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0 毫秒
1.
不同成熟度水蜜桃果实软化的影响因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摘后桃果局部软化现象较为普遍,且极易产生呼吸跃变,因而较难贮运。为给桃树栽培和桃果贮藏加工提供理论依据,以"湖景蜜露"水蜜桃为试材,研究了冷藏期间不同成熟度桃果实软化相关影响因素的变化规律。观测结果表明:果实中缝线处果实硬度下降速率均高于中缝线两侧果实硬度,且成熟度愈高,差异愈显著;不同成熟度桃果实与桃果核同一时间出现呼吸高峰,说明采后果实软化与种子的呼吸密切相关;九成熟果实采后硬度下降速率、可滴定酸含量、丙二醛含量及果肉色差L*值的变化均显著高于七、八成熟果实,其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变化的差异不显著。试验结果表明:桃果核在桃果采后软化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七、八成熟为长途运输及冷藏适宜的采收成熟度。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泰国甜角在景谷栽培的灌溉试验的结果表明:(1)不同处理对栽培泰国甜角林木的保存率、高生长和新萌枝率上都存在极显著差异,表明在景谷开展泰国甜角栽培,灌溉十分必要;(2)综合不同时间保存率的变化情况及生长量看,灌溉时间只需在旱季进行,每7d左右一次为好。  相似文献   

3.
在云南省沧源佤族自治县勐甘村的甜龙竹(Dendrocalamus brandisii)基地,采取5种甜龙竹栽培模式:甜龙竹×核桃(ZH)、甜龙竹×西南桦(CK)、甜龙竹×杉木(ZS)、甜龙竹×古茶树(ZC)和甜龙竹×果树(ZG),研究不同栽培模式对土壤酶活性的影响,并分析土壤酶活性与土壤化学性质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甜龙竹不同栽培模式不同土层对土壤酶活性具有显著影响,不同栽培模式对甜龙竹土壤酶活性的影响排序为:ZS>ZH>ZG>CK>ZC;土壤酶活性随着土层深度的增加呈逐渐下降趋势,说明表层土的微生物生物量聚集的最多,能释放出较多的酶;土壤酶活性与有机质、有机碳、水解氮、有效磷、速效钾、全氮、全磷、全钾存在显著或极显著相关关系。研究认为,在营造和经营甜龙竹林时,选择与杉木共同栽植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土壤中的酶活性,其中对土壤脂肪酶活性的提高最为明显。  相似文献   

4.
广东紫珠药材的总黄酮含量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芦丁为标准品,采用紫外-可见光分光光度法,测定不同时期、不同部位、不同栽培和采收方式、不同栽培环境条件的广东紫珠药材样品中总黄酮的含量,了解广东紫珠黄酮类成分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广东紫珠药材总黄酮含量随着生长期增长,采收期宜在即将落叶时;植株不同部位总黄酮含量高低为:叶〉小茎枝〉果〉根〉主干茎,而又主要分布在叶片中,茎干的总黄酮含量非常低,因此可采取留干采收方式以利于来年枝叶萌发;野生广东紫珠药材的总黄酮含量略高于栽培,但差异不大;施肥是药材增产的重要措施,试验中施用沼气肥与不施肥的广东紫珠药材总黄酮含量差异不明显,因此选择沼气肥等肥料类型较好。  相似文献   

5.
为筛选出适合"中仁3号"杏制干时对果实成熟度的要求、不同立地栽培条件制干的差异以及适合制干干燥的方法,选择"中仁3号"杏不同成熟度鲜果制干后,比较了可溶性固形物、杏干重、制干时间等指标的差异;比较了干旱地与水浇地所产出的‘中仁3号’杏制干后的差异;选择不同干燥方法干燥‘中仁3号’杏后,比较了可溶性固形物,杏干重,制干时间等指标的差异。结果表明:"中仁3号"在成熟度II时,制干率最小,杏干黄色,颜色均匀,且肉质较硬,非常适合商品性要求;"中仁3号"在干旱地区栽培比水浇地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较高,制干时间较短,制干率较低与果实的含水量有关;"中仁3号"在自然晾晒制干要比烘烤制干时间长,卫生条件差,霉坏腐烂的较多,品质不均匀;但烘烤的成本较高,需要大量的能源,不适合大量生产。  相似文献   

