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本文采用培养皿叶盘法和烘干法研究了常规棉‘Daiza 24C’、单价抗虫棉‘GK19’和复合性状转基因抗虫棉‘Daiza 24’对斜纹夜蛾幼虫选择、取食及营养代谢的影响。结果表明,在非选择性条件下,虽然有较多的斜纹夜蛾1龄和3龄幼虫在‘Daiza 24’叶片上停留,但对其的取食量均显著低于‘Daiza 24C’和‘GK19’,表现出明显的拒食现象。在可选择条件下,取食‘Daiza 24’的1龄和3龄幼虫比例均随时间延长呈逐渐下降趋势,对‘Daiza 24’叶片表现出显著忌避行为,趋向于取食‘Daiza 24C’和‘GK19’。‘Daiza 24’对斜纹夜蛾3龄幼虫的相对生长率、相对取食量、食物利用率、食物转化率、近似消化率均存在显著影响,而对5龄幼虫,取食‘Daiza 24’的幼虫除相对生长率和相对取食量显著低于取食‘Daiza 24C’‘GK19’的幼虫外,其他营养指标在取食不同品种间差异均不显著。以上研究结果表明,斜纹夜蛾1龄和3龄幼虫对‘Daiza 24’表现出显著的拒食和忌避行为,‘Daiza 24’对斜纹夜蛾低龄幼虫的营养代谢存在显著影响,但对高龄幼虫营养代谢的影响较弱。  相似文献   

2.
转Bt基因棉对甜菜夜蛾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转基因棉在全球的广泛种植,棉铃虫(Helicoverpa armigera)等靶标害虫得到了有效控制,但是甜菜夜蛾的为害呈现日益加重的趋势,并从次要害虫上升为主要害虫。本文论述了Bt毒蛋白对甜菜夜蛾生长发育、取食行为、体内酶活、药剂敏感性等的影响以及甜菜夜蛾对Bt毒蛋白产生抗性的机制等,并对今后转基因棉田甜菜夜蛾的防治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3.
转基因棉甜菜夜蛾的为害现状、暴发成因及防治现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近几年因甜菜夜蛾严重为害转基因棉而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本文综述了国内外甜菜夜蛾对转基因棉的为害现状;害虫抗药性强、气候高温干旱、作物种植结构不合理、转基因棉自身的问题和品种混杂以及抗虫性参差不齐是导致甜菜夜蛾在转基因棉上暴发为害的系列原因;转基因棉甜菜夜蛾的防治包括化学防治、生物防治和性诱杀。提出了今后的研究方向和防治策略。  相似文献   

4.
以转Bt基因棉(Bt棉)等6种寄主植物为材料,研究了对甜菜夜蛾Spodoptera exigua Hübner生长发育和药剂敏感性的影响,并对它们的后代体内乙酰胆碱酯酶和羧酸酯酶比活力进行了初步测定。结果表明,在25±1℃恒温、光照L:D=12:12条件下,甜菜夜蛾取食Bt棉与取食普通棉相比,幼虫历期延长了9.7d,龄数由5龄增加到7龄,单雌产卵力降低,幼虫存活率、蛹重、化蛹率、成虫羽化率和寿命略有降低。取食不同寄主植物间幼虫的存活率、蛹重和单雌产卵力较取食Bt棉和普通棉花间的差异更大。取食Bt棉的幼虫对顺式氯氰菊酯、灭多威、丙溴磷和氟啶脲的敏感性,较取食普通棉花的降低1~1.6倍,也较取食其它植物的敏感性明显降低。但该幼虫体内乙酰胆碱酯酶和羧酸酯酶的比活力却比取食普通棉花及其它植物的明显高。  相似文献   

5.
室内试验表明,亚洲玉米螟初孵幼虫嗜食无毒棉品种。在12小时内5龄幼虫在无毒棉上的取食次数和总取食时间均显著比有毒棉上多,而首次取食与再次取食时间间隔却显著缩短。幼虫孵化后第1天基本不取食棉色素腺体,而只取食腺体间的叶肉部分,第2天开始少量取食,互第3在 后350%以上的棉花素腺体被食,在无毒取食的幼虫,体重,生长速率及食物消耗和消耗食物转化率均显著的比取食有毒棉者高,有毒棉对低龄幼虫的生长影响比高  相似文献   

6.
采用室内非选择性试验和皿内饲料吸引选择试验测定了二点委夜蛾对不同植物的产卵选择和取食性的差异。结果表明,二点委夜蛾成虫在不同寄主植物上的产卵选择顺序为小麦(麦茬麦苗)大豆棉花玉米;成虫在同一寄主植物上不同部位的产卵率有一定的差异,小麦和玉米下层产卵率高于上层和中层,而大豆和棉花上层产卵率显著高于中、下层。二点委夜蛾初孵幼虫对寄主植物取食选择顺序为:甘薯棉花大豆马齿苋马唐花生玉米小麦,而叶片取食比例由大到小依次为甘薯马唐花生棉花大豆小麦马齿苋玉米。二点委夜蛾对不同寄主植物的产卵选择性显著不同,对寄主植物的产卵选择性和幼虫取食选择性并不一致。  相似文献   

