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集体林产权制度改革是促进集体林所有权、使用权、收益权和处置权的落实。也是激活集体林业发展的内在动力。但集体林产权制度改革政策性强,量大面广,与群众切身利益息息相关,如何搞好集体林产权制度改革是当前林业工作的一个新课题。为此笔者对镇坪县集体林产权制度改革进行了专题调研。镇坪是安康市四大林区  相似文献   

2.
《辽宁林业科技》2006,(3):F0002-F0002
2005年3月1日,全省集体林产权制度改革试点启动大会在本溪市召开。胡晓华副省长到会并作了重要讲话,他形象地把集体林产权制度改革喻为“铁树开花,林地回家”。会后在本溪县东营坊乡、桓仁县铧尖子镇朋山区大峪沟村3个县(区)17个村展开了林改试点工作。这次会议标志着我省集体林产权制度改革试点正式启动。  相似文献   

3.
随着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林业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但与日益增长的社会需求不相适应,林业生产关系特别是产权制度明显落后,成为了制约林业发展的主要矛盾。为此,国家全面启动了集体林权制度改革,进一步明晰林地使用权和林木所有权,建立和完善以家庭承包经营为主体,多种经营形式并存的集体林经营管理新体制,一个林权归属清晰、权责利划分明确的集体林业产权制度安排已经显现。  相似文献   

4.
在回顾会理县集体林权制度历史沿革的基础上,阐述会理县集体林产权制度的现状及问题,提出集体林产权制度改革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5.
一、要充分认识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重大意义改革开放以来,全省各地在建立健全林业产权制度方面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进行了很多有益的探索和实践,对促进林业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但是,现行的集体林  相似文献   

6.
德阳市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是农村改革的继续、深化和完善,涉及集体林所有权、使用权、收益权和处置权的落实,与从事林业生产的村民利益息息相关,是当前林业产权制度改革的重要课题。本文通过对德阳市集体林权制度存在的问题进行调查分析,提出集体林权改革的对策建议,以期对德阳市开展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永安市林权制度改革不同阶段的对比分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建立现代林业产权制度是林业整个改革的核心和基础。自改革开放以来,永安市先后进行了林业股份合作制改革、集体林经营体制改革、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等三个阶段的实践和探索。对比三次改革,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思路更加清晰、目标更加明确、程序更加规范、步骤更加扎实、效果更加明显。  相似文献   

8.
为全面推进集体林产权制度改革,进一步规范林木和林地流转管理,实现林木资产资本化、林业经济市场化和经营管理规范化。近日,宽甸满族自治县建立了林业要素市场管理中心。这是目前辽宁省内第一个林业要素市场。  相似文献   

9.
自上个世纪80年代初期以来,我国已历经多次集体林产权制度改革。纵观其过程,每一次改革均以发展林业与社区经济为目标,但结果与初衷常常相悖,产权者的短期行为屡屡构成再次改革的政策理由,重新界定产权便成为历次改革的主题。至今为止,20多年的政策更迭衍生出一系列归属不清、权责不明且无法律保障的现实产权9各类产权冲突频繁发生,严重阻碍了我国集体林业与社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0.
2005年12月。辽宁省宽甸县委、县政府召开了全县集体林产权制度改革试点工作动员大会.实行“山林到户、还权于民”.得到了农民群众的热烈响应和积极拥护.全县广大干部群众积极性空前高涨。全县集体林产权制度改革试点范围扩大到19个乡镇、36个村、229个村民组。截至去年下半年.全县共完成林改面积341亩。占全县应改面积的51.9%。[第一段]  相似文献   

11.
目前,南方集体林区产权制度改革正在进一步探索中,其产权形式多种多样,效果各异,其中福建、江西的集体林产权制度改革走在了全国前列,其成绩和经验受到国家林业局的认可。文章分析江西省集体林产权制度改革的有利条件,对改革实践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产生的原因进行研究,探讨推进江西省集体林产权制度改革的建议。  相似文献   

12.
2003年初.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了《关于加快林业发展的决定》.提出要进一步深化林业体制改革。三明市梅列区根据三明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从本地区林业发展的实际出发.进一步完善了林业产权制度.依法保护林权所有的财产权.对林业体制创新和机制创新进行了突破.此次林权制度改革对传统的林业经营理念、管理方式提出了新挑战、新要求.改变了集体林经营管理中的种种弊端.解决了长期以来制约集体林业发展的体制性、政策性障碍.明确了集体林权由集体经济组织内部成员共同所有.建立了归属清晰、权责明确、保护严格.流转顺畅的现代林业产权制度.  相似文献   

