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2015年在河南省安阳市和天津市静海区研究了地点、播期和品种对棉花脱叶催熟效果的影响,设置了50%噻苯隆(450 g·hm-2)和40%乙烯利(1500 mL·hm-2)混用及高(2700 mL·hm-2)、低(1800 mL·hm-2)剂量50%噻苯·乙烯利悬浮剂共3个处理,以喷施清水为对照。结果表明,脱叶催熟剂的脱叶效果显著,不同条件下各处理药后18~20 d的脱叶率均达到90%以上,满足机械采收的要求;但催熟效果有限,同期的平均吐絮率仅比对照高5百分点。自然脱叶率和吐絮率越低,脱叶催熟剂促进脱叶和催熟的效果越明显。脱叶催熟处理不影响棉花产量和纤维长度及强度,但显著降低了纤维整齐度。  相似文献   

2.
为了探求棉花化学打顶是否影响化学脱叶催熟剂使用效果,2014―2015年选择2种化学打顶剂(氟节胺复配剂、缩节胺复配剂),以人工打顶方式为对照,研究不同打顶方式对机采棉脱叶催熟效果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化学打顶处理棉花在吐絮期喷施脱叶催熟剂8 d后,脱叶率和吐絮率都显著高于人工打顶棉花,2年平均高出约4.6和2.4百分点,挂枝叶(离层形成且脱落但被挂在茎秆、果枝上的叶片)率较人工打顶处理棉花低2.2百分点;喷施脱叶催熟剂16 d后,脱叶率、吐絮率相对人工打顶处理2年分别高1.9、6.4百分点,挂枝叶率相比人工打顶处理棉花少1.5百分点。化学打顶棉花在喷施脱叶催熟剂后8 d,2年脱叶率均在90%以上,喷施脱叶催熟剂后16 d,吐絮率均超过90%;与化学打顶棉花相比,人工打顶棉花脱叶率和吐絮率达到90%所需时间多7~8 d。综上,化学打顶处理可提高叶片脱落率,降低挂枝叶率,提升脱叶质量,使棉铃吐絮时间集中。  相似文献   

3.
棉花机械采收前需要应用化学脱叶催熟剂促进脱叶和吐絮。试验于2014年在河北省河间市和北京中国农业大学上庄实验站进行,研究了多种脱叶催熟剂对棉花脱叶率、吐絮率、产量、纤维品质和种子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2014年偏旱年份,脱叶催熟剂的催熟效果不明显,但脱叶效果显著;河间试验点应用脱叶催熟剂后天气条件有利,脱叶效果好于天气条件不利的上庄试验点;复配剂50%噻苯·乙烯利SC的脱叶效果较好,受不利天气条件的影响也比较小。参试的各脱叶催熟剂对棉花产量、纤维品质和种子质量均无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4.
4种脱叶催熟剂在棉花上的应用效果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研究了4种脱叶催熟剂在棉花上的应用效果。结果表明,4种脱叶催熟剂均具有很好的脱叶效果,辉丰脱净的脱叶效果最好,脱叶率达到96%以上;瑞脱龙、欣噻利和脱吐隆效果基本相同,脱叶率达到90%以上。4种脱叶催熟剂催熟效果均很好且差异不大,棉花吐絮率均达到了96%以上;对衣分的影响均较小。4种脱叶催熟剂对棉花铃重影响不同,辉丰脱净和欣噻利处理的铃重均比对照低0.2 g;对棉花品质的影响均较小。脱吐隆、辉丰脱净和欣噻利药剂减少了棉花效益,瑞脱龙药剂增加了棉花效益,瑞脱龙和脱吐隆为最佳药剂。  相似文献   

5.
不同脱叶催熟剂在安徽的应用效果研究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研究了9种脱叶催熟药剂及其复配剂在安徽沿江棉区棉花上的应用效果,结果表明,噻苯隆与乙烯利的复配剂具有较好的脱叶催熟效果,施药15d后脱叶率达92.0%,25d后达96.0%,脱叶药效在94.0%以上;施药15d后吐絮率达78.0%,25d后达85.0%,吐絮药效在65.0%以上;对棉花纤维品质无显著影响,同时增加了子棉产量;生长旺盛的棉株加大用药量效果更佳。  相似文献   

