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为了给兴凯湖翘嘴红(鲌)种质资源的研究和鉴定提供可靠的遗传学依据,以肾细胞为材料,采用秋水仙素-低渗-空气干燥法,对兴凯湖翘嘴红(鲌)(Culter ablurnus Basilewsky)染色体的数目及核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兴凯湖翘嘴红(鲌)染色体树木(2 n)为44,核型组成为:16m+16sm+12St.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粘性卵翘嘴鲌与漂浮性卵翘嘴鲌肌肉品质差异,为翘嘴鲌营养品质鉴定及其养殖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依据相关标准分别对2种翘嘴鲌肌肉基本营养成分、氨基酸、脂肪酸、质构特性和矿物元素含量进行测定,并评价其营养价值。【结果】粘性卵翘嘴鲌肌肉的灰分含量(1.16 g/100 g)显著低于漂浮性卵翘嘴鲌(1.26 g/100 g)(P<0.05,下同),而2种翘嘴鲌的水分、粗蛋白和粗脂肪含量无显著差异(P>0.05,下同)。2种翘嘴鲌肌肉中均检测出17种氨基酸,其中粘性卵翘嘴鲌的谷氨酸(Glu)、精氨酸(Arg)含量及鲜味氨基酸总量(∑DAA)显著低于漂浮性卵翘嘴鲌,必需氨基酸指数(EAAI)低于漂浮性卵翘嘴鲌;2种翘嘴鲌的第一限制性氨基酸均为蛋氨酸+胱氨酸(Met+Cys),第二限制性氨基酸均为缬氨酸(Val)。粘性卵翘嘴鲌肌肉中检测出15种脂肪酸,漂浮性卵翘嘴鲌肌肉中检测出17种脂肪酸,其中粘性卵翘嘴鲌的二十碳一烯酸(C20:1)相对含量(0.85%)显著高于漂浮性卵翘嘴鲌(0.61%),而α-亚麻酸(C18:3)的相对含量(1.93%)显著低于漂浮性卵翘嘴鲌(2.62%)。质构特性方面,粘性卵翘嘴鲌肌肉硬度、弹性和咀嚼性低于漂浮性卵翘嘴鲌,但回复性高于漂浮性卵翘嘴鲌;粘性卵翘嘴鲌肌纤维长径和短径大于漂浮性卵翘嘴鲌。2种翘嘴鲌肌肉矿物元素含量丰富,粘性卵翘嘴鲌肌肉中硒含量(0.06mg/kg)显著低于漂浮性卵翘嘴鲌(0.11mg/kg),钙、镁、锌和铁含量在2种翘嘴鲌间无显著差异。【结论】粘性卵和漂浮性卵翘嘴鲌肌肉中氨基酸和脂肪酸含量丰富,具有高蛋白的特点,但漂浮性卵翘嘴鲌肌肉营养价值更高,口感更好。  相似文献   

3.
翘嘴鳜和斑鳜肌肉营养成分及氨基酸组成比较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对斑鳜和翘嘴鳜肌肉进行营养成分分析,然后对2种鱼的营养价值进行比较评价,结果表明,斑鳜肌肉鲜样的蛋白质含量为18.77%,高于翘嘴鳜的16.77%;但斑鳜脂肪含量为0.37%,低于翘嘴鳜的1.50%。从氨基酸组成来看,每g翘嘴鳜肌肉干样的氨基酸总量为776.4mg,必需氨基酸总量为302.4mg,4种呈味氨基酸的总量为311.7mg:而每g斑鳜肌肉千重的3者含量分别为812.9,317.9,324.9mg。因此,2种鳜鱼营养价值高,都是优良的养殖品种:相比较之下,斑鳜的粗蛋白含量高、脂肪和灰分较低,营养价值高于翘嘴鳜。  相似文献   

4.
兴凯湖翘嘴红鲌生长式型的研究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对兴凯湖翘嘴红鲌Erythroculter ilishaeform is(B leeker)的生长式型进行了研究,经统计分析表明:翘嘴红鲌的体长与鳞径的关系为L=0.7960×10-3R1.9060(r=0.9729);体长与体重的关系为W=8.9047×10-3L3.0427(r=0.9153),属等速生长类型;用Von Bertalanffy生长方程拟合了兴凯湖翘嘴红鲌的生长,其渐近体长和渐近体重分别为98.05 cm和10.21 kg,拐点年龄出现在10.42龄,拐点体长为65.81 cm,体重为3.03 kg,与长江水系翘嘴红鲌的生长式型不同。  相似文献   

