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试验在补充9种晶体氨基酸的极低蛋白(14%)日粮的条件下,研究不同蛋白来源日粮对仔猪生长性能和氮代谢的影响。将36头体重相近(14.62±1.46 kg)的杜×长×大阉公仔猪随机分为4组,分别饲喂蛋白源由豆粕、棉籽粕、豆粕-棉籽粕和鱼粉组成的日粮。结果表明:与豆粕相比,棉籽粕和鱼粉显著降低了末重和平均日增重、增加了饲料增重比(P0.05),豆粕-棉籽粕组与豆粕组差异均不显著(P0.05);棉籽粕和鱼粉都显著降低了血清总蛋白含量(P0.05);棉籽粕和豆粕-棉籽粕显著降低了血清白蛋白的含量(P0.05);棉籽粕显著增加血清中尿素的含量(P0.05),而豆粕-棉籽粕显著降低其含量(P0.05);棉籽粕显著降低粪氮含量(P0.05);棉籽粕能够显著增加尿氮含量(P0.05),鱼粉则显著降低其含量(P0.05);棉籽粕显著降低了氮沉积率(P0.05),而豆粕-棉籽粕和鱼粉显著增加了氮沉积率(P0.05)。因此,补充晶体氨基酸后,以棉籽粕-豆粕为蛋白源的极低蛋白日粮能够获得与豆粕相近的生长性能,且氮排放比豆粕降低10.68%。  相似文献   

2.
本试验在日粮必需氨基酸平衡的低蛋白(11%)水平下,研究日粮不同蛋白源对肥育猪生长性能、氮平衡及小肠氨基酸消化规律的影响。选取48头体重(58.65±3.71)kg杜×长×大杂交肥育猪,随机分到4个试验组,每个组设4个重复。对照组饲喂正常蛋白水平(15%CP)日粮(SBM15),3个处理组饲喂低蛋白水平(11%CP)日粮,分别为豆粕组(SBM11)、豆粕+棉籽粕+玉米胚芽粕组(SCCM11)、棉籽粕+玉米胚芽粕组(CCM11)。按照标准回肠可消化氨基酸需要量添加合成氨基酸至日粮必需氨基酸平衡。结果表明:SBM11和SCCM11组对肥育猪生长性能影响不显著(P0.05),但显著提高了氮表观消化率和氮沉积率(P0.05),CCM11组显著降低了肥育猪的生长性能(P0.05),3个试验组均显著降低了粪氮、尿氮的排放(P0.05);SCCM11组具有较好的肠道内氨基酸释放趋势(P0.1)。因此,饲喂SCCM11组日粮可以保证肥育猪正常的生长性能,有利于蛋白质的平稳降解,提高了氮表观消化率及氮沉积率,减少氮排放。  相似文献   

3.
本试验旨在利用概略养分分析法测定半细毛羊6种蛋白质饲料原料[豆粕、干酒糟及其可溶物(DDGS)、棉籽粕、膨化大豆、玉米蛋白粉和菜籽粕]的营养成分含量,并通过消化代谢试验结合套算法实测饲料原料的可消化粗蛋白质(DCP)含量和有效能值。试验选取16只体重为(56.05±5.47) kg的云南半细毛羊,采用完全随机设计,平均分为4组,每组4只。试验共2期,共7个饲粮,包含1个基础饲粮和6个试验饲粮。第1期饲喂4种饲粮,第2期饲喂3种饲粮。试验期10 d,其中预试期5 d,正试期5 d。结果表明:1)玉米蛋白粉的粗蛋白质(CP)含量最高,为65.77%,棉籽粕和豆粕的CP含量为50%左右,膨化大豆和菜籽粕的CP含量为37%左右,DDGS的CP含量最低,为25.93%。菜籽粕和膨化大豆的粗纤维(CF)含量较高,为16%左右,DDGS和棉籽粕的CF含量为11%左右,豆粕和玉米蛋白粉的CF含量较低,均在6%以下。2)各种蛋白质饲料原料的DCP含量之间差异显著(P <0. 05),其中玉米蛋白粉的DCP含量最高,为581. 79 g/kg,其次是棉籽粕、豆粕、膨化大豆和菜籽粕,DDGS的DCP含量最低,为211.48 g/kg。膨化大豆的消化能(DE)和代谢能(M E)最高,分别为21.54和19.79 M J/kg,其次是玉米蛋白粉、豆粕、棉籽粕和菜籽粕,DDGS的DE和ME最低,分别为14.62和12.45 MJ/kg。棉籽粕、菜籽粕和DDGS的有效能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综上所述,从营养成分含量上看,玉米蛋白粉品质最好,其次是豆粕、棉籽粕、膨化大豆、菜籽粕和DDGS。从DCP品质来说,玉米蛋白粉的品质最优,依次高于棉籽粕、豆粕、膨化大豆、菜籽粕和DDGS。从有效能值来说,膨化大豆最优,依次高于玉米蛋白粉、豆粕、棉籽粕、菜籽粕和DDGS。  相似文献   

