=0.155);添加30 mg/kg β-胡萝卜素显著提高了常乳中乳蛋白和尿素氮含量(P<0.05),同时降低了乳糖含量(P<0.05),而添加90 mg/kg β-胡萝卜素降低了常乳中总固体含量(P<0.05)。对粪便菌群进行分析发现,β-胡萝卜素上调了Eubacterium brachy group、Ruminococcaceae UCG009、Ruminococcaceae UCG014等菌群的丰度,下调了Candidatus Soleaferrea、Coprococcus 3、Lachnospiraceae NK4B4 group等菌群的丰度。相关性分析表明,Coprococcus 3与初乳中IgM水平呈显著负相关(P<0.05),Fibrobacter与初乳中IgG、IgM水平呈显著正相关(P<0.05);Lachnospiraceae NK4B4与常乳中乳蛋白和总固体含量呈显著正相关(P<0.05);Ruminococcaceae UCG009与初乳中IgG水平呈显著负相关(P<0.05)。以上结果表明,β-胡萝卜素可通过调节肠道菌群影响母猪初乳及常乳的成分组成。  相似文献   

15.
《畜牧与兽医》2014,(11):65-68
牛的初乳是新生犊牛重要的营养来源,是新生犊牛获得被动免疫的重要物质基础。研究表明母牛的品种、年龄及初乳量都会对初乳的质量产生一定的影响。本文对西杂母牛初乳中常规营养成分和犊牛采食初乳后血清中免疫球蛋白、胰岛素含量变化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母牛产后212 h与2412 h与24144 h相比,初乳中总乳固体、乳蛋白含量高,且差异显著(P<0.05);乳糖含量低,差异极显著(P<0.01)。母牛产后12 h,初乳中乳蛋白含量显著高于产后24 h、72 h(P<0.05)。犊牛采食初乳后24 h,血清中IgA含量最高;采食初乳后72 h,血清中IgA含量最高。犊牛出生后2 h以内采食初乳与出生后2144 h相比,初乳中总乳固体、乳蛋白含量高,且差异显著(P<0.05);乳糖含量低,差异极显著(P<0.01)。母牛产后12 h,初乳中乳蛋白含量显著高于产后24 h、72 h(P<0.05)。犊牛采食初乳后24 h,血清中IgA含量最高;采食初乳后72 h,血清中IgA含量最高。犊牛出生后2 h以内采食初乳与出生后24 h采食初乳相比,采食初乳后24 h采食初乳相比,采食初乳后2144 h,血清中IgG含量较高。试验表明:母牛产后2144 h,血清中IgG含量较高。试验表明:母牛产后212 h的初乳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犊牛出生后212 h的初乳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犊牛出生后224 h,小肠对IgG、IgA吸收能力较高,犊牛产后2 h以内采食初乳更有利于提高自身免疫力。  相似文献   

16.
1后备牛饲养目标1.1总体目标:保证后备牛正常生长发育,注重瘤胃、乳腺和骨骼的正常发育;提高后备牛成活率,减少发病。1.2配种:14~15月龄配种,体高≥127cm,体重≥375kg。2.2初乳要点2.2.1初乳特指母牛产后第一次挤的乳,第二、三次挤的称为过渡乳。推荐产后1~2h内将母牛初乳挤尽。1.3产犊:23~24月龄产犊,体高136~140cm,体重570~620kg,体况评分3.5分。1.4生长:日均增重750~800g;体高增加3cm/月(2~14月龄),1cm/月(14~24月龄)。  相似文献   

17.
为探索伊犁马泌乳特性、构建伊犁马产奶量及乳成分变化规律的模型,本实验以新疆伊犁州昭苏马场核心群的15匹泌乳期、年龄、胎次相近的伊犁马为研究对象,利用Wood模型对伊犁马泌乳期30~120 d的105条泌乳记录进行拟合,预测其日产奶量及乳成分随泌乳天数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Wood模型对产奶量的拟合度为0.85,乳成分拟合度在0.75~0.95;乳蛋白产量的泌乳曲线拟合度最高为0.95,乳糖率泌乳曲线拟合度最低为0.75;15匹伊犁马全泌乳期平均日奶产量为9.20 kg,产奶高峰日出现在第55天,日产奶量为14.37kg/d,预测120d泌乳期的产奶量为1053kg。通过使用Wood模型对产奶量及乳成分进行拟合,拟合度较为理想,可作为预测伊犁马产奶量及乳成分变化的模型之一,为乳用马的培育提供数据参考。  相似文献   

18.
刚出生的仔猪能量贮存有限,体脂肪只有1%-2%,可动员脂肪低于10g/kg,所以糖元成为最主要的能量贮存物质,占可利用的60%;外来能源以初乳中的乳脂和乳糖为主,但初乳中乳脂和乳糖含量较低。初乳中干物质含量占26%,其中乳脂占18%,常乳中干物质占19%,其中乳脂占42%,而且母猪在分娩后最初几天内,泌乳能力又尚未完全发挥,  相似文献   

19.
以2213头成年乳肉兼用牛产奶量纪录和558个乳样的乳脂测定结果为基础材料,对四川乳肉兼用牛的泌乳性能进行了初步分析。结果表明,四川乳肉兼用牛的各胎次泌乳量为3889.4±1580.6 kg,泌乳期为283.5±35.2 d,乳脂率为4.509%±0.58%。其中第1胎至第5胎305 d平均泌乳量分别为3395.4±740.81 kg,4123.4±1038.8 kg,5260.7±1728.9 kg, 5149.6±1988.4 kg和4896.3±1979.5 kg;第1胎至第5胎平均乳脂率分别为4.403±0.32%,4.561±0.63%,4.561±0.72%,4.470±0.35%和4.497±0.73%,第5胎及5胎以上个体305 d平均产奶量为4602.3±1478.4 kg,表明四川乳肉兼用牛具有较好的泌乳性能。  相似文献   

20.
 采用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对摩本杂水牛(摩拉水牛×德宏水牛)初乳和常乳中Zn、Fe、Cu等三种微量元素含量进行测定。结果表明,在第1 、2 d的初乳中Zn含量显著高于其余几天的初乳和常乳(P<0.05),第3 d开始Zn含量接近常乳,在3 d至90 d之间稍有波动,但差异不显著(P>0.05)。Fe和Cu含量随泌乳进行逐渐降低,其在初乳中的含量均高于常乳,常乳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其中第1 d初乳中Fe含量显著高于第7 d (P<0.05),而与其余几天初乳相比差异不显著(P>0.05),第1、2 d初乳中Fe含量均显著或极显著高于常乳(P<0.05);第1 d初乳中Cu含量显著高于第3、5 d的初乳(P<0.05),与第2、7 d相比差异不显著(P>0.05),第1、2 d初乳中Cu含量极显著高于常乳(P<0.01)。研究显示水牛初乳中Zn、Fe、Cu等三种微量元素的含量大都高于常乳,反映了乳腺在初乳期矿物质的分泌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