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文章通过分析广西近年水稻机械化生产推广的实践和思路,对我国南方地区水稻机械化生产模式进行探讨。提出各地应根据本地的特点,因地制宜,找准水稻机械化生产的切入点,走选择性发展水稻机械化生产技术模式的道路,使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跨越,全面推进南方水稻机械化生产。  相似文献   

2.
深入分析双季稻对保障粮食安全的重要性,针对当前南方双季稻区机械化种植水平低、插秧机保有量少、手工直播趋势蔓延等栽植机械化发展现状,从茬口衔接、生育期、比较效益、技术难易、生产规模五个方面梳理制约南方双季稻栽植机械化发展的因素,通过综合测评和试验示范深入比较大钵体毯状苗机械化育秧、水稻机械化有序抛秧、水稻钵苗摆栽技术三种机械化栽植技术在缓解茬口矛盾、抵御自然灾害、农药减施、水稻增产等方面的优势,遴选出适宜南方双季稻机械化栽植技术模式。从技术推广、政策支持、社会化服务等方面提出相应的措施建议,通过因地制宜选定适用主推技术、完善全程机械化技术模式、提高水稻栽植机具保有量、完善育秧中心布局、提高育插秧作业服务能力等发展路径加快提升高南方双季稻栽植机械化水平,促进双季稻面积恢复。  相似文献   

3.
我国是世界上水稻生产大国,南方是我国水稻的主产区,福建省是南方十五省(区)水稻主产区之一,其水稻播种面积达2000万亩以上,占粮食播种面积的70%。水稻生产机械化是农业机械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没有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就没有农业机械化。  相似文献   

4.
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顾名思义是说水稻生产过程中主要作业环节耕、种、收以及湿谷脱水等全部由机械替代人工完成作业。南方与北方相比,水稻生产机械化发展明显滞后,程度明显偏低,这与南方大田所处地理位置、气候条件以及农村人口密度不无关系。  相似文献   

5.
我国是水稻生产大国,水稻生产机械化是水稻生产技术上的一场革命,是水稻生产转变增长方式的根本途径。全国水稻生产机械化水平,从地域发展情况看呈北高南低,其技术难点在水稻栽植和收获二个环节。为加大南方水稻生产技术上的改革力度,笔者试从影响福建省水稻生产机械...  相似文献   

6.
《农机科技推广》2023,(3):18-21+30
<正>为提高春耕生产机械化水平和机械化技术到位率,针对南方地区水稻生产和北方地区春玉米(大豆)生产提出本技术指导意见,其他地区可参照应用。一、南方地区水稻育插秧水稻机械化育秧移栽技术包括毯状苗机械化育插秧、大钵体毯状苗机械化育插秧、钵体苗机械化育插秧、钵体苗机械化有序抛秧等多种方式,  相似文献   

7.
7月13-15日,南方双季稻区水稻育插秧机械化技术培训班在江西南昌举办,农业部农机推广总站站长丁翔文出席会议并讲话。来自南方双季稻区的全国水稻育插秧机械化技术示范县、优质水稻区域生产机械化服务中心建设项目县、实行水稻插秧机购置补贴项目县和优质粮食产业工程现代农机装备推进项目县的70多名技术负责人参加了培训。  相似文献   

8.
水稻是我区主要粮食作物,播种面积约5亿亩,年产量约2.5亿吨,占全国粮食总产量的50%以上。其中南方14省、市、自治区占92%~94%,可见南方水稻生产机械化是影响我国农业机械化总体水平的关键。近几年南方出现了水稻生产集约化经营规模趋大的势头;另一趋势是随着经济的发展,南方部分水稻产区在原来农户自主购买、使用经营小型农机具的基础上,开始试行政府扶持购买大中型农机的政策。这两方面均有利于加快南方水稻生产机械化的过程。部分地区开始迫切要求先进适用、价格合理的农业机械,尤其是水稻联合收割机逐步成为新的“热点”。…  相似文献   

9.
发展中有湖北省水稻生产机械化湖北省农机管理局皮少成陈要军张家峰一、湖北高产高效水稻生产机械化技术体系研究取得成功《高产高效水稻生产机械化技术体系研究》是农业部下达的重点科研项目,是农业部为在全国建设100个水稻机械化生产示范县提供技术模式而进行的一项...  相似文献   

