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董国光 《中国棉花》2009,36(12):35-36
随着棉花种植农艺技术要求和棉花单产的不断提高,新疆兵团各团场拾花劳动力紧缺的矛盾越来越突出。为此,新疆兵团机采棉事业迎来了大的发展机遇,并得到了长足发展。农七师128团自2001年引进机采棉技术以来(包括种植、采摘、加工技术),到2008年共投资5960万元,新建一条机采棉清理加工生产线,  相似文献   

2.
任世华 《中国棉花》2008,35(3):38-38
2007年,农一师三团种植机采棉的职工和加工机采棉的工人感到了前所未有的轻松,因为采收、运输、加工全部实现了自动化.往年,虽然由采棉机将棉花从棉田采回,但运输时需人工装卸,加工时也需人工将棉花喂入加工设备.  相似文献   

3.
张金城 《中国棉花》2019,46(3):44-46
正2018年,阿克苏地区机采棉计划种植面积为17万hm~2,实际种植面积为20.588万hm~2。全地区计划机采面积为10万hm~2,实际机采面积为11.46万hm2。1棉花生产全程机械化的经验和措施1.1组织得力为了完成地委行署制定的2018年阿克苏地区棉花生产全程机械化技术应用的目标任务,地区专门成立了地区、县(市)两级棉花生产全程机械化技术应用推广领导小组,由主管农业领导任  相似文献   

4.
新疆棉区机械采棉应用及其发展可行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一师一团垦区是典型的植棉农场,在1997~1999年机采棉试验示范中,立足于传统栽培配置方式的机采棉示范、立足国产加工机械改造利用、多种类采棉机机型适应性筛选,进一步摸索机采棉完整配套的应用技术,充分体现机采棉技术推广应用带来的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实践证明,大力推广机采棉技术是发展兵团棉花产业的必由之路.为此,一团垦区2000年制定了购置采棉机10台,全团60%的棉花面积实现机械采棉的发展目标.  相似文献   

5.
机采棉花的品种选择及配套技术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正机采棉技术是棉花生产技术的一次革新,它能明显降低劳动成本,提高植棉效率,促进棉花生产技术向规模化、机械化、信息化和标准化发展,加快实现棉花生产管理的精准化和轻简化,促使棉花种植效益和棉花品质的同步提升。近几年来,机采棉种植模式与机械化采收等技术发展很快,广大棉农应用机采棉技术的积极性日渐高涨,但是由于机采棉专用型品种还未培育出来,生产中机采的棉花品种多、乱现象普遍存在,影响了机采棉技术增产增  相似文献   

6.
新疆兵团棉花机械采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9,自引:4,他引:5  
王刚  刘辉  赵海  樊庆鲁 《中国棉花》2011,38(9):37-38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是全国最大的机械化采棉基地。20J1年种植棉花50万hm^2,预计总产皮棉115万t,机采棉将首次突破23.3万hm^2机采棉面积占棉花播种面积的46%,拥有采棉机700余台。自1997年开始示范推广机采棉,到现阶段新疆兵团已基本解决了采棉机的选型和使用技术、栽培模式和管理技术、脱叶剂的使用技术、清理加工技术等关键环节。但由于各种原因在机采棉技术应用中还是出现诸多问题.本文对此进行总结,并提出解决对策,为兵团机采棉的全面推广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7.
新疆机采棉加工过程中棉花品质变化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谷国富 《中国棉花》2017,44(9):22-24
为了掌握新疆机采棉加工中棉花品质变化趋势,依据现有的棉花加工工艺,设计了试验方案,对新疆机采棉加工中的不同工序点棉花品质进行取样、测试、统计,并采用数据分析方法,对不同工艺环节的棉花品质变化进行了分析。随着加工工艺的推进,棉花反射率、黄色深度上升,棉纤维长度下降。  相似文献   