7.
利用室内饲喂法,以泗棉3号为对照,研究转双价(Bt CpTI)基因棉SGK321和转单价(Bt)基因杂交棉科棉3号对甜菜夜蛾室内种群生长发育和趋性的影响。结果表明:SGK321、科棉3号饲喂的甜菜夜蛾幼虫死亡率、成蛹下降率和幼虫成蛾下降率显著高于对照,且SGK321饲喂的化蛹下降率显著高于科棉3号。SGK321、科棉3号饲喂的甜菜夜蛾幼虫期显著长于泗棉3号,其蛹重显著轻于泗棉3号;SGK321饲喂的幼虫期长于科棉3号,其蛹期和蛹重接近于科棉3号;三种棉花饲喂的甜菜夜蛾的产卵前期、产卵期、产卵量均表现为SGK321<科棉3号<泗棉3号,其中SGK321饲喂的产卵期显著短于泗棉3号;SGK321、科棉3号饲喂的雌成虫寿命相近,但明显短于泗棉3号。三种棉花饲喂的甜菜夜蛾净增长率(R0)、内禀增长率(rm)、周限增长率(λ)和种群增长指数(I)均表现为SGK321<科棉3号<泗棉3号;世代平均周期(T)和种群加倍时间(DT)均表现为SGK321>科棉3号>泗棉3号。甜菜夜蛾2~5龄幼虫对棉花的趋性强弱顺序为泗棉3号>科棉3号>SGK321。  相似文献   

8.
取食转Bt基因棉对斜纹夜蛾幼虫存活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常规棉泗棉3号为对照,测定了取食转Bt基因棉GKl2的不同部位(花、蕾、铃和不同空间部位叶片)10d对斜纹夜蛾初孵幼虫存活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棉花品种和植株部位对斜纹夜蛾幼虫存活率均产生显著影响,但两者之间没有交互作用。取食Bt棉顶部新叶(倒1叶)、中上部展开叶片(倒3叶和倒6叶)和蕾10d的斜纹夜蛾幼虫,其存活率与对照没有显著差异。取食Bt棉下部成熟叶片(倒14叶)4d后,幼虫存活率方显著低于对照。取食Bt棉花朵的幼虫初期(≤4d)存活率低于对照,但随着对照死亡率的增加,6~10d内两者差异不再显著。取食Bt棉棉铃的幼虫存活率始终低于对照,但两者差异基本不显著。根据GKl2对棉铃虫和斜纹夜蛾杀虫效果的比较,初步探讨了斜纹夜蛾为害趋势加重的原因。  相似文献   

9.
亚洲玉米螟幼虫在无毒棉和有毒棉上的取食反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室内试验表明,亚洲玉米螟初孵幼虫嗜食无毒棉品种。在12小时内5龄幼虫在无毒棉上的取食次数和总取食时间均显著比有毒棉上多,而首次取食与再次取食时间间隔却显著缩短。幼虫孵化后第1天基本不取食棉色素腺体,而只取食腺体间的叶肉部分,第2天开始少量取食,到第3天后有50%以上的棉色素腺体被食。在无毒棉上取食的幼虫,体重、生长速率及食物消耗和消耗食物转化率均显著地比取食有毒棉者高,有毒棉对低龄幼虫的生长影响比高龄幼虫更大,尤其对3日龄以前的幼虫最为敏感,其生长抑制率和取食抑制指数分别为75.22%和0.32。试验证明,在扩大无毒棉种植面积以后,亚洲玉米螟可能成为棉花的主要害虫。  相似文献   

10.
本文探讨了印楝素、川楝素、紫背金盘氯仿抽提物和红果米仔兰甲醇抽提物对斜纹夜蛾5 龄幼虫取食行为的影响。试验表明,用取食活动次数、取食间间隔、取食内间隔的次数和持续时间等作为指标,可反映拒食剂对昆虫取食行为的抑制作用及其强弱,可用于评价拒食剂作用的效果。  相似文献   

11.
利用甜菜夜蛾日本品系增殖核多角体病毒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比较了甜菜夜蛾3种品系增殖甜菜夜蛾核多角体病毒(SeNPV)的效果。结果表明,利用甜菜夜蛾日本品系幼虫增殖SeNPV产量最高,其平均单头病毒含量分别比广州品系和荷兰品系高19 6%和53 3%;病毒总含量分别高20 4%和116 7%。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研究了虫龄、感染浓度和饲养密度对用甜菜夜蛾日本品系幼虫增殖SeNPV的影响,确定了利用甜菜夜蛾日本品系增殖SeNPV时,以上3因子的最佳条件为:在27±1℃下用1×108PIB/ml的SeNPV感染5龄初幼虫,并按30头/dm2的密度饲养。  相似文献   

