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改性蒙脱石对黄曲霉毒素B_1和玉米赤霉烯酮的吸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试验旨在探究4种不同改性蒙脱石对黄曲霉B1(AFB1)和玉米赤霉烯酮(ZEN)的体外吸附性能。采用体外吸附试验,在霉菌毒素污染的喷浆玉米皮中添加4种改性蒙脱石,检测AFB1和ZEN的浓度变化,以探究不同种类及不同添加比例改性蒙脱石对AFB1和ZEN的吸附作用。结果表明:4种改性蒙脱石对AFB1和ZEN均有显著吸附作用,其中膨润土经十八烷基三甲基氯化铵改性制备的复合改性蒙脱石II型对AFB1和ZEN的吸附效果最好,在添加量为1%时,对AFB1和ZEN的吸附率分别为62.60%和43.38%。在本体外试验条件下,4种改性蒙脱石对喷浆玉米皮中AFB1和ZEN均具有吸附作用,可以降低喷浆玉米皮中的霉菌毒素含量,为改性蒙脱石在饲料脱毒剂的使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试验将蒙脱石和凹凸棒石分别添加到含有黄曲霉毒素B1(AFB1)、玉米赤霉烯酮和T-2毒素的人工胃液或人工肠液中,探讨2种矿物对霉菌毒素的吸附作用。结果表明,蒙脱石和凹凸棒石对AFB1、玉米赤霉烯酮、T-2毒素的吸附均在1 h达到平衡;钠基蒙脱石对AFB1和T-2毒素的吸附率高于钙基蒙脱石和凹凸棒石,吸附率分别为96.8%、38%;蒙脱石和凹凸棒石对玉米赤霉烯酮的吸附率均小于10%。pH对蒙脱石和凹凸棒石吸附霉菌毒素影响显著(P<0.05),pH 5时钙基蒙脱石对AFB1的吸附率显著高于pH 3、pH 7时(P<0.05),为90.1%;蒙脱石和凹凸棒石对玉米赤霉烯酮的吸附效果在pH 3时较佳,对T-2毒素的吸附效果在pH 7时显著高于pH 3、pH 5时(P<0.05)。蒙脱石和凹凸棒石对吸附的霉菌毒素均存在解吸现象,其中AFB1和玉米赤霉烯酮解吸明显。蒙脱石和凹凸棒石对霉菌毒素的吸附作用使其成为重要的吸附剂,然而作为吸附剂的同时不能忽视霉菌毒素的解吸现象,综合考虑吸附与解吸2种现象以便在生产实践中更好的脱除霉菌毒素。  相似文献   

3.
目的:为了解市面上黄曲霉毒素吸附剂的吸附效果,为奶农科学选择吸附剂提供指导。方法:模拟瘤胃环境,采用人工唾液中加入一定浓度的黄曲霉毒素B1(AFB1)及吸附剂,37℃环境孵育,用AFB1ELISA试剂盒检测AFB1含量,计算吸附率和解析率。结果:几种吸附剂吸附效果差异较大,1#、3#达到90%以上,而4#、7#仅有60%左右,综合考虑吸附率和解析率,吸附效果较好的是1#、2#、3#。结论:市面上的黄曲霉毒素吸附效果差异还较大,奶农在选择黄曲霉毒素吸附剂时,要选择正规、信誉较好的厂家购买组成成分多样化的产品。  相似文献   

4.
研究了改性蒙脱石对黄曲霉毒素B1的等温吸附,以及赖氨酸、酸碱度、温度、离体肠管吸收及透析袋透析对其吸附的影响。结果表明,改性蒙脱石在pH2.0和pH8.0时对黄曲霉毒素B1的最大吸附量分别为598.8μg/g、682.4μg/g;赖氨酸含量为2.0mg/mL和4.0mg/mL时对吸附无影响;酸碱度在pH2.0至pH8.0及温度在20℃至60℃时对吸附无明显影响;改性蒙脱石可减少离体肠管对黄曲霉毒素B1的吸收率及黄曲霉毒素B1通过透析袋的透析率。改性蒙脱石对黄曲霉毒素B1可能以化学吸附为主;鸡小肠对黄曲霉毒素B1存在主动吸收过程。  相似文献   