4.
选用12周龄体质量相近的160只雌性蛋鸭,随机分为豆粕组、棉籽粕组、菜籽粕组和玉米酒精糟(DDGS)组4个处理组,每处理组5个重复,每重复8只蛋鸭,进行饲养和代谢试验,以研究不同蛋白质原料对育成期蛋鸭生产性能和氮代谢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不同蛋白质原料对蛋鸭的日增质量、日采食量和饲料转化率的影响差异不显著;对氮的表观代谢率无显著影响.说明用棉籽粕、菜籽粕和DDGS代替部分豆粕,不会影响育成蛋鸭的生产性能,饲养者可因地制宜地选择不同的蛋白质原料.  相似文献   

5.
本试验旨在研究不同比例膨化棉籽粕替代豆粕对蛋鸡生产性能、蛋品质及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选取40周龄海兰褐蛋鸡360羽,随机分成5组,每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18羽.对照组饲喂玉米-豆粕型基础饲粮,试验1组用6%普通未膨化棉籽粕替代豆粕,试验2、3、4组分别用6%、8%、10%的膨化棉籽粕替代豆粕,试验期8周.结果表明:1)饲粮中不同比例膨化棉籽粕对蛋鸡生产性能影响不显著(P>0.05),而试验1组产蛋率和平均蛋重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料蛋比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2)与对照组相比,各试验组蛋黄颜色均显著加深(P<0.05),而试验1、4组蛋白高度显著降低(P<0.05).饲粮添加棉籽粕对蛋壳强度和蛋壳厚度无显著影响(P>0.05).3)试验1组总蛋白、钾含量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谷丙转氨酶活性显著高于对照组和试验2组(P<0.05),尿酸含量显著高于试验2组(P<0.05);试验4组血清总钙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随着膨化棉籽粕添加量的增加,血清总蛋白、总钙和钾含量均逐步降低,谷丙转氨酶活性则逐步升高,呈现一定的剂量-效应关系.饲粮添加棉籽粕对血清白蛋白含量无显著影响(P>0.05).由此可见,蛋鸡饲粮中添加8%膨化棉籽粕对蛋鸡生产性能、蛋品质及血清生化指标无明显影响.棉籽粕膨化处理能有效降低游离棉酚对蛋鸡生产性能和蛋品质等的影响,提高蛋鸡对棉籽粕的利用能力.  相似文献   