13.
指出了近几年吉林省林业经济增长率正在不断提升,这与集体林权改革的影响有直接关系。随着我国科技的不断进步,林业的整体发展状况得到了有效的改善,其运行模式也发生了很大变化,主要体现在林业劳动力的分配、产权制度的改革以及林业科技的整体进步等。基于此,对集体林权改革下的林业经济增长主要因素进行了探索分析,并且给出了相应的看法,希望对我国林业的发展建设起到一定的参考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4.
2005年11月,辽宁省政府下发了《辽宁省人民政府关于深化集体林产权制度改革的意见》(辽政发[2005]39号),全省集体林业产权制度改革随之全面展开。今年6月上旬,笔者随省、市林业部门深入抚顺市清原和新宾县就集体林权改革展开调研。结合抚顺地区集体林业产权制度改革的实际,本文拟就集体林业产权制度改革的定义、内容、模式、配套政策和历史遗留问题的处理等,发表一些管窥之见,谨供各位同仁参考。  相似文献   

15.
本溪市做为全省集体林产权制度试点市,从2005年3月开始开展了深化集体林产权制度改革工作。目前全市除一个归属农垦系统管理的乡镇外。其余38个乡镇全部行动起来,已经完成了31个乡镇、229个行政村、1374个村民组,改革集体林总面积454.87万hm^2,占全市集体林总面积的79%,其中产权到户面积34.33万hm^2,占已改集体林面积的74.8%。全市计划2006年11月中旬前基本完成产权改革任务。  相似文献   

16.
福建集体林产权制度改革的公平与效率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福建省率先在全国开展集体林产权制度改革.福建集体林产权制度改革既要实现"耕者有其山",又要实现森林资源数量增长和质量提高,即实现集体林产权制度改革公平与效率的统一.但调查研究发现,福建集体林产权改革最大限度地实现了公平,但却没有达到效率的目标.福建集体林产权制度改革公平与效率的矛盾既是林业家庭经营与林业经营规模化要求之间冲突的体现,也是林业家庭经营体制与其他林业政策之间冲突的反映.  相似文献   

17.
由中国林业经济学会、国家林业局经济发展研究中心、福建省林业厅、三明市政府联合主办的中国集体林产权制度改革研讨会6月26日至27日在福建省三明市隆重举行。来自全国各地的200多名领导、专家和林业工作者济济一堂,共同探讨谋划如何进一步深化集体林产权制度改革,促进集体林区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国家林业局副局长张建龙、福建省政府副省长王美香、福建省林业厅厅长黄建兴、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副局长祝卫东、国务院研究室农村经济司副司长叶兴庆、国家林业局政策法规司司长汪绚、国家林业局经济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张蕾、中国社会科学…  相似文献   

18.
杨玮  张大红  米锋 《防护林科技》2009,(5):83-84,112
全国范围内铺开了集体林产权制度改革,明确了林木产权,调动了林农育林护林积极性。通过集体林产权改革,从法律上明确了各经济主体的权属关系。文章运用微观经济学相关理论分析了中国集体林权制度存在的“搭便车”、委托——代理和交易费用极高等经济缺陷,试图将林业外部性内在化、降低交易费用等途径来完善集体林产权的经济功能。  相似文献   

19.
结合云南省保山市集体林产权制度改革实际,总结取得的阶段性经验,并针对林业产权制度改革中存在的问题,从工作组织、科学引导、政策执行、模式选择、督导检查、分工协作等方面提出解决措施,为加快集体林产权制度改革步伐提出建设性意见,以保证改革工作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20.
《林业工作研究》2005,(9):36-40
根据局领导批示精神,林权制度改革调研组一行3人,于9月18日至9月23日赴浙江对南方集体林区林权制度改革情况进行了调研。调研期间,调研组听取了浙江省林业厅的汇报,到衢州市柯城区、湖州市南浔区、临安市等县市调研,走访了乡镇政府、街道办事处、林农家庭,并与县市、乡镇政府领导、企业代表、林农代表等进行了不同形式的座谈。通过调研,基本掌握了浙江省以延续山林承包合同、完善林业家庭承包责任制为核心的林权改革进展情况。总的感觉是浙江山林延包工作进展顺利,林业生产责任制进一步完善,林权制度得到巩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