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对宁波市郊水稻土的硅营养状况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潴育型水稻土和脱潜型水稻土的有效硅含量分别为76.6和87.3 mg·kg-1,属缺硅土壤。杂交水稻甬优12号、甬优8号及粳稻宁81的稻草全硅含量分别为84.17、83.60和78.77 mg·kg-1,3个品种之间无显著差异,均属缺硅水平,最后对水稻缺硅的原因作了分析。  相似文献   

2.
浙江省耕地土壤氮磷钾现状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浙江省11个地市83县(市、区)的耕地土壤全N、有效P和有效K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与第2次土壤普查相比,浙江省耕地土壤全N和有效K平均含量略有下降,有效P平均含量明显增加;全N质量分数低于1g爛kg-1、有效P质量分数低于10mg爛kg-1和有效K质量分数低于80mg爛kg-1的比例分别占13.90%、44.80%和48.17%;土壤全N、有效P和有效K等3种养分中存在1种以上养分低于以上数值的样本占总样本的73.79%,土壤N、P、K等3种养分不平衡状况明显;土壤全N、有效P和有效K存在较大的空间分异,变异程度为有效P(192%)>有效K(71%)>全N(39%);土壤全N含量与土壤有机质积累呈显著的正相关,其中黏土>黏壤土>壤土>砂土,水网平原>河谷平原>高丘、低丘>滨海平原;土壤有效P含量随pH的下降而增加,其中砂土>壤土>黏壤土、黏土,高丘、滨海平原>河谷平原、低丘>水网平原;土壤有效K与土壤pH、质地和地貌类型存在一定的关系,随土壤pH值的下降而下降,其中黏土>黏壤土>壤土>砂土,滨海平原>水网平原>河谷平原>低丘>高丘.  相似文献   

3.
宁波市水稻氮磷钾养分丰缺指标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王飞  申广荣  秦方锦 《浙江农业科学》2011,(5):1139-1141,1145
在对宁波市水稻主产区2007-2010年开展的水稻"3414"田间肥效试验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的基础上,研究宁波市不同区域间水稻施肥指标体系中的氮、磷、钾养分丰缺指标,建立的水网河谷平原和滨海平原的水稻土全氮丰缺指标的数学模型分别为y=31.295ln x+51.98,r2=0.880 4;y=23.499ln x+68.696,r2=0.867 6,有效磷丰缺指标的数学模型分别为y=31.139 ln x-24.54,r2=0.821 2;y=29.467ln x-7.088,r2=0.909 1,速效钾丰缺指标的数学模型分别为y=39.464ln x-94.875,r2=0.815 9;y=42.738ln x-119.52,r2=0.869 3。并有针对性地分别提出了土壤全氮、有效磷、速效钾的低、中、高3个等级指标,水网河谷平原的全氮、有效磷和速效钾的高产临界指标分别为4.0 g.kg-1、47 mg.kg-1、122 mg.kg-1;滨海平原的全氮、有效磷、速效钾的高产临界指标分别为3.1 g.kg-1、32 mg.kg-1、150 mg.kg-1。  相似文献   

4.
水稻施用硅肥效果试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正> 硅是水稻生长发育必需的营养元素。施用硅肥可以提高水稻的结实率,促进干物质累积和增强抗病能力。这方面早已有些研究报道。日本、朝鲜等国在70年代就把稻田施用硅肥作为一项增产措施。我县稻田土壤多为棕壤性漂洗型水稻土、潴育型水稻土及淹育型水稻土,普遍缺硅,耕层土壤有效硅含量平均为每百克干土9毫克左右,低于水稻缺硅临界值9.5毫克标准。为此,我们于1989~1991年在黄棕壤漂洗型水稻土及潴育型水稻土上,进行了水稻施用硅肥试验研究。  相似文献   

5.
浙江省耕地土壤速效钾状况及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浙江省11个市82个县(市、区)的35 571个耕地土壤分析数据中筛选出35 516个样本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浙江省耕地土壤速效钾平均含量处于较低水平,≤80 mg·kg-1的占比为48.17%。土壤速效钾含量分布存在较大的空间分异,并受土壤pH、地貌类型、土壤质地和土壤类型等的影响。当pH>4.5时,耕地土壤速效钾含量随pH的下降而下降。不同地貌耕地的土壤速效钾含量表现为滨海平原>水网平原>河谷平原>低丘>高丘,不同质地耕地的土壤速效钾含量表现为黏土>黏壤土>壤土>砂土,不同土类耕地的土壤速效钾含量表现为滨海盐土、石灰(岩)土、红壤、粗骨土>紫色土、潮土>水稻土。建议根据各区域耕地的土壤速效钾含量进行钾肥分区管理。  相似文献   

