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秋季苹果处于采前膨大和着色期,由于雨水较多,果园通风不良,病虫害严重。秋季果园管理主要是促进果实膨大、着色,防治病虫害,增强幼树的越冬能力。 1 去除纸袋 除袋早、中熟品种在采果前20日,晚熟品种在25~30日,阴天或多云天气下进行,晴天在上午9~11时除去树冠东侧和北侧,下午3时后除去南侧、西侧和树冠上部。除单层袋时,先纵向撕裂成“伞状”,2~3日后再完全去除。除双层袋时先除去外层防潮纸袋,约3~5日后再除去内层防菌纸袋。  相似文献   

2.
李晓荣 《落叶果树》2008,40(1):37-37
除袋是生产优质套袋果的重要技术环节之-,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①除袋时间.除袋过早,着色浓重,果面易生果锈;除袋过晚,着色慢,色泽不良,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低.除袋时间应根据品种成熟期和气候条件确定.较易着色的早熟和中熟红色苹果品种,如新乔纳金、新红星等,在昼夜温差较小的沿海以及内陆果区,宜在采前15~20天完成除袋.在冷凉或昼夜温差大的果区,可在采前10~15天完成除袋.较难着色的晚熟红色品种,如富士系品种,在昼夜温差较小的沿海及内陆果区,宜在采前30天左右完成除袋;在冷凉地区或昼夜温差大的地区,宜在采前20~25天完成.  相似文献   

3.
2012年风调雨顺,苹果获得大面积增产.但由于管理不规范,晚熟长富苹果品种,尤其是条纹红系列脱袋后不能及时上色问题发生普遍,笔者分析了其中的原因,并提出了应对措施. 1 不上色的原因 1.1 品种因素 目前主栽品种长富系列果实大多是条纹红,本身上色比较慢. 1.2 施肥因素 麦收前后膨大肥尤其是含氮的肥料施用过多,钾肥及中微量元素肥施得太少或根本未施,影响了着色.一般摘袋后需8~10天可以上色,晚的则需2~17天,还有30%的果园着色期长达20~25天,造成返青不上色,甚至失去了套袋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果园施肥要注意施肥时间、方法、肥料种类和施肥部位。。一年中60%~80%的磷肥要在秋季以基肥形式施入,配合少量氮肥和钾肥;60%的氮肥要在春季施入;大部分的钾肥应在幼果膨大期及果实着色前20天施入。秋季施有机肥的深度应在20~50cm,因为果树大部分根系集中在这一深度。追  相似文献   

5.
正晚熟‘红富士’苹果是牟平主导产业,种植面积达1.7万hm2,产量4.8万t/hm2,是果农的主要经济收入来源。‘红富士’苹果全部实行套袋技术,在前期管理的基础上,如何在摘袋前后继续加强科学管理,实现优质高产高效益的目标,在多年的生产实践中,我们总结出以下经验。1适时浇水摘袋前干旱应在摘袋前二三天浇水,一是促进果实继续生长膨大增加产量;二是改变果园小气候条件,增加昼夜温差,有利于果实着色;三是增加空气湿度,  相似文献   

6.
苹果套袋效果与技术试验应用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红富士苹果进行套袋效果与技术试验的结果表明,果实套袋能明显地促进红富士果实着色,使果面光洁细腻,色调鲜艳,外观品质极大改善,并能有效地防治病虫害。在陕西渭北条件下,除袋期以果实正常采收前20天为宜。  相似文献   

7.
<正>套袋苹果除袋到采收期是提高外观品质最关键的时期,管理上必须做好以下几点。1适时除袋及时摘袋对提高果品商品率,确保优质增效有着很重要的作用。若摘袋过早,果实就会着色不良、果面粗糙,加之果实处在膨大期,果面容易出现返青或青头。若摘袋过迟,由于气温下降,致使果面不能正常着色,或未达到着色标准而又出现褪色现象。因此,适时除袋很关键。适时除袋分以下几种情况:一是按套袋时间推算,一般果实在袋内生长期达到90~100d,袋内果能达  相似文献   

