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畜牧与兽医》2016,(5):49-52
选取宁夏平吉堡奶牛场地区5个规模奶牛养殖场配种后28~35 d的奶牛,静脉采血进行PAG-ELISA检测,分析对比检测结果及其经济效益。结果表明:PAG-ELISA早孕检测结果准确率高,操作简便,能尽早查出空怀牛,指导繁殖人员采取相应措施。  相似文献   

2.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需乳量逐渐增加,集约化、规模化奶牛养殖场得到了迅速发展。奶牛的发情鉴定在牛群繁殖管理中具有重要地位,通过发情鉴定不但可以判断奶牛发情是否正常,以便发现问题,及时解决,还可以判断奶牛的发情阶段,以便确定配种时间,从而提高受胎率、产犊并提高泌乳期。搞好奶牛发情鉴定不仅能提高牛场经济效益,而且对奶业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正一、乳房炎的治疗方法1.治疗总原则。乳房炎的治疗要"早、快、狠"为原则。即早发现,快行动,狠治疗。首次用药量翻倍,48 h连续用药至少4次,每天挤奶6次以上,每次不低于30 min。用药目的是早期彻底消灭病原,抗炎止疼、减少炎性渗出、促进炎区微循环代谢,加速炎性产物的排除,促进净化,加速受损细胞的修复,提高全身细胞的抵抗力,调整机体酸  相似文献   

4.
众所周知,牧场主要效益来源于奶牛产奶,母牛产犊后才能产奶。因此,牧场要将奶牛配种率提上去,提高配种率的主要措施就是要做好奶牛的发情鉴定工作。通过发情鉴定,不但可以判断奶牛发情是否正常,发现问题,及时解决,还可以判断奶牛的发情阶段,以便确定配种时间,从而提高受胎率。  相似文献   

5.
为了解2021年黑龙江省规模化牧场奶牛常见病的场间发病率和疾病分布情况,随机选择14个奶牛存栏千头以上的牧场进行了问卷调查。14个牧场总存栏为35 269头,平均存栏2 519头。牧场包括东部地区3个、哈绥地区5个、大庆地区3个和西部地区3个。调查内容包括内科病、外科病、产科病和传染病以及兽医面临的疾病难题。结果显示:14个牧场奶牛常见病有43种,东部地区场间平均发病率最高(9.77%),哈绥地区疾病分布最广(50%);传染病场间平均发病率最高(10.30%),内科病分布最广(51.25%);犊牛场间平均发病率最高(11.77%),成母牛疾病分布最广(68.75%)。兽医面临难题有35条,其中乳房炎最为突出,与诊疗手段落后、疾病检测不足等有关。因此,黑龙江省规模化牧场应加强与科研院校合作,查明奶牛常见病的病因,制定相应的整体防治策略和具体措施,提升疾病防控的整体能力,以保证牧场健康生产。  相似文献   

6.
正奶牛的围产期指产前21天到产后21天,产前21天为围产前期,产后21天为围产后期。奶牛围产期是整个生产周期中最关键的时期。围产期奶牛的饲养管理,对于奶牛的泌乳能力、繁殖力和生产年限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围产期的奶牛饲养管理不到位,就容易出现消化不良、代谢紊乱、酮病、胎衣不下、乳房炎等疾病,影响产奶量和牛奶质量,严重的还会造成母牛和胎儿的死亡。做好围产期奶牛  相似文献   

7.
<正>北京农业职业学院畜牧兽医系动物医学专业主任侯引绪教授的又一力作《规模化牧场奶牛保健与疾病防治》一书近日问世,中国农业大学齐长明教授特为此书作序,赞其为对生产一线的专业人员是宝贵的知识,对奶牛疾病的防治是珍贵的材料。本书共为14章,推崇奶牛疾病防控养、防、治一体化理念,养是基础、防是重点、治疗属于一种补救措施。在疾病发生、发展及病因学方面充  相似文献   

8.
后备奶牛饲养管理是牧场牛群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调研结果显示,在我国规模化牧场中,饲喂常乳的牧场占比最高,为70.6%,饲喂代乳粉的牧场占比达57.7%,并有38.5%的牧场饲喂废弃乳.在牛奶饲喂量方面,有6%的牧场哺乳期喂奶量在300kg/头以下,大部分牧场(48.8%)喂奶量在400~600kg/头之间,也有部分...  相似文献   