6.
为探明勃氏甜龙竹不同栽培条件下的叶片结构和光合特性,采用石蜡切片技术观察了竹苗叶片解剖结构和利用苯酚硫酸法测定了相关的光合特性指标。结果表明,不同栽培条件下的竹苗叶片的气孔密度、叶片与角质层厚度及泡状细胞面积由薄到厚、由小到大依次为组培苗驯化苗一年生扦插苗3年生扦插苗,表皮细胞厚度由薄到厚依次为组培苗3年生扦插苗一年生扦插苗驯化苗,梭形细胞面积由小到大依则次为组培苗一年生扦插苗驯化苗3年生扦插苗。勃氏甜龙竹叶片净光合速率由大到小依次为组培苗驯化苗3年生扦插苗一年生扦插苗,蒸腾速率规律与之相反。可溶性糖含量由低到高依次为组培苗驯化苗一年生扦插苗3年生扦插苗,淀粉含量由低到高依次为驯化苗组培苗一年生扦插苗3年生扦插苗。勃氏甜龙竹组培苗叶片结构比充分适应环境的3年生扦插苗小而薄,其保水、支持能力较弱,体内营养物质依靠培养基提供,合成积累较少,抗逆境能力弱,甚至无抵抗力,因此组培苗必须经炼苗驯化才能移栽。  相似文献   

7.
分析了海南省儋州和文昌地区不同成熟度、不同新鲜度椰子水的酸度、糖、蛋白质、氨基酸、维生素和矿物质。结果表明:文昌地区椰子水中的绝大部分营养物质含量均比儋州地区的椰子水高;成熟期为~67个月的椰子,其椰子水的还原糖、总氨基酸和维生素的含量比成熟期为~个月的椰子水的含量高;椰C1213子水中的糖由于椰子水新鲜度的下降,其含量显著降低。  相似文献   

8.
在云南省景谷县威远镇坝朗村的泰国甜角试验林中,进行了3a不同施肥对泰国甜角苗木的影响试验,采用区组设计,每年对泰国甜角苗木树高、地径及萌发枝进行观测,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不同施肥对泰国甜角苗木生长存在极显著影响;施尿素能有效地促进泰国甜角树高、地径的生长和枝条萌发;泰国甜角栽培早期施肥应以N肥为主。  相似文献   

9.
栽培措施对南方红豆杉紫杉醇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4,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选择不同年龄、不同生长季节的南方红豆杉人工栽培幼树及通过不同海拔地和不同施肥措施的栽培试验,研究不同采收年龄、器官、部位和季节及不同栽培措施对南方红豆杉短周期药用林紫杉醇含量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南方红豆杉不同年龄幼树及其不同器官和部位的紫杉醇含量差异很大。1、2年生幼树枝叶紫杉醇含量明显高于3 - 4年生幼树;在不同器官中,根皮紫杉醇含量最高,树皮和枝条皮部次之,叶片和树干木质部含量最低;在树冠不同部位中,以上部枝叶的紫杉醇含量最高,中部次之,下部最低。在一年中,以气候条件适宜的5月及秋冬季的1月与9—12月时的枝叶紫杉醇含量较高,而在气温高、光照辐射强的7—8月幼树枝叶紫杉醇含量低;考虑到截干促萌需要,南方红豆杉适宜的采收季节为11—12月及次年的1月。栽植地的海拔高度对幼树枝叶的紫杉醇含量影响显著,较高海拔地因夏季气候条件适宜而有利于紫杉醇生物合成。在生产上提倡使用有机肥以促进南方红豆杉幼林的生长和生物量积累,同时不影响紫杉醇的合成。  相似文献   

10.
为综合比较南方鲜食枣-中秋酥脆枣不同批次枣果的品质特征,对白熟期及脆熟期枣果中的可溶性总糖、还原性糖、淀粉、维生素C、可溶性蛋白质及8种矿物质元素的含量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批次不同时期枣果内的营养成分含量不同。白熟期时,第1批枣果中的K、Mg、Ca、Na、Fe和Zn等矿物质的含量占绝对优势,第2批枣中的还原性糖含量及维生素C含量最高,第3批的蛋白质含量、Mn含量及Cu含量明显高于前2批。脆熟期时,第1批的维生素C含量、含Ca量及含Cu量比其他2个批次都高,但第2批枣的可食率、可溶性总糖、还原性糖、淀粉及可溶性蛋白质的含量都是最高的,第3批营养成分的优势主要体现在Mg、Na、Mn及Zn元素的含量上。  相似文献   

