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现行家蚕品种冷藏浸酸种的冷藏时间与孵化率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蔡瑞安 《蚕业科学》1989,15(1):63-64
<正> 江苏省现行蚕品种有苏5、苏6;苏3秋3、苏4、7532、75新等。其中苏5、苏6为春秋兼用品种。其它几个品种作夏秋季使用。现就这些品种的冷藏时间与孵化率的关系简报如下。 一、苏5、苏6品种 该对品种1974年秋开始饲养,克蚁制种量原有17张左右,现逐年有所下降,约13张上下。苏6孵化较好,苏5孵化较差。苏5的催青积温268°F,苏6催青积温263°F。近年来本种从春用品种发展为春秋兼用种。从蚕卵解除滞育角度看,春用品种  相似文献   

2.
1.以春月×宝钟(正反交)的冷藏浸酸卵作试验。浸酸后在25℃保护6~120小时后移入15℃8小时之后置5℃和2.5℃再冷藏,20~70日出库催青进行孵化调查。 2.在冷藏日数20日和30日中,不管哪一种再冷藏温度和时期的试验区孵化都是良好的。可是在40日以上由于冷藏时期、50日以上由于再冷藏温度能看到孵化率差,在冷藏时期中浸酸后冷藏48~60小时、冷藏温度2.5℃的区孵化增加。 3.从本试验结果来看,再冷藏最适当的时期是从浸酸后6小时至48小时。30日以上的长期再冷藏时的适当温度是2.5℃。 4.当冷藏浸酸卵再冷藏之际,必须留意防止白死卵的发生。可是从本试验结果来看,如果经过适当的中间温度后再低温冷藏,就不管冷藏时期如何也能防止白死卵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正> 我省秋用蚕种历年来都采用冷藏浸酸种,但由于气候条件的关系,往往春季制种迟,而早秋用种早,因此早秋用种冷藏时间短,造成孵化不齐。特别是近几年来,为了提高蚕茧产量,常用多丝量春用品种作夏秋用种,由于春用品种解除滞育较难,需经40—50天低温冷藏,才能达到  相似文献   

4.
蚕种浸酸处理,是提高蚕种孵化率,满足秋季蚕种有效供应的关键技术。试验表明,冷藏浸酸种在一定质量分数的盐酸刺激下进行常温浸酸,能起到促使孵化的效果,而且随着刺激时间的延长,蚕种的孵化率有进一步提高的趋势。  相似文献   

5.
<正>传统的蚕种浸酸方式,对蚕种出库到浸酸的时间间隔有着严格的规定,而且当日的蚕种浸酸数量须和出库配发的数量基本一致.自90年代初推行计划浸方式以来,蚕种出库至浸酸结束的经过时间突破了原来在  相似文献   

6.
冷藏浸酸种再冷藏的试验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冷藏浸酸种浸酸后再冷藏处理,目前生产中规定,最长不超出7天,为研究再冷藏7天以上对蚕种的影响,经两年试验发现,中间温度保持6小时以上,再冷藏7~25天,蚕种实用孵化率一般都在97%以上,死卵率最高不到1%。并据蚁蚕饥饿死亡调查结果分析,冷藏后对幼虫的饲养成绩不会有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本试验通过对预定冷藏100日的蚕种,设定冷藏55日、60日、65日、70日、75日、80日、85日、90日、95日、100日(对照)后分别出库,并用三种盐酸标准浸酸,进行常规催青,调查实用孵化率,试验结果表明:比预定出库日期提前30日~35日的蚕种,可提高提前出库蚕种的实用孵化率,实用孵化率达到90%以上,在生产上对调剂蚕种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8.
产卵后不同温度和时间保护与蚕种中短期冷藏浸酸试验结果表明:中短期冷藏漫酸种在有效用种期限内提早出库用种时,盐酸的刺激强度(浸渍时间)应和有效用种期限内的冷藏浸酸标准有所差异,蚕种入库后在15天前出库浸酸的,浸渍时间稍短,15—30天出库浸酸的浸渍时间较长,30—40天又偏短些,40—50天和15前的浸渍时间差不多,这样可获得稳定的理想的实用孵化率。  相似文献   