6.
杂粕型饲粮添加杂粕酶对肉鸡生产性能和经济效益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试验选择21日龄AA肉鸡360羽,研究在玉米-杂粕型饲粮中添加杂粕酶对其生产性能和经济效益的影响.试验采用单因子完全随机分组设计,共设3个处理,分别饲喂玉米-豆粕型饲粮(正对照)、玉米-杂粕型饲粮(负对照)和玉米杂粕加杂柏酶饲粮(试验组),每个处理组设3个重复,每个重复40只.试验结果表明:饲粮中添加酶组比杂粕饲粮组日增重提高8.07%(P<0.05),料肉比降低12.02%(P<0.05),增重饲料成本降低了22.63%(P<0.01);与豆粕型饲粮组相比,日增重、日采食量和料肉比差异不显著(P>0.05),增重饲料成本显著降低(P<0.05).说明在肉鸡玉米-杂粕型饲粮中添加杂粕酶可以保持生产性能不变,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7.
本试验旨在探讨长时期饲喂杂粕型饲粮对蛋鸭产蛋性能、生殖器官及卵巢激素受体mRNA表达水平的影响,为蛋鸭生产中合理应用杂粕提供参考。试验选用19周龄龙岩麻鸭360只,随机分为2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30只鸭。豆粕组饲喂豆粕型饲粮,杂粕组饲喂不同杂粕型饲粮[含有9%棉籽粕、9%菜籽粕、9%玉米干酒糟及其可溶物(DDGS)、10%木薯干],试验期12个月。结果表明:1)饲喂杂粕饲粮的蛋鸭平均产蛋率显著低于豆粕组(P 0.05),尤其在换羽期显著低于豆粕组(P0.05)。2)饲喂杂粕长达12个月可造成蛋鸭生殖器官(卵巢和输卵管)损伤,并破坏优势卵泡完整性,卵泡变形破裂,局部退化萎缩。3)长时期饲喂杂粕型饲粮后棉酚主要在蛋鸭肝脏中残留,其次是肾脏、卵巢、输卵管和小肠。4)杂粕组蛋鸭卵巢中促卵泡激素受体(FSHR)和黄体生成素受体(LHR)mRNA相对表达量显著低于豆粕组(P0.05),雌激素受体(ER1)mRNA相对表达量有下降趋势(P=0.080)。综上所述,在本试验条件下,饲喂杂粕型饲粮12个月可导致蛋鸭生殖器官损伤,产蛋性能下降。因此,生产中蛋鸭不宜长时期饲喂杂粕型饲粮。  相似文献   

8.
试验旨在探讨饲粮能量和蛋白来源对育肥猪生长性能、养分消化率、血清生化指标、胴体性状以及肉质的影响。试验采用2×2因子试验设计,选取DLY育肥猪60头[平均体重(81±7.89) kg],随机分为4个处理,每个处理5个重复,每个重复3头猪。饲粮能量来源包括玉米和小麦,饲粮蛋白来源包括豆粕和菜粕。4个处理分别饲喂玉米-豆粕型、玉米-菜粕型、小麦-豆粕型、小麦-菜粕型饲粮,试验期28 d。结果表明:①4种饲粮对猪平均日采食量和平均日增重无显著影响(P0.05),但玉米豆粕组的料重比显著低于其余3组(P0.05)。②能量和蛋白来源显著影响养分的消化率。与小麦饲粮相比,玉米饲粮极显著提高了粗脂肪、干物质、灰分、钙和磷的消化率以及能量的利用率(P0.01);与豆粕饲粮相比,菜粕饲粮极显著提高了钙、磷的消化率和能量的利用率(P0.01),显著提高了干物质的消化率(P0.05)。③与豆粕饲粮相比,菜粕饲粮极显著提高了猪血清尿素氮的含量(P0.01);与小麦饲粮相比,玉米饲粮显著提高了猪血清总蛋白水平,显著降低了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水平。④玉米豆粕组的眼肌面积显著高于玉米菜粕组(P0.05);与玉米菜粕组相比,小麦菜粕组显著降低了肌肉的蒸煮损失(P0.05),显著提高了肌内脂肪含量(P0.05)。由此可见,4种饲粮对育肥猪的生长性能无显著影响,但显著影响猪养分的表观消化率,且对育肥猪胴体性状、肉质有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试验采用4×3拉丁方试验设计,研究豆粕、棉籽粕、菜籽粕、玉米酒糟4种不同蛋白质日粮对3只徐淮白山羊瘤胃发酵参数的影响。结果表明,4种不同蛋白源日粮对山羊瘤胃内环境有显著的影响,玉米酒糟组pH值最高;豆粕和棉籽粕组氨氮浓度与玉米酒糟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与菜籽粕组相比差异极显著(P<0.01);4种蛋白源的瘤胃总VFA浓度分别为87.44、66.67、80.63、82.73mmol/l,其中以豆粕组最高,显著高于菜籽粕组(P<0.05),极显著高于棉籽粕组(P<0.01);以棉籽粕组最低,极显著低于其它3组。  相似文献   