11.
不同种皮色木豆蛋白质淀粉含量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对云南省 8个栽培地、10个种皮色的木豆籽实进行蛋白质及淀粉含量分析测定 ,结果表明 :蛋白质、淀粉含量均与栽培地、种皮色和栽培地×种皮色互作呈极显著差异。不同栽培地的蛋白质、淀粉含量分别为 2 0 .73%~ 2 4 .86 %和 4 8.2 3%~ 54 .2 2 % ;不同种皮色的蛋白质、淀粉含量分别为 2 0 .96 %~ 2 3.96 %和50 .0 2 %~ 53.34 % ;除元谋的淀粉含量为第三类以外 ,其余栽培地和种皮色的蛋白质及淀粉含量均为第二类。各栽培地、种皮色间蛋白质、淀粉含量有一定差异 ,但从总体看 ,仍缺乏高蛋白、高淀粉含量类型。  相似文献   

12.
灵芝菌丝多糖是灵芝的主要活性成分之一。采用醇沉水提法提取灵芝菌丝多糖,并用蒽酮一硫酸法测定不同菌株灵芝分别在不同制种阶段的多糖含量。结果表明:这三种灵芝菌株的菌丝多糖含量均是一级种比二级种高,二级种比三级种高;一级种和二级种的菌丝多糖含量均是野生灵芝比人工栽培灵芝高;三级种菌丝多糖含量,野生灵芝和人工栽培灵芝菌丝多糖含...  相似文献   

13.
以分别来自牡丹江地区产的人工栽培和野生鲜蕨菜样品,定期取样,检测不同蕨菜在不同的储藏条件和时间下,其亚硝酸盐含量的动态变化规律,并对其进行比较。结果表明,鲜蕨菜中的亚硝酸盐的含量随储存时间的延长,含量不断上升,在第9日后菜中的亚硝酸盐含量有一个明显的增加过程。长期保鲜的蕨菜要比新鲜蕨菜中所含亚硝酸盐量高。人工栽培菜和野生菜的亚硝酸盐增加趋势大体相同,但人工栽培菜中亚硝酸盐含量的增幅要略大于野生菜的增幅。  相似文献   

14.
以大青皮酸、大青皮甜、小青皮甜、青皮马牙甜、青皮软籽、青皮岗榴、三白、大红袍、泰山红等9个山东石榴主栽品种为试材,研究了石榴皮、隔膜、种子和汁中的鞣质含量.结果表明,鞣质平均含量顺序为皮>隔膜>种子>汁,分别为115.30 mg·g-1、38.48 mg·g-1、5.63 mg·g-1、1.64 mg·g-1.石榴皮中鞣质含量最高的品种为青皮软籽、青皮岗榴,分别是172.98mg·g-1、169.53 mg·g-1;隔膜中鞣质含量最高的品种是青皮软籽和小青皮甜,含量分别为48.56 mg·g-1、46.80 mg·g-1;而种子和汁中含量最低的为青皮马牙甜、大青皮甜和大青皮酸、小青皮甜,分别为3.51 mg·g-1、3.54 mg·g-1和0.60 mg·g-1、0.65 mg·g-1.不同品种石榴果实、同一果实不同部分鞣质含量存在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5.
突尼斯软籽石榴引种栽培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突尼斯软籽石榴的引种栽培试验,结果表明,该品种适于豫南及黄淮地区栽培。引种F地与原产地产量相似,该品种明显具有丰产性;其果实品质良好,果味甜,果仁特软;成熟早,中秋、国庆双节上市,市场售价高;并表现抗旱、抗病性。  相似文献   

