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为了解不同集约经营历史板栗林土壤活性有机碳的演变规律,在浙江省安吉县采集了集约经营历史分别为5、10和20 a的板栗林土壤样品,并与灌木林进行比较.结果表明:集约经营5、10和20 a的板栗林表层土壤微生物量碳平均含量分别下降了15.89%、49.16%和55.31%,并均具有显著差异.与灌木林相比,集约经营5、10和20 a的板栗林表层土壤水溶性有机碳含量分别下降了14.79%、32.18%和49.31%.板栗林集约经营初期(5 a),土壤微生物量碳占总有机碳比率与灌木林无显著差异,到集约经营10 a后,比率显著下降.水溶性碳占总有机碳比率灌木林和集约经营板栗林间无显著差异,随着集约经营历史延长,比率也无明显变化.  相似文献   

2.
集约经营对毛竹笋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为探讨集约经营对毛竹笋品质的影响.对2种不同经营类型毛竹林地的土壤及毛竹笋进行采样分析。缔果表明:集约经营毛竹林地土壤养分含量高于粗放经营;集约经营降低了毛竹笋体中总糖、蛋白质、脂肪含量,而提高了淀粉、游离氨基酸含量;集约经营使毛竹笋体S,Ca,Mg,Fe,Mn,Cu,Zn,Si,Na等矿质元素含量降低,P,K含量升高。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石漠化地区土壤活性有机碳库及土壤碳库管理指数对不同治理措施的响应,为喀斯特地区土地合理利用和石漠化生态治理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以喀斯特地区3种石漠化治理措施——梯田嵌套鱼鳞坑(NL)、鱼鳞坑(FSP)和梯田(TR)为研究对象,自然坡地为对照(CK),分析不同石漠化治理措施下土壤活性有机碳库及碳库管理指数分布特征。 结果 土壤活性有机碳含量和活性有机碳储量均在不同石漠化治理措施下总体呈鱼鳞坑最高,梯田嵌套鱼鳞坑次之,梯田最低的变化趋势,其中,鱼鳞坑土壤易氧化碳和可溶性碳含量及碳储量显著高于对照和其它石漠化治理措施。土壤碳库管理指数(CPMI)表现为鱼鳞坑措施大于其它2种石漠化治理措施,其中,石漠化治理措施在0~10 cm土层的土壤碳库管理指数均大于100.00%,表明石漠化治理措施提高了喀斯特地区表层土壤质量。 结论 石漠化治理措施显著影响了喀斯特坡地土壤活性有机碳储量。鱼鳞坑措施较梯田和梯田嵌套鱼鳞坑措施土壤活性有机碳储量和碳库质量明显提高。鱼鳞坑措施可作为喀斯特地区石漠化生态恢复优先考虑的治理措施。  相似文献   

4.
施肥对毛竹林土壤水溶性有机碳氮与温室气体排放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森林生态系统作为生物圈的重要组成部分,维持着全球植被碳库的86%和土壤碳库的40%(Houghton et al.,2001;胡会峰等,2006).因此,森林在调节全球气候、维持全球碳平衡方面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Fang et al.,2001;Woodbury et al.,2007;Hu et al.,2008).然而,森林土壤也是温室气体排放源之一.  相似文献   

5.
为探究土壤类型对毛竹笋用林氮素流失的影响,提升毛竹林土壤氮素管理水平。研究通过在黄红壤和红壤毛竹林中建立径流场,收集不同类型毛竹林径流水,检测NH4+-N、NO3--N、TN和TP的含量。结果表明,黄红壤毛竹林径流水中NH4+-N、NO3--N和TN的含量分别为0.26~0.71 mg·L-1、0.36~1.63 mg·L-1和0.93~3.89 mg·L-1,红壤毛竹林径流水中NH4+-N,NO3--N和TN的含量分别为0.12~0.47 mg·L-1、0.34~0.90 mg·L-1和0.91~2.68 mg·L-1,总体表现为黄红壤高于红壤。与含量相反,年度流失量表现为红壤高于黄红壤,其中黄...  相似文献   

6.
土壤活性有机碳分组及测定方法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土壤活性有机碳作为土壤有机碳中活跃的化学组分,是土壤有机碳动态的敏感性指标,在全球碳循环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当前的研究中,引起了土壤学、生态学和环境学界的高度关注。介绍具有代表性的活性碳组分的表征:溶解性有机碳、微生物量碳、可矿化碳、轻组有机碳、颗粒有机碳等,并对目前国内外常用的测量方法进行简要的阐述。  相似文献   

