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元宝枫种子榨油试验初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元宝枫(AcertruncatumBtinge)是槭树科槭树属的一种落叶乔木,常被用作园林绿化树种在陕西的宝鸡、西安、杨凌等地广为栽植。近年来,西北林学院对该树种进行开发利用研究,发现元宝枫种子含油率高达48%。元宝枫种子油脂肪酸组成中油酸和亚油酸含量达79.28%,并含有人体必需的脂溶性维生素。它既是一种优质食用油,也是一种医药保健用油。西安医科大学利用动物试验表明:元宝枫种子油不仅对肿瘤细胞有抑制作用,同时还能促进新生组织生长,对人体细胞有修复作用,其药用、保健价值可与沙棘油相媲美,很有希望开发为一种高效、无毒性的… 相似文献
3.
4.
油橄榄榨油机榨油效应测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油橄榄榨油机榨油效应测试杨凤云(凉山州林业科学研究所)油橄榄属本樨科,齐墩果属植物,原产地中海沿岸,是一种优质高产的食用木本油料树种。橄榄油味香色美,是木本油料中唯一用鲜果冷榨的食用植物油,含鲜果中所有营养成份。其脂及酸80%以上是不饱和脂肪酸,富含... 相似文献
5.
《绿色中国(A版)》2018,(24)
正正月初五见到黑孩,他从溪涧里回来,手上捧着刚洗过的菜。哎呀,你们先坐会儿——他腼腆地笑,说要先去打个下手。进了厨房,他开始切菜。毛笋是早上刚从竹林里挖的泥里白,白白胖胖;青菜是菜园里才掐的,水灵得很。厨房里的几个人也都在忙碌,姐姐和叔叔分别掌勺。黑孩的妻子糖糖忙着整理 相似文献
6.
以黑沙蒿根径1~5 mm根系为研究对象,使用TY8000式伺服控制材料试验机,探究直根和分叉根的轴向抗拉力与敏感性的关系。结果表明:黑沙蒿根系可缓冲和调节自身所受轴向拉力;不同径级下粗根敏感性均值强于细根,径级越大敏感性越稳定,相同径级下直根敏感性均值强于分叉根,直根敏感性更稳定;黑沙蒿根系敏感性最大值与径级呈幂函数负相关,直根:y=4.0804x^-1.061,R^2=0.9508,P<0.05;分叉根:y=5.5672x^-1.141,R^2=0.9393,差异性显著(P<0.05)。 相似文献
7.
一、黑沙蒿的分布 黑沙蒿,又名沙蒿、油蒿、鄂尔多斯蒿,分布范围跨越了典型草原、荒漠化草原和草原化荒漠3个自然带。据西北水土保持生物土壤研究所调查,沙蒿在西北和内蒙古西部地区分布面积达37,500万亩。 相似文献
8.
差巴嘎蒿广泛生长于科尔沁沙地的流动沙地和半固定沙地,耐风蚀能力强,是流动沙地向半固定沙地转变的指示植物。在满足湿度的条件下,对差巴嘎蒿进行了温度与沙埋试验,结果表明:10~35℃最适宜差巴嘎蒿种子发芽,沙埋0.5~1 cm出苗率最高。 相似文献
9.
李旻旻 《绿色中国(A版)》2014,(7)
自己动手,丰衣足食。这说的是许多家庭自己动手制作食物的乐趣。时下地沟油、问题油问题频频发生,在人们对食品安全越来越重视的背景下,家庭食材的DIY迅速流行。自榨油也在市场中悄然兴起,买个小型智能榨油机,倒入葵花籽、花生等油料作物,按下智能键,一会儿功夫一瓶新鲜食用油就榨好了。 相似文献
10.
11.
李曼曼 《绿色中国(A版)》2014,(14):74-75
自己动手,丰衣足食。这说的是许多家庭自己动手制作食物的乐趣。时下地沟油、问题油问题频频发生,在人们对食品安全越来越重视的背景下,家庭食材的DIY迅速流行。自榨油也在市场中悄然兴起,买个小型智能榨油机,倒入葵花籽、花生等油料作物,按下智能键,一会儿功夫一瓶新鲜食用油就榨好了。这种没有任何添加剂,纯天然的油是否一定安全呢?自己在家榨油是否存在健康隐患呢?自榨油备受吹捧且成本不低近日,记者走访了北京几家大型家电市场,榨油机的种类多样,销售得也不错。 相似文献
12.
13.