5.
从鱼种培育池的准备、鱼苗放养、驯养、水质调控和越冬管理方面介绍了翘嘴红鲌池塘苗种的培育。同时介绍了以翘嘴红鲌为主的成鱼养殖模式和翘嘴红鲌套养模式。  相似文献   

6.
为了预测翘嘴鳜(Siniperca chuasti)的生长趋势并选育出生长性能和体质状况良好的翘嘴鳜亲本,对汉江上游不同体型规格的野生和人工养殖翘嘴鳜的年龄、体长(L)、鳃盖骨长(R)、体质量(W)、相对生长率和血液生理生化指标进行测定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汉江上游野生翘嘴鳜的年龄主要为1~3龄,人工养殖翘嘴鳜为1~2龄。野生翘嘴鳜体长与鳃盖骨长的回归方程为L=12.953R+3.314 2(R~2=0.820 5),其体长与体质量的回归方程为W=3.96×10~(-2)L~(2.757 7)(R~2=0.951 2),呈幂函数关系,为等速生长型。汉江上游野生翘嘴鳜1~2龄生长较快,其相对生长率和生长指标达到0.259和4.972,2~3龄为0.158和3.984,生长趋于缓慢;人工养殖翘嘴鳜1~2龄的相对生长率和生长指标为0.152和3.678,均低于野生翘嘴鳜。汉江上游野生翘嘴鳜的尿酸和总胆固醇含量分别为324.67μmol/L和4.90 mmol/L,极显著低于人工养殖翘嘴鳜,而肌酐含量为13.50μmol/L,显著低于人工养殖翘嘴鳜。因此,汉江上游野生翘嘴鳜的生长性能和血液生理生化指标均比当地人工养殖的翘嘴鳜更优良,能够被选作亲本进行培育和人工繁殖,为汉江上游翘嘴鳜的规模化养殖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7.
对斑鳜和翘嘴鳜肌肉进行营养成分分析,然后对2种鱼的营养价值进行比较评价.结果表明,斑鳜肌肉鲜样的蛋白质含量为18.77%,高于翘嘴鳜的16.77%;但斑鳜脂肪含量为0.37%,低于翘嘴鳜的1.50%.从氨基酸组成来看,每g翘嘴鳜肌肉干样的氨基酸总量为776.4 mg,必需氨基酸总量为302.4 mg,4种呈味氨基酸的总量为311.7 mg;而每g斑鳜肌肉干重的3者含量分别为812.9,317.9,324.9 mg.因此,2种鳜鱼营养价值高,都是优良的养殖品种;相比较之下,斑鳜的粗蛋白含量高、脂肪和灰分较低,营养价值高于翘嘴鳜.  相似文献   

8.
在沿海滩塘对翘嘴红鲌进行创新养殖,养殖水体的盐度控制在0、3%以下,翘嘴红鲌能适应并生长较好,翘嘴红鲌产量154、16kg/667m。,饲料系数1.949,个体平均规格为13、72cm/尾,成活率87、16%,养殖经济效益达1000元/667m^2左右。试验结果表明,可以在沿海滩塘推广翘嘴红鲌的人工养殖。  相似文献   

9.
该文主要从翘嘴红鲌的亲鱼培育、人工催产、受精卵的孵化等方面对翘嘴红鲌的人工繁殖技术进行了试验研究。  相似文献   

10.
兴凯湖翘嘴红鲌的生物学特性及养殖研究现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兴凯湖翘嘴红鲌属淡水生产中的珍品,也是黑龙江省特有的品种资源,兴凯湖独特的地理水域环境,使兴凯湖翘嘴红鲌形成了独特的生物学和生活习性。本文着重介绍及评述近年来对兴凯湖翘嘴鲌生长、发育及繁殖研究的现状及成果,以促进对兴凯湖翘嘴红鲌的资源保护与开发。  相似文献   

11.
[目的]筛选出适宜的克氏原螯虾、鳜鱼池塘混养模式。[方法]设置3种克氏原螯虾、鳜鱼投放比例,研究克氏原螯虾和鳜鱼的商品规格、产量、投入成本、利润、产出投入比等指标。[结果]3组商品克氏原螯虾规格从大到小依次为A、B、C组,商品鳜鱼规格从大到小依次为C、B、A组;A、B、C组平均成本分别为158 010.0、93 382.5、57 112.5元/hm~2;A、B、C组平均利润分别为101 749.1、61 550.6和37 273.4元/hm~2;A、B、C组产出投入比为1.61~1.73,各组差异不显著。[结论]B组模式投入成本和利润适中,养殖风险可控,可进行大面积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亲和层析纯化鳜鱼血清免疫球蛋白,制备针对鳜鱼血清免疫球蛋白的兔多克隆抗体,采集常见经济鱼类血清25种,利用优球蛋白法纯化血清,通过间接ELISA的方法筛选与兔抗鳜鱼Ig反应的鱼类血清,结合变性还原条件与非变性非还原条件下的蛋白印迹试验显示:制备的兔抗鳜鱼Ig识别鲈形目中鳜鱼、加州鲈鱼、卵形鲳鲹、尼罗罗非鱼、花鲈、红罗非...  相似文献   

