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5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为评估斑痣悬茧蜂Meteorus pulchricornis(Wesmael)对其寄主斜纹夜蛾Spodoptera litura(Fabricius)幼虫的寄生作用,在室内研究了斑痣悬茧蜂对2、3和4龄斜纹夜蛾幼虫的寄生功能反应和搜寻效率。结果表明斑痣悬茧蜂对不同龄期斜纹夜蛾幼虫的寄生功能反应均符合HollingⅡ型模型的预测,对3龄寄主幼虫的攻击率大于对2龄寄主,对后者的攻击率又大于对4龄寄主幼虫的攻击;寄主处理时间随寄主龄期增大而延长。此外,斑痣悬茧蜂的搜寻效率随寄主密度增加逐渐降低,相同寄主密度下,斑痣悬茧蜂对2、3龄寄主幼虫的搜寻效率均高于对4龄寄主幼虫的搜寻。研究结果说明,斑痣悬茧蜂对斜纹夜蛾低龄幼虫的寄生作用大于对高龄幼虫的寄生。  相似文献   

2.
草地贪夜蛾Spodoptera frugiperda(J. E. Smith),又称秋黏虫,是新入侵我国的外来物种。为探究本土天敌斑痣悬茧蜂寄生不同龄期草地贪夜蛾幼虫后的生长发育表现,本研究检测了斑痣悬茧蜂寄生2龄、3龄和4龄草地贪夜蛾幼虫后子代蜂幼虫发育历期、茧历期、羽化率、茧重、成蜂个体大小和成蜂寿命。结果表明,寄主龄期对子代蜂的幼虫发育历期、茧历期和成蜂寿命存在显著影响。与寄生4龄幼虫的子代蜂相比,寄生2龄和3龄幼虫的子代蜂幼虫发育历期分别平均延长了2.08 d(z=5.42,P0.05)和1.64 d(z=4.23,P0.05);寄生2龄幼虫的子代蜂茧历期平均延长了0.46 d(z=3.51,P0.05),但寄生4龄幼虫的子代蜂茧历期与寄生3龄幼虫的子代蜂茧历期无显著差异。4龄幼虫体内羽化的子代蜂成蜂寿命比在2龄和3龄幼虫体内羽化的子代蜂成蜂寿命分别平均延长了1.46 d(z=-2.60,P0.05)和1.68 d(z=-2.98,P0.05)。寄主龄期对子代蜂羽化率、茧重和成蜂个体大小无显著影响。随寄主龄期增大,子代蜂的发育速度加快,但寿命缩短。研究结果将为揭示斑痣悬茧蜂与寄主草地贪夜蛾的互作关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以斜纹夜蛾Spodoptera litura幼虫为寄主,观察了不同补充营养处理(饥饿、饲喂清水、饲喂30%糖水)和寄主密度等因素对斑痣悬茧蜂Meteorus pulchricornis的搜寻效率和寄生选择行为的影响。结果显示,不同寄主密度对斑痣悬茧蜂的搜寻效率和选择偏好有显著影响,寄生蜂明显倾向于选择高密度寄主斑块。未发现补充营养显著影响斑痣悬茧蜂的搜寻时间,说明补充营养对斑痣悬茧蜂的搜寻效率没有显著影响,但对其寄生的寄主数量具有显著影响,在5头.叶-1与15头.叶-1的寄主斑块之间具有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4.
[目的] 评价转Bt基因棉通过非靶标寄主斜纹夜蛾和甜菜夜蛾幼虫对寄生蜂的影响。[方法] 分别采用选择性试验和非选择性方法,观察斑痣悬茧蜂对取食Bt棉叶和常规棉叶的斜纹夜蛾和甜菜夜蛾幼虫的产卵选择偏好,并观察子代蜂在不同处理幼虫体内的发育表现。[结果] 取食Bt棉叶的斜纹夜蛾幼虫体重与取食常规棉叶的没有显著差异,而取食Bt棉叶的甜菜夜蛾幼虫体重显著小于取食常规棉叶。对斜纹夜蛾幼虫的选择性试验表明,斑痣悬茧蜂未表现出对取食Bt棉寄主幼虫的偏好。[结论] 斑痣悬茧蜂子代的历期、存活以及羽化成蜂的体型大小等发育适应度特征,不受寄主幼虫所取食的食料植物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草地贪夜蛾Spodoptera frugiperda(J.E.Smith)属鳞翅目灰翅夜蛾属,是新近入侵我国的重大危险性害虫。斑痣悬茧蜂已被证明对同属于灰翅夜蛾属的甜菜夜蛾和斜纹夜蛾的幼虫均具有较强的寄生能力。为探究短期驯化是否能有效改善斑痣悬茧蜂对草地贪夜蛾幼虫的寄生能力,本研究比较了有、无寄生经历的斑痣悬茧蜂雌蜂分别对2龄和3龄草地贪夜蛾幼虫在寄生行为和效能上的差异。结果表明,有寄生经历的雌蜂相对于无寄生经历的雌蜂能够较快刺扎寄主幼虫,并表现出更高的刺扎频率和寄生率,但雌蜂的各项行为指标在2龄和3龄幼虫间无显著差异。本研究将为改善本土天敌对入侵性草地贪夜蛾的防控能力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6.
研究了甜菜夜蛾核多角体病毒对斑痣悬茧蜂Meteorus pulchricornis发育及存活的影响。正在蜕皮的甜菜夜蛾Spodoptera exigua 2龄幼虫被斑痣悬茧蜂寄生后,当其发育到3龄与4龄时分别饲以95%致死浓度(LC_(95))或10×LC_(95)甜菜夜蛾核多角体病毒(SpeiNPV),研究表明:甜菜夜蛾核多角体病毒对斑痣悬茧蜂发育及存活产生不利的影响,影响程度取决于寄生与饲毒的间隔期以及饲毒量。被寄生的甜菜夜蛾幼虫发育到第3龄(即被寄生后第1天,1dpp)分别饲以LC_(95)或10×LC_(95) SpeiNPV的处理,没有寄生蜂老熟幼虫从寄主体内钻出;被寄生的甜菜夜蛾幼虫发育到第4龄(4 dpp)分别饲以LC_(95)或10×LC_(95) SpeiNPV的处理,分别有25.62%与16.31%寄生蜂老熟幼虫从寄主体内钻出。甜菜夜蛾是否饲毒对寄生蜂的出蜂率、化蛹率及羽化率影响显著;饲毒浓度影响寄生蜂的出蜂率、化蛹率,但不影响羽化率。甜菜夜蛾饲毒与否对寄生蜂幼虫及蛹的发育历期无显著影响,但饲毒甜菜夜蛾体内寄生蜂幼虫、蛹及成蜂显著小于未饲毒的甜菜夜蛾体内寄生蜂幼虫、蛹及成蜂。  相似文献   