7.
不同林分下土壤活性有机碳库研究   总被引:57,自引:1,他引:57  
姜培坤 《林业科学》2005,41(1):10-13
采样分析常绿阔叶林、马尾松林和人工杉木林不同层次土壤的活性有机碳含量。结果表明 :常绿阔叶林土壤微生物量碳和易氧化态碳含量高于马尾松与杉木林土壤 ,杉木林土壤水溶性碳含量相对较低。从不同层次看 ,土壤微生物量碳、易氧化态碳含量均随着土层深度加深而递减。水溶性碳、微生物量碳和易氧化态碳占总有机碳的比率分别波动在 0 31%~ 1 18%、0 90 %~ 2 5 1%和 7 0 3%~ 2 9 5 2 %之间 ,其中 ,土壤水溶性碳占总有机碳比率为马尾松林 >常绿阔叶林 >人工杉木林 ,易氧化态碳占总有机碳比率常绿阔叶林明显高于马尾松林和杉木林。不同土壤水溶性有机碳占总有机碳比率随剖面从上到下均表明出上升趋势 ,而易氧化态碳占总有机碳比率随剖面加深有规律地下降。土壤有机碳总量与各活性碳之间以及各类活性碳之间相关性均达到极显著水平。  相似文献   

8.
采用常规方法,测定、分析了川西亚高山5种不同土地利用类型的土壤活性有机碳含量,结果显示土壤有机碳含量均是上层大于下层。在0~10cm土层土壤总有机碳含量表现为灌木林地落叶松林地退耕还林地云杉林地农田;10~20cm土层土壤总有机碳含量表现为灌木林地落叶松林地云杉林地退耕还林地农田。上下层平均值来看灌木林地有机碳含量最高为79.86g.kg-1,是云杉林地的2.85倍,是落叶松林地的1.49倍,是退耕还林地的1.62倍,是农田的3.34倍,表现为灌木林地落叶松林地退耕还林地云杉林地农田。上下层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含量均表现为灌木林地落叶松林地退耕还林地云杉林地农田;上下层土壤水溶性有机碳含量均表现为落叶松林地灌木林地云杉林地退耕还林地农田。  相似文献   

9.
土壤活性有机碳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土壤活性有机碳(Soil active organic carbon)是陆地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成分,在陆地碳循环研究中具有非常重要作用。土壤活性有机碳的组分为:微生物有机碳、溶解性有机碳、矿化有机碳、易氧化有机碳和轻组有机碳等。主要综述了代表很大比例土壤有机碳库的土壤活性有机碳的表征、分组及影响土壤活性有机碳周转的主要因素,如水分、湿度、温度、季节和土地利用方式等。  相似文献   

10.
利用标准样方法研究毛竹林碳含量和碳储量以及空间分布.研究表明,毛竹地上部分各器官的含碳率波动范围为428.373 0 ~ 480.079 0 g/kg,平均为459.546 1 g/kg,其中竹叶的含碳率最低,竹秆的含碳率最高.毛竹地上部分碳储量为28.98 t/hm2,地下部分碳储量为14.27 t/hm2.从各组分分布来看,竹秆占总碳储量的51.84%,竹枝占10.27%,竹叶占4.90%,地下部分占总碳储量的33.00%.毛竹林生态系统总碳储量为173.93 t/hm2,其中土壤层碳储量为91.95 t/hm2,占总碳储量的67.44%.毛竹林地上部分年固定碳量为8.28 t/(hm2 ·a),相当于同化二氧化碳的量30.36t/(hm2·a).  相似文献   

11.
毛竹林的碳密度和碳贮量及其空间分布   总被引:47,自引:8,他引:47  
利用标准样方法研究毛竹林碳密度和碳贮量以及空间分布。结果表明 :毛竹不同器官碳密度波动在0 4 6 83~ 0 5 2 10g·g- 1 ,按碳密度高低排列依次为竹根 >竹秆 >竹蔸 >竹枝 >竹鞭 >竹叶 ;碳贮量在毛竹不同器官中的分配以竹秆占比例最大 ,为 5 0 97% ,其次为竹根 ,占 19 79% ,占比例最小的是竹叶 ,仅占 4 87% ;毛竹林生态系统中碳总贮量为 10 6 36 2t·hm- 2 ,其中植被层 34 2 31t·hm- 2 ,占了 32 18% ,枯落物和土壤层 (0~ 6 0cm) 72 131t·hm- 2 ,占了 6 7 82 % ;毛竹林乔木层碳素年固定量为 5 0 97t·hm- 2 a- 1 ,与粗放经营竹林相比 ,毛竹集约经营 10年后 ,竹林生态系统中碳贮量减少了 8 133t·hm- 2 ,但乔木层年净固定碳量增加了 0 5 89t·hm- 2 a- 1 。  相似文献   

