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香石竹品种的RAPD 标记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苏友波  林春  毛静  莫锡君  杨明 《园艺学报》2004,31(1):109-112
 用随机扩增多态DNA (RAPD) 技术, 选用4 个随机引物, 对87 个大花型香石竹品种总DNA进行随机扩增。4 个引物均得到了稳定的RAPD 图谱。扩增出的片段分子量在500~4300 bp 之间, 每个随机引物扩增出的条带数在8~12 条之间, 共扩增出2113 个条带, 平均每个引物扩增的DNA 条带数为915 条。根据DNA 谱带计算品种间遗传距离, 对87 个品种进行了聚类分析, 分为10 个组群, 组群间差异较大, 组群内差异较小。  相似文献   

2.
采用ISSR标记和RAPD标记技术研究了15个君子兰品种的遗传多样性。结果表明:从55条寡聚核苷酸引物中筛选出10条简单重复序列引物,共扩增出65条带,平均每条引物扩增出6.5条带,其中5.4条多态性带,多态性比率为81.95%;从55条寡聚核苷酸引物中筛选出11条多态性引物,共扩增出47条带,平均每条引物扩增出4.27条带,其中32条多态性带,多态性比率为67.88%。POPGEN软件计算出君子兰品种间遗传距离为0.1123~0.6330,平均值为0.3263。基于遗传相似系数的UPGMA聚类分析将15个品种明显聚为二组,国兰系列品种为一组,日本兰系列品种组成另一组。  相似文献   

3.
利用RAPD分子标记技术对长白山地区24个野生软枣猕猴桃种质资源进行检测,应用NTSYSpc 2.10e软件对遗传一致性和遗传距离进行分析。以期解析长白山地区野生软枣猕猴桃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亲缘关系。结果表明:用24个扩增效果良好的引物进行RAPD扩增反应后,共扩增出187条带,其中多态性条带为181条,占96.8%,平均每个引物产生7.54个多态性条带。24个野生软枣猕猴桃种质资源之间遗传距离为0.02~0.58,并具有同一地理区域聚类趋势,且不同地理区域间存在较高的遗传多样性。  相似文献   

4.
真龙柚是从沙田柚芽变中选育出的新品种。为了进一步确定芽变系性状的可遗传性,对沙田柚和真龙柚及其无性系子代6个样品进行了RAPD和SSR分析。结果表明,8个RAPD引物共扩增出43条稳定清晰的条带,其中5条具有多态性,多态性比率为11.6%;26对SSR引物共扩增出34条带,只有5条带具有多态性,多态性比率为14.7%;真龙柚样品与沙田柚样品的遗传距离为0.063,它们之间在DNA水平上存在遗传差异。  相似文献   

5.
辣椒种质遗传多样性的RAPD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11个RAPD随机引物对37份辣椒材料进行PCR扩增。共扩增出51条谱带,其中多态性条带36条,多态性检测率占70.6%,不同引物扩增的条带在3~7条不等。结果表明:通过聚类分析37份辣椒种质供分为5个类群,每类群的种质亲缘关系较近,但遗传关系与地域距离并无明显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6.
苦瓜种质资源ISSR遗传多态性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ISSR分子标记对30份苦瓜种质进行遗传多态性分析,从23个引物中筛选出13条重复性好,条带清晰的引物进行PCR扩增,共扩增出79条带,其中58个为多态性条带,占总带数的73.4%,每个引物扩增的条带数为4~10条,平均6.07条。对ISSR结果进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30份苦瓜种质间的遗传距离为0.025~0.520。在遗传距离为0.21处可将30份苦瓜种质划分成6个品种群,其亲缘关系与种质地理分布和植物学性状特征等有一定关联。  相似文献   

7.
【目的】利用RAPD分子标记技术研究国内长白山地区和韩国由来野生软枣猕猴桃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方法】以长白山地区和韩国由来的28个野生软枣猕猴桃的叶片为材料,利用RAPD分子标记技术进行了遗传多样性分析,并明确了它们之间的亲缘关系。【结果】利用131个随机引物进行PCR,从中筛选出了多态性高、重复性好且扩增条带清晰的24个引物。24个引物在28个野生软枣猕猴桃中共扩增出191条带,其中多态性条带为186条,占97.4%。平均每个引物产生7.75个多态性条带。应用NTSYSpc 2.10e软件进行遗传一致度和遗传距离分析后用UPGMA方法进行聚类分析。28个野生软枣猕猴桃种质资源之间的遗传距离为0.020 2~0.934 2。遗传距离0.58时可将28个野生种划分成2大类。在遗传距离最小的0.02处,有蛟河2号和3号2个野生种,其RAPD分子标记相似性为98%。【结论】来自不同地理区域的野生软枣猕猴桃之间存在较高的遗传多样性,而在同一地理区域内遗传多样性较低。韩国野生软枣猕猴桃之间的遗传多样性较低,且与二道白河、汪清、左家等地的野生软枣猕猴桃亲缘关系较近。即具有同一地理区域聚类趋势,且不同地理区域间存在较高的遗传多样性。  相似文献   