7.
本研究旨在探究斑痣悬茧蜂是否寄生被短稳杆菌Empedobacter brevis感染的寄主,以及在寄生感病与健康寄主中是否传播病菌。在斜纹夜蛾幼虫为寄主的非选择性寄生试验中,将感染不同浓度短稳杆菌液及其感染后不同时间(1~5 d)的寄主分别供斑痣悬茧蜂寄生,结果表明,当细菌浓度较高时(5.0×107和1.25×107 cfu/mL),寄生率随感染后间隔时间延长而具有较大波动(10%~20%),当细菌浓度较低时(3.13×106 cfu/mL),寄生率波动较小(10%~15%),均表现二次曲线关系;但在对感染后不同时间寄主的选择性寄生试验中,当将感染细菌后1d分别与感染2、3、4或5d的寄主幼虫同时供斑痣悬茧蜂寄生时,斑痣悬茧蜂在感菌后1与3d、1与4d的寄主之间,偏好感菌后1d的寄主幼虫,寄生的寄主数量分别是感菌后3 d的2.5倍、4 d的2.0倍。在病菌传播试验中,分别以斜纹夜蛾和黏虫为寄主,结果表明,斑痣悬茧蜂寄生斜纹夜蛾幼虫后的传染率仅约5%;但寄生感菌黏虫寄主后能够传播病菌,而且传播概率随感染后时间的增加而下降,从起初的40%逐渐降至约10%。本研究结果说明,斑痣悬茧蜂对感染短稳杆菌寄主幼虫存在一定程度的寄生选择性,并通过寄生在一定程度上可传播该病菌。  相似文献   