10.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中添加不同水平热带假丝酵母发酵棉籽粕替代豆粕对白羽肉鸡蛋白质代谢的影响。选取1日龄科宝肉鸡公鸡480只,随机分成4个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20只鸡。对照组饲喂不添加发酵棉籽粕的基础饲粮,试验组分别饲喂在基础饲粮中添加3%、6%、9%发酵棉籽粕替代豆粕的试验饲粮。试验分生长前期(1~21日龄)和生长后期(22~42日龄)2个阶段进行。结果表明:1)第21天时,6%发酵棉籽粕添加组白羽肉鸡的胴体粗蛋白质沉积量、腿肌中的乳酸脱氢酶(LDH)和碱性磷酸酶(AKP)活性显著高于其他组(P0.05);与对照组相比,3%、6%、9%发酵棉籽粕添加组的胴体粗蛋白质和干物质含量、粗蛋白质和干物质表观消化率、表观代谢能、肝脏中的谷草转氨酶(GOT)和谷丙转氨酶(GPT)活性显著提高(P0.05),3%、6%发酵棉籽粕添加组的羽毛粗蛋白质含量和胸肌中的LDH、AKP活性显著提高(P0.05),6%发酵棉籽粕添加组肝脏中的LDH活性和胸肌、腿肌、肝脏中的甲状腺素(T_4)、生长激素(GH)含量显著提高(P0.05),9%发酵棉籽粕添加组胸肌和肝脏中的GH含量显著提高,6%、9%发酵棉籽粕添加组肝脏中的胰岛素(INS)含量显著提高(P0.05)。2)第42天时,与对照组相比,6%、9%发酵棉籽粕添加组的胴体粗蛋白质沉积量、肝脏中的LDH活性及胸肌、腿肌、肝脏中的GH含量显著提高(P0.05),3%、6%发酵棉籽粕添加组的粗蛋白质表观消化率显著提高(P0.05),3%、6%、9%发酵棉籽粕添加组肝脏中的AKP和GOT活性及胸肌、腿肌、肝脏中的T_4含量、肝脏中的INS含量显著提高(P0.05)。综上,在白羽肉鸡饲粮中添加发酵棉籽粕可通过提高饲粮的养分表观消化率、蛋白质代谢相关酶活性和激素含量,促进机体蛋白质沉积。  相似文献   

11.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不同蛋白源对蛋鸡的生产性能、蛋品质、器官健康和空肠形态的影响。选取216只产蛋率和体重相近、健康的32 wk海兰灰蛋鸡,随机分成3个处理,每个处理6个重复,每个重复12只鸡。试验饲粮等能(代谢能,2 655 kcal/kg)等氮(粗蛋白,16.5%)。对照组饲喂玉米-豆粕型基础饲粮(SBM),其他2处理组分别饲喂含有195.0 g/kg低酚棉籽蛋白(LCSM)或292.0 g/kg双低菜粕(DRM)的饲粮。试验期12周。结果表明,饲粮不同蛋白源对蛋鸡的产蛋率、日采食量、平均蛋重和料蛋比无显著影响(P0.05),但低酚棉籽蛋白组显著降低了7~12周的产蛋量(P0.05)。12周末,低酚棉籽蛋白组降低了蛋白高度、哈氏单位、蛋白重和比例、输卵管指数(P0.05),但提高了蛋黄指数(P0.05)。12周末,双低菜粕组降低了蛋黄重和比例、腹脂重、肝脏干重和脂肪含量(P0.05)。鸡蛋4℃放置28d,低酚棉籽蛋白和双低菜粕组降低了蛋清卵黏蛋白含量(P0.05)。空肠的绒毛高度在低酚棉籽蛋白组最低(P0.05)。组织切片观察,低酚棉籽蛋白组蛋鸡的输卵管膨大部柱状上皮细胞粘膜层不完整。综上,195.0 g/kg低酚棉籽蛋白降低了空肠的吸收能力和膨大部的分泌功能,从而对产蛋量和鸡蛋清品质产生负面作用。  相似文献   