8.
王刚  刘辉  余渝  赵海  陈兵  孔新  李晓刚 《中国棉花》2015,42(1):44-45
<正>自1996年在全国率先引进采棉机开始试采和推广,经过十余年的发展,新疆兵团机采棉取得了长足发展。截至2013年,兵团棉花机采面积达到39万hm~2,占兵团棉花播种面积的66.2%。在扩大机采棉种植面积的同时,新疆兵团还积极探索与机采相配套的栽培模式,确保棉花的高采净率和机采棉质量。但在机采棉快速推进过程中也遇到了一些问题,如棉花品种品质差、脱叶效果不理想、收获的子棉含水率高、加工销售困难多等。为了更好地发挥兵团机采棉示范团场在棉花产业发展中的  相似文献   

9.
对新疆机采棉技术的探讨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黄勇 《中国棉花》2005,32(10):9-11
介绍了新疆机采棉技术的特点及其内容,概述了采棉机的引进及配套技术研究进展,分析了目前存在的配套棉花品种、脱叶催熟、残膜回收等问题,建议从完善配套栽培技术、筛选新型脱叶剂、选育机采棉新品种及优化加工工艺等方面推进新疆机采棉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马辉  戴路 《中国棉花》2015,42(8):39-40
<正>阿克苏地区是新疆乃至全国重要的优质商品棉生产基地。近年来,随着劳动力价格的不断攀升,高昂的人工拾花费用大幅推高了棉花生产成本,使棉花比较效益大幅降低。2012年以来,阿克苏地区把示范推广机采棉综合配套技术作为提高棉花产业提质增效的一项重大举措,在阿瓦提县、阿克苏市、沙雅县、新和县和库车县同时开展机采棉示范工作,以加快机采棉技术的推广应用步伐。1选择适宜品种在优质、高产、抗病的前提下,适宜机采的棉花  相似文献   

11.
正博州棉花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试点以来,棉花生产目标由以前追求数量高产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通过"合作社+种植大户+轧花企业"等新型经营主体,生产符合棉纺市场需求的优质棉花。实现优质棉花这一生产核心,选好机采棉品种是前提,运用好精细整地、精量播种等技术夯实匀苗、壮苗基础,通过减密度及"四早"等手段,使农艺、农机技术融合集成配套,合理利用光热资源,挖掘棉花生产潜力,达到博州机采棉节本提质增效目标。  相似文献   

12.
为了研究新疆机采棉加工工艺对棉花短纤维率的影响,围绕典型的新疆机采棉加工工艺,在昌吉回族自治州(昌吉)和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巴州)各选1条工艺相同的生产线,从籽棉垛(货场)、轧花前、皮棉清理前、打包前等环节取样测试,探讨新疆机采棉加工过程中棉花短纤维率的变化规律。结果:新疆机采棉加工工艺中的籽棉清理环节会降低棉花短纤维率(重量) a,对短纤维率(根数)没有影响;轧花环节会增加短纤维率(重量)、短纤维率(根数);皮棉清理环节会产生新的短纤维,也会清理掉一部分短纤维,短纤维率(重量)降低,短纤维率(根数)在昌吉和巴州2条生产线的变化趋势相反。认为:以此定量分析结果为参考依据,在新疆机采棉加工中应重视轧花机、皮棉清理机的操作使用,做到因花配车,减少棉纤维长度损失,降低棉花短纤维率,提高新疆机采棉加工质量。  相似文献   

13.
为了研究新疆机采棉加工工艺在清理杂质的同时对棉花品质的影响,围绕典型的新疆机采棉加工工艺,从4道籽棉清理前后、轧花前后、3道皮棉清理前后等环节取样、测试,探讨棉花品质指标(含杂率、上半部平均长度、长度整齐度指数、断裂比强度)在新疆机采棉加工过程中的变化规律,分析含杂率与棉纤维上半部平均长度、长度整齐度指数、断裂比强度之间变化的相关性。结果表明:新疆机采棉加工工艺在清理杂质的同时,降低了棉纤维的上半部平均长度、长度整齐度指数、断裂比强度,其中含杂率与棉纤维上半部平均长度、长度整齐度指数相关极显著。认为:以此定量分析为参考依据,结合各地机采棉品质特征调整新疆机采棉加工工艺,增加籽棉清理道次,适当减少皮棉清理道次,可在保证杂质清理效果的同时,提高棉花品质。  相似文献   