6.
安徽省土壤有效硅含量分布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从安徽省各地采集的251个土壤样品有效硅平均含量为155.7±8.5ppm,其中53.8%土样含量低于100ppm,霍邱、合肥至芜湖一线以南以西地区有效硅含量低,以东以北地区含量高。主要土类土壤有效硅含量,砂姜黑土>潮土>石灰岩土>黄棕壤>水稻土>粗骨土>红壤>紫色土。不同母质土壤有效硅含量,黄土性古河湖相沉积物>近代黄泛>石灰岩>湖积物>下蜀黄土>河流冲击物>紫色岩>第四纪红土>花岗岩>泥质岩类土壤。土壤pH与有效硅含量之间呈正相关,酸性土壤缺硅的可能性较大。  相似文献   

7.
2008年对宁波市鄞州区水稻土的供磷能力进行测定和评价。结果表明,28年来水稻土有效磷含量(Bray-1法)显著增加,从1980年第2次土壤普查时的13.0 mg.kg-1,增加到2008年的40.7 mg.kg-1。但有效磷含量极不平衡,如果按水稻有效磷不足时的临界值25 mg.kg-1和有效磷过量时的临界值57 mg.kg-1计算,则2008年本区有45%的点(畈)有效磷含量不足,21%的点(畈)有效磷含量过量。探讨近28年来宁波市鄞州区水稻土有效磷增加的原因,并提出调控措施。  相似文献   

8.
山东省水稻土有效硅含量及硅肥效应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全省水稻土取样分析和进行水稻施用硅肥盆栽、田间试验。结果表明,水稻土有效硅含量高低顺序为湿潮土> 砂姜黑土> 盐化潮土> 棕壤。每666 .7m2 施用含SiO2 55% 的高效硅肥5 ~10kg,可提高土壤有效硅含量,改善水稻生物性状,增强抗逆性,与对照相比,水稻增产7-8% ~21.5% 。  相似文献   

9.
为了解桐庐县农地土壤肥力现状,及其与地形、土地利用方式和土壤类型等的关系,采样分析了1 904个农地土壤的p H值、有机质、碱解氮、有效磷和速效钾等肥力指标。结果表明,由于自然条件和人为管理及利用上的差异,桐庐县农地土壤肥力指标存在较大的空间变异。土壤p H值以酸性至微酸性为主,占90.6%;土壤有机质基本上处于中量和中下水平,有机质含量低于20 g·kg-1的土壤占1/2左右;土壤碱解氮主要在中下水平;土壤有效磷含量相差悬殊,平均为23.3 mg·kg-1,39.85%的农地明显缺磷(10 mg·kg-1)。土壤速效钾多趋于中下水平,有1/2以上的农地明显缺钾(100 mg·kg-1)。总体来看,水稻土肥力高于红壤。土壤p H值和有效磷以河谷平原土壤略高,碱解氮和速效钾以高丘区土壤最高,不同地貌类型之间的农地土壤有机质含量差异较小。粮油地土壤酸化程度最轻,茶园和果园土壤的酸化最为明显;土壤有机质和碱解氮以桑园较高,果园最低;果园、蔬菜地、桑园土壤有效磷含量高于茶园和粮油地,其中蔬菜地土壤有效磷含量约为茶园的3.9倍;粮油地土壤的速效钾低于其他用地。  相似文献   

10.
采集海南海口市琼山区8个乡镇5种主要土类的798个耕层土壤,分析了土壤有效硫含量.结果表明:全区土壤有效硫含量平均为54.54 mg/kg,最低0.10 mg/kg,最高275.80 mg/kg,变异系数在0.34~1.34之间,所有乡镇平均有效硫含量均在临界值16 mg/kg以上;不同土类土壤有效硫平均含量大小顺序依次为:石质土>潮沙泥土>水稻土>砖红壤>滨海沙土,滨海沙土的有效硫含量严重缺乏;海口市琼山区有96.54 %的土地面积有效硫含量处于不缺或丰足水平,严重缺硫出现在龙塘镇,严重缺硫面积为10.26 km2,占琼山区土地总面积的1.13 %.总体来说海口市琼山区土壤有效硫含量丰富,缺硫土地面积分布很小.  相似文献   