12.
为评价新近发现的润州黄色杆菌(Flavobacter runzhou)GXW15-4菌株对鳞翅目害虫的防治效果,以甜菜夜蛾不同龄期幼虫为靶标害虫,采用浸叶法进行了毒力测定.结果表明,该菌(浓度55.00×106cfu/ml)对甜菜夜蛾低龄幼虫有较强的致死率,1~4龄幼虫接种后第3d的累积死亡率分别为96.15%、80.00%、67.86%和67.86%;致死中浓度分别为3.93×106、6.34×106、8.59×106和10.2×106cfu/ml.取食含有高浓度菌液的叶片后第4d,1龄幼虫全部死亡,2至4龄幼虫死亡率达90%左右.润州黄色杆菌对同龄期甜菜夜蛾幼虫的半致死时间随药液浓度的增大而缩短;在同一浓度下,幼虫的半致死时间随龄期增大而延长.  相似文献   

13.
不同昆虫病毒对斜纹夜蛾和甜菜夜蛾的联合增效作用   总被引:12,自引:3,他引:12  
测定了多种病毒组合对斜纹夜蛾和甜菜夜蛾的联合增效作用。结果表明:八字地老虎颗粒体病毒(XcGV)、银锭夜蛾质型多角体病毒(McCPV)可明显提高斜纹夜蛾核多角体病毒(SINPV)对斜纹夜蛾的杀虫速度,其中及XcGV可使SINPV对斜纹夜蛾3龄幼虫LT50缩短了0.5—2.5d;McCPV可使其缩短0.6—2.9d,但未提高其杀虫毒力。XcGV亦可提高SINPV和XcNPV对甜菜夜蛾的杀虫速度,分别使甜菜夜蛾2龄幼虫LT50缩短1.3和1.7d。  相似文献   

14.
囊泡病毒是一类具有生防潜力的双链DNA病毒,本文以含草地贪夜蛾囊泡病毒84-36浓度为9.77×1012病毒基因拷贝/m L的血淋巴,分别通过口服(1~2龄:1.09×1010病毒基因拷贝/虫;3~5龄:9.77×109病毒基因拷贝/虫)与针刺(1.56×109病毒基因拷贝/虫)2种方式接种感染甜菜夜蛾Spodoptera exigua(Hübner)幼虫,观察其死亡和生长发育情况。结果表明,口服感染时,1、2、3、4和5龄幼虫的校正死亡率分别为18.89%±1.11%、4.44%±1.11%、2.22%±1.11%、0与0,1龄幼虫较2、3龄显著易被病毒感染;针刺接种感染时,3、4和5龄幼虫校正死亡率分别为100.00%、100.00%和80%,所有被病毒感染的幼虫发育历期明显延长,3、4龄幼虫感染病毒后的第2 d即表现出日取食量显著降低、第3 d开始体重基本维持不变。由此可见,草地贪夜蛾囊泡病毒84-36毒株在生物防治上具有潜在优势。  相似文献   

15.
甜菜夜蛾是严重影响蔬菜产量和品质的害虫,其发生发展与气象条件关系十分密切。为探索气象条件与甜菜夜蛾发生程度的关系,开展甜菜夜蛾发生程度气象等级预报服务,选取2009—2010年湖北省甜菜夜蛾虫情资料和对应台站的气象资料,对甜菜夜蛾发生程度等级与各项气象因子做相关分析,在此基础上,筛选出模型因子,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方法,构建了湖北省甜菜夜蛾发生程度气象等级预报模型,并对模型验证。结果表明:历史回代检验旬检验结果达基本一致以上的为76%;独立样本预测检验旬值达基本一致以上的为63%,模型总体预报结果较好,可为湖北省开展甜菜夜蛾气象等级预报业务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6.
虫酰肼对甜菜夜蛾六类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一个采自武汉地区的甜菜夜蛾田间种群(N)和一个相对敏感种群(CK),比较了甜菜夜蛾的表皮酚氧化酶(PPO)、乙酰胆碱酯酶(TCE)、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氢酶(CAT)酶活力差异。用含有0.14mg/kg(致死中量)虫酰肼的带毒饲料处理CK种群的甜菜夜蛾,处理后24、48h和72h测定酶活力,结果与CK种群相比,PPO酶活力分别降低79.12%、10.54%和56.23%;SOD酶活力分别上升71.59%、63.16%和79.55%;GST酶活力在处理后24h酶活力上升41.43%。N种群与CK种群比,PPO酶活力降低38.47%;GST酶活力升高34.20%。采用PAGE凝胶电泳方法比较了CK、N和用虫酰肼分别汰选CK种群4代和6代的甜菜夜蛾种群酯酶同工酶谱差异。结果表明,CK共有15条酯酶同工酶带,N和汰选种群均只有10条带。研究结果初步表明甜菜夜蛾对虫酰肼的抗药性可能与PPO、GST、SOD、EI酶活力变化有关,与CAT关系不大,与TCE无关。  相似文献   

17.
通过4种杀虫剂对甜菜夜蛾幼虫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3种制剂、5%氟铃脲乳油及20%NNI-0001水分散粒剂均对甜菜夜蛾幼虫表现出优良的防治效果,且随着剂量的增加,防治效果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