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运用机制设计理论建立信息激励模型,在完全信息、不完全信息、不完全信息加入可调整项三种情形下,对科技保险进行险种划分,得到在不同信息激励影响下的政府对保险公司的最优补贴规模.运用期望收益理论,针对科技研发成功或不成功、科技企业投保或不投保的情形,建立政府补贴投保企业的最优补贴规模模型,得出政府对投保企业补贴规模的限制范围.  相似文献   

2.
夏玉莲  曾福生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29):14381-14383
首先,介绍了中国粮食补贴政策的演变过程。第一阶段是国家对粮食实行统购统销制度时期;第二阶段是国家对粮食收购实行价格补贴时期;第三阶段是国家对种粮实行直接补贴时期。其次,在给出基本假设的基础上,分两种情况分析了粮食补贴的激励机制。在完全信息条件下,粮食补贴政策能达到最优效果。在信息不对称条件下,可分为两种情况考察。当信息完全不透明时,粮食补贴政策呈零效益性;当信息半透明时,存在逆向选择问题,只能达到次优结果。为提高补贴政策的效果,对补贴激励机制进行了调整设计,并根据种粮户业绩的评定函数,分析了农户的种粮选择。最后,探讨了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农户种粮积极性没有相应提高的原因。  相似文献   

3.
本文阐述了良种推广应用补贴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分析了我国良种推广应用补贴政策在提高粮食种植面积、单产水平,改善农作物品质,提高种粮效益和产业化水平方面的积极效应,以及存在程序繁琐、政府与农户间信息不对称、缺乏农户反馈机制、补贴标准偏低等问题。提出了把良种推广应用补贴直接跟农户的利益相关联,多增多补、少增少补的国家商品粮基地"以增产定补贴"的良种推广应用补贴新模式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在随机需求条件下建立了由一个制造商和一个零售商所组成的闭环供应链差别定价模型。 在制造商成本信息对称和信息不对称情况下,分别讨论了闭环供应链的最优差别定价问题,得到了在不 同信息条件下的最优定价组合以及最优的订购量. 最后通过数值算例分析了成本信息不对称对两种产品 的零售价以及订购量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薛海连  张海霞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8):16007-16008
建立了信息对称时的农业保险中的委托一代理模型和信息不对称时的委托-代理模型,在信息对称时,保险人按照一阶最优§件来选择努力水平口’;当信息不对称时,一阶最优条件改变,产出越高,投保人的收入越高。并对模型进行修正,修正后,信息对称时,保险人通过修正后的一阶最优条件来确定投保人的努力水平;信息不对称时,模型的一阶最优条件也相应改变。结果表明,当努力成本函数与投保人(农业生产者)的期望效用相关联时,保险人与投保人能达到双赢:若投保人更加认真管理保险标的,就会降低灾害的发生率,从而减少了保险公司对投保人的理赔,增加了保险公司的收益。  相似文献   

6.
王静 《广东农业科学》2014,41(21):210-215
构建基于农业技术市场约束下的农户市场诱致性技术创新行为分析框架,揭示农业技术市场中的技术创新及推广供给主体行为对农户市场诱致性技术创新决策过程的影响机理.结果表明,在农业技术创新管理体制及科技政策诱导下,技术创新及推广供给主体以技术市场信息为载体,对农户在要素价格相对变动和产品市场供求变化诱致下形成的技术创新行为产生约束,进而影响农业技术市场的有效性及技术资源配置效率.因此,政府应从培育信息不对称校正机制、技术需求反馈机制以及农业技术创新协调联动机制方面,改进农业技术市场有效性,激励农户技术创新.  相似文献   

7.
为研究两级供应链系统中不对称信息的作用,并设计供应链契约有效地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文中建立了市场需求为价格弹性需求,包含一个供应商和一个零售商的两级供应链模型。当零售商成本结构为非对称信息时,利用委托一代理理论和最优控制原理设计了3种不对称信息和非线性需求下供应链契约:批发价契约、双参数线性契约和双参数非线性契约,并对上述3种契约模型进行数值仿真分析。研究显示双参数契约模型能够更有效地达到供应链协调。  相似文献   

8.
从农产品市场信息不对称的现状、原因、后果以及缓解该现象的措施4个方面对国内学者的研究进行了整理分析,结果表明:农产品市场各主体间均存在不同程度的信息不对称,导致市场失灵.原因有信息传播不灵、农户自身素质不高、农产品品质特征等.缓解该现象要从信息体系建设、发展农村中介组织、提高政府监管等方面入手.最后,提出建立一个新型的农产品交易平台来缓解农产品市场的信息不对称.  相似文献   

9.
利用博弈模型对农户、政府及金融机构之间的信息不对称造成的农村贫困户贷款难问题进行分析,结果显示,3个主体间的信息不对称导致贷款风险的增加、金融机构的参与积极性不高、贷款主体转移目标至非贫困户。为了改变"贷款难"的局面,从金融机构、政府和农户3个主体出发,分别对贷款对象的确定、风险的防范以及农户的还款保障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0.
信息经济学认为,在现实市场交易中各主体拥有的信息是不对称的,信息不对称现象同样也存在于农产品交易市场中。基于农产品产业链视角,总结了3类突出的信息不对称现象,并分析了这些信息不对称引发的农产品市场交易问题,最后从市场自发机制和政府干预2个角度提出了相关对策。  相似文献   