9.
<正>一、牛结核病牛结核病是规模化牧场严重传染病,规模化牧场的牛结核病呈快速传播。通常呈慢性经过。经产牛表现出临床症状;初期症状不明显,随着病程延长,临床症状明显;病牛快速消瘦,产奶量变低,伴有流鼻涕、咳嗽等症状。牛结核病通常包括肺结核、乳房结核、淋巴结核、肠结核、生殖器结核、脑结核、浆膜结核及全  相似文献   

10.
<正>北京农业职业学院畜牧兽医系动物医学专业主任侯引绪教授的又一力作《规模化牧场奶牛保健与疾病防治》一书近日问世,中国农业大学齐长明教授特为此书作序,赞其为对生产一线的专业人员是宝贵的知识,对奶牛疾病的防治是珍贵的材料。本书共为14章,推崇奶牛疾病防控养、防、治一体化理念,养是基础、防是重点、治疗属于一种补救措施。在疾病发生、发展及病因学方面充  相似文献   

11.
<正>随着奶牛业规模化、集约化程度的不断提高,繁殖障碍性疾病已经成为目前制约和困扰其发展的最大障碍之一。而目前普遍采用的个体治疗方案,虽有一定效果,但难以适应大型牧场的生产要求。为此,我们于2012~2014年在存栏5 000头牛的大型牧场哈尔滨完达山奶牛养殖有限公司进行了试验观察。针对商业生产状况下的繁殖障碍性疾病牛群,先进行病因分析,再通过在日粮配制中加入生物发酵产品RU康复好利得№.1进行调理,同  相似文献   

12.
为了查明奶牛产后21d内子宫炎的发病率及与季节、胎次、人工干预和发病阶段的关系。本研究采用现场调查结合统计学分析的方法,选择宁夏不同地区的5个规模化牧场为研究对象。结果表明:奶牛分娩后21d内子宫炎的平均发病率为7.34%,A、B、C、D、E五个牧场分别为7.81%、3.53%、2.35%、12.62%、9.65%;季节性方面,秋季发病率最高,春季最低,秋季与其他三个季节差异极显著(P<0.01);胎次方面,1胎的发病率最高,与其他胎次差异极显著(P<0.01),2胎及2胎以上发病率均无显著差异(P>0.05);人工干预方面,助产奶牛子宫炎的发病率相比自然分娩差异极显著(P<0.01);发病时间方面,主要集中在产后0~7d内。调查结果对掌握宁夏部分规模化奶牛场奶牛分娩后子宫炎的发病情况,以及早发现和控制该病发生、降低其发病率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3.
后备奶牛健康生长对其未来生产性能具有重要影响.调研结果表明,呼吸系统疾病和营养代谢疾病是导致后备奶牛发病的主要原因,占比分别为46.0%和38.4%.而后备奶牛中发病最多的为哺乳犊牛,占比达51.4%.目前,哺乳犊牛发病率正在逐年降低,从2015年的43.3%降至2019年的25.4%.此外调研发现,造成后备奶牛被动淘...  相似文献   