8.
秋季(8—10月)是柑桔果实膨大到成熟,秋梢旺盛抽发,早熟品种开始采收,中晚熟种陆续着色成熟,同时,又是花芽分化的营养积累时期,需要充足的水分和养分.同时,又是病虫害猖镢为害时期,应继续做好桔园肥水管理,秋稍管理,中耕除草松土,播种冬季绿肥,防治病虫害等工作.  相似文献   

9.
石榴果实套袋,能够明显降低石榴果腐病病果率、桃蛀螟虫果率和裂果率;红色品种在着色前除袋,白色品种和青色品种带袋采收,能显著改善果实外观质量;套袋对果实的内在品质影响不明显,但降低了平均单果重。  相似文献   

10.
1除袋时间和方法 1.1除袋时间 套袋苹果果面质量优劣的关键在于除袋时间的早晚.除袋过早,果实上色重,果面易产生果锈、粗糙;过晚,则色泽淡,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低,且温度低,着色慢,品质差.除袋既要满足果实着色对时间的要求,又要不使果实底色转绿,红色变暗.红富士着袋天数应为95~110天左右,正确的除袋时间宜在9月下旬至10月上旬,采收前15~20天左右为好.除袋必须避开高温天气,尤其是连续高温天气,以免造成日灼,外袋除袋时间为多云转晴,上午9时至下午3时左右,内袋除袋时间选多云或晴天,上午8~11时,下午3-7时为好.  相似文献   

11.
费玉杰 《果农之友》2003,(12):40-40
1合理施肥主要控制用氮量,增施磷、钾肥,三者比例1∶1∶1为最佳。2适时除袋2.1除袋时期对于双层袋,在无袋果正常采收期约30天开始除袋。先去外层袋,至少保留3个晴天后再去内袋。如遇阴雨天,则需延长保留内层袋的天数,对于单层袋,宜在无袋果正常采收期前约20天时去袋,金冠苹果在采收前可不必除袋。2.2除袋具体时间对于双层袋和单层袋除袋,均宜在上午10时以后至下午16时之前进行。单层袋,去袋前先将袋纵向撕开数条,约4天后再去除。3摘叶摘除影响果实受光的叶片,能增加着色指数15%以上。一般从采收前一个月开始,分3次进行。第1次是摘除果梗部位…  相似文献   

12.
贾友江 《果农之友》2011,(10):43-43
秋季是红富士等晚熟苹果品种的果实着色期.在搞好肥水管理、秋季修剪等项工作的同时,应积极采取果实增色技术,可有效地提高果品质量,增加果园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3.
在果实着色后期时除袋。新红星去袋后的着色期宜在25~30天,红富士30~35天。去袋过早,果实暴露时间过长,果皮易变粗糙,色泽较暗;去袋过晚,着色期过短,虽然果皮细嫩,色泽新鲜,但色泽较淡,贮藏期间容易退色。  相似文献   

14.
咨询服务     
晚熟红富士苹果着色期至冬剪前应如何管理——兼答山西读者李三民红富士苹果着色期至冬剪前管理应注意:一适时除袋。一般苹果在袋内生长时间为90~100d,可于果实正常采收前15~25d除袋,红富士苹果  相似文献   

15.
桃园解袋后的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河北省深州市现有鲜桃面积15万亩,套袋的桃果在采收前要进行解袋,解袋后的管理对桃树果实的经济性状影响较大,因此,此阶段的管理至关重要。1进行桃果实解袋1.1解袋时间因品种和地区不同而异。鲜食品种采收前摘袋,有利于着色。硬肉桃品种于采前3~5天解  相似文献   

16.
长富2苹果除袋至转果间隔天数对着色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适应苹果出口的要求,我市自1994年起在267hm2(公顷)长富2苹果生产基地上,每年果实套袋1500万~2000万个。套袋后,明显地提高了果实外观质量,减少了果实农药残留。虽在除袋前及时摘除了果实的遮光叶片,除袋后又认真地进行了转果,但因各户果农除袋至进行转果的间隔天数很不一致,采收时其果实的着色情况也很不同,致使不少果园的长富2苹果达不到外商要求的果面集中均匀着色85%以上,从而降低了出口果的数量和套袋栽培的效益。为了解决这一问题,1995年以来我站连续2年探索了除袋至转果的间隔天数对果…  相似文献   