以鄂尔多斯及神木县采煤塌陷区的沙漠治理植物黑沙蒿为研究对象,采用TY8000伺服式强力机研究其根系的易损部位及易损荷载类型。结果表明:在1~5 mm径级范围内,黑沙蒿直根及侧根分支处的抗拉力、抗折力均与根径呈幂函数正相关,抗拉强度、抗折强度均与根径呈幂函数负相关。在各部分试验根中,平均根径分布规律均为:相邻上级直根侧根分支处相邻下级直根,其抗拉强度、抗折强度的差异均表现为:相邻下级直根侧根分支处相邻上级直根,在2种受力形式下,侧根分支处抵抗外力能力均优于相邻上级直根,弱于相邻下级直根。黑沙蒿直根及侧根分支处的抗拉力均大于抗折力,抗拉强度均大于抗折强度,说明,黑沙蒿直根及侧根分支处抵抗轴向拉力的能力均优于抵抗径向折力,其易损荷载类型为径向折力。 相似文献
14.
黄琴;牟皓;贺丽;陈春桦;潘红丽;黄文军;王鑫 《四川林业科技》2024,(2):135-140
对比不同GA3浓度、GA3不同浸泡时间、不同温度和不同光照处理对全缘叶绿绒蒿和总状绿绒蒿种子萌发的影响,寻找出最有利于这两种绿绒蒿种子萌发的方法。结果表明:(1)100 mg·L-1GA3处理最能促进全缘叶绿绒蒿种子萌发,总状绿绒蒿用300 mg·L-1 GA3处理最优,其次为200 mg·L-1 GA3处理。(2)而12h处理和18 h处理为不同GA3处理时间对总状绿绒蒿种子萌发中最优的两个处理;全缘叶绿绒蒿种子GA3三个处理均优于对照。(3)25℃处理与25℃/15℃处理最能促进全缘叶绿绒蒿种子萌发,25℃处理最能促进总状绿绒蒿种子萌发。(4)12 h光照/12 h黑暗交替处理均最能促进全缘叶绿绒蒿种子和总状绿绒蒿种子萌发。 相似文献
15.
湖南省石门县官渡公社汉丰大队一生产队社员李桂香,1969年初在房前作风景树栽植了一株梧桐树。栽植4年后就开始少量结籽,以后逐年增多。1977年树高达8.3米,结籽约25斤,因被小孩摘吃一些,只收籽19斤,榨油5.5斤。油的质地纯洁,色泽金黄,炒菜、淋菜清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油蒿的种子大小和比叶面积对不同增雨处理的响应,探明两者之间的关系,以期揭示油蒿植物功能性状对降水量变化的响应机制和演变趋势。【方法】根据内蒙古磴口县多年平均降水量,在植物生长季5—9月设计4个增雨梯度(25%,50%,75%和100%),对天然油蒿灌丛进行增雨试验,利用Winseedle种子和针叶图象分析软件系统,对比了油蒿种子表型形态特征和比叶面积对降水增多的响应,同时通过相关分析研究了油蒿种子大小与比叶面积的关系。【结果】不同增雨量对油蒿种子长度、宽度、体积、表面积及千粒重均有显著影响,在100%增雨处理下种子各性状指标达到最小值,其中种子宽度、体积、表面积与增雨量呈极显著负相关(P<0.01)。种子长度和千粒重与增雨量呈显著负相关(P<0.05),种子长宽比与增雨量的相关性不显著(P>0.05)。不同增雨量对油蒿比叶面积的影响差异性显著(P<0.05),且随着雨量的增加,比叶面积不断增大。种子大小与比叶面积呈负相关关系,但均未达到显著水平(P>0.05)。【结论】降水增加后油蒿种子会先增加后减小来适应环境变化,通过油蒿种子、比叶面积两大植物功能性状组合对增雨量处理响应的研究体现了荒漠植物应对未来气候变化的生存策略和适应机制。 相似文献
17.
18.
<正> 前言一九八二年我国一次进口美国南方松类种子13000公斤,其中有湿地松种子8000公斤,余为火炬松和其它南方松类种子。由于这批种子数量大且分布范围包括美国南方七个洲十五个县,几乎包括了整个美国南方松类的自然分布范围。种子包装考究,并备有详细的产地、品 相似文献
19.
<正>承德地区于1974年7月,在隆化县八达营播区开展了飞机播种造林试验,初获成功。截止到1979年,我区连续6年共飞播造林685,000多亩。据初步地面普查和抽查,有苗面积占37%,取得了可喜成果。但也存在不少问题,比如苗木分布不均,阴坡大部分无苗或少苗,树种单纯,经营抚育跟不上等。 相似文献
20.
慈竹(Sinocalamus affinis(Rendle) McClure)是川东长江河谷丘陵、低山地带重要的森林资源.涪陵市有3万亩.由于多年来的过度采伐造成林相残败,生长力很低,年平均亩产不到500斤,只有正常产量的1/5.为了提高产量,于1983年进行了施肥试验.一 试验地概况及方法试验地选在涪陵市共青森林经营所深坨工区.位于低山中部,海拔450米,坡向东,坡度25度.砂岩上发育的黄色砂壤土,厚度40厘米,PH值6.0.年均温16℃,年降水1500毫米.慈竹纯林,立竹为4代.每亩约70丛,平均胸径5厘米,平均高9米,郁闭度0.4,衰老竹较多.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