14.
2月26日,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发布了GB/T 18353―2018《棉花加工企业基本技术条件》、GB/T 22335―2018《棉花加工技术规范》和GB/T 35834―2018《机采棉加工技术规范》国家标准,并于6月1日起实施。3月8日,日前,我国首个纺织产品限用物质清单标准T/CNTAC 8―2018《纺织产品限用物质清单》正式发布并开始实施。4月4日,美国政府宣布将对中国输美500亿商品加征25%关税,6月15日公布了加征关税商品名单,并于7月6日正式生效,棉花和棉短绒在列。  相似文献   

15.
黄河流域棉区机采棉栽培技术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机采棉是指通过使用机械采棉设备取代人工采摘棉花的农业生产方式,是现代化植棉的重要内容.虽然目前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已有50%以上的棉田实现了机械化收获,但包括长江流域和黄河流域在内的内地棉区仍完全依靠人工收花,机采棉工作一直没有实质性进展.直到2012年,在山东棉花研究中心的配合下,滨州市农机局和东营市农机局分别在沾化县、无棣县、东营区等建立了机采棉试验示范基地,并于10-11月利用国产3行自走型摘锭式采棉机(4MZ-3)试采成功,采净率90%以上,达到采棉机的规定标准要求,实现了内地棉区机采棉零的突破.同时,由山东天鹅棉业机械股份有限公司提供机采棉清选加工及附属设备,沾化县供销社负责土建和烘干设备,在沾化县建成了山东首条机采棉清理加工生产线,解决了内地机采棉的后续加工问题.本文根据我们的研究和实践,并参考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总结提出如下技术意见,供内地棉区,特别是黄河流域棉区发展机采棉参考.  相似文献   

16.
王永安 《中国棉花》2009,36(5):32-33
机械采棉是新疆棉花产业新的发展目标。因此积极研究和推广机采棉技术是确保本区棉花生产持续发展的迫切需要,是解决棉花收获劳动力紧缺问题、降低棉花劳动强度、扩大经营规模、提高劳动生产率、加速实现我区棉花生产机械化、现代化的战略措施。2008年128团种植机采棉512hm^2,平均每公顷单产子棉5979kg,最高达到7027kg。现将机采棉高产栽培技要点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7.
正棉花生育中后期正值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并进时期,也是机采棉实现优质、高产的关键期,是棉花田间管理的重点期。在跟踪、借鉴国内外机采棉先进生产技术的同时,根据新疆博州植棉区试验示范研究和生产实践验证结果,总结形成了适宜新疆博州植棉区的机采棉中后期田间管理技术。  相似文献   

18.
根据机采棉农艺配套及未来棉花栽培发展的需要,简述了新疆棉花“四集中”管理技术提出的背景、概念、依据、目标和主要内容,为指导该技术在棉花生产中科学应用、进一步促进棉花生产标准化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9.
为了赣北植棉区棉花种植全程机械化的实施,通过从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江西省棉花所等科研院所引进了6个棉花品种,在赣北地区的彭泽县芙蓉墩镇棉花机采棉示范基地开展适于机采棉品种筛选试验,并使用机采棉的栽培管理措施,筛选出适宜赣北植棉区栽培的机采棉品种。综合产量和生育特性结果表明:夏早3号为适合赣北植棉区油后或麦后直播一年两熟栽培机采棉品种。  相似文献   

20.
根据机采棉农艺配套及未来棉花栽培发展的需要,简述了新疆棉花“四集中”管理技术提出的背景、概念、依据、目标和主要内容,为指导该技术在棉花生产中科学应用、进一步促进棉花生产标准化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