14.
奶牛产后低血钙症是危害奶牛养殖的重要营养代谢性疾病,当奶牛进入新的胎次时,通过乳汁导致的钙流失量突然激增,从而导致血钙水平偏低而发生临床或亚临床型低血钙症,不仅对奶量造成严重影响,更易继发多种疾病。本研究对全国19个省市自治区134个大型规模化奶牛养殖场3 332头次奶牛进行血清Ca2+浓度、胎次、补钙方式等信息收集。结果表明,临床低血钙场间患病率为2.88%,其中20.60%的牧场患病率低于1%,48.63%的牧场临床低血钙发生率为1%~2%,24.98%的牧场为2%~5%。产后24h内头胎牛低血钙患病率为20.93%,2胎为54.78%,3胎为70.76%,4胎及以上发病率为83.66%。按地区统计,黑龙江、内蒙古、广东等地区最高,达到70%;安徽、福建等地区最低,为51.08%。补钙方式上,产后0和12h各投服1丸博威钙对产后24h内低血钙提升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5.
[目的]为了解2021年我国规模化牧场奶牛酮病发病情况和防控状况。[方法]本文选择105个规模化牧场进行调查,包括酮病发病率、诊断和监测方法、治疗方法、治愈率、防控方法和治疗成本等。[结果]牧场奶牛平均单产为9.7 t,酮病平均发病率为17.9%,高于国外控制目标。大多数牧场奶牛酮病诊断和监测,主要采用检测血液中β-羟丁酸浓度的方法,奶牛酮病治愈率无论单一或综合措施都达90%以上,奶牛酮病综合防控效果明显好于单一措施。[结论]目前我国规模化牧场奶牛酮病发病率控制目标、诊断和监测、治疗和防控仍需更多研究,完善和制定相应的技术规范,为规模化牧场奶牛酮病的高效防控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6.
孟秀荣 《北方牧业》2015,(6):18-19,21
今天的犊牛,明天的母牛已经得到奶牛养殖界的共识并付诸实践,对哺乳犊牛实施强化营养管理技术,首先要有明确的饲养目标,并为此制定饲养标准,通过母牛干奶期,犊牛接助产、出生护理、初乳、断奶、营养、疾病防疫、环境等关键环节的科学、高效地饲养管理,满足犊牛自然生长的天性和需要,使犊牛生长发育更快,日增重更多,提早达到配种要求,减少犊牛死亡和疾病的发生,争取更大的效益。目前,国内已有牧场开始实施哺乳犊牛强化饲喂方案。  相似文献   

17.
郭勇  林晖  孟艳娟 《中国奶牛》2006,(12):57-58
奶牛屡配不孕是指奶牛性周期正常或基本正常、生殖系统临床无异常、且配种两次及两次以上未妊娠的病症,是影响规模化奶牛场受胎率最主要的因素之一。由于其临床症状不明显、病因复杂,治疗效果往往不佳。有些奶牛因长期不孕,最后被迫淘汰,其淘汰率占繁殖疾病的20%-30%,给奶牛场生产造成一定的损失。笔者采用多种药物和不同给药途径综合治疗奶牛屡配不孕197例,共受胎126头,情期受胎率为63.96%,收到良好的效果。现总结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8.
为了解规模化牧场中奶牛乳腺炎源大肠杆菌的耐药性,试验采集安徽、福建、广东、江苏及内蒙古等省(自治区)的11个规模化牧场的临床型乳腺炎奶牛的乳样进行细菌分离纯化,采用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MALDI-TOF-MS)方法对分离株进行鉴定,采用K-B纸片扩散法检测大肠杆菌对11种常用抗生素的耐药性。对乳腺炎源大肠杆菌多重耐药性及不同地区大肠杆菌的耐药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共分离到154株大肠杆菌,分离率为22.95%,其中安徽60株,广东42株,福建22株,江苏16株,内蒙古10株,其他地区4株。154株大肠杆菌对青霉素、阿莫西林、链霉素、氨苄西林耐药性较强,耐药率分别为98.05%、61.69%、42.21%、40.91%;对庆大霉素、环丙沙星、氟苯尼考和阿米卡星相对敏感,敏感率分别为90.26%、73.38%、68.83%和61.04%;经多重耐药性分析,90株(占58.44%)大肠杆菌对3种及以上抗生素耐药,其中30株大肠杆菌对6种抗生素耐药;多重耐药菌株中,耐药谱为氨苄西林(AMP)-青霉素(PEN)-阿莫西林(AMX)-头孢氨苄(LEX)-四环素(STR)-链霉素(TC...  相似文献   

19.
奶牛肢蹄病是指奶牛四肢和蹄的所有疾病的总称,包括四肢的关节、肌肉、筋腱、腱鞘、韧带、骨、黏液囊、神经等疾病以及蹄的各种疾病。奶牛肢蹄病是规模化牧场最常见的疾病之一。因此,就奶牛肢蹄病的分类、诊断、治疗等方面进行阐述,以期为相关工作者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0.
为了阐明不同月份对内蒙古地区规模化牧场奶牛繁殖性能的影响,本研究收集了2014年2月~2016年10月内蒙古自治区的32个规模化牧场10万头奶牛的繁殖数据,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成年母牛在3月和4月份的受胎率最高,而7月、8月和9月份最低,差异显著(P0.05);4月、11月、12月份的21d妊娠率最高,7月、8月和9月份最低(P0.05);青年母牛3月和12月份的流产率显著高于6~10月份(P0.0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