11.
福建省长汀县植烟耕地土壤肥力状况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2008-2009年对长汀县烤烟种植地烟前烟后土壤养分测定表明,烤烟耕地土壤整体较酸,全县土壤烟前pH值为4.31,烟后4.42;有机质含量处于中等水平,烟后土壤有机质含量26.33 g·kg-1,比烟前(24.69 g·kg-1)有所增加;植烟后土壤碱解N含量与植烟前差别不大,略有增加,含量处于中等水平;速效P含量较...  相似文献   

12.
湘西植烟土壤有效铜含量及分布规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摸清湘西植烟土壤有效铜含量分布状况,测试了湘西主要烟区488个土壤样本的有效铜含量,并采用传统统计学和地统计学方法分析了湘西植烟土壤有效铜含量适宜样本分布、县域差异、土壤类型差异、海拔差异及空间分布。结果显示:①湘西植烟土壤有效铜含量总体上属偏高水平,平均值为2.125mg/kg,变幅为0.024~7.840mg/kg,变异系数为69.98%,处于适宜范围内的样本占13.81%。②不同县之间的植烟土壤有效铜含量差异达极显著水平,按从高到低依次为:凤凰县>花垣县>泸溪县>保靖县>古丈县>永顺县>龙山县。③不同土壤类型土壤有效铜含量差异极显著,按从高到低依次为:水稻土>红灰土>黄棕壤>黄壤>红壤>石灰土。④不同海拔高度的植烟土壤有效铜含量差异达显著水平,且以海拔(600m,800m)组土壤有效铜含量最高。⑤植烟土壤有效铜含量Kriging插值图显示,湘西植烟土壤有效铜含量总体上呈斑块状分布态势,但有从南向北方向递减的分布趋势。  相似文献   

13.
临安市不同山核桃产区土壤肥力状况的差异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探讨山核桃Carya cathayensis林地土壤基本肥力特征及土壤肥料管理对策,于2013年3-4月,采用全球定位系统(GPS)野外定位并采集浙江省临安市山核桃主产区7个乡镇共189个土壤样品,对临安市山核桃主产区土壤肥力状况进行分析和比较。结果表明:研究区土壤pH值变幅为pH 4.2~7.5,平均值为pH 5.2,小于pH 5.5的区域占75%;土壤有机质平均为31.6 g·kg-1,普遍较高,但也有12%的林地土壤有机质低于20.0 g·kg-1;大多数林地土壤有效氮较高,超过80.0 mg·kg-1的占91%,处于高水平(>200.0 mg·kg-1)的占15%;研究区山核桃林地土壤有效磷平均为14.0 mg·kg-1,但变幅大,分别有63%和40%的林地土壤有效磷低于10.0 mg·kg-1和5.0 mg·kg-1,土壤有效磷有待提高;土壤速效钾平均为85.9 mg·kg-1,51%的林地土壤速效钾质量分数不足80.0 mg·kg-1。各地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调整施肥数量和结构及开展土壤酸性改良,因地制宜地制定区域施肥规划。表7参23  相似文献   

14.
不同母岩发育山核桃林地土壤性质及叶片营养元素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了解不同母岩发育山核桃Carya cathayensis林地土壤性质及叶片营养的差异,于2008年7月采集和分析了板岩、花岗岩、千枚岩和砂页岩等4种母岩发育的土壤和山核桃植株叶片。结果表明,花岗岩发育的土壤酸碱度最低(pH 4.72),有机质(43.11 g·kg-1)和有效硫(38.73 mg·kg-1)质量分数最高,交换性钙(5.22 mg·kg-1)和有效锌(1.65 mg·kg-1)质量分数最低;而有效磷(7.29 mg·kg-1),有效铁(31.24 mg·kg-1)和有效锰(67.49 mg·kg-1)质量分数则以千枚岩发育的土壤为最高;山核桃叶片中各营养元素质量分数的大小顺序表现为氮>钙>钾>镁>磷>锰>铁>锌;花岗岩发育的土壤上的山核桃叶片氮、钙、镁、锌质量分数最高,磷、铁质量分数最低;不同母岩发育山核桃林地土壤pH值、有机质与多个大中微量元素有效养分之间存在显著或极显著相关关系。叶片氮、钾、钙、镁、铁与土壤多种养分质量分数之间存在一定的相关性。表5参22  相似文献   