11.
信息不对称是食品安全问题出现的主要原因之一,体现为原材料供应商与加工商之间、食品加工企业与消费者之间、政府食品监管部门和食品加工厂商之间以及政府部门与消费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信息不对称会对食品市场造成很多负面影响,例如市场失灵、道德风险以及消费者与政府之间的信任危机等。应该加大政府惩罚力度,建立统一的食品质量标准,完善食品安全检测水平,建立有效的食品安全信息公布平台,充分利用舆论监督力量,有效解决食品安全信息不对称问题。  相似文献   

12.
农产品质量安全的博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罗敏  李旭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4):13474-13477
在概述国内相关学者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介绍了农产品质量的信息不对称的表现形式,分析了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中各利益相关者的博弈。结果表明,只要生产者与消费者、生产者与生产者、生产者和政府之间存在农产品质量信息不对称,就会导致生产者生产低质量农产品,从而导致全社会的农产品质量安全下降;信息不对称的常态化要求政府必须强化监管,干预生产者的信息披露。  相似文献   

13.
借助《中国统计年鉴2013》中的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食品、衣着、居住、家庭设备及用品、医疗保健、交通通信、文教娱乐及其他8类消费支出等数据,建立了扩展线性支出系统(ELES)模型,从边际消费倾向、信息购买能力、需求收入弹性和价格弹性等方面分析了农村居民的信息消费需求.结果表明,农村居民信息消费需求水平较低,增加农村居民收入、拓展农村信息市场是促进农村居民信息消费的一项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14.
优质强筋小麦郑农16育种家种子生产技术规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郑农16是我所以豫麦34为母本,小偃6号为父本杂交选育而成的优质强筋、抗病小麦新品种,随着市场对优质麦需求的不断增加,政府良种补贴项目对优质麦政策的倾斜,郑农16种植面积在不断加大,用种量也逐年增加.  相似文献   

15.
基于课题组在黑龙江、湖北、河南、广东4省6市实地调研的873份调查问卷数据,运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方法对我国不同类型消费者对政府低碳产品补贴的期望进行了定量分析.结果显示:1不同类型消费者对政府低碳产品补贴的期望存在较大差异;2收入和学历与对政府低碳产品补贴的期望呈负相关关系,且二者对政府低碳产品补贴的期望影响最大;3不同年龄段的消费者对政府低碳产品补贴的期望存在显著差异;4地区和性别特征对政府低碳产品补贴的期望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16.
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要"进一步增加农机具购置补贴,扩大补贴种类,把牧业、林业和抗旱、节水机械设备纳入补贴范围",这项政策传递出一个信息:农机的内涵正在进一步拓展和外延,"大农机"的概念正逐步在"大农业"的影响和带动下,彰显出鲜明的特征.随之带来的则是农机产品需求结构的变化,这种变化在今年的补贴产品中打上了深深的烙印.各地纷纷将田园管理机械、林果机械、牧草机械、养殖机械、农副产品加工机械等机具纳入补贴范围.这些补贴机具或将成为未来农机市场的新需求和增长点.  相似文献   

17.
中国农村信息化的推进过程中形成的农村信息化产品市场是一个典型的信息不对称市场.提出三类主要角色,政府、企业和农户,在此基础上重点对以企业和农户为代表的买卖双方的博弈作主要分析.通过对信息产品供应商对信息产品价格策略的选择与消费者的购买决策所构成的信息不完全动态博弈的分析得到结果:信息产品供应商可以利用自己相对于农村消费者的信息优势,对信息产品的成本、作用、需求等因素进行包装与宣传,影响消费者对信息产品价格的判断,最终达到使消费者做出接受涨价决策的目的,从而实现高额利润.表明使农村信息化进程中的信息产品价格合理化的关键因素在于降低信息的不对称性.  相似文献   

18.
黄坚毅 《安徽农学通报》2007,13(19):368-369,128
理解产生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的作用机理,对农产品质量安全信息体系的建设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本文以信息经济学中的逆向选择和信号传递理论为基础,分析了信息不对称是产生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的根本原因,建立信誉机制消除信息不对称是保证市场经济健康运行的关键,沿农产品供应链的生产经营主体之间的纵向联合组织是建立信誉机制的载体,政府的农产品质量安全信息体系是信誉机制实施的重要条件.  相似文献   

19.
基于信息不对称的食品追溯体系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食品安全事件频频发生的根本原因就是政府、生产者、消费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通过介绍信息不对称的原因,并对其进行分析,认为食品追溯体系是解决信息不对称的关键手段,它是根据信息传播和控制的基本原理设计的,从信息安全的角度来处理食品质量问题,能有效避免信息不对称问题,保障食品的质量安全。最后,从完善食品追溯体系的相关法律法规、...  相似文献   

20.
在总结分析农产品质量安全信息不对称的基础上,利用博弈模型对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发生机制进行了分析。农产品质量安全信息的缺失和模糊不清会导致农产品市场呈现“柠檬”化特征,从而进一步导致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整体下降.引发农产品质量安全事件。政府解决农产品质量安全信息不对称的根本途径是构建有效的信号传递机制.消除农产品市场中的信息不对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