8.
对北京地区24个杏鲍菇栽培品种的遗传多样性进行RAPD分析,选取了40条RAPD随机引物对供试的24个杏鲍菇菌株的基因纽DNA进行PCR扩增,最终成功筛选出9条RAPD引物,共扩增出142条稳定、清晰的DNA条带;聚类分析结果表明,在相似系数为0.850的水平时,可将24个供试菌株分为5大类;主坐标分析结果与聚类分析基本一致;RAPD分子标记技术成功的表明了北京地区杏鲍菇菌株的遗传多样性,为杏鲍菇的遗传育种研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9.
对18个麝香百合基因型的遗传差异性进行了RAPD分析,筛选具有优良性状的新品种,并尝试使用RAPD标记技术的DNA指纹图谱作为DUS测试的分子生物学依据.结果表明:14条引物共扩增出142条带,其中多态性条带106条,多态百分比为74.65%,总体多态百分比不是很高,说明各基因型之间遗传差异较小.对RAPD扩增结果进行聚类分析,这18个基因型可以分成4类.一些引物扩增的结果显示,部分基因型具有特异性条带,说明RAPD技术在DUS测试中可以从分子生物学性状来鉴定新品种的特异性.  相似文献   

10.
15个樱桃品种的RAPD分析   总被引:20,自引:4,他引:20  
利用RAPD技术,用104条随机引物对甜樱桃的14个品种和中国樱桃的1个品种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其中有14条引物的多态性较好。用任意一条能出现扩增带的引物,能明显区分开中国樱桃和甜樱桃,RAPD标记能够准确地进行种间的区分;而用一个引物或两个引物的组合只能鉴定出甜樱桃的一个品种。聚类结果显示,中国樱桃和甜樱桃的遗传距离最远;黄色果肉的养老和其他红色果肉的品种遗传距离较远。RAPD分析基本能够反映甜樱桃品种间的遗传多样性,但效果不理想,鉴定品种较为困难。  相似文献   

11.
以98 份大葱种质资源为供试材料,对其16 个表型性状进行多样性分析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大葱种质的遗传多样性丰富,多样性指数最高的数量性状和质量性状分别为株高和叶节紧密度,变异系数最大的为单株质量。聚类分析可将大葱种质分为4 个类群,类群Ⅰ的种质多为“矮细”类型的直筒状葱,类群Ⅱ的种质表现为假茎短的鸡腿状葱,类群Ⅲ的种质主要为植株“高细”、假茎较疏松、出叶孔间距大的直筒状葱,类群Ⅳ的种质主要为“高粗”类型、蜡粉多、叶数多的直筒状葱。  相似文献   

12.
以新疆野葱与普通大葱(章丘大葱和日本元藏大葱)为试材,采用盆栽控水法研究干旱胁迫对3种葱生理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野葱整体长势较弱,但随着土壤相对含水量的降低,野葱株高、叶长等形态指标变化幅度小;野葱叶片和假茎中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质、脯氨酸含量及根系活力、抗氧化酶活性均高于普通大葱,且相对电导率和MDA、H_2O_2含量增加幅度小于普通大葱,可溶性糖、脯氨酸含量和SOD、POD活性增加幅度大于普通大葱,根系活力下降幅度低于普通大葱。综合各项指标,野葱的抗旱性优于章丘大葱和日本元藏大葱。  相似文献   

13.
部分栽培葱属植物叶绿体基因组的RAPD分析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盖树鹏  谢震  王美  孟祥栋 《园艺学报》2001,28(6):560-561
  提取我国栽培的几种主要葱属植物的叶绿体DNA , 利用RAPD 技术进行遗传关系分析。从56 个10 bp 随机引物中筛选出18 个多态性引物进行扩增分析, 14 个材料共扩增出270 条带, 其中246 条具多态性。UPGMA 聚类将供试葱属品种分成4 个组。葱属在进化上存在两个方向, 分别形成了管状叶和扁平叶两种类型。  相似文献   