12.
湖南会同毛竹林土壤碳循环特征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测定和分析湖南会同毛竹林土壤的碳贮量和各组分呼吸量.结果表明:毛竹林土壤有机碳贮量为115.558 t·hm-2,矿质土壤层、凋落物层和根系分别占96.01%,0.64%和3.34%;毛竹林地土壤年呼吸排放碳总量为9.257 t·hm-2a-1,异养呼吸、自养呼吸和凋落物年呼吸最分别占59.49%,28.27%和12.24%;毛竹林细根年生长量为6.895 t·hm-2a-1,年分解量为0.312 t·hm-2a-1,细根年周转率为0.93次·a-1;毛竹林年凋落物进入土壤的碳总量为2.245 t·hm-2a-1,地上和地下凋落物分别占78.5%和21.5%.  相似文献   

13.
土壤活性有机碳作为森林土壤有机碳的活跃成分,在凋落物分解和土壤碳循环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林火干扰通过改变土壤底物的数量和理化性质进而影响土壤活性有机碳,因而阐明林火干扰对土壤活性有机碳的影响是开展森林碳循环研究的基础。文中以6种土壤活性有机碳为研究对象,分别阐述林火干扰对土壤活性有机碳影响的研究进展。针对目前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认为应进一步深化探究林火干扰后土壤微生物活性变化机制对土壤活性有机碳的影响,揭示土壤碳库平衡的影响机理;加强林火干扰后C-N耦合循环特征的研究;深入研究林火干扰后影响土壤活性有机碳的内在因素和外在因素的相互作用,综合评价林火干扰对土壤活性有机碳的短期与长期影响;加强林火干扰—土壤碳库—全球气候变化的交互关系研究,深入探讨林火干扰与土壤活性有机碳的相互作用关系及影响机理。  相似文献   

14.
冰压毛竹林分恢复重建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分析江西毛竹林冰压灾情严重的主要原因及灾情特点,划分立竹受灾等级及林分灾情等级,对受灾竹林当前的清理、培护和灾后竹林恢复重建提出相关技术措施,对促进竹产业的发展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5.
农田营造早竹林后土壤有机碳的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农田营造早竹林后不同年限土壤有机碳变化规律的研究结果表明:(1)竹林3年生时,各层次土壤有机碳含量都呈现下降的趋势,其中表土层(0~30 cm)下降幅度最大;竹林满园后,由于采取了集约经营措施,竹林土壤有机碳含量迅速回升,至9年生时,各层次土壤有机碳含量都超过了农田相应层次水平,但是12年生时竹林各层次土壤有机碳含量又呈现下降趋势.(2)土壤有机碳密度变化和土壤有机碳含量相似,竹林3年生时各层土壤有机碳密度均呈现下降趋势;6年生时,除了0~30 cm土层继续下降外,其余各层次有机碳密度都增加;至9年生时,有机碳密度都超过相应农田各层土壤有机碳的密度;12年生时,各层土壤有机碳密度都呈现下降趋势.(3)3年生竹林土壤有机碳储量下降了近22%;以后土壤有机碳储量均逐渐增加,9年生竹林,土壤有机碳储量要超过农田土壤有机碳的储量;12年生时竹林有机碳储量下降,但是依然高于农田土壤有机碳的储量.  相似文献   

16.
江西毛竹林主要病虫害的综合防治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江西毛竹林主要病虫害发生的种类及发生特点,分析了这些病虫发生流行的原因并提出了综合防治措施,为毛竹林生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喀斯特石漠化地区不同植被群落的土壤有机碳变化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研究贵州中部喀斯特石漠化地区不同植被群落土壤和小生境土壤中有机碳的数量和质量变化.结果表明:喀斯特石漠化区阔叶林土壤有机总碳含量和腐殖酸碳含量明显高于灌木林、灌草丛和稀疏草丛,而土壤水溶性有机碳含量的变化则相反;喀斯特森林退化后,土壤有机碳的累积量减少、流失量增加;喀斯特小生境土壤有机总碳和腐殖酸碳含量存在明显的水平空间变异:石坑>石沟>石缝>石洞.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喀斯特土壤有机碳变化的第1主要因子由植被类型决定,第2主要因子由小生境类型所决定.  相似文献   

18.
为了解我国人工杉木林土壤碳汇功能,在贵州省兴义市三江口镇选取立地条件基本相同而林龄不同的退耕还林杉木林,研究了其土壤有机碳含量及活性碳含量的时空分布特征及其变化规律变化特征。结果表明:林龄与0~20cm、20~40cm层土壤有机碳含量呈显著正相关,分别平均每年增加1.58、1.63g/kg ,不同土层间的有机碳含量相关性显著;不同活性有机碳含量在0~40cm深度内随林龄的变化显著,而在40~60cm层变化不显著。高活性、中活性、低活性有机碳占总有机碳的比例比较稳定,分别为5.45%~9.98%、13.12%~17.80%、16.23%~18.83%。杉木林土壤活性有机碳含量及总有机碳含量的随林龄增长而有所增加,土壤碳汇功能也逐渐增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