15.
浙东北油菜产区土壤肥力状况及其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于2010年测定了杭州市桐庐县514个油菜地土壤肥力。结果表明,桐庐县油菜地土壤的有机质含量为168~300 g·kg-1,平均233 g·kg-1,土壤全氮含量为093~234 g·kg-1,平均173 g·kg-1;碱解氮、速效磷和速效钾含量分别为(187~2680),(06~1331)和(1~238)mg·kg-1,平均含量分别为827,157和636 mg·kg-1。桐庐县油菜地土壤碱解氮和速效钾缺乏面积分别占总面积的681%和693%,速效磷缺乏面积占总面积的467%。油菜产量与土壤碱解氮含量极显著正相关(r=0851**,n=15),与速效磷含量显著正相关(r=0553*,n=15),而与土壤有机质、全氮和速效钾含量无显著相关性。  相似文献   

16.
安徽省水稻土有效硅测定方法及影响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曹克丽 《安徽农业科学》2013,(28):11549-11551
[目的]探讨安徽省水稻土有效硅测定方法及其影响因素,为硅肥施用提供借鉴。[方法]采取土壤有效硅测定方法间对比分析法以及土壤有效硅含量与土壤性质间相关分析法。[结果]采取不同方法测定有效硅含量间虽有较大差异,但存在极显著线性正相关关系。供试水稻土有效硅含量存在较大差异,多数水稻土有效硅含量低于临界值。土壤母质和基本性质对有效硅含量有较大影响。[结论]安徽省水稻土有效硅测定以浓度1%柠檬酸法和pH4.0醋酸-醋酸钠法方法较好。成土母质、土壤pH、黏粒含量是影响有效硅含量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7.
海南省乐东黎族自治县土壤有效硫含量及分布特征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集海南省乐东黎族自治县11个乡镇5种主要土类的787个耕层土壤,分析了土壤有效硫含量。结果表明:乐东县土壤有效硫含量平均为45.24 mg/kg,最低为3.26 mg/kg,最高1294.85 mg/kg。全县土壤有效硫平均值>16 mg/kg,总体不缺硫, 但是局部地区存在缺硫现象。土壤有效硫含量<8 mg/kg的严重缺硫样点主要分布在千家镇与抱由镇,各占9.1%与7.9%。不同土类有效硫含量高低依次为滨海沙土>潮土>燥红土>水稻土>赤土。赤土缺硫比例占34.46%。可见,研究区域内的土壤有效硫含量存在明显空间变异。  相似文献   

18.
长江三角洲绰墩遗址埋藏古水稻土肥力特征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目的】了解绰墩遗址古水稻土的基本性质,阐明水稻土的可持续利用机理。【方法】以绰墩遗址埋藏的古稻田土壤为研究对象,根据14C和考古学方法确定了土壤成土年龄和分布;按照中国土壤学会编汇的《土壤农业化学分析方法》测定了土壤pH,有机碳、营养元素含量。【结果】碳化稻和土壤有机质中14C分析证实绰墩遗址最古老水稻土为距今6 000年马家浜时期,该时期古稻田位于表层以下1 m左右,平均每块稻田面积5.2 m2。古水稻土(每克土中水稻植硅体含量>5 000颗)有机碳平均含量9.7 g·kg-1;N、P、K、Ca、Mg、S、Fe、Mn、Cu、Zn的全量平均含量分别为0.8、1.58、18.2、7.6、6.3 、0.1、22.、0.51 g·kg-1和40.9、80.8 mg·kg-1。【结论】古水稻土的有机碳、全氮含量、C/N比显著大于同期种植强度较弱的古水稻土(水稻植硅体含量<5 000颗/g),其它元素差异不显著;不同种植强度古水稻土有效态养分含量和pH差异不显著。古水稻土N、S、Cu全量含量显著低于现代表层水稻土,而有机碳、P、Fe、Mn全量含量则相反;现代表层水稻土有效态养分含量一般大于古水稻土。  相似文献   