12.
本试验先后进行2次试验研究饲粮棉籽粕水平对不同生长阶段肉鸭屠宰性能的影响,并进一步根据屠宰性能探讨肉鸭饲粮棉籽粕的适宜水平。试验1、2均采用单因素试验设计,试验1饲粮棉籽粕水平分别为0、8.28%、16.56%、24.83%、33.11%;试验2饲粮棉籽粕水平分别为0、5.83%、11.60%、17.50%、23.30%。试验1肉鸭1~21日龄采食试验饲粮,22~35日龄采食无棉籽粕的玉米-豆粕型饲粮;试验2肉鸭1~14日龄采食无棉籽粕饲粮,15~35日龄采食试验饲粮。35日龄时每个试验的每个重复屠宰1只肉鸭测定其屠宰性能。结果表明:1)在试验1中,随饲粮棉籽粕水平的增加,肉鸭半净膛率与全净膛率线性增加( P<0.05),16.56%棉籽粕组肉鸭腹脂重和腹脂率显著低于其他各组( P<0.05)。2)在试验2中,随饲粮棉籽粕水平的增加,饲粮棉籽粕水平线性或二次影响肉鸭活体重、半净膛重、全净膛重和胸肌重( P<0.05),二次影响肉鸭的屠体重( P<0.05),23.30%棉籽粕组肉鸭活体重、半净膛重、全净膛重、胸肌重及胸肌率显著低于其他各组(P<0.05)。3)基于不同的屠宰指标肉鸭饲粮棉籽粕适宜水平为7.51%~14.78%。以上结果提示,在以可消化氨基酸平衡模式配制饲粮时,1~21日龄肉鸭采食棉籽粕高达33.11%饲粮,22~35日龄采食玉米-豆粕型饲粮对35日龄屠宰性能无显著影响;结合35日龄屠宰性能来考虑,15~35日龄肉鸭饲粮棉籽粕水平不宜超过14.78%。  相似文献   

13.
本试验旨在研究不同蛋白质源饲粮对育肥羊生长性能、屠宰性能、肉品质以及胃肠道发育的影响。试验采用单因素试验设计,选取体重为(20.0±0.6) kg的杜寒杂交肉羊120只,随机分为5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8只羊),分别为豆粕组、棉籽粕组、菜籽饼组、葵仁饼组以及混合饼粕(棉籽粕、菜籽饼、葵仁饼)组,配制精粗比为65∶35的饲粮。试验预试期20 d,正试期92 d,试验结束时屠宰。结果表明:1)各组之间杜寒杂交肉羊平均日增重、干物质采食量、饲料转化率无显著差异(P0.05);2)各组之间肉羊的宰前活重、屠宰率、眼肌面积以及GR值均无显著差异(P0.05);3)各组之间胴体肌肉pH、滴水损失、肉色无显著差异(P0.05);4)豆粕组肉羊小肠重量显著低于菜籽饼组(P0.05),棉籽粕组肉羊皱胃重量以及占宰前活重比例显著高于菜籽饼组与混合饼粕组(P0.05),各组之间其余胃肠道发育指标均无显著差异(P0.05);5)相对于豆粕组,棉籽粕组、菜籽饼组、葵仁饼组和混合饼粕组利润分别提高了1.87%、4.63%、9.35%和6.30%。综上所述,在肉羊育肥阶段,用棉籽粕、菜籽饼、葵仁饼等杂粕代替豆粕作为饲粮中的主要蛋白质源是可行的,且用菜籽饼、葵仁饼以及混合饼粕代替豆粕有更高的养殖效益。  相似文献   