8.
斑痣悬茧蜂对受药寄主幼虫的选择性及其后代表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究受到杀虫剂亚致死影响的寄主幼虫对寄生蜂的寄主选择及其子代蜂的影响,以容性寄生蜂斑痣悬茧蜂Meteorus pulchricornis为研究对象,以氯氰菊酯亚致死浓度处理的甜菜夜蛾Spodoptera exigua4龄幼虫为寄主幼虫,进行非选择性和选择性试验。非选择性试验表明,斑痣悬茧蜂成功寄生(完成化蛹)的概率随受药寄主的体重增大而提高,而且受药寄主有效存活的概率亦随其体重增大而提高;与对照寄主相比,寄生蜂对受药寄主的寄生率降低60.2%、子代蜂发育历期显著延长、子代蜂体型(用后足胫节长度表示)显著增大。与来自对照寄主的子代蜂相比,来自受药寄主的子代蜂的寄生能力(用寄生率表示)未受影响,但其后代的结茧率降低10%、发育历期显著缩短、体型显著增大,说明羽化蜂的发育适合度得到了提高。选择性试验结果得出不一致的结论,根据对寄生蜂攻击次数的分析,未发现其在对照与受药寄主之间存在显著偏好;但根据第2次攻击的寄主识别期变量进行的风险分析,受药寄主被寄生风险显著低于对照寄主(低59.7%),说明寄生蜂偏好攻击对照寄主幼虫。研究结果说明,斑痣悬茧蜂通过偏好体型较大的寄主幼虫,而减轻了受到杀虫剂亚致死效应的间接不良影响。结果表明该寄生蜂具有鉴别出接受亚致死杀虫剂不久的寄主幼虫的能力。  相似文献   

9.
为评估淡足侧沟茧蜂对草地贪夜蛾的防控效果,在室内环境条件下,研究了草地贪夜蛾幼虫寄主日龄和所取食食物对淡足侧沟茧蜂寄生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无论草地贪夜蛾幼虫取食人工饲料或玉米叶片,淡足侧沟茧蜂对3日龄和5日龄寄主幼虫的寄生率、结茧率、出蜂率及对寄主致死率均显著高于8日龄寄主。另外,在同日龄情况下,淡足侧沟茧蜂对取食玉米寄主的寄生率、结茧率以及子代出蜂率均高于寄生于取食人工饲料的幼虫上的相关指标。寄主取食不同食物会影响淡足侧沟茧蜂的寄生效果,且淡足侧沟茧蜂对5日龄草地贪夜蛾幼虫寄生效果较好。本结果可为室内条件下利用草地贪夜蛾幼虫扩繁淡足侧沟茧蜂,以及应用淡足侧沟茧蜂对草地贪夜蛾进行田间防控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
二化螟绒茧蜂以低龄幼虫在滞育的二化螟幼虫体内越冬。实验条件下还可寄生芦苇螟和荻蛀茎夜蛾。该蜂行两性生殖和产雄孤雌生殖。雌蜂平均产卵119粒,在寄主体内的出蜂量与寄主龄期呈线性正相关,寄生在4龄寄主体内的发育速率最快,蜂体大小与寄主出蜂量呈线性负相关。  相似文献   

11.
在室内(25±1)℃,以小菜蛾3龄幼虫为初始寄主,对过寄生后,小菜蛾幼虫内寄生蜂--菜蛾盘绒茧蜂的种内竞争进行了研究。当2头雌蜂同时寄生(10 min内)同一头寄主,2 d后几乎同时孵化的茧蜂幼虫总有一头1龄幼虫利用发达的角质化上颚攻击同类竞争者。当两次寄生间隔时间为24、48和72 h时,先寄生的茧蜂幼虫分别以86.7%,95.0%和96.9%的比例在发育中占据优势,1龄幼虫使用上颚将后孵化的初孵幼虫杀死,或直接攻击蜂卵致使包囊、黑化的发生,此时物理攻击发挥主要作用,并可能通过先寄生者释放畸形细胞、水解酶等生理抑制方式完全阻碍后产入的蜂卵的发育。当两次寄生间隔时间长达96或120 h,因寄主已不适合茧蜂的再次产卵寄生,致使过寄生率由100%分别下降为69.4%和60.7%;已发生过寄生的个体中,80.0%以上以先寄生者吐丝、结茧化蛹,后寄生者则伴随被过寄生寄主的死亡而不能完成发育。以上结果表明,当种内竞争发生时,菜蛾盘绒茧蜂可通过物理攻击和生理抑制两种途径排除同类竞争者,竞争结果主要取决于雌蜂2次寄生的先后顺序。  相似文献   