17.
正苹果除袋至采收期也是补钙、增色、防日灼、控病虫,保证果实品质的重要时期。以下,我们基于对宝鸡市岐山县、凤翔县、扶风县等地区的生产调查和技术实践,总结了苹果除袋至采收期不能忽视的七个常见问题,希望对果农朋友有所帮助。1适时除袋苹果成熟着色期应适时除袋,以免影响果实品质和产量。在实际生产中,一些果农为了抢占市场先机,有早除袋、早采收现象,造成部分果园除袋  相似文献   

18.
<正> 丰产素(复硝钠)是一种新型的植物生长调节剂,能促进植物生长发育,增加产量,提高品质。为探索其在苹果树上喷施的效应,1990年进行了试验示范,取得了显著效果,提高座果率31.1—87.2%,增产18.6—32.6%。试验在栾城县王家庄、内营、农科所果园进行。品种为5年生玫瑰红和15年生红元帅苹果。丰产素为广州温泉化工厂产品.王家庄果园玫瑰红品种设六个处理,其中喷施丰产素5000倍液三个处理,分别为:喷四次(开花前、幼果期、果实膨大期、着色初期);喷三次(开花前、幼果期、膨大  相似文献   

19.
 为探讨采前铺设反光膜对桃果实外观品质的影响及着色机制,以容易着色的晚熟桃品种‘霞 晖8 号’为试材,采收前12 d 除去外黄内黑双层袋,研究了不套袋不铺反光膜、除袋不铺反光膜和除袋 铺反光膜对果皮色泽、色素含量以及与果实着色相关的酶及其基因表达的影响。结果表明:除袋不铺反 光膜和除袋铺反光膜均能显著提高果实红绿色差值(a*)、红绿色差/黄蓝色差值(a*/b*)、色饱和度(C) 和果皮花色素苷含量,降低色调角(h),除袋铺反光膜较除袋不铺反光膜处理花色素苷含量更高(P < 0.05); 花色素苷合成相关基因UFGT 和CHS 在试验之初即上调表达,而DFR、LDOX 和F3H 则随试验的进行而 上调表达。此外,不套袋不铺反光膜处理的苯丙氨酸解氨酶(PAL)活性逐渐降低,而其他两个处理呈先 升高后下降趋势,且采前除袋铺反光膜较除袋不铺反光膜的处理活性更高。据此推测,除袋不铺反光膜 和除袋铺反光膜条件下果皮花色素苷的合成是多个基因协同调控作用的结果,尤以除袋铺反光膜处理促 进花色素苷积累的效果更明显。  相似文献   

20.
采前除袋铺设反光膜对桃果实着色及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采前铺设反光膜对桃果实外观品质的影响及着色机制,以容易着色的晚熟桃品种‘霞晖8号'为试材,采收前12 d除去外黄内黑双层袋,研究了不套袋不铺反光膜、除袋不铺反光膜和除袋铺反光膜对果皮色泽、色素含量以及与果实着色相关的酶及其基因表达的影响。结果表明:除袋不铺反光膜和除袋铺反光膜均能显著提高果实红绿色差值(a~*)、红绿色差/黄蓝色差值(a~*/b~*)、色饱和度(C)和果皮花色素苷含量,降低色调角(h),除袋铺反光膜较除袋不铺反光膜处理花色素苷含量更高(P0.05);花色素苷合成相关基因UFGT和CHS在试验之初即上调表达,而DFR、LDOX和F3H则随试验的进行而上调表达。此外,不套袋不铺反光膜处理的苯丙氨酸解氨酶(PAL)活性逐渐降低,而其他两个处理呈先升高后下降趋势,且采前除袋铺反光膜较除袋不铺反光膜的处理活性更高。据此推测,除袋不铺反光膜和除袋铺反光膜条件下果皮花色素苷的合成是多个基因协同调控作用的结果,尤以除袋铺反光膜处理促进花色素苷积累的效果更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