13.
秋浦花鳜是安徽地方水产优良养殖品种。基于当前秋浦花鳜主要的养殖模式,对相关技术要点进行总结,系统归纳了秋浦花鳜池塘主养、混养,网箱养殖,以及大水面增养殖等多元养殖模式及其关键技术。在不同的养殖模式下,秋浦花鳜均表现出优异的适应性,经济价值及社会价值,可进一步示范应用。  相似文献   

14.
鄱阳湖鳜鱼窒息点与耗氧率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报道了鄱阳湖鳜鱼(翘嘴鳜)窒息点与耗氧率的初步研究结果;在水温23~24℃时,鄱阳湖鳜鱼的耗氧率为154.08mg/kg·h,耗氧率随个体增大而减少,鄱阳湖鳜鱼窒息点为0.48mg/L。  相似文献   

15.
长江中下游地区对翘嘴鳜早苗需求大,但存在缺少适时、适口活饵的问题。本文总结了鲫鱼苗培育翘嘴鳜早苗技术,从成本投入、产出情况、经济效益等方面分析了养殖效果。翘嘴鳜早苗培育试验期间总产值是总投入的2.2倍,净利润达344 020元/hm2,效益是常规淡水鱼类苗种培育的5~8倍。以鲫鱼苗为活饵培育翘嘴鳜早苗模式是养殖户增产、增收的好方式,应用前景良好,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参照国内现有翘嘴红鲌营养需求及饲料原料消化率的研究成果,设计了翘嘴红鲌水花、夏花鱼种配合饲料的主要营养素指标;应用配方软件优化,得出了水花、夏花鱼种的配合饲料配方并用于试产。产品经检测,主要营养素指标为:水花饲料粗蛋白44.3%,粗脂肪8.4%,粗纤维4.6%,总磷1.43%,赖氨酸2.55%,蛋氨酸0.71%,苏氨酸1.67%;夏花饲料粗蛋白40.8%,粗脂肪6.7%,粗纤维6.6%,总磷1.21%,赖氨酸2.42%,蛋氨酸0.62%,苏氨酸1.52%。苗种培育试验证明:用自行研制的水花饲料培育成夏花的成活率平均为83.0%;鱼种饲料培育成冬片鱼种,成活率平均为93.45%,出塘规格平均全长为14.2 cm,体重15.4 g,饵料系数平均为1.21,显著好于从市场购进的水花、鱼种饲料。  相似文献   

17.
太湖鳜鱼摄食习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详细研究了太湖鳜鱼的食物组成,摄食习性与季节的关系,摄食习性与体长的关系等,并探讨了其在大湖渔业中的地位。研究结果表明,鳜鱼对大湖经济鱼类危害不大,并且能抑制野杂鱼的过度繁殖,因此提出了保护和增殖鳜鱼的主张。本研究还为鳜鱼的人工养殖在饵料选择问题上提供了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8.
松花江水系翘嘴红鱼白生长模型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用von Bertalanff生长模型对松花江水系翘嘴红bai(E.ilishaeformis)的生长进行拟合,该模型可较好地反映翘嘴红bai生长过程及其变化规律。同时对松花江水系翘嘴红bai的生长和资料利用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9.
鳜野生群体与养殖群体的RAPD分析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用60个随机引物对鳜Siniperca chuatsi Basilewsky野生群体和养殖群体进行随机扩增多态DNA(RAPD)分析,经过引物筛选,分别用55个和54个引物对野生鳜和养殖鳜进行群体内分析。结果表明,野生群体多态位百分率为85.75%,群体内遗传相似率和遗传距离分别为0.8547和0.1453;养殖群体多态位百分率为16.39%,遗传相似率和遗传距离分别为0.9527和0.0473;两群体间遗传相似率和遗传距离分别为0.6905和0.3095;鳜野生群体具有较高的遗传多样性,养殖群体的遗传多样性却显著降低,野生群体与养殖群体间有明显的遗传差异,说明人工繁育对鳜基因组造成了显著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