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分析了农牧交错带土壤退化的原因、类型和表征.根据土壤质量概念的内涵和功能,提出用适宜的物理、化学和生物学质量指标体系全面评估农牧交错带土壤的生产、环境和健康功能,辩识出土壤质量下降的区域,提出退化土壤质量恢复的技术措施,将土壤的肥力质量、环境质量和健康质量统一协调起来,为土地的合理利用提供科学依据,实现人口、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2.
中国农牧交错带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综述中国农牧交错带研究进展。[方法]从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对土壤、降水及水源涵养、气候和覆被4个方面的影响出发,对我国农牧交错带热点问题的研究现状进行了总结,并对农牧交错带研究今后的发展提出了建议。[结果]中国农牧交错带研究取得了较大进展,但仍不够深入和全面。建议:目前我国的农牧交错带研究应围绕怎样解决农田和草地退化这一核心问题展开深入研究;对农牧交错带研究较薄弱的方面进行多领域融合式的深入分析;将农牧交错带的研究成果充分用于生态环境的恢复、提高生产力等实际生产生活中;将农牧交错带各方面的研究归结到全国以至全球的高度上,进行各领域更加全面的延伸。[结论]为我国农牧交错带的生态保护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3.
李晗  郝建锋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1):12778-12781
[目的]综述中国农牧交错带研究进展。[方法]从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对土壤、降水及水源涵养、气候和覆被4个方面的影响出发,对我国农牧交错带热点问题的研究现状进行了总结,并对农牧交错带研究今后的发展提出了建议。[结果]中国农牧交错带研究取得了较大进展,但仍不够深入和全面。建议:目前我国的农牧交错带研究应围绕怎样解决农田和草地退化这一核心问题展开深入研究;对农牧交错带研究较薄弱的方面进行多领域融合式的深入分析;将农牧交错带的研究成果充分用于生态环境的恢复、提高生产力等实际生产生活中;将农牧交错带各方面的研究归结到全国以至全球的高度上,进行各领域更加全面的延伸。[结论]为我国农牧交错带的生态保护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4.
高寒农牧交错带植被恢复对土壤有机碳、全氮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耕地为对照,研究了高寒农牧交错带种植老芒麦草和撂荒2种植被恢复措施对土壤有机碳和全氮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与耕地相比较种植老芒麦草和撂荒使0-30 cm土层土壤总有机碳含量分别增加了19.7%-22.4%和7.3%-10.6%,颗粒有机碳(0.05-2.00 mm)含量分别增加了43.0%-52.3%和28.7%-59.8%,土壤全氮含量分别增加了12.0%-20.6%和5.4%-13.7%.这一结果说明,在高寒农牧交错带通过种植老芒麦草或者撂荒植被恢复措施,对于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和全氮含量、恢复土壤质量具有非常显著的效果.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森林草原交错带地区土壤节肢动物的野外调查,研究交错带地区土壤节肢动物群落同功能种团组成、分布及其多样性.结果表明,研究区土壤节肢动物营养方式以腐食性为主,捕食性、植食性土壤节肢动物较少,反映出土壤节肢动物对地上生态系统的适应.森林-草甸带中腐食性和植食性土壤节肢动物相对较为贫乏,系统养分来源不足,土壤肥力较为贫乏.各营养功能团的类群和个体数量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土壤质量,其中腐食性同功能团具有衡量生态系统功能强弱与土壤质量高低的生物指标潜力.  相似文献   

6.
以陕北农牧交错带的荒漠化土壤为研究对象,通过多元相关分析、回归分析和因子分析,确定了荒漠化程度的土壤评判指标。结果表明,评判土地荒漠化程度时,土壤物理性质指标应选择0.25~0.05 mm砂粒含量,土壤化学性质指标应选择土壤有机质含量,并运用这两个指标建立了荒漠化程度土壤评判指标体系,即通过荒漠化土壤表层0~20 cm上述两个指标的量值来评判荒漠化程度。  相似文献   

7.
土壤抗风蚀性能主要取决于土壤颗粒质量及土壤质地等因素.土壤风蚀特征是建立土壤风蚀模型及土壤保持的基础.本研究选择了干旱的阴山北麓农牧交错带裸露耕地的表土颗粒为研究对象,对该区域的抗风蚀因素进行了试验研究和分析,并结合研究区域地表土壤性质,提出了定量反映风蚀过程中表土物质的损失程度的物理量- -增失比例系数(WEVI),即WEVI=粗化颗粒含量/易蚀颗粒含量.结果表明:2004~2007年,增失比例系数从2.10增加到3.46,定量地反映出了2004~2007年的土壤颗粒粗化和细颗粒的流失程度,进而说明了裸露耕地的退化程度.  相似文献   

8.
地表温度和土壤颗粒组成对抗剪强度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根据内蒙古阴山北部农牧交错带3个试验场地(耕地、普通草地、围封草地)的地表温度、土壤颗粒组成、地表土壤抗剪强度实地观测数据,建立了地表温度与地表土壤抗剪强度之间的定量关系模型.并探讨了土壤颗粒组成对土壤抗剪强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地表土壤抗剪强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呈线性减小的规律,土壤颗粒级配越好,粘粒含量越多,土壤的抗剪强度越大。  相似文献   