14.
本文旨在用强饲-排宅法研究肉鸭植物性饲料原料有效磷的可加性.选择体重相近的21日龄樱桃符雄性肉鸭84只,随机分为7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2只鸭.分别强饲70 g玉米、豆粕、棉籽粕、菜籽粕和等比例混合的玉米-豆粕、玉米-豆粕-棉籽粕、玉米-豆粕-棉籽粕-菜籽粕混合饲粮,集粪袋法收集48 h排泄物,测定磷的生物学效价.结果显示,肉鸭对3种组合混合饲粮中,玉米-豆粕-棉籽粕组合的总磷表观利用率、总磷真利用率、表观有效磷和真有效磷的实测值与计算值差异显著(P<0.05),玉米-豆粕和玉米-豆粕-棉籽粕-菜籽粕2种混合饲粮实测值与计算值差异不显著(P>0.05).由此得出如下结论;1)饲料原料真有效磷的可加性优于表观有效磷的可加性;2)不同饲料原料可加性优劣因原料组合不同而存在一定的差异.  相似文献   

15.
本试验旨在研究湿法挤压膨化加工对棉籽粕中营养物质、游离棉酚含量的影响,以及膨化棉籽粕对生长育肥猪生长性能、血清生化指标及营养物质表观消化率的影响。首先,采用牧羊56×2挤压膨化机和前期优化后的加工参数组合对棉籽粕进行膨化,对比测定棉籽粕和膨化棉籽粕的营养物质和游离棉酚含量的变化。然后,以棉籽粕和膨化棉籽粕为主要试验材料,选取80头体重为(28.78±3.09)kg的杜×长×大三元杂交猪为试验动物,随机分为5个组,每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4头猪(公母各占1/2)。对照组饲喂全玉米-豆粕型基础饲粮,试验1组饲喂添加普通棉籽粕(生长期添加5%普通棉籽粕,育肥期添加10%普通棉籽粕)的饲粮,试验2组、试验3组、试验4组分别饲喂添加膨化棉籽粕(生长期分别添加5%、10%和15%膨化棉籽粕,育肥期分别添加10%、15%和20%膨化棉籽粕)的饲粮,各组饲粮中代谢能和粗蛋白质等营养水平均调配均衡。试验期13周(生长期6周,育肥期7周)。结果表明:1)挤压膨化处理对棉籽粕营养物质含量无明显影响,膨化棉籽粕总氨基酸含量和各个必需氨基酸含量略有升高,游离棉酚含量降低了87.85%。2)生长期,饲粮中添加5%膨化棉籽粕与相同含量的普通棉籽粕相比可提高生长猪的平均日采食量和平均日增重(P0.05),显著降低料重比(P0.05),并显著提高粗蛋白质、干物质、粗脂肪和部分氨基酸表观消化率(P0.05);饲粮中添加膨化棉籽粕比起添加棉籽粕可显著降低生长猪血清中丙二醛(MDA)含量(P0.05),显著提高生长猪的总抗氧化能力(T-AOC)、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P0.05);饲粮中添加膨化棉籽粕比起添加棉籽粕有提高生长猪血清中免疫球蛋白、三碘甲腺原氨酸和四碘甲腺原氨酸的趋势;随着膨化棉籽粕添加量的增加,生长猪的生长性能和营养物质表观消化率均呈现降低趋势,当添加量达15%时与普通棉籽粕组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3)育肥期,各膨化棉籽粕组末均重、平均日增重和平均日采食量与对照组和普通棉籽粕组相比差异不显著(P0.05),但全期试验2组和试验3组料重比显著低于试验1组(P0.05);饲粮中添加膨化棉籽粕比起添加棉籽粕还可以显著提高育肥猪的抗氧化能力和免疫能力(P0.05),且随着膨化棉籽粕添加量的增加,育肥猪血清中MDA含量显著降低(P0.05),T-AOC、SOD活性和GSH-Px活性显著升高(P0.05)。试验组粗蛋白质表观消化率和干物质表观消化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各膨化棉籽粕组粗蛋白质表观消化率与试验1组差异不显著(P0.05),各膨化棉籽粕组干物质表观消化率均显著高于试验1组(P0.05);试验3组和试验4组粗脂肪表观消化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和试验1组(P0.05),且随着膨化棉籽粕添加量的增加,粗脂肪表观消化率逐渐升高。饲粮中添加适量的膨化棉籽粕比起添加棉籽粕可显著提高氨基酸表观消化率(P0.05)。由此可见,挤压膨化加工对棉籽粕营养物质含量影响较小,且能显著降低游离棉酚的含量,在生长育肥猪饲粮中添加膨化棉籽粕可以显著提高生长育肥猪的生长性能、抗氧化能力、免疫能力和营养物质表观消化率,生长猪饲粮中添加量可达15%,育肥猪饲粮中添加量可达20%。  相似文献   