5.
不同吸附剂对黄曲霉毒素B_1吸附效果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作者通过体外试验和动物饲养试验,研究3种吸附剂对黄曲霉毒素B1(AFB1)的吸附效果.3种吸附剂分别是吸附剂A(主成分为酵母培养物提取物)、吸附剂B(主成分为水合铝硅酸盐)、吸附剂C(为复合物,主成分为酵母培养物及水合铝硅酸盐).体外试验研究pH为2.0、6.0、8.0的磷酸盐缓冲液(PBS溶液)、人工胃液和肠液环境下3种吸附剂对AFB1的吸附能力,比较pH 8.0条件下3种吸附剂对AFB1的结合速率.结果表明,各种条件下吸附剂B的吸附能力最强.pH 8.0条件下,吸附剂B在10 min内对AFB1吸附率达到97.69%,且60 min内吸附率一直处在96.03%以上.吸附剂A和吸附剂C对AF BI的作用效果较吸附剂B弱.动物饲养试验选择240只1日龄健康雄性AA肉仔鸡,随机分为8个处理,每个处理3个重复,每个重复10只鸡,饲养周期21 d.结果表明,与基础组相比较,AFB1组(污染水平为98.8 μg/kg)肉仔鸡生长性能和肝脏功能发生显著变化,吸附剂A、B、C均能不同程度地缓解AFB1对肉仔鸡生长性能和肝脏损伤方面的毒性作用,与吸附剂A、C相比,吸附剂B能更有效的防止肉仔鸡黄曲霉毒素B1中毒.结果提示,使用吸附剂B能很好的降低AFB1对肉仔鸡的危害程度.  相似文献   

6.
试验旨在评价6种真菌毒素吸附剂对黄曲霉毒素B1(AFB1)和赤霉烯酮(ZEN)的吸附效果。选取6种吸附剂产品,其中,硅铝酸盐类3种(样品(1)、(4)、(5)),蒙脱石类2种(样品(2)、(6)),酵母细胞壁类1种(样品(3)),通过体外模拟胃肠道环境,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AFB1和ZEN的含量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体外环境下,吸附剂产品硅铝酸盐(5)对AFB1及ZEN的吸附效果显著高于样品硅铝酸盐(1)、蒙脱石(2)及酵母细胞壁(3)(P<0.05),与硅铝酸盐(4)及蒙脱石(6)吸附效果差异不显著(P>0.05)。在模拟胃肠液消化情况下,6种吸附剂产品对AFB1的吸附效果差异不显著(P>0.05);在胃液条件下,吸附剂产品蒙脱石(2)及蒙脱石(6)对ZEN的吸附效果显著高于吸附剂产品硅铝酸盐(1)、(4)、(5)及酵母细胞壁(3)(P<0.05),吸附剂产品硅铝酸盐(4)及(5)对ZEN的吸附效果差异不显著(P>0.05);在肠液条件下,吸附剂产品硅铝酸盐(1)及蒙脱石(6)对ZEN的吸附效果显著高于样品蒙脱石(2)、酵母细胞壁(3)及硅铝...  相似文献   

7.
为了检测霉必吸对黄曲霉毒素B1(AFB1)的脱毒性能和对饲料中维生素类物质的影响,采用全收粪法检测动物食用霉变饲料后,以霉必吸吸附后排除体外的黄曲霉毒素B1占食入总量的比例,评价脱毒效果;选择维生素C作为检测对象,测定霉必吸对维生素C的吸附性。实验结果表明添加2‰的霉必吸脱霉效果最好,AFB1的排出率可达72.3%,脱酶效果显著;霉必吸对维生素C并没有吸附性能,作为脱霉剂在饲料中添加不会影响饲料中维生素C的含量。  相似文献   