9.
根据在农牧交错带退耕还草的试验结果,结合国内外相关研究,探讨了农牧交错带退耕还草的生态、经济效益,归纳提出了农牧交错带退耕还草的4项关键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0.
农牧交错带退耕还草的生态经济效益与技术措施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在农牧交错带退耕还草的试验结果,结合国内外相关研究,探讨了农牧交错带退耕还草的生态、经济效益,归纳提出了农牧交错带退耕还草的4项关键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1.
农牧交错带由于其地理位置的特殊以及资源利用的多样性,具有重要的生态功能,而氮循环作为土壤物质流通环节的重要一环,氮素作为重要的养分来源,投入到农牧业中的数量日益增多,在满足人类对食物、畜产品需求的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区域性氮环境污染问题。本文主要综述了近年来对中国北方农牧交错带的不同区域氮素流动特征及环境效应的有关分析,在明确不同区域农牧系统氮素流动特征及其产生的环境效应的基础上,进一步阐述其存在的问题,并根据不同区域的氮素流动特征提出合理的优化策略,为北方农牧系统氮素管理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2.
本文立足于内蒙古农牧交错带的经济发展,首先分析了其发展的现状以及该区域内的经济、自然发展特征,得出制约农牧交错带经济发展的原因,提出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方向和对策,为内蒙古农牧交错带经济发展提供有利的方向。  相似文献   

13.
科尔沁沙地土壤化学特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科尔沁沙地典型区域农牧交错带气候、土壤、植被以及天然草地类型的调查,在调查区内共布设52个样点,根据土壤的酸碱度、有机质和养分状况,运用SAS语言进行聚类分析,将这52个样点按照由边缘到中心的顺序分为3类:即外围沙丘带土壤类,中央过渡带土壤类和内部草甸带土壤类,结果表明,3类土壤的化学特性呈现出由边缘到中心递增的趋势,但土壤的养分含量总体水平不高。  相似文献   

14.
本文立足于内蒙古农牧交错带的经济发展,首先分析了其发展的现状以及该区域内的经济、自然发展特征,得出制约农牧交错带经济发展的原因,提出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方向和对策,为内蒙古农牧交错带经济发展提供有利的方向。  相似文献   

15.
陕北农牧交错带荒漠化土壤肥力水平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野外调查和室内化验,对陕北农牧交错带荒漠化土壤的理化性质和肥力状况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荒漠化土壤机械组成为:砂粒含量>784.0g/kg,有机质含量<3.67g/kg,阳离子交换量不超过6.37cmol/kg,氮、磷、钾等营养元素不足,土壤的综合肥力质量低;从沙丘流动到固定沙丘,表层土壤粒径>0.25mm的砂粒降低,5mm以上的团聚体增加,土壤有机质和氮、磷、钾等速效养分增高,离子吸附交换能力增强。可以认为,土壤肥力差异是荒漠化的本质反映,结皮层可作为荒漠化类型土壤鉴定的主要依据。  相似文献   

16.
几种保护性耕作对土壤含水量和风蚀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君  张立峰  刘景辉  李明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9):4720-4720,4728
[目的]研究保护性耕作对土壤含水量和风蚀量的影响。[方法]以位于内蒙古阴山北部武川县典型农牧交错带的耕地为试验地点,比较用不同保护性耕作对不同作物留茬的土壤含水量、风蚀量的影响。[结果]与传统耕作相比,马铃薯免耕、油菜留茬和燕麦留茬可以提高土壤含水量,极大地减少土壤风蚀。[结论]留茬耕作和免耕是当地农业发展和环境治理一条可持续的耕作途径。  相似文献   

17.
在我国北方农牧交错带,研究了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对土壤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天然草地和过牧草地土壤全氮、总有机碳和全磷含量整体高于耕地和林间草地,退耕地种草后土壤全氮、总有机碳含量增加,全磷含量无显著变化.耕地和过牧草地土壤速效磷含量高于其他土地利用方式.天然草地、过牧草地和耕地土壤pH值显著高于林间草地和人工草地,而土壤电导率均为过牧草地显著高于天然草地,天然草地显著高于林间草地、人工草地和耕地.林间草地和过牧草地土壤容重显著高于天然草地和耕地,而天然草地土壤含水量显著高于其它土地利用方式,林间草地土壤含水量最低.  相似文献   

18.
北方农牧交错带跨度大、范围广、农牧兼有,是研究北方农牧业最具代表性的区域。养分流动直接反应养分循环状况,是农业生态系统平衡的重要表征之一,研究农牧系统养分流动对于发展可持续农牧业,减少环境养分负荷等具有重要意义。总结了农牧系统氮、磷、钾3种主要养分流动特征及其环境效应,提出了农牧系统养分循环亟待深入研究的重要方向,以期为后续农牧系统养分循环的理论研究、提高养分利用率技术手段的研发以及环境政策措施的制定提供借鉴与参考。  相似文献   

19.
2009年10月在冀蒙农牧交错带选取3个样地,从柠条(Caragana korshinskii Kom.)根围0~10 cm、10~20 cm、20~30 cm、30~40 cm和40~50 cm 5个土层分别采集土壤样品,研究了丛枝菌根真菌的空间分布及其与土壤酶活性和土壤养分的关系.结果表明,不同样地和土层深度对丛枝菌根各结构真菌定殖率和孢子密度有显著影响.菌丝、泡囊、丛枝定殖率和孢子密度最大值均出现在0~20 cm土层.菌丝定殖率和脲酶活性呈极显著正相关,泡囊定殖率和孢子密度与脲酶、碱性磷酸酶、酸性磷酸酶活性呈极显著正相关.孢子密度与各土壤养分因子均呈极显著正相关.说明在冀蒙农牧交错带柠条能与丛枝菌根真菌形成良好的共生关系,丛枝菌根不同结构和孢子密度有助于土壤状况的监测和评价.  相似文献   

20.
农牧交错带是农牧生态系统的边缘交汇区域,其生产方式、文化、经济、生态等皆与其他地区有所不同。社会组织是农牧交错地区中社会化治理的一支重要力量,在政府的大力推动下,社会组织承担的社会功能逐渐增多,但其发展与运行过程中会受到各方力量的掣肘。基于此,本文从农牧交错带的特点入手,分析农牧交错带社会组织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给出相应的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