16.
为了解不同比例低蛋白氨基酸平衡日粮对断奶仔猪生长性能及氮平衡的影响,试验将96头初始体重9.8 kg左右的杜×长×大断奶仔猪随机分成4个处理,每个处理分别饲喂含不同蛋白水平的玉米-豆粕型饲粮(20%CP、19%CP、18%CP和17%CP),通过补充合成氨基酸,使各处理组的氨基酸与要求相一致。正式试验期为28 d,测定断奶仔猪生长性能、氮平衡指标。结果表明,日粮蛋白水平降至18%时,不会影响断奶仔猪生长性能,且显著降低尿氮、粪氮和总氮排放量(P<0.01);但随着日粮蛋白水平进一步降至17%时,显著降低仔猪平均日增重(P<0.01),显著增加料重比(P<0.01);18%CP组与17%CP组总氮排放量、氮表观利用率、氮表观生物学效价差异不显著(P>0.05)。说明添加合成氨基酸满足断奶仔猪需要,将日粮蛋白水平降至18%,不仅不会影响仔猪生长性能,而且还会降低氮排放,减少环境污染。  相似文献   

17.
为研究蛋白酶组合对鲁烟白猪养分消化率及氮平衡的影响,试验选取6头体重相近(30±1)kg、健康去势的鲁烟白猪,采用有重复的6×6拉丁方设计进行消化试验,试验设3种饲粮为玉米-豆粕型、玉米-杂粕型、小麦-杂粕型,每种饲粮设对照组不添加蛋白酶,加酶组添加0.1%复合蛋白酶。试验分为6期,于每期试验的第6、7天连续收集48 h的粪样和尿样测定养分消化率和氮平衡代谢。结果表明,蛋白酶组合在玉米-豆粕型、玉米-杂粕型和小麦-杂粕型饲粮中对鲁烟白猪粗蛋白质消化率分别比对照组提高1.19(P0.05)、3.63(P0.01)和1.91(P0.01)个百分点;氮总利用率加酶组分别比对照组提高1.21(P0.01)、1.97(P0.01)、0.92(P0.01)个百分点。综合分析,试验中的蛋白酶组合对鲁烟白猪养分消化率及氮平衡有显著影响,其中蛋白酶组合对玉米-杂粕型饲粮效果显著或极显著高于玉米-豆粕型和小麦-杂粕型饲粮。  相似文献   

18.
试验选用12周龄体重相近的雌性蛋鸭160只,随机分为豆粕组、棉籽粕组、菜籽粕组和DDGS组4个处理组,每个处理组5个重复,每个重复8只蛋鸭,进行饲养和代谢试验,以研究不同蛋白质原料对育成期蛋鸭生产性能和氮代谢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不同蛋白质原料对蛋鸭的日增重、日采食量和饲料转化率的影响差异不显著(P>0.05),对氮的表观代谢率无显著影响(P>0.05);用棉籽粕、菜籽粕和DDGS代替部分豆粕,不会影响育成蛋鸭的生产性能,饲养者可因地制宜地选择不同的蛋白质原料。  相似文献   

