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黑天鹅(Cygnus atratus)原产于澳大利亚,属雁形目鸭科天鹅属的一种游禽,为世界著名观赏珍禽。其体貌特征为全身除初级飞羽小部分为白色外,其余通体羽色漆黑,背覆花絮状灰羽。  相似文献   

2.
1.野鸭的外貌特征:野鸭外貌与野生绿头鸭相似。成年公鸭羽色艳丽,头、颈羽有翠绿色金属光泽.颈基部有一狭细白色颈圈.胸部为棕色,体羽为灰色.尾羽为黑色,有两片卷状性羽.副翼羽上有镜羽,喙、脚灰色。趾、爪橙色。母鸭体型小.体羽棕色,深浅不一,有暗点或暗条纹.有镜羽:尾羽缀有白色.喙灰黄色.趾、爪一般为橘黄色.也有灰黑色者。雏鸭全身为黑灰色绒羽.眼、肩、背、腹有淡黄色羽相间,喙、脚灰色。[第一段]  相似文献   

3.
白鹳是国家一类保护动物,属鹳科,大型涉禽。全长约120厘米,体羽白色,眼周红色,前颈下部有饰物,肩羽、翅覆羽、飞羽黑色,腿、脚红色。在沼泽、湿地、塘边涉水觅食,主要吃鱼、蛙、昆虫等。在东北中、北部繁殖.越冬于长江下游及以南地区。江苏省宝应县地处于长江下游地区.常有少量白鹳活动。  相似文献   

4.
云南鸭.云南鸭属中型蛋肉兼用型地方良种鸭,其中心产区位于云南省西北部,分布于全省各地区.云南鸭在当地除用来生产食用蛋之外,有很大部分仔鸭经人工填饲后用来生产腊鸭.云南鸭公鸭头和颈上部羽毛绿色带有光泽,颈下部有白色羽环,胸、背深褐色,腹部灰白色,尾羽黑色.镜羽黑绿色.母鸭羽色分黄麻和黑麻两种,黄麻色羽点多数,有少数白羽个体.喙、胫、蹼橘黄色.  相似文献   

5.
白腰文鸟的习性和笼养繁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白腰文鸟[Lonchura striata(Linnaeus)]是文鸟科(Ploceidae)文鸟属(Lonchura)观赏鸟类,其雌、雄成鸟羽色相似,上体红褐色或暗沙褐色,具白色羽干纹,腰白色,故有白腰文鸟之称,尾上覆羽栗褐色;额、喙基周围、眼先、颏、喉、胸黑褐色,颈侧和上胸栗色,具浅  相似文献   

6.
4.2,2.2优中选优要求:体大嘴长,啄食有力,眼大有神,头大平顶,眉宽、长,两眉通后与枕部相连,羽色光泽,斑纹大明显,体肥壮,长纺锤形,腿粗高健,尾羽挺直有力不拖地,两翅端正(是否有伤、断处,是否一般高),飞羽有6-13枚白色羽,胆大、温顺为佳。但真正的上品百灵仅是形态上理想,而“歌舞”上不过硬,也不算雄中优。  相似文献   

7.
火龙果,又名青龙果,是仙人掌科三角柱属(Hylocereus)或蛇鞭柱属(Selenicereus)植物果实,呈椭圆形,直径10.0~12.0 cm,外观为红色或黄色,有绿色圆角三角形的叶状体,白色、红色或黄色果肉,具有黑色种子的水果。结合广东省雷州市当地实际,介绍了火龙果高产栽培技术,以供果农参考。  相似文献   

8.
绿孔雀(Pavo muticus)也叫爪哇孔雀、龙鸟,是孔雀属两种孔雀之一,是体型最大的雉科鸟类,体重7000~8000g。雄鸟全长约140cm,雌鸟全长约100cm。雄鸟尾特长,头部冠羽竖起,颈、上背及胸部具绿色光泽,尾上覆羽特长并具闪亮眼斑而成尾屏。雌鸟羽色以褐色为主,带绿色辉光。绿孔雀产于东南亚的广大地区,在中国主要发现于云南和西藏  相似文献   

9.
赵学常 《农村百事通》2007,(14):29-29,77
“珍珠油杏”是新泰市泰沂山脉珍稀地方名产,2006年12月通过山东省林木良种委员会审定(编号:鲁S-SV-AV-006-2006)。植物学性状珍珠油杏属蔷薇科李属植物,落叶小乔木,高7~10米。树势强健,树姿半开张,枝条分布均匀,萌芽率高,成枝率强。树皮褐色、平滑,有白色斑点。叶片椭圆形,浓绿色。叶柄红褐色。花为两性花,单生,  相似文献   

10.
雪叶莲(Senecio cineraria)为菊科瓜叶菊属多年生常绿草本植物,全株具白色绵毛,茎直立,叶互生,为羽状深裂披针形,叶表面白绿色,背面白粉状,头状花序,花黄色或乳白色;喜光,喜温暖、湿润,忌酷热。  相似文献   

