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重点比较不同类型杀菌剂防治烂铃病害的效果,明确了不同药剂对棉铃疫病的室内测定结果。在江苏省多种药剂多点试验结果表明,铜制剂具有良好的保铃效果和较长的残效期,适宜应用于烂铃病害的防治实践。其中以保4及护铃Ⅰ具有较好的田间防效,且保4具病虫兼治的效用  相似文献   

2.
为确定“棉萎克”喷雾加滴灌控制新疆棉田黄萎病的效果,分别在南疆阿拉尔和北疆精河县选用连作30年以上、黄萎病发病中等偏重的地块,连续2年开展相应的试验示范。结果显示,“棉萎克”于播种后50 d喷施,之后每间隔10 d连续滴灌2次的处理,喷施后10 d时“棉萎克”对棉花黄萎病的防治效果在40%以上,籽棉产量较对照增加7.0%~9.3%。综合考虑效果和成本认为,在黄萎病发生偏重的新疆棉田,采用“棉萎克”在黄萎病发病初期喷雾1次,10 d后滴灌1次,既可有效控制病害,又可实现节本增效。  相似文献   

3.
重点比较了不同类型杀菌剂防治烂铃病害的效果,明确了不同药剂对棉铃疫病的抑制中浓度。在江苏省多种药剂多点试验结果表明,铜制剂具有良好的保铃效果和较长的残效期,适宜应用烂铃病害的防治。其中以保4及护铃1具有较好的田间防效,且保4具病虫兼治的效用。  相似文献   

4.
利用行间覆膜技术防治棉花烂铃病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利用棉田行间覆膜技术在河北省献县、河间市、曲周县三地开展了棉花烂铃病的防治研究和示范.结果表明,在棉田第一个棉铃成铃之前,利用塑料薄膜完全覆盖棉田行间裸露地面,可以阻止棉花烂铃病原菌由土中向棉铃上传播,有效防烂铃病的发生.在发病初期,对棉花烂铃的防治效果可达70%以上;到发病中后期,防效仍较显著,达到34.0%~54.92%.测产结果表明,行间覆膜比行间不覆膜的棉田每公顷增收子棉418.5 kg,当年每公顷纯增收2641.5元,具有防治棉花烂铃病的潜力和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5.
1排水降湿棉田四沟不畅、田间湿度大会导致烂铃多,因此,必须及时清理四沟,使沟沟相通,排除渍水。对地势较低的棉田,应适当加深四沟深度,以降低地下水位。  相似文献   

6.
棉萎克对棉花黄萎病的防控效果及使用技术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2015年于河南安阳黄萎病人工病圃和新疆黄萎病重病田研究了棉萎克对棉花黄萎病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在人工病圃黄萎病发生的中期,连续喷施600倍棉萎克2次后,处理区的病情指数下降14.3%,标记病株的平均病级由4.0下降到2.8;而对照区病情指数增长92.6%,标记病株的平均病级由4.2上升到5.9,对黄萎病的防治效果为55.4%。在新疆阿拉尔和石河子重病田黄萎病发生初期,连续喷施棉萎克3次后,对黄萎病的防治效果分别为66.1%和73.1%。本研究表明,在棉花黄萎病发生初期喷施棉萎克对棉花黄萎病具有较好的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7.
1排水降湿 棉田四沟不畅、田间湿度大会导致烂铃多,因此,必须及时清理四沟,使沟沟相通,排除渍水。对地势较低的棉田,应适当加深四沟深度,以降低地下水位。  相似文献   

8.
1排水降湿棉田四沟不畅、田间湿度大会导致烂铃多,因此,必须及时清理四沟,使沟沟相通,排除渍水。对地势较低的棉田,应适当加深四沟深度,以降低地下水位。  相似文献   

9.
通过连续几年的田间观察和调查,发现不同的棉花品种由于具有不同的株型特征,在同一气候条件下,烂铃程度轻重明显不同.通过对棉花品种的株型特征分析表明:烂铃轻的品种株型特征是第一果枝着生位离地较高,吐絮速度快,株型清秀通风透光好,茎秆坚硬和果枝硬而不向下弯曲,叶片小并能及时落叶.为培育抗烂铃品种指出了方向.  相似文献   

10.
豫北地区棉花烂铃综合防治措施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河南安阳县一般年份棉花的烂铃率在10%~15%左右,严重年份可达到30%以上,及时采取有效的技术措施进行防治,是提高棉花产量、改善棉花品质的关键技术之一。根据多年基层工作的实践经验,从实用、实效出发,将棉花生产中预防棉花烂铃的技术措施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1.
以新陆中50号为供试材料,设4个密度梯度,分析密度对棉铃时空分布、农艺性状和经济性状的影响,对籽棉单产和密度进行回归分析。结果表明,10 361株·(666.7 m-2)处理的“三桃”总数、伏桃数、内围铃数、上部铃、果枝数、有效果枝数和铃重显著高于对照(14 965株·(666.7 m-2));10 361株·666.7 m-2和12 627株·(666.7 m-2)处理的单株成铃数显著高于对照;12 627株·(666.7 m-2)处理的籽棉、皮棉产量显著高于对照。密度与籽棉单产的二次曲线回归方程为y=-0.000 005 78x2+0.118x-164.72。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2012年阿克苏地区首次较大规模示范推广机采棉技术情况的调研,分析了机采棉示范推广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发展措施建议.  相似文献   

