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通过杂交棉高产机理研究,与常规棉相比,杂交棉个体生长势强,光能利用率高,积累有机物质多,分配合理,两伏桃多,增产优势明显。目前湖北省杂交棉种植  相似文献   

2.
王昊  张怀银 《安徽农学通报》2012,18(14):70-71,224
介绍了抗虫杂交棉高产栽培技术,主要包括:品种选择、适期播种、苗床管理、及时移栽、苗期管理、蕾期管理、花铃期管理、吐絮期管理等,以期为抗虫杂交棉高产栽培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根据棉农在杂交棉栽培过程中存在的一些具体问题,简要介绍了杂交棉在栽培过程中要注意的几个关键技术问题,以确保棉花生产实现增产增收.  相似文献   

4.
河北省杂交棉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针对杂交棉的特征特性及河北省的气候条件,从整地、播种、施肥、浇水、整枝、化控和采摘等方面总结了河北省杂交棉高产栽培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5.
杂交棉高产增效制种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戚仁杰  庞良夏  孙文勤 《安徽农业科学》2006,34(14):3307-3307,3321
介绍了一套杂交棉高产增效的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6.
北疆杂交棉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阐述了杂交棉的杂交优势与北疆主要推广的杂交棉品种,介绍了杂交棉的主要栽培技术,以期为提高北疆杂交棉的产量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本文从播种育苗、苗床管理、适时移栽、合理密植等方面对杂交棉的高产栽培技术进行了详述,并就杂交棉的病虫害综合防治提出了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8.
朱能益 《安徽农学通报》2010,16(14):115-115,151
介绍了抗虫杂交棉高产栽培技术要点,主要包括有:品种选用;营养钵育苗,培育壮苗;适时移栽,合理密植;肥水管理;中耕除草;植株调整;防治病虫害。  相似文献   

9.
2006年新湖3场引进天杂10号进行试种,平均667米:产籽棉378千克,较新陆早13号增产21.6千克。  相似文献   

10.
从选种与种子处理、播前准备、播种、田间管理、肥水运筹、病虫害防治等方面总结了杂交棉优质高产栽培技术,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皖杂 40F2 在铜陵地区从 1996~ 1998年 ,基本形成一条制种、繁育推广体系 ,种植面积 3 0 0 0hm2 ,占植棉面积 64 %。 3a来对其特征特性、栽培途径、生育进程、结构指标、苗情动态、栽培技术进行了规范化、定量化试验示范、调查研究 ,为该地区皖杂 40F2高产栽培 ,提出有益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2.
对杂交棉高产栽培优化组合进行了7个点的反馈示范。结果表明,采用适当增加种植密度,合理经济施用氮、磷、钾肥,合理化调等措施,实现了节本增产增效的目的,验证了五因素五水平试验结果的准确性和该研究成果在大面积应用的可行性,为推广杂交棉高产栽培优化组合配套技术提供了实践参考。  相似文献   

13.
介绍了杂交棉KB02农艺性状好、丰产性好、综合抗性强的特征特性及适时播种、合理密植、重施花铃肥、及时整枝、合理化调等高产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4.
总结了鄂杂棉28在常德市鼎城区牛鼻滩镇和韩公渡乡的高产示范经验,提出了适时播种、合理密植、半膜覆盖、协调施肥、适度化调、科学整枝、综合防治病虫害、预防灾害性天气等高产稳产栽培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5.
采用三因素五水平通用旋转组合试验设计方法,研究了棉花新品种EK288的种植密度、氮肥和钾肥对产量及主要性状的影响,建立了相应的数学模型,得出3个因素对EK288子棉产量的作用大小为密度>钾肥>氮肥,在-1.682≤x≤1.682水平内,即密度37 500株/hm2,纯N为450 kg/hm2,K2O为298.5kg/hm2,可达最高产量,得出最高产量y=3 087.0 kg/hm2。  相似文献   

16.
杂交棉高产生理机制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在相同密度和栽培管理条件下,研究了豫杂35、中棉29和中棉19 3个品种生长中后期主茎叶片光合特性及衰老特点,以期探讨杂交棉高产形成的生理机制。结果表明:杂交棉豫杂35和中棉29与常规棉中棉19相比,打顶后其主茎倒3叶片的叶绿素含量高,随叶片衰老下降的慢;叶片生长前期气孔导度大,生长后期叶片PSⅡ实际光化学效率(ФPSⅡ)大,从而使其叶片光合速率高,且随叶片衰老下降慢,在后期仍表现较强的光合速率。此外,3个品种叶片的光合效率的日变化趋势均呈单峰曲线,总体趋势是杂交棉品种的峰值较中棉19的高且下降的慢;最大光化学效率(Fv/Fm)和ФPSⅡ的日变化均表现为倒抛物线型,但是豫杂35和中棉29的日变化曲线表现在中午前下降的慢,中午谷值浅,中午后恢复上升的快,表现对强光利用能力高。杂交棉所表现的上述高光效特性,为其多结铃,增铃重,获得高产奠定了光合生理基础。  相似文献   

17.
采用3因素5水平通用旋转组合试验设计方法,研究了棉花新品种C111的种植密度、氮肥和钾肥对产量及主要性状的影响,建立了相应的数学模型,得出3因素对C111籽棉产量的作用为钾肥〉密度〉氮肥,在-1.682≤X≤1.682水平范围内,即密度2500株/667m2,纯N为30kg/667m2,纯K为15kg/667m2,C111棉花品种可达最高产量,得出最高产量为244.7kg/667m2。  相似文献   

18.
以河南省2007-2009年3 a区试参试品种为材料,采用聚类分析从中筛选出13个高产杂交棉组合,采用典型相关分析法分析13个高产杂交棉性状组间的关系.结果表明:产量、产量因素性状组、形态性状组、品质性状组间均达显著相关或极显著相关.育种中,在一定程度上通过协调产量因素性状组、形态性状组实现高产的同时,同步改良品质.  相似文献   

19.
采用三因素五水平通用旋转组合试验设计方法,研究了种植密度、氮肥和缩节胺对棉花新品种KB02的产量及主要性状的影响,建立了相应的数学模型。结果表明,3个因素对子棉产量的作用为密度>氮肥>缩节胺,密度与氮肥、密度与缩节胺之间存在互作效应,在-1.682≤x≤1.682水平内,即密度为30 000株/hm2,纯N为337.5 kg/hm2,缩节胺为90.0 g/hm2时,可达最高产量,最高产量y=4 344.71 kg/hm2。  相似文献   

20.
采用二次饱和D—最优设计方案,研究青杂2号产量与种植密度、施肥量之间的关系,建立了各因素与产量指标间的数学模型,进而确立了青杂2号高产栽培合理密度和施肥量的优化方案;种植密度为田间种植密度24.3~26.7万株/hm2,尿素施用量247.5~270kg/hm2,磷酸二铵施用量300~412.5kg/hm2。各因素对产量的影响依次是:密度>磷肥>氮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