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针对饲料中玉米赤霉烯酮毒素的污染现状及脱毒方法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2.
饲料中霉菌及霉菌毒素的检测方法主要有生物学检测法、薄层色谱法(TLC)、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免疫学检测方法、气相色谱法、微生物检则方法等。本文对各检测方法优缺点进行了综述,简要描述了目前饲料中玉米赤霉烯酮检测方法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3.
饲料中玉米赤霉烯酮的危害和脱毒方法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玉米赤霉烯酮(Zearalenone,ZEN)是一种具有类雌激素活性的霉菌毒素,有较强毒性,给畜牧生产及人类健康造成极大威胁。本文对ZEN的生殖毒性、免疫毒性、肝肾毒性及其可能的作用机理,以及ZEN脱毒方法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4.
玉米赤霉烯酮(ZEA)是由镰刀菌等真菌产生的一类具有类雌激素作用的次级代谢产物,具有强烈的生殖毒性和致畸、致癌作用.它不仅影响饲料食品安全,而且可以通过食物链在人体或动物体中蓄积,进而危害人和动物的健康.目前由于物理和化学去毒方法存在种种应用缺陷,玉米赤霉烯酮生物降解法成为安全、高效且环保的解毒方法而备受关注.本文就国内外玉米赤霉烯酮生物降解的研究作一综述,同时对生物降解应用前景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5.
《中国动物保健》2012,(12):85-86
韩国的科学家进行两项试验研究了蒙脱石粘土(MC)对用玉米赤霉烯酮(ZEA)攻击断奶小母猪生长性能、营养物质消化率、外阴大小、粪便菌群和氧化应激的影响。将1144头小母猪(10kg)分配到2×4因子完全随机区组设计中。  相似文献   

6.
玉米赤霉烯酮(ZEA)又称F-2毒素,主要是由镰刀菌产生的2,4-二羟基苯甲酸内酯类化合物,具有雌激素样活性.因目前我国南方部分省份空气湿度较大,玉米储存过程中很容易霉变,造成畜禽ZEA中毒,现笔者针对ZEA的毒性和脱毒方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7.
玉米赤霉烯酮(ZEA)又称F-2毒素.主要是由镰刀菌产生的2.4-二羟基苯甲酸内酯类化合物.具有雌激素样活性。因目前我国南方部分省份空气湿度较大.玉米储存过程中很容易霉变.造成畜禽ZEA中毒.现笔者针对ZEA的毒性和脱毒方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养殖户普遍反映:母猪外阴红肿脱出、假发情或不发情,产仔率低、死胎、流产、仔猪出生体质量偏低,并且八字腿小猪较多,严重时可见排出钙化胎衣;小公猪包皮肿大甚至有积液,病死仔猪剖检可见全身淋巴结出血坏死,肠道充气,肠壁变薄、肠黏膜坏死脱落,肾脏有出血点,脑膜出血等,笔者通过56个规模猪场的6万多头存栏猪的调查,均或多或少会发现以上临床症状,究其原因大多是由于采食霉变饲料所致,而玉米赤霉烯酮(zearalenone,ZEN)是引起饲料霉变的罪魁祸首之一,给规模化养殖场造成很大的经济损失.因此,笔者以玉米赤霉烯酮对养猪业的危害及综合防控措施予以探讨.  相似文献   

9.
试验建立了饲料中玉米赤霉烯酮荧光定量检测方法。结果表明:玉米赤霉烯酮在0.1~1.6 mg/L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2=0.999 0。以配合饲料、浓缩饲料、预混料为添加基质,其回收率在80%~120%,检出限为0.1 mg/L。该方法灵敏度高、操作简单、结果准确。  相似文献   

10.
联合国粮农组织(FAO)2002年资料显示,世界约有25 %的谷物不同程度地受到霉菌毒素的污染.而对饲料危害最严重的有黄曲霉菌、镰刀菌和青霉菌3种.其中,黄曲霉菌产生的毒素主要侵害肝,而对家畜繁殖性能产生影响的主要是镰刀菌产生的玉米赤霉烯酮毒素.玉米赤霉烯酮(Zearalenone,ZEN)又称F-2毒素,是对人类和动物危害大的真菌毒素之一.  相似文献   

11.
玉米赤霉烯酮(ZEA)是一种常见的饲料霉菌毒素,主要由多种镰刀菌产生。在玉米、小麦、大米、大麦等谷物中均有检出,具有类雌激素样作用。ZEA会造成动物生殖机能异常,同时表现为生长性能的下降。在世界范围内,每年畜牧业由于ZEA污染所造成的经济损失十分严重,已经成为了迫在眉睫需要解决的关键性问题。本文综述了ZEA的生殖毒性、免疫毒性、肝脏和肾脏毒性、遗传毒性及肿瘤诱发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并对目前所面临的问题进行概述。  相似文献   