9.
<正> 我省历年来冷藏浸酸种需要冷藏50天才能浸酸,即使是秋用品种也需冷藏40天,否则孵化率不高。由于农村出库时间基本一致,有时一天出库数量能达10万张之多,面对如此巨大的出库量,冷库往往难于承受,即使能按时出库浸酸.但在蚕种配发上难以做到品种之间、批次之间的搭配完美。针对生产中这一实际问题,我们在“短期冷藏种接触高温冲击浸酸试验”基础上,于1991年着手研究短期冷藏种(没有达到生产规定的冷藏日数)出库浸酸、浸酸后再冷藏试验。1992年我们又做了重复试验,取得了较好效果。现将试验结果整理如下。材料与方法1.供试品种:1991年、1992年均是采用宿迁场春繁秋用的苏5×苏6及反交。  相似文献   

10.
张秀梅  丁农 《蚕桑通报》1992,23(3):55-57
室温浸酸早在1947年日本小针喜三郎首先在即时浸酸时采用。由于不需要加温装置,操作简便孵化良好,10余年来我所不论是春制蚕种还是早秋制蚕种;即时浸酸或冷藏浸酸;各种试验种或农村小批量用种都采用室温浸酸。现将多年来实践所得总结如下,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生种与冷藏浸酸种催青早出蚁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林方华 《蚕桑通报》1992,23(4):25-26
1991年春期长期低温多雨,日照少叶质差,桑叶大幅度减产,蚕儿食桑不足,蛹期又遇上高温影响,导致生种的大量发生。尤其是芳山、蓝天二个品种更为明显。我县三个场,饲养芳山、星明原种共16666g,120个对交批,均有不同程度的生种发生,其中41个对交批更为严重,占总饲育批的34.1%。毛种入库时因生种多直接挑选淘汰的毛种就有3072张。  相似文献   

12.
生产上通常将当年所生产的蚕种5℃温度冷藏,且冷藏期在30~40天内出库浸酸的蚕种,为短期冷藏浸酸种。经短期冷藏的蚕种因未完全解除滞育,在正常的加温冷藏浸酸标准下实行浸酸,往往是孵化率偏低,甚至达不到实用孵化率的要求。常温浸酸法不需要加温,盐酸浓度和浸渍时间的有效范围大,且操作简单较安全,用于冷藏浸酸种方面,在国内外已有报道。  相似文献   

13.
<正> 蚕种的冷藏浸酸是我场秋季供种常用的人工孵化法,为了摸清蚕种浸酸中某些因素与孵化率的关系,笔者进行了不同浸酸时间与孵化率关系的试验,从中找出一个较为安全的范围,以利指导生产。现将试验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4.
因用种的计划变更,或每天制种量较少和工作上的原因,生产上有时实施即时浸酸种浸酸前冷藏抑制,在一定期限内出库再进行即时浸酸的做法。按常规此法的冷藏抑制期限不超过5天,在有效的期限内浸酸用种,无论对孵化率和养蚕成绩都无不良影响,是生产上行之有效的方法。如  相似文献   

15.
16.
徐杰  陈灵方 《蚕桑通报》2000,31(2):9-12
通过对现行10对主要蚕品种冷藏浸液蚕种采用常温浸酸的试验,得出在春制春、夏秋用蚕种采用常温浸酸法浸酸都可获得较高的实用孵化率的结果,可供生产应用。  相似文献   

17.
短期冷藏浸酸蚕种浸酸前的保护与蚕卵活化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桑蚕短期冷藏浸酸卵,从冷库取出后经过一定时间的中间温度保护后浸酸,能有效地促使卵内酯酶A活性的提高,同时蚕卵胚胎发育整齐度提高,孵化整齐度也提高。从中间温度的效果讲,以冷库外库(14~16℃)2小时后再经较长时间自然温度(23~26℃,6小时左右),或外库保护后再经35℃左右2~4小时保护效果最明显。这一倾向在冷藏时间较短,蚕卵较难活化和酸刺激量不足时更加明显。  相似文献   

18.
将生种率高的蚕种在丙2 胚胎期于5℃再冷藏20~22 天可以减少生种的发生  相似文献   

19.
蔡玉根 《蚕桑通报》1999,30(4):25-26,
将生种率市的蚕种在两2胚胎期于5℃再冷藏20-22天可以减少生种的发生。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