8.
霉菌毒素吸附剂是一种能有效去除饲料中霉菌毒素的物质.本文研究了13种不同市售吸附剂对黄曲霉毒素B1(AFB1)、玉米赤霉烯酮(ZEN)和呕吐毒素(DON)体外吸附的效果,发现不同处理时间,吸附率有所不同.某些硅铝酸盐吸附剂对黄曲霉毒素B1有非常好的吸附效果,吸附率达到95%以上;某些吸附剂对玉米赤霉烯酮也有较好的吸附脱毒能力,但与处理时间关系密切;某些吸附剂对呕吐毒素的吸附率比较低,且处理时间变长,脱毒效果更差.  相似文献   

9.
本试验旨在测定植物炭黑(百草霜)的微晶结构及其对霉菌毒素的体外吸附效果。按文中试验方法,测定植物炭黑(百草霜)的微晶结构及其在p H 6.0磷酸盐缓冲液(PBS)下对呕吐毒素(DON)、黄曲霉毒素B1(AFB1)、玉米赤霉烯酮(ZEN)和赭曲霉毒素(OTA)的吸附率及吸附量。结果表明:(1)植物炭黑(百草霜)的比表面积为1 440.09 m2/g、孔体积为1.28 cm3/g、孔径为3.56 nm,其微晶结构(比表面)明显优于蒙脱石。(2)在pH 6.0磷酸盐缓冲液(PBS)中,对不同浓度霉菌毒素均具有较好的吸附效果。对呕吐毒素(DON)的吸附率在91%以上,对黄曲霉毒素B1(AFB1)、玉米赤霉烯酮(ZEN)及赭曲霉毒素(OTA)的吸附率均在99%以上,且不受以上3种霉菌毒素浓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蒙脱石及改性蒙脱石对黄曲霉毒素B1的吸附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分别研究了在pH2.06及pH8.01条件下及有无赖氨酸存在时蒙脱石及改性蒙脱石对黄曲霉毒素B1的吸附和解吸规律。结果表明,蒙脱石和改性蒙脱石对黄曲霉毒素B1均有较强的吸附性,吸附量随黄曲霉毒素B1含量增加而增加,两者呈直线相关。当吸附反应体系中赖氨酸含量为0.2%、0.4%时,不影响蒙脱石及改性蒙脱石对黄曲霉毒素B1的吸附。蒙脱石和改性蒙脱石对黄曲霉毒素B1的吸附量大小相近,但改性蒙脱石对黄曲霉毒素B1的吸附量不受边面封闭剂的影响,且改性蒙脱石吸附黄曲霉毒素B1后,黄曲霉毒素B1的解吸率较蒙脱石低,表明有机改性蒙脱石对黄曲霉毒素B1有更高的吸附稳定性。  相似文献   

