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机采棉花的品种选择及配套技术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正机采棉技术是棉花生产技术的一次革新,它能明显降低劳动成本,提高植棉效率,促进棉花生产技术向规模化、机械化、信息化和标准化发展,加快实现棉花生产管理的精准化和轻简化,促使棉花种植效益和棉花品质的同步提升。近几年来,机采棉种植模式与机械化采收等技术发展很快,广大棉农应用机采棉技术的积极性日渐高涨,但是由于机采棉专用型品种还未培育出来,生产中机采的棉花品种多、乱现象普遍存在,影响了机采棉技术增产增  相似文献   

2.
在目前安徽沿江地区不能实现棉花机采的情况下,提出了"植株高度既适于机采也适于人工采收,含絮力适中(不易落花便于集中采收),生育期适中(播种到采收为180天左右),纤维品质及产量性状较优(纤维长度30.0 mm以上,断裂比强度30.0 cN/tex以上,马克隆值5.0以下,籽棉产量3750 kg/hm2以上,衣分在40%...  相似文献   

3.
通过2014~2017年在赣北地区彭泽县芙蓉墩镇开展棉花机械化采收生产应用与实践,探讨赣北植棉区棉花全程机械化生产的可行性。应用结果表明:赣北植棉区在目前的生产条件下实施棉花全程机械化生产是可行的,机采棉示范比传统植棉缩短生育期、减少化肥和农药的用量、减少收花次数和用工、籽棉产量相当、经济效益提高;但机采棉的发展与推广是一个系统工程,在品种选择、种植制度、株行距配置、采棉机与地块的适应性、脱叶与催熟,栽培措施与调控等方面还需进一步优化与成熟,才能取得更好的经济效益和推广开来。  相似文献   

4.
为破解湖北省棉花生产和产业发展的一系列问题和困境,湖北省农业科技创新中心棉花团队以提高植棉效率和效益为目标,以棉花机械化采收为核心,近年来在机采棉关键配套技术研发、相关机理研究和推广示范方面取得的进展和成效,并对今后机采棉的研究和发展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5.
为有效提高机采棉的脱叶质量和采收质量,通过近几年的机采棉示范实践,总结了南疆机采棉田中后期管理要以"促早熟、提品质、防贪青晚熟,加强棉花铃病预防和虫害防治"为目标的管理要点,提出以"降杂质、降三丝、保品质"为目标提高机采脱叶质量及采摘质量的关键技术,并提出了棉花机采过程中应注意的事项。  相似文献   

6.
南疆早熟棉免地膜栽培技术生产试验示范结果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探索通过早熟棉免地膜种植方式来彻底解决地膜对土壤和机采棉原棉污染问题,在南疆多年多点的免地膜栽培技术试验基础上开展了生产示范试验。结果表明:通过发挥早熟棉花品种主要生育进程发育时间短的优势,能解决南疆棉花无膜栽培条件下生育期偏长的问题;播种滴水出苗技术能大幅提高免地膜栽培方式下田间出苗率;同时结合苗期化调和水肥管理等综合技术来提高南疆棉花免地膜种植产量具有可行性。继续研究示范推广此项技术,在保护生态环境、降低能源消耗、促进机采棉生产发展、提升机采棉品质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黄河三角洲棉花生产的根本出路在于全程机械化,全程机械化包括品种选育、土地耕整、精密播种、中耕施肥、植保化控、化学脱落叶催熟、机械采收、棉秆处理、残膜回收、棉花清理加工等多个环节。经过近几年的示范推广,黄河三角洲棉花生产全程机械化水平有了很大提高,但在机械化进程中仍面临着许多薄弱环节的制约,例如棉花打顶、残膜回收、机采棉加工点建设等,还需要加强研究及大力推广。  相似文献   

8.
新疆机采棉主要技术指标及栽培要点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于艳华 《中国棉花》2013,(12):38-39
新疆是稳定发展的特大型棉花生产基地。随着近几年国内劳动力成本持续上升,要保持新疆棉花产业发展,全面推广机采棉已成为必然选择。自2010年以来,新疆机采棉种植、采收发展很快。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南疆第一师示范推广的J206-5、新陆中82号、新陆中70号3个主栽棉花品种进行喷施脱叶剂机采试验,调查棉花对脱叶剂的敏感性及对棉花脱叶率、吐絮率、采净率、含杂率、产量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新陆中82号生育期124 d,叶片小,单株成铃多,含絮力强,采净率高,含杂率低,丰产性好,品质优良,是适宜在南疆棉区种植推广的机采棉品种。  相似文献   

10.
早熟适机采棉花品种冀石29于2022年通过河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该品种纤维品质达到国家棉花品种审定Ⅱ型品种标准;在2021年河北省棉花品种晚春播组生产试验中,籽棉产量、皮棉产量均居同组第1位。总结了冀石29的选育过程、特征特性、适宜种植区域和栽培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南疆第一师示范推广的J206-5、新陆中82号、新陆中70号3个主栽棉花品种进行喷施脱叶剂机采试验,调查棉花对脱叶剂的敏感性及对棉花脱叶率、吐絮率、采净率、含杂率、产量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新陆中82号生育期124 d,叶片小,单株成铃多,含絮力强,采净率高,含杂率低,丰产性好,品质优良,是适宜在南疆棉区种植推广的机采棉品种。  相似文献   