11.
1.巢湖鸭 巢湖鸭主产于安徽省中部,巢湖周围的庐江、巢县、肥西、肥东等县。该品种具有体质健壮、行动敏捷、抗逆性和觅食能力强等特点,是制作无为熏鸭和南京板鸭的良好材料。巢湖鸭体型中等大小,体躯长方形,匀称紧凑。公鸭的头和颈上部羽色墨绿,有光泽,前胸和背腰部羽毛褐色,缀有黑色条斑,腹部白色,尾部黑色,喙黄绿色,虹彩褐色,胫、蹼橘红色,爪黑色。母鸭全身羽毛浅褐色,缀黑色细花纹,称浅麻细花;翼部有蓝绿色镜羽;眼上方有白色或浅黄色的眉纹。[第一段]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豁眼鹅是我国著名的白鹅品种,其1日龄雏鹅往往呈现黄色或淡黄色。然而,笔者在进行豁眼鹅纯系继代选育过程中,发现自由交配群体的后代中有20%雏鹅个体绒羽呈现浅褐色,且公母比例差别明显(公母比例接近1﹕3),推测豁眼鹅群体白羽性状存在伴性遗传可能。以雏鹅期浅褐色公鹅和黄色母鹅为亲本,利用杂交试验,检验雏鹅绒羽表型的情况是否符合孟德尔遗传规律,从而揭示鹅羽色性状的遗传方式。为此开展鹅的羽色性状遗传规律及机制研究,以期对鹅新品种或品系的培育以及鹅羽色自别雌雄配套系生产提供指导。【方法】 选用40只豁眼鹅公鹅和200只豁眼鹅母鹅为亲本,组建随机交配群产生豁眼鹅纯系G1代,观察G1代中1日龄雏鹅中黄色绒羽和浅褐色绒羽表型的表现和分离比例;4只浅褐色豁眼鹅公鹅和20只黄色豁眼鹅母鹅为亲本,杂交产生F1代,观察其1日龄雏鹅中黄色绒羽和浅褐色绒羽表型的表现和分离比例。【结果】 ①在豁眼鹅随机交配G1代中,浅褐色绒羽表型个体的比例为19.5%。其中,公母雏之间浅褐色个体占比差别比较大,公雏中浅褐色的比例在10%左右,而母雏有30%左右的个体呈现浅褐色。根据Hardy-Weinberg定律,绒羽颜色性状等位基因频率计算如下,母雏中浅褐色个体的比例就是豁眼鹅群体中绒羽浅褐色等位基因的频率,本试验中29.8%的母雏个体是呈现浅褐色,所以该等位基因的频率约为0.3。同时,公雏中浅褐色个体比例的开方也能计算出豁眼鹅群体中浅褐色等位基因的频率,本例中,10%的公雏是浅褐色,所以该等位基因的频率约为0.3左右,同母雏计算所得基因频率比较接近。相应的,绒羽黄色等位基因频率则为0.7左右。②杂交F1中,黄羽81只,占50%;浅褐色79只,占50%。且黄羽全为公雏,浅褐色羽全是母雏。结果表明,浅褐色性状呈伴性遗传;已研究证实,银色羽(S*S)和不完全白化(S*AL)是位于Z染色体上的一对等位基因控制,不完全白化基因AL对银色羽基因S为隐性。因此,根据杂交试验结果,可以初步判断浅褐色和黄色是由一个基因座的复等位基因所决定的结果,且浅褐色对于黄色性状呈隐性遗传。【结论】 本试验通过羽色性状选配杂交和随机交配试验,分析了豁眼鹅1日龄雏鹅绒羽颜色表型的分离情况,结果表明:(1)浅褐色绒羽性状相对黄色绒羽性状为隐性遗传;(2)豁眼鹅雏鹅绒羽浅褐色/黄色性状呈伴性遗传;(3)豁眼鹅雏鹅绒羽颜色性状主要为Z染色体银色羽基因座控制,控制该基因座的等位基因存在变异位点与相应表型关联。  相似文献   

13.
<正>蓝马鸡属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属大型鸡类,全长约90厘米。体羽青灰色,具金属光泽,披散如毛发状。头顶和枕部密布黑色绒羽;两簇白色耳羽呈短角状;面部裸皮鲜红色。飞羽带褐色,具金属紫蓝色外缘。中央尾羽特长而上翘,羽枝披散下垂如马尾,两侧尾羽基部白色,其  相似文献   