12.
玉米赤霉烯酮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主要对玉米赤霉烯酮的理化性质、毒害作用、作用机制以及检测方法和脱毒技术做一论述。  相似文献   

13.
为研究几种不同吸附剂对玉米赤霉烯酮(ZEN)的降解脱毒效果,本试验采用单因素设计,分别添加不同吸附剂于10 mL ZEN标准品溶液中,酶联免疫法(ELISA)测定ZEN含量。研究5种吸附剂添加量为25 mg,60 min的脱毒效果|选择其中3种脱毒效果较好的吸附剂,研究其吸附作用30、60、90 min,用量为 25 mg时的脱毒效果及吸附剂添加量为10、25、50 mg,60 min的脱毒效果。结果表明:5种吸附剂对ZEN都有脱毒效果,其中载锌蒙脱石、膨润土与黑云母复合吸附剂、腐殖酸钠脱毒率分别为 63.11%、45.69%、54.54%,显著高于蒙脱石、葡甘露聚糖与腐殖酸钠复合吸附剂(P < 0.05)。且作用时间不同,添加量不同则吸附剂的脱毒效果有差异。 [关键词] 玉米赤霉烯酮|蒙脱石|载锌蒙脱石|膨润土|黑云母|腐殖酸钠|葡甘露聚糖  相似文献   

14.
玉米赤霉烯酮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玉米赤霉烯酮(Zearalenone ZEA),又称F-2毒素,是由镰刀菌产生的一种雌激素类真菌毒素。产生玉米赤霉烯酮最常见的是禾谷镰刀菌,此外还有三线镰刀菌、木贼镰刀菌、雪腐镰刀菌、粉红镰刀菌等。它广泛存在于霉变的玉米、高梁、小麦等谷类作物和奶类品中,具有很强的生殖毒性和致畸作用,  相似文献   

15.
玉米赤霉烯酮是霉菌毒素之一,主要由镰刀菌产生,已被证明会影响动物的繁殖能力。赤霉烯酮检测方法、防治措施和脱毒技术一直是国内外的研究热点。本文结合了最新的研究成果,详细阐述了霉菌毒素的分类、玉米赤霉烯酮对畜禽健康及产品产生的不利影响以及对消费者造成的安全隐患,并对其检测方法、防治措施和脱毒技术进行概括,为解决霉菌污染问题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玉米赤霉烯酮(ZEN)是一种由禾谷镰刀菌和黄色镰刀菌产生的非甾体类雌激素霉菌毒素,对人体和家畜健康毒害很大。玉米赤霉烯酮脱毒酶(ZEN脱毒酶)特指能够专一地将饲料中的ZEN转化为低毒或无毒的一类酶制剂。ZEN脱毒酶具有高效、专一、无二次污染的特点,在粮油及加工制品、饲料中ZEN的脱毒方面有较大的潜力。文章从ZEN脱毒酶工业化应用开发的角度,从ZEN脱毒酶基因挖掘、酶结构定向进化、异源表达、发酵工艺优化、酶制剂的制备及应用等方面进行了综述。同时分析了当前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并对之后的研究进行了展望,以期为ZEN脱毒酶的开发和应用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17.
王雄  王津  程宗佳 《饲料广角》2004,(18):20-22
利用免疫亲和柱荧光光度法测定了饲料中玉米赤霉烯酮,检测灵敏度为0.1mg/kg,检测范围为0~5mg/kg,变异系数为3.3%~13.3%,在其检测范围内的回收率为97%~106%,分析1个样品的时间只需25min。  相似文献   

18.
饲料中玉米赤霉烯酮(ZEN毒素)具有类雌激素的作用,主要引起畜禽出现一系列繁殖功能性问题,导致繁殖性能下降,造成生长发育缓慢并降低饲料报酬率,给养殖场(户)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本文介绍了几种玉米赤霉烯酮的检测技术,并结合云南省曲靖市兽药饲料监察所对玉米赤霉烯酮所做的专项监督检测,提出了针对性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9.
20.
玉米赤霉烯酮(zearalenone,ZEA),又称F-2毒素,是由镰刀菌属(Fusarium. Sp)产生的自然界污染范围广泛的一种真菌毒素,玉米、大米、大麦、小麦、高粱等农作物均受其污染。ZEA具有类雌激素样等作用,对动物及人体健康造成严重危害。本文综述了ZEA的基本理化性质,毒性危害及脱毒方法,重点阐述了植物精油对ZEA的抑菌作用及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