11.
本试验旨在建立测定猪胃和小肠食糜上清液中黄曲霉毒素B1和玉米赤霉烯酮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并利用该方法评价霉菌毒素吸附剂分别在不同介质中对黄曲霉毒素B1和玉米赤霉烯酮的吸附效果。为消除食糜上清液中复杂组分对目标毒素检测的干扰,本试验对毒素提取方法、液相色谱的检测波长设置和流动相组成进行了优化。利用单浓度体外吸附试验评价了4种霉菌毒素吸附剂分别在水、猪胃和小肠食糜上清液介质中对黄曲霉毒素B1和玉米赤霉烯酮的吸附效果。结果表明:1)反应上清液经过1次正己烷和3次二氯甲烷提取,荧光激发波长和发射波长在0~9 min和9~14 min分别设定为360、440 nm和235、418 nm,乙腈/水流动相中乙腈比例控制在40%~60%时,本试验采用的HPLC仪对1.00~10 000.00 ng/m L黄曲霉毒素B1和20.00~5 000.00 ng/m L玉米赤霉烯酮具有良好的分离定量效果,线性相关系数分别为1.000和0.999;检出限分别为0.16和2.00 ng/m L;黄曲霉毒素B1和玉米赤霉烯酮日内精密度相对标准差分别为2.37%、4.50%;日间精密度相对标准差分别为2.74%、8.84%。黄曲霉毒素B1和玉米赤霉烯酮标准添加回收率分别为89.1%~110.3%、98.7%~104.1%。2)自制霉菌毒素吸附剂样品P3、M3和市场采购的霉菌毒素吸附剂产品Y1、Y2在猪胃食糜上清液介质中对黄曲霉毒素B1的吸附率依次为72.10%、84.18%、83.17%和66.01%;在猪小肠食糜上清液介质中的吸附率依次为78.15%、88.08%、88.12%和67.34%。4种吸附剂在胃食糜上清液介质中对玉米赤霉烯酮的吸附率依次为85.35%、18.41%、16.20%和12.98%;在猪小肠食糜上清液介质中的吸附率分别为39.75%、25.15%、21.40%和24.85%。综上,本试验建立的HPLC法可同时测定猪胃和小肠食糜上清液中的黄曲霉毒素B1和玉米赤霉烯酮,检测限和检测范围满足我国《猪饲料卫生标准》的要求。该方法可用于评价霉菌毒素吸附剂猪生理体液条件下对黄曲霉毒素B1和玉米赤霉烯酮的吸附效果。  相似文献   

12.
生物脱霉剂对黄曲霉毒素 B1 的作用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了研究生物脱霉剂的脱霉效果,本试验测定了生物脱霉剂对黄曲霉毒素B1的吸附强度,同时采用全收粪试验检测了霉变饲料添加生物脱霉剂后,家畜粪便中黄曲霉毒素B1的排出率.结果表明,将黄曲霉毒素B1的浓度调整为2μg/g时,添加1.2‰的生物脱霉剂,可吸附98.34%的黄曲霉毒素B1,全收粪试验表明,在霉变饲料中添加1‰的生物脱霉剂,被吸附的黄曲霉毒素B1 随粪便的排出率为50.44%,添加2‰的生物脱霉剂,黄曲霉毒素B1的排出率为72.30%.  相似文献   

13.
霉菌 ( Molds)是一些丝状真菌的俗称。在自然界中 ,霉菌分布广泛 ,种类繁多 ,大多数霉菌在一定条件下快速生长 ,分泌代谢产物——霉菌毒素 ( Mycotoxins) ,造成饲料变质 ,为动物拒食 ;同时霉菌毒素能直接危害畜禽健康 ,严重时导致死亡。1 霉菌毒素的种类及危害黄曲霉毒素 ( Afatoxins)是饲料中最常见的一种霉菌毒素 ,包括黄曲霉素 B1( Afatoxin B1 ,AFB1 )、B2 、G1 、G2 ,其中以黄曲霉素 B1 毒性最大 ,可引起动物的采食量、生产性能和免疫功能下降。Bryden( 1 993)研究了 AFB1 对家禽的影响 ,发现单一剂量 ( mg/kg体重 ) AFB1 的…  相似文献   