10.
水稻栽植机械化区域型实现模式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我国的水稻生产机械化发展势头喜人,但是水稻栽植环节的机械化发展较慢,水平很低,成为水稻生产机械化过程中最突出和最薄弱的环节,这是提高水稻综合生产能力的重点和难点.我国水稻种植面积大、分布广,包括三大稻区(南方一季稻区、南方双季稻区和北方稻区)与5种类型(长江中下游一季稻区、西南稻区、长江流域双季稻区、华南双季稻区和北方稻区),基于我国水稻种植的区域化特点,坚持区域性的发展模式已经成为我国水稻栽植机械化发展的原则之一.根据初步的调查分析结果和各区域的实际生产,我国各个主要水稻产区现阶段应以水稻机械化插秧为基础,结合各自区域内的农业自然条件和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探索适合本区域的水稻栽植机械化实现模式.  相似文献   

11.
湖北是我国水稻生产的大省之一,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有利于提高水稻的生产效率。为此,以湖北省水稻种植区域划分为基础,结合各区域地形地貌、水稻种植模式、水稻机械化生产环节及机具技术等,从江汉平原的深泥脚、鄂东北低山丘陵机具的适应性、再生稻机收技术和机械化秸秆处理机具方面分析了湖北省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存在的问题,并从建立江汉平原单季稻-冬油菜轮作模式、鄂东北丘陵机械化直播水稻模式等方面探讨了建设湖北省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的途径。  相似文献   

12.
消息动态     
全国水稻生产机械化工作会在南昌召开2008年7月12日至15日,农业部在江西南昌召开了全国水稻生产机械化工作会、水稻育插秧机械化技术示范推广项目验收会和南方双季稻区水稻育插秧机械化技术培训会,四川省农机局刁学锋副局长、科教处程少兰处长、省农机推  相似文献   

13.
农业的根本出路在于机械化。水稻是我国南方主要的农作物,水稻机械化收割是实现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的关键环节之一。近年来,建宁县水稻机械化收割水平持续走在全省前列,为促进现代农业发展提供了技术支撑,文章介绍了水稻联合收割机的选型、田间操作技术等,为进一步提高收割机的操作水平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4.
水稻种植机械化是目前我国水稻生产机械化最薄弱环节。为加速我国水稻种植机械化步伐,农业部于今年3月开始,有针对性地在北方稻区、南方双季稻区、长江中下游稻区和西南稻区4个水稻产区组织开展水稻育插秧机械化技术培训工作。培训的对象是2008年全国水稻育插秧机械化技术示范县、优质水稻区域生产机械化服务中心建设项目县、实行水稻插秧机购置补贴项目县的技术负责人,培训规模300人,培训委托农业部农机推广总站承办。  相似文献   

15.
全国水稻生产机械化工作会于2008年7月13日在江西省南昌市召开。2008年全国水稻跨区机收启动仪式、南方双季区水稻育插秧机械化技术培训班在会期同时举行。农业部副部长张宝文出席会议并  相似文献   

16.
南方水稻生产机械化研讨会在广州南海市召开7月24日至26日,由农业部和中国农业工程学会主办的南方水稻生产机械化研讨会在广东省南海市召开。参加研讨会的有农业部农机化司,机械部农业装备司、南方十四省(市)农机局领导、中国农业工程学会和省学会的专家等120...  相似文献   

17.
介绍了连云港市赣榆区水稻生产机械化现状。分析了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技术特点、技术路线及推广应用模式。  相似文献   

18.
近几年来,随着农村经济高速发展和新的农机服务体系的建立,崭新的水稻生产机械化高潮呈现在大家面前。从天津市水稻生产机械化推广角度剖析,水稻生产机械化技术要难于旱田机械化技术。水稻生产机械化技术由两方面组成。一是水稻机械化农机具技术。它是指水稻生产用机具...  相似文献   

19.
各地·动态     
《农机科技推广》2014,(2):18-19
<正>三大粮食作物机械化模式研究通过鉴定日前,由中国农业大学工学院杨敏丽教授主持的"三大粮食作物机械化生产集成技术与模式研究"成果通过了农业部鉴定验收。课题总结研究提出了我国北方一年一熟区、北方一年两熟区、南方水旱轮作区和南方双季稻区等4种典型区域农业机械化工程技术集成的方法框架和评价指标体系,提出了上述4种典型区域农业机械化工程模式系统的优化评价指标,形成了8种分别针对不同规模合作社和大型龙头企业的小麦、玉米、水稻机械化生产工程模式。  相似文献   

20.
水稻生产机械化的重点和难点是水稻插秧机械化。不断提高水稻种植机械化水平是“十一五”期间全省农机化工作的重中之重。近几年来,响水县在试验、示范的基础上,大力推广了机插秧技术和东洋PF455S型插秧机,实现了由传统的人工插秧模式向机械化插秧模式的转变,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