13.
新疆阿拉尔垦区抗铃病棉花品种筛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调查和研究新疆阿拉尔垦区棉花不同品种的抗性,在棉花育种材料中筛选出对铃病抗性较高的品种(品系)。选择30个供试材料,设计小区试验,田间调查烂铃数计算烂铃率,利用SPSS 13.0软件的离差平方和法进行聚类分析。结果显示:在30个供试品种(品系)中,根据铃病发生轻重程度分为3大类:第一类发病较轻,发病率为19.5%~41.9%;第二类为发病中等类型,发病率为48.9%~68.9%;第三类为发病较重类型,发病率为75.8%~99.8%。由此可知,不同的棉花品种对铃病抗性差异显著,棉花育种中应结合产量和品质选择抗性较好的品种保留,三大类别可保留的品种(品系)分别为KS1、KS2、KS21(第一类),KS3、KS6、石惠9号(第二类)和KS22(第三类)。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我国各地棉铃病害频繁流行为害,在西北内陆棉区,尤其是新疆,更为严重。总结了我国棉铃病害发生现状和病害的种类;分析了其流行原因,主要是品种更替、长期连作、气候条件有利、管理粗放、密度较高、肥水较高、棉田生态利于铃病发生等。为此,建议在加强病情监测的基础上,实施种植抗铃病品种、行间覆盖等多种绿色防控措施。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我国各地棉铃病害频繁流行为害,在西北内陆棉区,尤其是新疆,更为严重。总结了我国棉铃病害发生现状和病害的种类;分析了其流行原因,主要是品种更替、长期连作、气候条件有利、管理粗放、密度较高、肥水较高、棉田生态利于铃病发生等。为此,建议在加强病情监测的基础上,实施种植抗铃病品种、行间覆盖等多种绿色防控措施。  相似文献   

16.
2012年对3种不同邻作方式田块田间棉铃虫发生动态进行了系统调查,结果显示,3种邻作方式田间棉铃虫幼虫均出现3个高峰期,高峰期出现早晚和虫量大小顺序为加工番茄-玉米-蔬菜-黄豆邻作方式、棉花-玉米邻作方式、棉花-棉花邻作方式;对越冬蛹田间调查结果显示,越冬蛹数量以棉花-棉花邻作下的棉田最大,其次是棉花-玉米邻作的玉米田,第三是加工番茄-玉米-蔬菜-黄豆邻作的蔬菜地,第四是加工番茄-玉米-蔬菜-黄豆邻作下的加工番茄田.  相似文献   

17.
为了了解新疆阿拉尔垦区不同种类棉花铃病的发生情况和优势种类,2018年采用对角线法在阿拉尔垦区棉田进行相关调查,利用DPS 7.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显示:阿拉尔大田棉花铃病平均发病率为18.30%;以角斑病为主,其次是红腐病,黑果病和红粉病发病率较低,且伴随着其他铃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8.
转基因棉花田间棉盲蝽的发生与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抗虫棉种植面积的增大,棉盲蝽近几年来演变为棉花上的主要害虫,并且其发生和为害呈逐年加重的趋势。简述了近年来我国棉盲蝽综合治理技术的研究进展,包括棉盲蝽发生日趋严重的原因、发生程度的特点、防治策略、防治指标与防治适期,以及简单介绍了防治棉盲蝽各种行之有效的治理措施,为棉田棉盲蝽的防治技术及治理方案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9.
新疆棉区脱叶催熟剂喷施时间对棉铃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探讨脱叶催熟剂喷施时间对棉铃生长发育的影响,本研究依据植株顶部铃龄变化,采用分阶段喷施脱叶催熟剂(80%噻苯隆可湿性粉剂+40%乙烯利水剂)的方式,以不喷施脱叶催熟剂为对照,研究脱叶催熟剂对棉铃干物质累积特性的影响,探讨棉纤维和棉籽生长对脱叶催熟剂不同喷施时间的响应。结果表明,喷施脱叶催熟剂显著降低了铃壳干物质质量的最大理论值,较对照降低了4.6%~8.5%;但对铃壳达到最大理论干物质质量的时间无显著影响。脱叶催熟剂影响单铃纤维干物质质量和棉籽干物质质量,且喷施时间越早则其降低幅度越大,且对单铃纤维干物质质量的影响更为明显;铃龄30 d时喷施脱叶催熟剂较对照分别降低61%和46%,但铃龄44 d时喷施脱叶催熟剂影响较小。分析其原因,主要是脱叶催熟剂喷施时间显著影响了纤维干物质快速累积期的起始时间和终止时间,导致快速累积期持续时间明显缩短和期间的平均累积速率显著下降。因此,单铃纤维干物质质量和单铃棉籽干物质质量对脱叶催熟剂的响应存在差异,这主要是由二者快速累积期的起始时间及期间的平均累积速率的变化引起的。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杂交棉“湘001”开花及脱落记载,研究棉花不同果节位及不同时期的蕾铃脱落规律,并结合天气情况分析杂交棉蕾铃脱落与天气的关系。结果表明:杂交棉不同果节位的脱落规律为自下而上、自内而外脱落率逐渐增高;7月21~30日落蕾率较高,8月10~19日落铃率较高;开花后11天内的幼铃最容易脱落。脱落对天气有滞后反应,气侯因子中高温与强降水对脱落影响最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