14.
本试验通过分析日粮中添加纳米蒙脱石吸附剂后奶牛生产性能、牛奶中黄曲霉毒素M1、血清中酶的活性以及血清中黄曲霉毒素B_1(AFB_1)的变化,研究吸附剂对奶牛日粮中黄曲霉毒素B_1的吸附效果。试验选取产奶量、泌乳天数和胎次相近的奶牛45头,随机分为3组,每组15头奶牛,每头奶牛一个重复。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试验Ⅰ组在基础日粮中添加0.1 mg/kg的黄曲霉毒素标准品,试验Ⅱ组在基础日粮中添加0.1 mg/kg的黄曲霉毒素标准品+3 g/kg的纳米蒙脱石吸附剂。预试期7 d,正式期14 d,共21 d。结果表明:(1)试验Ⅰ组的产奶量较对照组和试验Ⅱ组分别降低0.64 kg/d和0.50 kg/d (P <0.05);试验Ⅰ组的4%校正乳较对照组和试验Ⅱ组分别降低1.01 kg/d和0.65 kg/d (P <0.05);试验Ⅰ组牛奶中黄曲霉毒素M1较对照组和试验Ⅱ组分别提高1.57μg/L和1.44μg/L(P <0.05),试验Ⅱ组稍高于对照组,但无显著差异(P> 0.05);三组之间干物质采食量(DMI)和各项乳成分均无显著差异。(2)试验Ⅰ组的谷草转氨酶和碱性磷酸酶活性以及AFB_1含量分别高于对照组8.86、5.31、1.23 U/L(P <0.05);试验Ⅰ组的谷草转氨酶和碱性磷酸酶活性以及AFB_1含量分别高于试验Ⅱ组8.64、4.25、1.20 U/L(P <0.05);对照组和试验Ⅱ组的各项指标均未产生显著性差异(P> 0.05)。综上所述,在日粮中添加0.1 mg/kg的黄曲霉毒素B_1,同时添加吸附剂可以显著减少奶牛产奶量的下降,对黄曲霉毒素起到很好的吸附效果,牛奶中黄曲霉毒素B_1的含量低于国家最高限量标准。  相似文献   

15.
文章旨在评估酵母培养物对饲喂毒素污染日粮断奶猪生长性能、器官健康和免疫状态的影响。试验选择体重为(8.75±0.38)kg,28 d断奶的三元杂交猪500头,随机分为5组,每组5个重复(20头/重复),试验共开展42 d。对照组为未加毒素污染原料,处理1组含150μg/kg黄曲霉B1毒素+1100μg/kg呕吐毒素,处理2组在处理1组中添加2 mg/kg蒙脱石,处理3组在处理1组中添加1.0 mg/kg蒙脱石和0.5 mg/kg酵母培养物复合物,处理4组在处理1组中添加0.5 mg/kg蒙脱石和0.5 mg/kg酵母培养物复合物。结果显示:日粮污染降低了仔猪日增重,通过增加单核细胞和免疫球蛋白来改变免疫系统。霉菌毒素可引起肝、胆管增生和核肿大等组织损伤。毒素污染日粮添加2 mg/kg蒙脱石或1.0 mg/kg蒙脱石和0.5 mg/kg酵母培养物复合物降低了霉菌毒素对免疫系统和肝脏的影响,改善了仔猪生长性能。结论:日粮添加2 mg/kg蒙脱石或1.0 mg/kg蒙脱石和0.5 mg/kg酵母培养物复合物对饲喂毒素污染日粮猪的健康和生长性能具有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16.
蒙脱石纳米复合物吸附猪日粮中黄曲霉毒素B1效果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选用120头体重(29.8±1.3)kg的"杜长大"三元杂交猪,随机分为4个处理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10头猪(公母各半)。试验猪分别饲喂基础日粮、基础日粮添加0.3%蒙脱石纳米复合物(MN)、基础日粮添加0.1 mg/kg黄曲霉毒素B1(AFB1)、基础日粮添加0.1 mg/kg AFB1和0.3%MN,试验期90 d,以研究MN缓解猪黄曲霉毒素中毒症、降低猪体组织中黄曲霉毒素B1残留量的效果,并初步探讨其作用机理。结果表明:(1)在基础日粮中添加0.1 mg/kg的黄曲霉毒素B1,显著降低了试验猪的日增重和饲料转化效率,严重损害了试验猪的肝脏功能,造成了相关指标的异常升高或降低;(2)在黄曲霉毒素B1污染的日粮中添加0.3%的MN,显著降低了黄曲霉毒素B1在猪体组织中的残留量,明显改善了试验猪的生长性能,减轻甚至消除了黄曲霉毒素B1对动物生长性能和肝脏功能等的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17.
在霉菌毒素(mycotoxins)中,黄曲霉毒素(aflatoxins,AF)是在人类食品和动物饲料中分布最广、危害最大的有毒物质之一,而黄曲霉毒素B1(AFB1)又是其中毒性最大的一种。20世纪60年代,发现摄食饲料中含AFB1的虹鳟会导致肝病(肿瘤)等暴发性流行病。但整体而言,黄曲霉毒素在水产养殖动物中的代谢机理和毒理学研究尚不完整,目前也仅涉及少数品种。黄曲霉毒素对水产养殖的危害较大,会导致高死亡率,降低养殖动物品质。基于上述问题,本综述主要阐述了以下3方面问题:1整理目前国内外对AF/AFB1研究的最新进展,及其对不同养殖水产动物的致毒机理;2比较分析了AFB1在主要水产养殖品种中的代谢机制;3提出黄曲霉毒素的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18.
本文采用ELISA法,测定了6种硅酸盐矿物材料在人工胃液中对不同极性霉菌毒素的吸附能力及吸附后形成的复合体在人工肠液中的稳定性。结果表明:蒙脱石、沸石和凹凸棒吸附毒素效果和形成复合物的稳定性较好;6种吸附剂对高极性毒素吸附能力好于低极性毒素。  相似文献   