19.
我国冬油菜典型种植区域土壤养分现状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明确当前生产条件下我国长江流域冬油菜典型种植区域土壤肥力现状,尤其是土壤中微量元素养分含量,以期为冬油菜合理施肥提供参考。【方法】于2018年4—5月在我国长江流域14个省(市)冬油菜典型种植区域采集油菜收获后耕层土壤样品430个,测定土壤基础理化性质(土壤有机质、全氮、速效磷、速效钾和pH)以及中微量元素(有效钙、镁、硫、铁、锰、铜、锌和硼)含量,参考第二次全国土壤普查以及油菜种植土壤速效磷、速效钾和有效硼的分级指标,明确我国长江流域冬油菜主产区油菜种植土壤养分现状,并分析了不同区域(长江上游、中游和下游)、种植制度(水旱轮作油菜和旱地油菜)和产量水平(<2 000 kg·hm -2、2 000—3 000 kg·hm -2和>3 000 kg·hm -2)下油菜种植土壤的养分分布特征。【结果】长江流域冬油菜典型种植区域耕层土壤有机质、全氮、速效磷、速效钾、pH、有效钙、有效镁、有效硫、有效铁、有效锰、有效铜、有效锌和有效硼平均含量分别为25.9 g·kg -1、1.47 g·kg -1、27.5 mg·kg -1、131.1 mg·kg -1、6.04、2 436.1 mg·kg -1、225.7 mg·kg -1、22.6 mg·kg -1、212.3 mg·kg -1、89.7 mg·kg -1、3.84 mg·kg -1、4.03 mg·kg -1和0.45 mg·kg -1。超过2/3田块土壤有机质和全氮含量处于中等及以上;土壤速效磷处于丰富、适宜和缺乏的比例各占1/3;而有63.8%田块土壤速效钾处于缺乏状态。对于土壤中微量元素,土壤有效铁、有效锰和有效铜含量均处于中等及以上,有效钙和有效锌有8.4%和12.2%处于缺乏状态,而土壤有效镁、有效硫和有效硼处于缺乏的比例则分别为24.2%、36.0%和83.5%。长江流域上、中和下游冬油菜典型种植区域土壤养分状况不同,但各区域各养分的分布趋势相同。水旱轮作和旱地油菜种植土壤养分状况存在明显差异,水旱轮作油菜种植土壤有机质、全氮、有效硫、有效铁、有效铜和有效锌含量明显高于旱地油菜。不同产量水平下油菜种植土壤养分特征略有不同,高产(>3 000 kg·hm -2)油菜种植田的土壤速效钾、有效钙、有效镁和有效硼含量明显高于低产(<2 000 kg·hm -2)油菜田。【结论】整体而言,我国长江流域冬油菜典型种植区域土壤养分含量呈上升的趋势,但土壤速效钾和有效硼缺乏的比例仍较大,有效镁和有效硫成为潜在的限制因子,因此在当前我国长江流域冬油菜生产中,应重视化肥的合理施用,做到稳施氮肥,增施钾肥和硼肥,局部区域如云南西部、广西北部和湖南南部应适当减少磷肥的投入,而在广西北部、湖南南部和江西北部同时应关注硫肥和镁肥的施用。  相似文献   

20.
山核桃林地土壤肥力状况及其空间分布特征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探明山核桃Carya cathayensis产地土壤肥力质量状况和空间分布特征,指导林农合理施肥,选取杭州市临安区山核桃产区为研究区域,以土壤pH值、有机质、碱解氮、有效磷、速效钾为研究对象,开展了该区土壤养分状况等级评价,并采用地统计学等空间分析方法对土壤养分空间分布特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土壤pH值平均为pH 5.23,87%土壤pH值为pH 4~6,研究区土壤酸化严重。土壤有机质平均为31.6 g·kg-1,土壤碱解氮、有效磷、速效钾平均分别为155.40,14.04,85.73 mg·kg-1。根据《浙江土壤》肥力等级划分标准(1级土壤成分质量分数低,4级土壤成分质量分数高)可知:土壤有机质质量分数主要处于第3等级和第4等级,比例为54%。土壤碱解氮质量分数处在分级标准的第3等级且所占比例为76%。土壤速效钾大于50 mg·kg-1的区域占80%。相反,土壤有效磷不足,63%的土壤有效磷不足10 mg·kg-1,处在第1等级和第2等级标准,难以满足山核桃生长。土壤各养分变异系数为27.15%~141.03%,表明研究区林地土壤养分具有不同程度的变异性。空间分析结果显示:研究区土壤pH值和养分均具有明显的空间分布格局。山核桃产量高低不一,与土壤养分具有一定的空间对应关系。山核桃林地土壤严重酸化,土壤有机质、碱解氮和速效钾都比较充足,而大部分地区有效磷不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