6.
研究不同海岛棉新品系对脱叶剂欣噻利及其施药频次的响应,分析其脱叶率、吐絮率、品质性状及产量性状的差异。2019年以海岛棉品系ZX25、ZX61、ZX85、ZX102、ZX113为对象,经脱叶试验筛选出早熟、絮畅、朵大、对欣噻利敏感的品系ZX102 和ZX113,于2020年开展脱叶剂频次试验。研究表明:ZX102 和ZX113 对脱叶剂敏感,早熟、吐絮集中,农艺性状和产量性状满足机械采收的要求;施药频次试验中,一次性足量喷施脱叶剂处理较2次轻量喷施脱叶剂处理的脱叶率、吐絮率达到机械采收要求的时间提前约3~6 d,且均高于清水对照;喷施脱叶剂后上部棉铃的马克隆值显著降低,对其他品质性状无显著影响;同时,上部棉铃的铃重显著降低,籽指下降,但对衣分和籽棉产量无显著影响,并且一次性足量喷施脱叶剂对纤维品质、产量性状的影响大于2次轻量喷施。2次喷施欣噻利(900 mL·hm-2+900 mL·hm-2)后的脱叶率、吐絮率理想,对纤维品质及产量性状的不利影响较小,可用于指导实际生产,确保原棉质量。  相似文献   

7.
几种脱叶催熟剂在棉花上的应用效果研究   总被引:14,自引:6,他引:8  
在棉铃吐絮率达到25%~30%时,喷施脱吐隆、噻苯隆、乙烯利3种脱叶催熟剂,结果表明,脱吐隆与乙烯利(36.5g·hm^-2+600g·hm^-2)混合使用,具有较高的脱叶效果和较好的催熟作用,药后10~20d药效达到86.95%~95.03%,吐絮药效达7.08%~11.24%,霜前皮棉产量比空白对照增加8.99%,该处理的脱叶、吐絮效果及霜前花率均优于脱吐隆单用;使用噻苯隆225g·hm^-2的脱叶效果较明显,药后10~20d药效达88.09%~97.73%,显著高于乙烯利600g·hm^-2与720g·hm^-2处理,但其催熟效果低于乙烯利。乙烯利对棉花种子发芽率影响较大,脱吐隆和噻苯隆的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8.
棉花化学催熟与脱叶技术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介绍了棉花化学催熟与脱叶的原理及当前催熟剂和脱叶剂的混用/复配现状,分析了化学催熟与脱叶对棉花产量、品质和种子质量的影响,重点探讨了催熟剂和脱叶剂的使用技术,并对我国各棉区催熟及脱叶技术的发展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9.
棉花脱叶催熟剂综合性状效果试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方差分析法和灰色关联度综合评价法对棉花脱叶催熟剂不同处理的脱叶率、吐絮率、铃重、衣分和子指进行研究。方差分析结果表明,脱吐隆+乙烯利的脱叶率显著高于超脱+乙烯利、瑞脱龙+乙烯利和棉叶落清+乙烯利;4种脱叶剂加催熟剂处理吐絮率均明显高于对照,但相互之间差异不显著;除脱吐隆+乙烯利处理对铃重影响较大外,其余各处理对衣分和子指的影响差异不显著。通过灰色关联度评价,4种脱叶催熟剂处理综合效果优劣排序为瑞脱龙、棉叶落清、超脱、脱吐隆。  相似文献   

10.
采用极飞3WWDZ-15A多旋翼植保机喷施棉花脱叶剂“棉田阔笑”(540 g·L-1噻苯隆·敌草隆悬浮剂),通过布置雾滴测试卡研究了雾滴在棉花冠层的沉积分布情况,结合田间脱叶催熟效果调查及棉花纤维品质检测,研究了烷基乙基磺酸盐、农健飞和倍达通3种助剂对棉花脱叶催熟效果、棉花产量主要构成因素和纤维品质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无人机喷施脱叶剂,雾滴沉积分布满足脱叶剂施药要求。添加助剂的3个处理药后30 d脱叶率达到85.53%~100%,显著高于未添加助剂的处理。添加农健飞、倍达通助剂处理的棉花吐絮率分别为66.22%和60.73%,显著优于未添加助剂的处理。助剂对棉花铃重和衣分及纤维品质主要指标无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