19.
不同吸附剂对黄曲霉毒素B1吸附效果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作者通过体外试验和动物饲养试验,研究3种吸附剂对黄曲霉毒素B1(AFB1)的吸附效果。3种吸附剂分别是吸附剂A(主成分为酵母培养物提取物)、吸附剂B(主成分为水合铝硅酸盐)、吸附剂C(为复合物,主成分为酵母培养物及水合铝硅酸盐)。体外试验研究pH为2.0、6.0、8.0的磷酸盐缓冲液(PBS溶液)、人工胃液和肠液环境下3种吸附剂对AFB1的吸附能力,比较pH 8.0条件下3种吸附剂对AFB1的结合速率。结果表明,各种条件下吸附剂B的吸附能力最强。pH 8.0条件下,吸附剂B在10 min内对AFB1吸附率达到97.69%,且60 min内吸附率一直处在96.03%以上。吸附剂A和吸附剂C对AFB1的作用效果较吸附剂B弱。动物饲养试验选择240只1日龄健康雄性AA肉仔鸡,随机分为8个处理,每个处理3个重复,每个重复10只鸡,饲养周期21 d。结果表明,与基础组相比较,AFB1组(污染水平为98.8 μg/kg)肉仔鸡生长性能和肝脏功能发生显著变化,吸附剂A、B、C均能不同程度地缓解AFB1对肉仔鸡生长性能和肝脏损伤方面的毒性作用,与吸附剂A、C相比,吸附剂B能更有效的防止肉仔鸡黄曲霉毒素B1中毒。结果提示,使用吸附剂B能很好的降低AFB1对肉仔鸡的危害程度。  相似文献   

20.
为了寻求到一种吸附范围广、吸附力强及饲料容积小的霉菌毒素吸附剂,试验以酵母细胞壁为材料,用碱法、酸法、酶碱法和酸碱法提取酵母细胞壁多糖,对不同处理方法得到的酵母多糖产品进行多糖含量测定,分别为87.00%、76.07%、56.81%和56.81%。同时研究了酵母细胞壁提取物与4种处理所得产品对玉米赤霉烯酮(ZEA)和黄曲霉毒素(AFB1)的体外吸附作用,试验结果表明,酵母细胞壁和改性蒙脱石配合对AFB1的吸附效果最好,显著高于酸法和碱法酵母细胞壁提取物(P<0.05),吸附率可以达到70.21%;对ZEA吸附效果显著高于酸碱法,吸附率可以达到96.62%,体外试验表明对吸附霉菌毒素具有明显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