12.
双斑截尾寄蝇Nemorilla maculosa是草地螟优势寄生性天敌之一。本文研究了寄主密度和数量对寄蝇寄生草地螟高龄幼虫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双斑截尾寄蝇与草地螟幼虫在1:5~1:25五种不同的益害比时,双斑截尾寄蝇对草地螟幼虫的寄生数随寄主密度增加而增大,其中l:15时达到最高值(9.8±0.6头),与其他处理差异显著;而寄生率随寄主密度继续增大而减小,当两者的比例增加到1:25时,草地螟幼虫的被寄生率仅为25.3%,显著低于1:5处理的84.0%。双斑截尾寄蝇与草地螟幼虫益害比相同时(1:10),寄蝇寄生率随草地螟和寄蝇密度的增加而增大,在相同空间下达到5:50时,寄蝇的寄生率为最高,达66.4%。  相似文献   

13.
在24℃下研究了半闭弯尾姬蜂寄生对寄主幼虫龄期的选择性及对寄主生长发育、取食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该蜂能寄生小菜蛾2-4龄的幼虫,但当2-4龄幼虫同时存在时,偏爱寄生2、3龄幼虫,对2、3、4龄幼虫的选择系数分别为0.37、0.44、0.19。该蜂对4龄幼虫的寄生能力随寄主日龄增大而下降。2-4龄小菜蛾幼虫被寄生后,总发育历期与预蛹期都比未被寄生的显著延长。当小菜蛾幼虫在2龄初被寄生后,总取食量比未被寄生的显著减少;但当幼虫在3、4龄初被寄生后,各龄的取食量与未被寄生的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14.
伞裙追寄蝇是草地螟、黏虫等重大农业害虫的优势寄生性天敌,对害虫种群数量的调控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本文研究了不同龄期草地螟对伞裙追寄蝇寄生效果的影响,为伞裙追寄蝇的室内扩繁和田间应用提供依据。在温度(25±1)℃,相对湿度(65±5)%,光周期14L:10D实验室条件下研究了伞裙追寄蝇对草地螟2、3、4、5龄幼虫及5龄期不同日龄幼虫的寄生效果,5龄期不同日龄幼虫对寄蝇的发育适合度。结果表明:伞裙追寄蝇对2~5龄草地螟幼虫都有寄生行为,但对5龄草地螟幼虫的寄生率(68.89%)显著高于其他龄期;且寄生5龄幼虫的羽化率最高(73.88%)。伞裙追寄蝇寄生能力随寄主日龄呈现先升高而后下降趋势,其中5龄后2~3日龄寄生率(74.44%)、羽化率(78.76%)均最高,子代发育历期最短,产卵量最高,为最适寄生阶段,说明室内扩繁伞裙追寄蝇寄主选择以5龄期2~3日龄草地螟幼虫为宜。  相似文献   

15.
菜蛾绒茧蜂的寄主选择性及寄生对寄主发育和取食的影响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研究了菜蛾绒茧寄生对寄主幼虫龄期的选择性及对寄主生长发育、取食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该蜂能寄生小菜蛾各个龄期的幼虫,但当2-4龄幼虫同时存在时,偏爱寄生2、3龄幼虫,对2、3、4龄幼虫的选择系数分别为0.37、0.39、0.24。该蜂对4龄幼虫的寄生能力随寄主日龄增大而急剧下降,对进入4龄并发育至该龄期40%时间以上的幼虫不能寄生。产卵寄生的雌蜂比例也随4龄幼虫日龄增大而急剧下降。小菜蛾幼虫被寄主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