12.
通过2014年江西省棉花生产全程机械化在九江、彭泽2个示范县的试验示范,分析了在实施过程中机采棉清理加工、种植规模、杂草防除、机械配套、适宜机采的棉花品种等问题对示范推广效果的影响,介绍了江西省棉花生产机械化各栽培技术要点,并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发展对策和建议,为江西实施棉花生产全程机械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随着精准施肥、精量播种、节水灌溉、机械采收科技植棉方式的普及推广,新疆博州地区的棉花面积和产量不断增加,但是棉花的品质有所下降.受国际经济形势的影响,我国的棉纺企业不景气,皮棉销售竞争压力大,低品质皮棉不仅经济效益低而且销售困难.如何能在进一步提高博州地区棉花产量的同时使棉花的经济效益不断提高,是当前博州地区棉花生产可持续发展中急需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我国棉花生产全程机械化生产发展现状、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近10年,我国棉花种植面积与总产持续下降,生产成本逐年上升,价格连续下滑。目前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棉花生产基本实现了全程机械化,但其他棉区棉花生产机械化进展缓慢,特别是机械采收几乎是空白。本文分析了我国棉花产业和棉花生产机械化的现状和问题,提出了发展机采棉,推进棉花生产全程机械化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15.
新疆北疆机采棉优质高效综合栽培技术规程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在继承新疆棉花传统栽培技术的基础上,将适宜机采的株行距配置方式、脱叶催熟技术等各项栽培技术措施优化组装配套,提出了新疆北疆机采棉优质高效综合栽培技术规程。本规程规范了北疆机采棉种植的生产技术,包括品种选择、种植模式、田间管理、脱叶催熟、机械采收等技术要素。  相似文献   

16.
集中成铃是棉花机械化采收的核心基础。实现成铃高峰期与光温富能期同步,是提高棉花产量、改善纤维品质和提高种植效益的根本途径。通过调控关键栽培技术,如筛选棉花品种、深松土壤扩库增容、适期播种一播全苗、苗期控氮控旺提弱、全生育期养分要素肥于盛蕾期一次性施用、按主茎日增长量进行精准化学调控、重施叶面肥、及时打顶、喷施催熟剂和脱叶剂等,可明显促进机采棉的集中成铃。应用机采棉集中成铃调控技术,可使铃聚度(光温富能期结铃数占全生育期总结铃数的比例)在80%以上,优质铃数和铃重明显增加,实现长江流域棉区机采棉大面积生产、收获、加工等全生产链示范的成功。介绍了机采棉集中成铃调控技术要点,为该技术在长江流域棉区的推广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机采棉是新疆棉花生产可持续发展的动力之一,它极大改善了生产条件,减轻了棉农劳动强度,提高了劳动生产率.随着机采棉的推进,相关配套技术不能很好匹配,最突出的是品种性状与机采要求有较大差距,技术管理措施有待强化和完善.“十二五”末期以来,受极端气候,如大风、高温、多雨等因素影响,新疆北疆棉花产量徘徊,品质下降.与此同时,国内经济发展增速缓慢,农产品供求过剩,国储棉库存量大,严重影响棉花产业链的效益.  相似文献   

18.
不同脱叶剂对棉花产量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进一步探索棉花脱叶剂使用方法和推进南疆机采棉发展,提升南疆地区棉花产量及品质,通过对南疆当地不同脱叶剂的筛选以及对脱叶率和吐絮率的研究,探明脱叶剂对南疆棉花产量品质的影响,以期为南疆机采棉提质增效和长期稳定发展提供理论依据。试验选用瑞花、催脱通、脱吐隆、瑞脱龙4种脱叶剂在新疆兵团农一师阿拉尔市十二团进行,结果表明,4种脱叶剂均具有很好的脱叶效果和吐絮效果,其中催脱通和脱吐隆处理的脱叶率及吐絮率较好,脱吐隆药效最显著、脱叶率及吐絮率最高,催脱通处理对棉花品质最稳定,脱吐隆、催脱通、瑞花处理不同程度提高了棉花单产。使用脱吐隆、催脱通经济效益最好。  相似文献   

19.
为进一步探索棉花脱叶剂使用方法和推进南疆机采棉发展,提升南疆地区棉花产量及品质,通过对南疆当地不同脱叶剂的筛选以及对脱叶率和吐絮率的研究,探明脱叶剂对南疆棉花产量品质的影响,以期为南疆机采棉提质增效和长期稳定发展提供理论依据。试验选用瑞花、催脱通、脱吐隆、瑞脱龙4种脱叶剂在新疆兵团农一师阿拉尔市十二团进行,结果表明,4种脱叶剂均具有很好的脱叶效果和吐絮效果,其中催脱通和脱吐隆处理的脱叶率及吐絮率较好,脱吐隆药效最显著、脱叶率及吐絮率最高,催脱通处理对棉花品质最稳定,脱吐隆、催脱通、瑞花处理不同程度提高了棉花单产。使用脱吐隆、催脱通经济效益最好。  相似文献   

20.
为探索麦后植棉的轻简化栽培新途径,在湖北省3个重点植棉地区进行麦后直播棉花全程机械化试验,研究了麦后机采棉生长发育及产量、经济效益。结果表明:麦后直播"中915"可缩短生育期,增加果枝始节着生节位和高度,获得了较高子棉产量。与人工采摘相比,机械采摘的产量损失率在9.1%~11.1%,棉纤维长度和马克隆值受影响较小、杂质含量增幅较大。因小麦和棉花的收获产量增加、用工成本降低,麦后机采棉经济效益优于传统麦套棉。因此,筛选适宜机采的棉花品种,通过优化配套栽培技术,降低机械采收损失率、杂质含量,是实现粮棉双高产的根本保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