14.
黄芪新品系JX08-5-1育苗移栽技术   总被引:4,自引:4,他引:0  
黄芪是豆科黄芪属植物蒙古黄芪(Astragalus mem branaceus var. mongholicus (Bge) Hsiao)或膜荚黄芪(Astragalus mem branaceus)的干燥根,是一种传统的中药,临床应用历史悠久,具益气补中的作用,主要用于气虚乏力,食少便溏[1]。黄芪新品系JX08-5-1为陇西稷丰种业有限责任公司与甘肃农业大学合作采用株系选育法从当地蒙古黄芪变异群体中选育而成,该品系植株较矮,开展度25-45 cm,主茎黄绿色,茎上白色伏毛较密,平均单株分茎数5个(3-9个),分枝长度平均10.6 cm。叶小,叶数多,叶色深绿被白色蜡质状物,外观白绿色或浅绿色。花序和有效荚果数少。种子千粒重7.76 g。喜冷凉气候条件,有较强的耐寒性和耐旱性,适宜在西北地区种植。为充分挖掘该品系的潜力,我们研究了配套栽培技术。现将其育苗移栽技术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5.
茂兰自然保护区的眼蝶资源及区系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7年4月~2009年7月,我们对贵州茂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眼蝶科(Satyridae)进行采集,获得8属22种。其中,豹眼蝶属(Nosea)为茂兰新纪录属,三楔黛眼蝶(Lethe mekara)、重瞳黛眼蝶(L.trimacula)、蛇神黛眼蝶(L.satyrina)、豹眼蝶(Nosea hainanensis)、台湾矍眼蝶(Ypthima formosana)和魔女矍眼蝶(Y.medusa)共6种为茂兰新记录物种。矍眼蝶属和黛眼蝶属种类最多,为优势属。在世界动物地理区划中,茂兰保护区眼蝶以古北—东洋共有种和东洋区种为区系的优势成分;在中国地理区划中具有14个分布型。与国内其他自然保护区相比,茂兰保护区的眼蝶资源比较丰富,应该作为种质资源加以保护,并可适度开发和综合利用。  相似文献   

16.
高巍 《中国畜禽种业》2013,(11):145-145
近日,本站接诊一例鸡盲肠肝炎病例,这里简要叙述该病例的诊疗情况。1发病情况及临床症状该养殖户于7月份从外地引进1000羽40日龄左右的鸡从事林地养鸡,该鸡群防疫情况不祥。鸡群一个月左右开始陆续发病,用复方敌菌净和环丙沙星等治疗无效,病情继续发展,来该站治疗时已发病300多羽,死亡100多只,病鸡表现精神萎顿、缩头、眼结膜炎、食欲减退或食欲废绝,羽毛松乱,下痢,排出淡黄色或淡绿色稀粪,有的粪便带血。2病理变化剖检死鸡及重症病鸡8羽,发现腺胃乳头水肿,肝脏肿大,有坏死灶,颜色呈白色或绿色,有的坏死灶融合成片,  相似文献   

17.
冯雪 《北京农业》2010,(3):33-33
蓝马鸡属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属大型鸡类,全长约90厘米。体羽青灰色。具金属光泽,披散如毛发状。头顶和枕部密布黑色绒羽;两簇白色耳羽呈短角状;面部裸皮鲜红色。飞羽带褐色,具金属紫蓝色外缘。中央尾羽特长而上翘,羽枝披散下垂如马尾,两侧尾羽基部白色,其余为紫蓝色。嘴淡红色,脚珊瑚红色。虹膜-橘黄;嘴-粉红;脚-红色。  相似文献   

18.
丛林 《油气储运》2005,(11):22-22
生物特性 孔雀雄鸟体长2200毫米,嘴峰长44毫米,翅长515毫米。尾屏长约1500毫米,羽色艳丽多彩。头顶翠绿色;枕冠黑褐色,羽端蓝绿色。尾上覆羽形成尾屏,羽枝分离呈金属绿色。并有紫铜色反光;近羽端处更缀以椭圆形眼状斑,各斑中部深蓝色。外围铜褐色,复缀以青蓝与金黄色圈缘;嘴和脚均为黑褐色。  相似文献   

19.
贵州百里杜鹃林区苔藓植物名录及分布类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贵州百里杜鹃林区是位于毕节地区境内的具有观赏和旅游价值的杜鹃灌丛景观。为了深入地认识该林区的植物资源,科学地加以保护和开发利用,笔者于2001年3月,对百里杜鹃林区内的普底、百纳、大荒坡、九龙山、中心花区等地进行了定点考察。采集到苔藓植物标本178号,经认真整理,鉴定出苔藓植物33科,68属,108种。其中苔类植物12科,13属,19种;藓类植物21科,55属,89种。含6个种以上的优势科有6个,分别是曲尾鲜科(7属13种)、丛藓科(9属12种)、羽藓科(3属7种)、青藓科(4属7种)、灰藓科(4属8种)、金发藓科(4属6种)。苔藓植物在该林区内的生态分布类型主要有次生林生苔藓植物、草丛裸岩苔藓植物、湿生苔藓植物、土生苔藓植物等。  相似文献   

20.
蒲公英(俗称婆婆丁、黄花地丁、地丁、蒲蒲苗等),为菊科多年生草本植物,高10-25cm,含白色乳汁。根深长,单一或分枝,外皮黄棕色。叶根生,排成莲座状,狭倒披针形,大头羽裂或羽裂,裂片三角形,全缘或有数齿,先端稍钝或尖,基部渐狭成柄,无毛蔌有蛛丝状细软毛。花茎比叶短或等长,结果时伸长,上部密被白色珠丝状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