19.
本研究探讨了全混合日粮用不同水平的DDGS替代玉米,评估其对肉牛生长性能、养分消化和氮代谢的影响,旨在评估非常规饲料资源的饲用价值及降低养殖成本。试验将初始体重无统计学差异的60头肉牛随机分为3组,每组5个重复,每个重复4头。三组肉牛分别饲喂DDGS替代玉米添加水平为0、10%和20%的全混合日粮,试验共12周。结果:DDGS日粮组的体重、日增重和平均日采食量较对照组显著降低2.13%和1.88%、5.78%和6.81%、4.87%和6.16%(P<0.05)。10% DDGS日粮组肉牛增重成本与对照组和20% DDGS日粮组无显著差异(P>0.05),但20% DDGS日粮组肉牛的增重成本较对照组显著降低2.04%(P<0.05)。全混合日粮用不同水平的DDGS替代玉米对肉牛养分消化率具有显著影响(P<0.05),其中与对照组相比,10%和20% DDGS组干物质表现消化率显著降低16.91%和18.12%(P<0.05),有机物消化率显著降低6.22%和7.34%(P<0.05),粗蛋白质消化率显著降低12.69%和13.71%(P<0.05),但酸性洗涤纤维消化率显著提高5.29%和4.96%(P<0.05)。对照组和10% DDGS组肉牛粗脂肪消化率较20% DDGS组显著提高4.57%和4.02%(P<0.05),但20% DDGS组中性洗涤纤维消化率较对照组显著提高5.42%(P<0.05)。20% DDGS组肉牛氮摄入量较其他两组分别显著提高10.79%和10.38%(P<0.05),尿液排泄量显著提高14.99%和17.27%(P<0.05),瘤胃未降解氮显著提高44.31%和45.98%(P<0.05)。随着日粮DDGS替代水平的升高,粪氮排泄量表现为显著升高(P<0.05)。结论:全混合日粮用10%~20%DDGS替代玉米可降低肉牛养分消化率,进而降低日增重和采食量,但对饲料效率和氮沉积无负面影响,其中20% DDGS添加量可将肉牛增重成本降低0.33元/kg。 [关键词]玉米|DDGS|肉牛|生长性能|养分消化|氮代谢  相似文献   

20.
饲粮蛋白质水平和棉籽粕取代豆粕对肉牛育肥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试验在满足肉牛营养需要的基础上,采用棉籽粕替代饲粮中的豆粕,形成不同蛋白质水平和成本的饲粮,旨在探讨饲粮蛋白质水平和棉籽粕替代豆粕对肉牛育肥的影响,同时为降低肉牛育肥成本和提高育肥效果提供依据.试验选用年龄(平均年龄为28月龄)、体重[初始均重为(678±122)kg]相近的健康杂交一代阉牛(日本和牛♂×鲁西黄牛♀)40头,随机分成4个试验组,每组10头牛.预试期为15 d,正试期240 d.结果表明:蛋白质水平为14.8%的饲粮组试验牛的日增重比蛋白质水平为12.8%的饲粮组提高18.57%(P >0.05).与饲喂蛋白质水平为12.8%的饲粮相比,饲喂蛋白质水平为14.8%的饲粮可以显著或极显著提高肉牛的屠宰率、净肉率、肋部脂肪厚、背膘厚(P<0.05或P<0.01),而对肉牛的胴体产肉率、眼肌面积、高档肉块占活重比例、肉骨比影响不显著(P>0.05).同等蛋白质水平下,用棉籽粕全部或部分替代豆粕对肉牛日增重及各项屠宰性能指标的影响均不显著(P>0.05),但棉籽粕组饲粮单价、肉牛每千克增重成本都低于豆粕组.由此得出,在肉牛育肥后期可以用棉籽粕替代豆粕,以降低成本.目前我国《肉牛饲养标准》(2004)推荐的肉牛育肥所需的蛋白质水平低于本试验用杂交一代阉牛(日本和牛♂×鲁西黄牛♀)的需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