16.
以鼓槌石斛为试验材料,采用仿野生活立木栽培、原木立体栽培、盆栽种植等三个不同栽培处理,研究不同栽培模式对鼓槌石斛成活、生长、微量元素及重金属元素含量的影响。结果显示,3个栽培模式中原木立体栽培下生长6个月后与12个月后的成活率、株高、茎粗都是最高的;生长1年后对3个种植模式下的鼓槌石斛的微量元素及重金属元素含量进行测定发现,每天食用鼓槌石斛不会造成微量元素缺乏或者中毒现象;通过测定鼓槌石斛重金属含量数据显示,其重金属含量皆符合相关标准限量,且原木立体栽培处理下鼓槌石斛重金属含量显著低于其余2种种植模式。通过综合考量,本试验认为原木立体栽植鼓槌石斛最有利于鼓槌石斛的产业化和规模化发展。  相似文献   

17.
以鼓槌石斛为试验材料,采用仿野生活立木栽培、原木立体栽培、盆栽种植等3个不同栽培处理,研究不同栽培模式对鼓槌石斛成活、生长、微量元素及重金属元素含量的影响。结果显示:3个栽培模式中原木立体栽培下生长6个月后与12个月后的成活率、株高、茎粗都是最高的;生长1a后对3个种植模式下的鼓槌石斛的微量元素及重金属元素含量进行测定发现,每天食用鼓槌石斛12g干品不会造成微量元素缺乏或者中毒现象;通过测定鼓槌石斛重金属含量数据显示,其重金属含量皆符合相关标准限量,且原木立体栽培处理下鼓槌石斛重金属含量显著低于其它2种种植模式。通过综合考量,认为原木立体栽植鼓槌石斛最有利于鼓槌石斛的产业化和规模化发展。  相似文献   

18.
‘曼歇甜竹’Dendrocalamus brandisii ‘Manxie Tianzhu’属于竹亚科Bambusoideae牡竹属Dendrocalamus Nees的勃氏甜龙竹(云南甜龙竹)Dendrocalamus brandisii(Munro) Kurz,1998年发现于云南省普洱市思茅区南屏镇曼歇坝的勃氏甜龙竹栽培居群中,是勃氏甜龙竹栽培型Dendrocalamus ‘Brandisii’的变异植株经进一步选优、分离、培育而成的优质笋用竹新品种。‘曼歇甜竹’与勃氏甜龙竹栽培型的关键区别在于前者秆形更加高大、粗壮,秆高15~17 m,直径10~16 cm,梢头下垂,2级分枝反抱主枝,秆箨初期绿色,产笋量达7 500 kg/hm2以上;而后者秆形相对较小,其秆高10~15 m,直径10~12 cm,梢头极度下垂,2级分枝不反抱主枝;秆箨初期红棕色至鲜黄色,产笋量在6 000 kg/hm2以下。  相似文献   

19.
新疆不同种植区赞皇大枣品质的差异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给新疆不同种植区赞皇大枣的栽培提供理论依据,选择位于新疆塔克拉玛干沙漠北部和南部2个种植区的赞皇大枣作为研究材料,分析2个产地赞皇大枣营养成分含量的差异。分析结果显示:(1)沙雅县赞皇大枣总糖含量和糖酸比相对较高,口感偏甜;224团枣果口感更偏向酸甜口味。综合分析各品质测定结果显示,224团赞皇大枣主要营养成分含量较高,枣品质较沙雅县好。(2)224团土壤养分含量总体较沙雅县偏低,但224团赞皇大枣Vc、Ca、Fe的含量都较沙雅县高且差异明显。测定结果进一步证明气候和土壤营养物质等诸多因子共同影响着枣果品质,在对不同产地枣营养成分进行深加工时,一定要注意枣果的来源和产地的生境差异。  相似文献   

20.
采用一步炭化法与二步炭化法,加盖炭化法与未(不)加盖炭化法对杉木间伐材木屑在不同炭化条件下进行热解研究,同时结合元素分析方法,探讨了杉木间伐材木屑炭化的固体产物得率及其基本性质的变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炭化温度在400~600℃之间,炭化物得率下降十分明显,此后相对趋于恒定;加盖炭化法的得率高于未加盖法;升温速率对炭化物得率有较大影响.无论是一步炭化法还是二步法,炭化氛围气为空气时的炭化物固定碳含量及炭化物的还原性较氮气高.无论氛围气体是空气还是氮气,炭化物的还原性均随着炭化温度升高而升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