14.
潍科1号是以鸡腿葱自交系作为轮回亲本经饱和回交转育而成的BS026CA雄性不育系为母本,以1279自交系为父本配制而成的长白鸡腿葱一代杂种。株高120~150cm,葱白长44cm左右,葱白直径3.4cm左右,单株质量550~700g,叶色深绿,辣味较浓,生长期内功能叶片7~9片。抗霜霉病、病毒病和紫斑病。每667m~2产量5200kg左右,适于山东、河北、河南、辽宁等北方地区露地冬贮栽培或保护地栽培。  相似文献   

15.
Summary

Randomly amplified polymorphic DNA (RAPD) markers were used to estimate genetic diversity among 24 cultivars of short-day onions. Total genomic DNA was extracted and subjected to RAPD analysis using 90 arbitrary 10-mer primers. Of these, 15 primers were selected which yielded 137 bands, 91.24% of which were polymorphic. None of the primers produced a unique banding pattern for each cultivar. RAPD data were used to calculate a Squared-Euclidian Distance matrix which revealed a minimum genetic distance between cultivars ‘AFLR-722’ and ‘PBR-140’, and a maximum genetic distance between cultivars ‘PBR-139’ and ‘A.Kalyan’, and ‘MS-48’ and ‘A.Kalyan’. Based on the distance matrix, cluster analysis was done using a minimum variance algorithm.The dendrogram thus generated, based on Ward’s method, grouped the 24 onion cultivars into two major clusters. The first cluster consisted of cultivars from the northern region, and the second of cultivars from the southern region of India. The present study shows that there is high diversity among the onion cultivars selected and indicates the potential of RAPD markers for identification and maintenance of onion germplasm for crop improvement purposes.  相似文献   

16.
唐葱601 是以优良自交系2010-1 为母本,以玉11-8 为父本进行有性杂交,利用单株混合选择法,经过5 代连续定向选择选育而成的长葱白大葱新品种。株高150 cm,叶片数4~6 片,葱白长65 cm 以上,横径2.5 cm 左右,单株鲜质量0.3 kg,每667 m2 产量在6 000 kg 以上,VC 含量为108 mg · kg-1(FW),可溶性糖含量为12.86%,口感甜脆。高抗霜霉病、锈病,抗紫斑病,适合河北、京津及东北等地种植。  相似文献   

17.
青杂3号是以大葱雄性不育系08青601A为母本,以山东品种宗正葱王优选株高代自交系08-21-3-7为父本配制的三系杂交新品种。株高150 cm左右,葱白质地紧密,长60~65 cm,横径3.5~4.0 cm,口感甜脆多汁,适宜冬季贮藏保存。叶片直立,抗风、抗倒伏能力较强。成株平均鲜质量450 g,每667 m~2产量约7 500 kg,田间抗霜霉病、紫斑病、病毒病的能力优于对照寒丰巨葱,适宜在河北、山东、辽宁等北方地区栽培。  相似文献   

18.
以国内外90 份葱种质及28 份杂交组合为试材,在大棚网室环境条件下进行抽薹性比较。结果表明:除1 份极易抽薹材料外,其余89 份葱种质可划分为易抽薹、抽薹居中和耐抽薹3 组,分别占供试种质总数的41.1%、36.7% 和21.1%。与中国种质相比,欧洲种质和日本种质在总体上耐抽薹性较强。对杂交组合及其亲本的抽薹性状进行调查,发现67.9% 的杂交组合表现负超亲优势或负中亲优势,且均易抽薹;7.1% 的杂交组合表现为正超亲优势,但优势不明显。因此,在葱育种中欲获得耐抽薹一代杂种,双亲均需选择耐抽薹或至少双亲之一是耐抽薹品种方可达到目标。  相似文献   

19.
雄性不育技术的研究对大葱杂种优势的进一步利用具有推进作用。介绍了大葱雄性不育的类型、大葱雄性不育花器官的形态特征和花粉发育的细胞学研究情况、大葱雄性不育生物分子学的研究情况,总结了利用大葱雄性不育创制的不育系及育成的杂种一代在生产上的应用情况,并对大葱雄性不育杂种优势的利用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20.
新葱5 号是采用多亲本、多重杂交技术,综合众多亲本的优良性状,经多年系统选育出的大葱新品种。株高95~100 cm,葱白长35~40 cm,底茎粗6~7 cm,中茎粗2.5~3.0 cm,叶片深绿色,生长期功能叶6~8 片,平均每667 m 2 产量5 000 kg,适合河南、河北、山西、山东等地种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